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餘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 踐行科研報國
3300餘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 踐行科研報國時間:2019/3/31 9:46:4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易蓉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3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3300餘名研究生獲得研究生學位,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舉行。
-
沒有Science,也沒有娃,上海交大博士談科研經歷爆笑全場
學校推薦並受邀參加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 下面是王耀在交大就業指導會上的發言 交大的畢業條件是什麼? 怎麼才能發文章按時畢業?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王耀,來自物理與天文學院,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學生代表和大家分享我在科研路上的一些經歷和感悟。
-
30歲海外博士畢業,我決定回上海交大研究 AI
他們的共同點是:年輕、拿過青橙獎、都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從海外回國,到上海交大任教。張偉楠是第一屆青橙獎得主。他的本科就讀於大名鼎鼎的上海交大ACM 班 —— 這是一個可以媲美清華姚班,以「培養計算機科學家」為目標的計算機精英班。2002年,上海交大首次代表中國在面向在校大學生的比賽ACM-ICPC上拿到冠軍,同年領隊俞勇向校方申請成立ACM班。
-
來自貧窮小村的上海交大醫科男生,跳舞做科研,大三交流出國實習
他叫宋幸奇,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方向2017級的一名本科生,是交大舞社的社長,也是一名學霸。宋幸奇從小勤奮好學。2017年高考,他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從浙江嘉興一個貧窮的小村,在「學費綠色通道」的幫助下,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成為交大基礎科學拔尖計劃裡的一名普通學生。
-
專業第一、兼職漢語老師、參加國際研討會,上海交大女碩士厲害了
參加國際研討會、專業排名穩居第一,她堅定學術理想,刻苦認真、好學向上;兼職漢語教師、撰寫專訪文章,她發揮專業優勢,知行合一、學養兼修;她是2020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交大人文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陳煌煌,
-
大學六年才畢業,上海交大這個學生幹什麼去了?[圖]
然而,初入大學他還是懵了,從祖國西南部的貴州到國際大都市上海,橫跨了大半個中國,從高中生活轉換到大學生活,跨越的也是少年與青年的那道分水嶺。剛入學時,李榮祥對所有的新鮮事物都抱有興趣,報名了很多學生組織,有一段時間幾乎一天參加一個面試,但因為缺乏學生工作經驗,準備回答面試問題時還要藉助百度,被多人面試時手足無措是常有的事,最後大多都被拒絕了。
-
上海交大顛覆重科研輕教學薪酬體系:教職工收入5年提高六成
自2010年以來,上海交大實行了一系列教學激勵舉措,重築教師體系,提升教學標準,通過制度激勵教師回歸教學本質,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使命。上海交大對長聘教師都有教學數量和質量的基本要求——長聘教師每年首先要為本科生上滿一定學分課,並且在評教中必須得到優良。院士、講席教授、特聘教授也必須上本科生講臺。
-
2020年我國科研實力排名,上海交大無緣前5,第1名實至名歸
在近期,一組排名引發了熱議,這組排名按照科研實力對各大高校進行排名,其中復旦大學僅拍第5,上海交大則無緣前五,第一名實至名歸。下面就來看下這個榜單。各大高校科研實力排名如下:清華第一名實至名歸清華一直都是我國名校代表,不論是從教育資源上,還是科研實力上,都是我國的佼佼者,理應排在榜首,清華也是我國的雙一流A類大學,每年都會有大批量學生報考這所院校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沒有人能猜到,這位「90後」院士,過去一年的工作強度是這樣的:前後出差30多次,前前後後參加各類技術風險評估會、諮詢會達三四十次。「每次提技術方案,他都知無不言,剖析問題更是絲絲入扣,條理分明。」甚至在2018年春節來臨前的最後兩次出差,孫鈞往來於上海和珠海,奔走於工地和會議室。
-
姚明上海交大本科7年終於畢業 感慨:上高數課我也想過退學
7月8日消息,今天,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參加了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畢業典禮現場,姚明攜家人一起合影留念,並且發表了令人感動的畢業感言。姚明本科畢業2011年姚明來到上海交大就讀,就讀於交大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類專業。求學期間,除了認真學習,姚明還積極參與學校各類活動,融入上海交大的生活。
-
上海交大「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地閔行
2020年6月18日,「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創立五周年紀念暨上海交通大學「大海洋科研創新平臺及產業化基地」落戶閔行開發區啟動儀式舉行。活動中,上海交大和閔行開發區籤約共建產學研創新合作中心;上海交大、閔行區、地產集團三方籤約。
-
交大2019-2020學年「三好學生標兵」來了!
