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做手術,患者除了關心手術的安全性,也關心手術創傷大不大,出血量多不多,術後康復快不快。近年來,安全、住院時間短、費用更少的日間手術,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便利。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每年開展的日間手術近3萬臺。 從今年3月開始,浙大二院在原有日間手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改進, 在全省率先推出「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 ,將更多的四級手術納入日間手術管理並 常態化開展 。目前, 已實現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甲狀腺癌、肺癌、髖關節置換術等高難度手術的48小時內出入院。
甲狀腺癌手術 從入院到出院不超過48小時
「我原本打算請長假的,真沒想到,現在手術能這麼快康復出院!」浙大二院甲狀腺外科病房裡,39歲的李先生(化名)喜出望外。 一個月前,他參加單位體檢, 檢查發現一個直徑1釐米左右的甲狀腺結節, 由於結節位置緊貼著氣管,超聲報告形態不是很好,前段時間李先生說話聲音也有點沙啞。結節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醫生建議李先生到專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7月29日,李先生來到浙大二院甲狀腺外科王勇主任醫師的門診,從影像資料來看,他的結節惡性的可能性較大,但最終還是要病理診斷來明確。李先生做了穿 刺活檢,結果被確診為 甲狀腺乳頭狀癌。幸運的是,他的腫瘤仍處於早期,沒有發生遠端轉移。經門診評估,他的手術可以通過「快速康復模式」,手術前先把該做的術前評估都在浙大二院的院前準備中心完成,手術當天來醫院住院並當天手術,做完手術後觀察1天,符合出院標準就可以回家了,整個過程不超過48小時。 提前做了頸部CT、超聲、血液化驗、心電圖等檢查後,上周四,李先生來到浙大二院辦理了入院相關手續,然後在日間手術中心等待手術。當天下午5點左右,李先生進入手術室,晚上7點多手術結束,8點左右返回病房。
「王醫生很負責,當天晚上他做完手術已經11點多了,還來病房查房,確認手術患者情況都好才回家。」李先生說,他上周六出院,病區的醫護人員詳細囑咐了回去後該怎麼做,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把出院後的注意事項交待得一清二楚。
住院時間縮短 費用也省了
54歲的葉女士(化名)情況和李先生相似。一個多月前,她因為肩膀酸痛,到家附近的醫院做了個檢查。結果意外發現肺部有一個直徑8毫米左右的毛玻璃樣結節, 從形態來看不太好。 聽說結節可能是惡性的,葉女士嚇得晚上睡不著覺。7月20日,她來到 浙大二院胸外科沈鋼主任醫師 的門診,經評估, 她的結節確實惡性的可能性較大,而且位置處於胸膜下,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侵犯胸膜,建議手術切除。 「當天門診,沈主任就幫我把所有術前檢查單開好了。」葉女士說,她提前做完檢查,上周四直接到醫院做了手術,術中病理結果證實是 原位癌 ,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手術切除後不需要做化療。 得知結果,葉女士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更讓她感到意外的是,周六就能出院回家。 「對患者來說,住院時間縮短,費用也節省了!」
以為髖關節置換手術至少住院一周 沒想到48小時就能出院
如今在浙大二院,除了一些甲狀腺癌、肺癌等腫瘤手術,一部分四級骨科手術,也已經納入「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範疇。「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更何況是關節置換這樣的大手術,我想這次住院一星期是至少的,沒想到48小時就能出院!43歲的吳先生(化名)老家在麗水,他年輕時候就喜歡喝酒,這個習慣持續了20多年。時間一長,身體也漸漸亮起了紅燈。從去年開始,他經常覺得雙腿疼痛,左側髖關節疼得尤其厲害,後來慢慢連走路都成了問題。「剛開始以為是骨質增生,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吳先生說,起初他是採取保守治療,可吃了兩個月的藥,絲毫沒有改善。上周二,吳先生來到浙大二院骨科何榮新主任醫師的門診,經診斷評估,他的情況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醫生當天開好檢查單,當天就做完術前相關檢查,手術時間是上周四下午一點。手術當天,吳先生早上從老家出發,踩著點到達醫院,完成術前準備後直接進手術室做手術。手術由何榮新主任醫師主刀,整個過程45分鐘左右完成,手術採用微創小切口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切口只有一張銀行卡大小,非常順利。「術後第一天就不怎麼疼了,術後第二天能下地走路了,醫護人員還詳細叮囑出院後如何康復及注意事項。」周六上午,吳先生高高興興地出院回麗水老家了。
創新開展「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 手術病種及術式已達60種
「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是指四級手術的患者,入院、手術及出院在48小時內完成。 從今年3月17日開始,浙大二院在原有日間手術(24小時內完成手術)的基礎上,對手術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進,在浙大二院優秀的多團隊協作下,通過優化流程和實踐加速康復(ERAS)理念,進一步縮短了住院時間,實現了患者可以在48小時內完成之前一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出入院的高難度手術。到目前為止,一共完成了700多例。
