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笑 - 潮起潮落是什麼都不為
04:16來自跳樓兔斯基
日常教育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一些懲罰的時候。特別是在學校、家庭。孩子不聽話,我們日常教育應該怎麼樣去教育?日常教育中,我們該不該進行體罰?而體罰的一個度要怎麼去把握?那麼接下來我就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
舊時,私塾先生對學生施行體罰所用的是戒尺。戒尺的作用並非體罰,而是通過戒尺的作用,讓學生尊重課堂,尊重老師,而戒尺就有著訓誡、警示的意義。而現在我們又該怎麼樣去使用這一把戒尺?
日常教育孩子,你說打吧,不行?你說不打,又有什麼好的方法去教育?所以困擾很多教育者的問題就是。在施教的過程中,孩子到底能不能打?打或許是一個方法。但,絕對不是最好的方法。曾聽到一位老師坦言,為人師表,最重要的是一個字,那就是「德」。以德服人。並不是逞一時手快。從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新聞上我們也看過。體罰學生致死。老師,毆打學生致死。等等。我不知道作為一個教育者。該怎麼樣去面對這樣一件事情?但是,事以至此。早就已無法挽回。所以我們只能把這個當成一種教訓,加以改正。為什麼要強調一個德字呢?師德究竟有多重要?作為老師,又該如何去把握心中的那把戒尺。我說了戒尺不是真的戒尺,也不是真的要去體罰。而是你的心中不能沒有戒。也不能沒有尺。這就是規矩法律法規。尺就是你的道德準則,你的底線。而這兩個,就是你的「戒尺」。
孩子就像小樹苗。作為教育者,你只有細心的呵護,這顆小樹苗才能茁壯成長。當然,你一定是要把她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它才能茁壯的成長。所以,你的內心也需要有一把標杆一把戒尺。這裡的戒尺不是用來規矩學生。而是用來鞭撻自己,時刻檢點自己。如果作為一個教育者,你在教育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犯了錯誤,你首先想到的是懲罰,是去打。那麼可以說你這個老師你這個教育者是不稱職的。
有的老師可能就說了。我體罰學生是為了教育學生。是想讓他知錯能改。是想讓他長記性。但你想過沒有?一個小孩。或者一個少年。未成年人。心智未成熟。如果他犯了錯誤,那他的內心肯定是很焦灼,很擔心被別人知道或者說很害怕。你此時如果再對她進行打罵體罰。那麼。對她傷害是不是很大?而且。對於教育的效果也是很微小。我們方便了,不就一個打罵體罰嗎?孩子呢?我們如果用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教育。你想想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成什麼樣子?不用想了。再怎麼想也是大多都慘不忍睹?所以。還是那句話。把握心中的戒尺。用好手中的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