經過百人評審團的現場投票,上海交通大學2019-2020學年「三好學生標兵」正式出爐!百人評審團投票結果前十名按得票數從高到低分布她獲得了牛津大學暑期的公費交流併入選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致遠榮譽計劃」;她熱心公益、親身實踐做過上馬志願者也參加過雲南暑期社會實踐;她熱情跑蟲,奔跑和舉鐵是她的愛好。只要跑起來沉悶的生活就會有風,遠方或許很遠,但她步履永不停歇。章豔芳物理與天文學院
-
情系交大男籃 夢圓上海學聯
1952年高中畢業,通過全國統考,我以第一志願第一學校被錄取在上海交通大學,這是我想在上海實現籃球夢想的起步,在就讀機車製造專業大學本科四年中,我的籃球夢想終於得以實現,這是驗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俗話,我終於站上了作為青年學生籃球業餘運動員的最高行列「上海學生聯隊」(簡稱「學聯隊」),從此為母校和上海增添了榮譽作出了貢獻,感到無比光榮
-
英語專業要不要去上海交大讀研?
讀研之後就一直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談談我對來上海交通大學讀研的看法。2017年,我還是一個人文學科的大四學生,有了保研機會之後向上海交大外院投了材料。那時候我翻遍了百度,也沒有找到太多關於在交大英語專業讀研的經驗,心裡其實很忐忑。
-
中國大學科研實力新排名,上海交大無緣前5,中山大學厲害了
中國大學科研實力新排名,上海交大無緣前5,中山大學厲害了 我們經常聽說一句話,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佔領主導地位的,人們所離不開的,國家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就是關於科學研究方面的,正是因為科學研究,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提高,也是因為科學研究,使國家不斷的進步與發展。
-
以「匠心」耕耘教育和科研的「初心」 ——記上海交大副校長徐學敏...
上海交大副校長徐學敏教授做學問:用興趣、責任感和事業心撐起一片天徐學敏是我國培養的最早一批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在接受了上海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培養的本科教育後先後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助理、長江特聘教授、Med-X研究院院長、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科協副主席、上海市僑聯副主席。曾獲上海市領軍人才、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等榮譽。「研究是一種靜態的活動,它追求絕對的結果,要求嚴謹和一絲不苟;而管理則是動態的過程,是相對而靈活的。」
-
大學6年才畢業,交大這個學生幹什麼去了?
剛入學時,李榮祥對所有的新鮮事物都抱有興趣,報名了很多學生組織,有一段時間幾乎一天參加一個面試,但因為缺乏學生工作經驗,準備回答面試問題時還要藉助百度,被多人面試時手足無措是常有的事,最後大多都被拒絕了。儘管自信心受到了損傷,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在面對不適應的時候,每個人都自己的調整方式。
-
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會見地產集團董事長馮經明一行
5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在閔行校區行政樓會議室,會見了來訪的上海地產集團董事長馮經明一行,並主持召開座談交流會。上海交大副校長奚立峰、王偉明,上海地產集團副總裁李鍾,業務總監陸建軍,戰略投資部總經理徐明前,規劃設計部總經理沈果毅,上海地產閔虹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馮曉明等參加活動。
-
本科上海交大,今耶魯大學神經科學系讀博:來聽他背後的科研故事
薛嶢說,雖然拿的都是二三等獎,但那些自由探索的經歷卻奠定了以後多學科交叉發展的志向。薛嶢在高中期間就了解到交大致遠學院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注重學科交叉、鼓勵自由探索的平臺,和他追求多學科發展的志向很契合。為此,他被交大錄取後堅定地選擇加入致遠學院。
-
交大巴黎高科學院首批35名碩士生畢業,來見識一下「中法混血」工程...
、巴黎高科國立高等電信學校等四所法國頂尖工程師學校合作創辦的「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揭牌成立。在六年半的時間裡,每個學生都完修完了超過120學分的數理基礎課程,用法語參加了80多場的口試,畢業前不僅要完成近3萬字的企業實習報告,還要和交大其他學生一樣完成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