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道」 七一青城山學校動靜結合傳承經典

2020-12-11 四川在線

如果說,與巨人同行能走向更遠的將來,那麼身處在悠久歷史的環境中,則能讓學校平添一絲沉澱與寧靜。在都江堰市七一青城山學校裡,閱讀是一件很「國學」的事。因為背靠國家5A級旅遊景區——青城山,長期的文化積澱與土壤的影響,讓學校在閱讀方面漸漸形成了動靜結合的讀書之「道」。誦經典,讀國粹,已成為七一學子每天在校的第一件事,「這是一個學校的良心與責任擔當」,校長莫茂林告訴四川在線,學校不僅要對孩子有知識的培養,更要有責任與意識,讓他們在中國文化的浸潤下健康成長。

學生在圖書館自由借閱書籍

國學傳承 動與靜的完美結合

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在七一青城山學校,閱讀已完全融入學生生活,讀書也成為了他們習以為常之事。「學校開運動會的時候,如果有沒比賽的小朋友,他們就會拿著自己喜愛的圖書坐在一旁閱讀,絲毫不受運動會歡鬧的影響」。就「學生們都如何閱讀?」,校長莫茂林舉例說道。喧囂與閱讀本是格格不入的,在人們的常態認識中,喧囂之地自然不適合進行閱讀。但在七一青城山學校,學生們的閱讀卻能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不如卷書坐, 人書兩忘言」,一動一靜的畫面之下,是七一學子對閱讀的熱愛。

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的關係。目前,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開設了書法課,讓學生把習得的知識內化後,運用毛筆表達出來。在校園隨處可見展示的學生書法作品。「因為有些學生覺得自己在紙上寫的字不夠好看,就不敢寫害怕寫。」教導處副主任袁健告訴四川在線,為了讓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建立「提筆就能寫」的環境,學校從2015年開始用青石板在教學樓過道旁,搭建了一個個毛筆書法水寫平臺,讓學生蘸著清水就能在青石板上練習書法。水寫平臺的一經推出,瞬間得到了學生們的熱情響應,每到課間時分,都有兩三學生過來練上幾字。「因為練習人多,基本上每個月學校都要更換1次新的毛筆」,袁健說道。同時,學生們也在這種自娛自樂的遊戲裡,不斷的提升著自己的書法水平。

學生們在毛筆書法水寫平臺練習

兩張借閱卡 記錄在校閱讀時光

經統計,現今學校圖書館藏書量為10萬本以上。對於一所在校生2000多人的學校而言,生均供書量近50本,這在同等規模學校中已屬領先。「每個學生每學期下來,圖書的流轉交換量能達到45本」,袁健向四川在線介紹,七一青城山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平日裡圖書館上午開放給小學生,下午開放給初中生,一直到晚上6點自習開始後才關閉。「課間或者是午飯後,孩子們都可到圖書館來借閱書籍。」此外,學校從2015年開始引進了圖書管理系統,對所有書籍進行類別編號,向學生發放了個人借閱卡,通過「秒刷」就能完成圖書借還,每次閱讀記錄都會存在了這張卡裡。只在圖書館看書,已遠不能滿足七一學生的閱讀需求,學校還為各班辦理了班級借閱卡用於集體借書,「這樣孩子們想看書時,就能直接在班上拿到」。

在四年級3班,班主任鄧豔群每月都會來校圖書館借閱班級圖書,「拿回教室後每個學生人手1本,大家互相交換著看,基本上1個月就要統一歸還再借新書。」她告訴四川在線,從進校開始,學校要求學生每天至少保持40分鐘的晨讀時間,另外還有1節閱讀課用來專門看書,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像我們班級每天至少都是2個小時以上的閱讀時間」。為了讓閱讀與語文教學同步,讓學生對課文理解更深,有時鄧豔群還會把自己的語文課堂挪來用做閱讀課,「比如上節課學到了林海音的課文,下節課就可以帶學生閱讀她的相關作品,加深對作者的記憶。」

學生們課餘讀書時間

校刊投稿 讓文字變成作品

從讀書周到讀書月,從讀書月再到讀書節,學校閱讀活動的開展經過一次次的探索和提升。「今年是我們第三屆讀書節」,袁健告訴四川在線,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習慣,在每年4月至12月,學校都會持續開展「校園讀書節」活動。根據活動的相關要求,每個班級在閱讀完推薦書目後,需要撰寫稿件向校刊《青城霞光》投稿,最終評出優秀閱讀獎項。「一般來說近三成的學生都可以獲獎,主要是為了鼓勵他們積極閱讀。」此外,學校還要求家長們踴躍參與,除了閱讀文章評選,還要為優秀家庭頒發獎狀,鼓勵親子閱讀在全校開展。

