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前來調解的是一對夫妻彭先生和謝女士,他們結婚已有十七年了。這17年間,彭先生從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白手起家做生意,到如今已經擁有房產數套。要說他這樣的人沒能力,恐怕誰也不信,可偏偏在妻子謝女士眼裡,自個兒的這個丈夫還真就是一個沒有思想沒有主見的人。謝女士說,他們夫妻之所以要走到離婚的地步,跟丈夫的家人,尤其是跟他的兩個小姑子有脫不開的關係。同甘共苦十七年,如今婚姻卻面臨解體,究竟是誰造成?
彭先生介紹道,自己是家中獨子,一直以來都與其他兩個姐妹相處甚好。可與他不同的是,妻子謝女士卻是另外一番態度。今年6月份,妹妹好心好意要來給孩子過一個兒童節,可妻子不僅是強烈反對了這件事,還提出了一個極為過分的要求,讓孩子以後不要再去妹妹家,這讓彭先生很是不滿。
謝女士解釋道,她與小姑子積怨已久,想讓孩子去他們家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提起她的怨恨,那就要從今年三月份說起。那時候婆婆去世了,她拿著碗筷在和幾個奶奶聊天。
沒想到小姑子突然衝了過來,重重地把碗摔在了桌上,這讓她不高興,當時就把碗給摔了。緊接著他們就打了起來,而一旁的丈夫姐姐也衝上來一起打了她,這讓她無法接受。更讓她氣憤的是,身為丈夫的彭先生居然只是站在一旁看著,什麼表示都沒有。
彭先生說,當時考慮到身旁的長輩不少,所以他也就沒想過事情會鬧大。加上兩邊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他也不知道該幫誰才好。而且妹妹也不是無緣無故就這樣做的,那是因為妻子有錯在先。
早在前幾天幫忙的時候,妻子就到處說著一句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什麼資格到我們家來當家做主。正是這句話刺激了妹妹,所以才會有接下來的那一出。
謝女士解釋道,那天天氣很熱,她就提議說要批點礦泉水,給每個來送禮的人分一瓶,可婆家人就是沒同意。後來隨著抱怨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只能去買礦泉水來。在第二天的時候,她就吐槽道:要是早按照我的方案來不就好了。大姑子直接就是一句:還不是你娘家人在拿水。
接著她就提到,昨天父親來要水的時候,大姑子還說是不認識來著,明明是來家裡吃過好幾餐飯來著的。大姑子回道,就算是她娘家人來了,她也是不認識。也就是因為這句回話,她讓大姑子靠邊站,做好自己的客人,這個家由他們倆夫妻管。
彭先生表示,妻子在處理人情世故這一塊是很缺乏的。今年妻子四十歲,在她要過生日的時候,恰逢母親快不行了。沒辦法,他只能推掉原本計劃好的旅行,轉身照顧起了母親最後幾天的生活。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因為沒有給妻子過生日,她竟提出要和他離婚,帶著小女兒過自己的日子去。
謝女士解釋道,生日前一天,他們剛好從鄉下掃墓回來。那時候在車上父親就提過,既然婆婆已經病得那麼重了,要不要一起回去看看。而丈夫當時的答覆是:不要,你們都下車,我一個人回去。
自己身為妻子,在這個時候卻不肯帶著她和孩子,這讓她感覺就像是一個外人一樣,心情很不爽。而且丈夫竟然還要把責任全歸到她身上,這讓她不能接受,更何況那時候小姑子不也沒回去嗎。
調解員胡劍雲指出,謝女士對事不對人,但是她的脾氣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有些得理不饒人了。同時彭先生應看到妻子的委屈,妥善處理家人的矛盾。另外希望彭先生可以直面問題,離婚並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最後心理老師朱永卓表示,雙方地位的落差變化引起了不適感。
經過各位老師們的不懈努力,這場調解終於在兩個人的擁抱中,圓滿地結束了。我們希望謝女士能夠明白,在處理家庭關係時發生矛盾在所難免,我們應該積極地去面對解決。同時我們也想提醒彭先生,他的逃避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讓妻子承受更多的傷害和委屈。巧於溝通,做妻子和家人之間的潤滑劑,這樣才能獲得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真正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