「對醫院而言,開展快速康復手術可以加快床位周轉,進一步提高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從而提升醫療效率;對病人來講,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縮短了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也比之前常規住院手術費用更省。「浙大二院醫務部副主任張濤介紹,以甲狀腺癌為例,原先一些早期、低危的甲狀腺癌,手術住院時間也要五六天時間。開展「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以後,這部分患者不僅住院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費用也下降了,就醫體驗得到了提升。「我們做過統計,『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的甲狀腺癌患者,和同病種的常規住院手術相比,人均醫療費用下降了1300元。」
胸外科沈鋼主任醫師 介紹,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微創外科技術的廣泛應用、加速康復(ERAS)理念的實踐和醫院管理能力的提升,都為「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的推廣創造了條件。「我們每個月的肺癌手術量有200多臺,其中有30%左右的可以在『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下完成。」 到目前為止,「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手術病種及術式已達60種,手術種類涉及心血管內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等多個科室。 48小時內出院回家安全嗎?有些患者和家屬不免擔心,畢竟是四級手術,48小時就出院回家,這樣真的安全嗎? 張濤副主任介紹,「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每一例手術,我們都要求嚴格執行準入標準、評估標準和隨訪方案。」患者是否適合做「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醫生在門診會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綜合患者的情況綜合判斷,符合準入標準才能做。比如甲狀腺癌、肺癌等手術,患者年齡一般在60周歲以下,要求腫瘤處於早期,未發生淋巴結或遠處轉移,其次,患者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或經藥物治療處於穩定狀態。此外,患者還需要較好地配合醫院,提前進行術前檢查等。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對患者進行宣教,包括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加速康復理念等等。出院前,醫護人員會根據患者的術後情況,為每一位患者進行評估,並進行標準化評分, 9分以上且病情符合出院標準才能出院。出院後,醫院準備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如果患者出院後出現疼痛、傷口出血等問題,可以通過浙二網際網路醫院平臺(「浙二好醫生」) 通過語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和醫生交流,醫護人員會在線進行指導。 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醫院會建議患者來院複診並開通綠色通道,第一時間予以評估處置,確保患者的醫療安全和質量。
不斷創新與改進 讓患者擁有更好的就醫體驗
「在歐美發達國家,約有60%以上的手術是在日間手術中心完成的。」 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教授說,浙大二院從2005年開始探索日間手術模式,在省內率先推廣日間手術,是浙江省日間手術技術指導中心,也是國內較早開展日間手術的醫院之一。 2011年,浙大二院日間手術病房運行以來,日間手術工作量每年高速增長,2019年完成日間手術近3萬臺。目前,醫院兩院區擁有2個日間病區,擁有覆蓋20個科室,涉及430個病種術式,並且全院採用「先集中後分散」模式,根據患者實際需求分配日間手術床位。浙大二院院長王偉林介紹,這次醫院開展「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是在原有日間手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改進, 目 的是為了讓患者擁有更好的就醫體驗。實際上,無論是日間手術還是「48小時快速康復手術」,都不是「小手術」,而是既往需要住院才能做以及住院時間較長的手術。醫院通過手術管理和住院模式的轉變,簡化了就醫流程,縮短了住院時間,其背後需要強大的醫療技術、完善的評估制度、規範的管理流程做支撐。
王建安書記說,這考驗的不僅僅是醫院的醫療技術,更考驗醫院的管理水平、醫療流程和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在大力推廣快速康復理念的同時,醫院管理者更要加強醫療質量控制,強化評估和 出院 後跟蹤隨訪,確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