閱讀不僅要讀,讀了還要有所獲,而這「獲」的體現就是寫。除了「校園讀書節」的校刊投稿,學校還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師生一起寫作。「校刊的稿件來源有3個」,袁健說道,首先是學校七一文學社的成員,按規定每周需完成1篇練筆文章,擇優後放在校刊中。其次是班級每月會推薦5篇優秀閱讀文章收錄進校刊。最後是學校專門開設的自由投稿箱,「老師在收到學生的稿件後會跟他們講解問題和建議完善方向,讓學生自己修改,保持最真實的創作。」同時,因為校刊登載量有限,為了讓更多孩子的作品呈現出來,學校在校刊成立1年後還新增了電子版,根據主題或者是年級分類,每周再刊登7-8篇優秀稿件,「今年從9年級開始推選文章,現在已經到2年級了。」

學校校刊《青城霞光》封面

目前,學校在閱讀上已取得了不少實踐經驗和成果,但他們並不滿足止步於此。「接下來學校將為學生創造更優良的環境,讓學生讀好書,都讀書。」校長莫茂林表示,讓學生讀更多的中國書,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立足本國文化,建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讓國學傳承根植於心,才能讓學生鑑之於行。(文/王亮 胡佳妮 圖片由學校提供)

相關焦點

  • 成都青城山遊玩攻略
    對於喜歡旅遊的朋友來說,成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去處,而對於成都來說,有幾個地方是必須去的,大家可能聽說過都江堰和青城山,有一句流行語是這樣說的「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說的就是它了,青城山對於成都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的地方,而更多是文化的傳承,以及一種信仰,如果你也有,或者也想了解的話
  • 青城山,四川最有仙氣的山!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提起青城山,很多人或許都能脫口而出這句經典歌詞; 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就算不知道青城山的,也因這句歌曲牢記了這個地名。
  • 青城山道教音樂
    青城山道教音樂,歷史悠久。《魏書·釋老志》記載:「張陵受道於鵠鳴,因傳《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成,齋祠跪拜,各成法道。」可見當時已有道教自身的一套科儀。五代時杜光庭《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詞》中說:「天師演教,有章奏之品,有祈醮之科。」他本人曾對道教科儀及其音樂進行過規範整理。
  • 青城山為什麼被稱為鬼山,背後有何玄機!
    青城山是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是我國四大名山之一。按照常規認知,青城山本是道教盛行之地,豈會有邪祟作祟? 但總有遊客瀏覽至此時,感覺到一股陰風,更有甚者將青城山稱之為鬼山,這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玄機? 關於青城山邪祟之事,流傳已久。
  • 讀書、觀影、尋訪、傳唱……這所學校動靜結合學「四史」
    而這個好玩的「任務」就是學校暑期學「四史」的活動之一。看書、觀影、紅色尋訪、演繹故事,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採訪獲悉,今年暑期,松江區佘山外國語實驗學校通過動靜結合、寓教於樂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涵養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紅色情懷。
  • 成都青城山走一走,欣賞青城山的美景
    導語:成都青城山走一走,欣賞青城山的美景我很慶幸有著著女友陪著一起在外面打拼,我和女友都是在學校認識了然後交往的,我們是同一屆的,所以畢業的時候也是一起畢業的,現在我們都在成都工作。現在放假了,雖然只是國慶假期,但在工作中能有著7天的休息是時間是非常難得的,我和女友都非常開心,因為我們終於可以去附近的青城山玩了。雖然我們沒怎麼逛過成都,但是還是知道離著都江堰不遠的青城山了,再加上我們之前一直沒有逛過,所以我們不想浪費這難得的假期,就計劃去青城山玩玩了。
  • 張天師布道青城山 張大千潑墨上清宮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青城山都江堰的主體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青城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有「青城天下幽」之稱。青城山歷史悠久,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在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
  • 青城山,今年夏天不可不去啊
    #百家旅行官#青城山與都江堰相隔不遠,看過都江堰的水,自然要到青城山看看,山水不分家,這裡自然有其道理。沿道而上,處處是景。石階的有都被踩得有點圓滑,有的已有破損,縫隙中青苔體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好似積蓄了多年的功力,欲將石塊一分為二。道兩邊的樹也蒼勁有力地向上生長,樹幹上布滿了青苔。兩個年輕老外,拿著相機拍樹,拍石、拍青苔。或許,他們覺得,青城山的一草一木都帶著神秘。再上就是上清宮。到青城山,自然要到上清宮。上清宮的山門前,可以看見這個很大的照壁。
  • 四川遊:青城山,這裡有靈山、秀水,還有隱於山水間的道觀
    建福宮一共有三重大殿,第一殿裡供奉著護法尊神王靈官和財神,第二殿裡供奉著五嶽丈人,後殿裡供奉著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東華帝君以及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祖師。後殿內的柱子上懸掛著一幅共394字的對聯。它是全國第三長的對聯,被人們贊為「青城一絕」。天師洞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觀,相傳東漢末年,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修煉布道,所以被稱為「天師洞」。
