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個別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此次草案二審稿對社會各界高度關切的熱點、難點作出積極回應,擬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對涉未成年人性侵犯罪行為適用更重刑罰、將冒名頂替上學等行為入刑。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個別下調至十二歲 近年來,一些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引發嚴重後果,許多人呼籲應下調刑事責任年齡或設置「惡意補足年齡」。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
據澎湃新聞報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今天(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草案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這樣下調!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修法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有公眾呼籲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有人表示應「惡意補足年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是否將作調整?10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鐵偉在記者會上介紹了有關情況。只是如何去管,是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關進監獄,還是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矯治的特點去完善收容教養制度等,大家還有不同的認識和側重點。總體上對犯罪的未成年人,仍應堅持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
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 未成年將不再是擋箭牌
刑事責任年齡擬調整 12至14周歲犯故意殺人傷害罪擬入刑據央視新聞消息,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一是修改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的規定。
-
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以下兩個方面補充完善:一是修改有關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和收容教養的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為何個別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積極回應民眾關切,規定在特定情形下,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具體規定為:「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論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之肯定
據2020年10月13日重磅發布的草案,中國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本文首先以未成年犯罪事例介紹調整的背景,之後從未成年人自身、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立法啟示、實際國情等方面論述對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贊同與思考,最後進行總結並期待日後的實施。
-
人大擬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低齡犯罪引關注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有許許多多的小惡魔們因為未滿14歲犯罪後無需承擔責任,讓那些受害者們卻無法為自己申訴。今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露可能會對法定刑責年齡做下調,在原則上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也就會14歲的刑責年齡可能不再成為犯罪者的保護條款。
-
人大擬下調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低齡犯罪引關注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有許許多多的小惡魔們因為未滿14歲犯罪後無需承擔責任,讓那些受害者們卻無法為自己申訴。今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露可能會對法定刑責年齡做下調,在原則上擬下調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也就會14歲的刑責年齡可能不再成為犯罪者的保護條款。
-
主編有態度丨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小惡魔不治,法與理難彰
「一面是不斷刷新年齡下限的小惡魔做惡,一面是法律真空對有效制裁的無可奈何。今後,這種情況或將改變。」10月12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在發布會上透露: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調整。根據刑法規定,在我國,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實施的任何犯罪行為均不負刑事責任。
-
我國修法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
【#我國修法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在1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
最低刑責年齡擬「個別下調」是一種「必要糾偏」
即將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別再拿孩子年齡小當藉口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今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下調: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
,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草案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
央廣網北京10月13日消息(記者孫瑩 侯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0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其中,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以及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格外引人關注。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