廣西是我國南部的沿海省份,但是據2019年數據廣西GDP總量是2.1萬億人民幣,國內排名第19,只相當於廣東的五分之一,所以廣西還是比較落後的。我們今天來看看廣西最窮的五個縣。
首先就是鳳山縣,位於河池市西部。鳳山縣在歷史上是蠻族之地,直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才將鳳山縣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屬交州鬱林郡。鳳山縣山多地少,以地無三尺平的喀斯特地貌為主,交通非常不方便。縣城擁擠在狹窄的山谷,幾乎沒有發展的空間,因此是廣西最小的縣城。選址在這裡也是非常的無奈,因為全縣就沒有足夠寬敞的平地。
然後就是樂業縣,位於百色市北部,東與鳳山縣相接。歷史上屬夜郎國的地盤,也是山多地少,但是相對於鳳山縣來說,會好很多。樂業縣城可以向西發展,不過中間隔著一座山,比較礙事。樂業縣最著名的就是樂業天坑,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是西林縣,位於百色市最西部,地處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康熙時1665年就設立了西林縣。西林縣平地很少,縣城也是夾在山峰之間,缺少發展的空間,交通也比較閉塞,因此相對比較落後。
第四是東蘭縣,位於河池市西部,西邊緊靠最窮的鳳山縣。秦朝時屬桂林郡,明朝時設東蘭州,民國元年才改為東蘭縣。東蘭縣也是山多平地少,紅水河貫穿全縣,因此東蘭縣的山水景色會比前面三個縣更好。東蘭縣城在一處狹窄的山谷中,也幾乎沒有了發展的餘地,不過在最南部有一塊平地可供發展,如果將縣城遷移到此,可能會更好。
第五是那坡縣,位於百色市西南部,西與雲南交界,南與越南交界。是廣西陸地國界線最長的縣。三國時屬蜀漢,元朝時屬鎮安路,清朝設鎮邊縣,此名甚是威武。1953年改為睦邊縣,1965年才改名為那坡縣。那坡縣已通高速公路,交通相對來說比較便利,縣城狹長,北部尚有發展空間,不過也不樂觀,因為除了縣城周邊,其他地方都沒有足夠發展的平地。
以上就是廣西最窮的五個縣,總結原因主要是山多平地少,缺少發展空間,再加上交通不便,無法發展大型產業。希望在將來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