  • 深度遊成都,遇見青城山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這句歌詞伴隨我的童年(emmm,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紀)。所以說,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青城山,後來才知道在成都,然後才有了青城山之行。小的時候,我是真的相信,有一天我會見到白娘娘的,甚至有一天我還能變成白娘娘,老愛裹著家裡的床單和姐姐演戲,現在回頭看,那真的是傻得可愛。去成都自由行的話,如果時間不多大部分也許不會選擇青城山,的確離著市區還有好遠的距離,而且往往和都江堰連在一起,這個行程說不累那是不可能的。
  • 青城山:帶著「講解器」去問道
    俗語說的好: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來過成都的人,如果說自己沒有去青城山看看,那麼就不算做去過成都,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樣出名的青城山坐落於成都,肯定來成都遊玩的遊客,都會去一睹它的風採。青城山上有著茂盛的樹木點綴著青山,環繞起伏的群峰,生機勃勃,四季常青,景色秀麗。大家都知道青城山有著「青城天下幽」美譽,人聲鼎沸的肯定不在適合帶去青城山,所以在去青城山之前,不忘帶著講解器。
  • 道教的發源地四川青城山,遊客卻在後山發現很多佛像,令人很不解
    沒錯,就是這個青城山,白素貞的得道之地,山裡面有三大自然奇觀和四絕,分別是日出、雲海、聖燈以及洞天乳酒、苦丁茶,道家泡茶、白果燉雞,還是個避暑勝地,樁樁件件,無一不令人神往。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並且青城山冬暖夏涼。
  • 「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啟動
    四川道教界人士恭護祖天師、太上老君、哪吒三尊神像從青城山啟程前往臺灣巡遊。四川在線消息(鄧淑文 記者 李淑景)11月19日8時許,來自我省成都、綿陽等地20多座宮廟道觀的道教界人士近百人從都江堰市青城山啟程赴臺,參加11月19日至30日在臺灣舉行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師巡臺祈福文化慶典」活動。
  • 站在新風口,青城山民宿的下一站?
    辛苦拉客,傳統農家樂120元一天還要包吃住,同樣是在青城山,六善酒店、坐忘森林這些高端民宿可以賣到上千元,還一房難求,需要提前預定。和蔣瓊一樣,村裡不少人都有同樣的困惑。如何加快提升青城山鎮旅遊品質,吸引更多來青城山的遊客住下來,延伸旅遊消費產業鏈,成為擺在青城山鎮面前亟需破解的難題,為此青城山鎮創辦了青城山民宿學院。
  • 2020青城武術國學夏令營體驗營圓滿閉營
    圓滿閉營2020青城武術國學夏令營體驗營為期三天的2020青城武術國學夏令營體驗營於8月16日在青城山下青城武術傳承基地學校閉營。千古青城,道宗祖庭,青城武術,教門秘承,以武入道,拳道合一,弘道利民,享譽世界。
  • 青春仙俠的「白素貞」引燃口碑,音樂劇《青城山下》助力四川文藝...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還記得經典影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嗎?8月21日晚,由四川省歌舞劇院出品的音樂劇《青城山下》在成都首演,主角裡也有「白素貞」。「雖然白娘子的故事我們很熟悉,但《青城山下》進行了一些改編,並在音樂劇中融入了搖滾、說唱、民謠的元素,甚至帶有仙俠的元素,就是想要做一部符合當代年輕人審美的音樂劇。」《青城山下》80後導演葉飛,小時候也非常喜歡看《新白年子傳奇》,他說音樂劇《青城山下》立意醞釀於多年前,期間多次修改提升。在葉飛看來,能夠創作一部這一代人有共鳴的作品,無疑是幸福的。
  • 道家名山之青城山一日遊攻略!
    都江堰市大家耳熟能詳,距成都市西60多公裡處,因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市兩大5A級旅遊景點: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般建議安排2-3天的時間,本次主要介紹青城山一日遊,提到青城山,想必最先想到的就是 <<新白娘子傳奇>>裡邊的那句歌詞「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
  • 巴蜀第一山-青城山(後山)攻略
    青城後山景區位於青城山後,都江堰市泰安鄉境內。問道選擇前山,觀景選擇後山,這是大多數遊客的心得體會。後山自然風光迷人,繞著山間的溪水,一路飛瀑和水潭,遊客可沿山道而行,山花爛漫,飛瀑流泉不絕。青城後山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後山售票處海拔:海拔都是大家能承受的範圍,有運動能力的老人小孩均可到達路線:成都——青城山,可選擇以下幾種出行方式(1)汽車票:成都新南門汽車站——青城山站,每天都有,大約10分鐘一班,票價25元,車程約
  • 青城山111歲道長仙逝 上百弟子三拜九叩送別(圖)
    他結緣青城山80餘載,廣授門徒,弟子兩千他耄耋之年修道觀,是青城山首張「文化名片」昨日,他駕鶴仙去,弟子從八方趕來,重孝待之…  他一生廣授門徒,弟子至少2000多個,多得連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他84歲高齡時還肩擔重任
  • 問道青城山,心靈與身體的旅行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青城山,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分為前山、後山兩個景區,多數人都是去前山,後山更適合登山愛好者。前山,主要是道教文化,文物古蹟,幾乎幾百步可以看到一座宮觀,在茂密的植被下古典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