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他年僅18歲,參軍雖只有52天,但連炸3座暗堡,授一等功

2020-12-17 騰訊網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我軍大多都是新兵,但別看年齡小,打起仗來可一點都不輸陣勢。

比如這個叫唐立忠的新兵,參軍僅有52天就上戰場了,年齡也只有18歲,可是唐立忠在戰場上卻非常聰明,身手敏捷,僅憑手榴彈和炸藥包,連克越軍3座暗堡,繳獲大量武器彈藥,戰後被授予了「一等功臣」。

那麼沒有實戰經驗的新兵唐立忠,是怎麼打出如此輝煌戰績的呢?

唐立忠1961年出生於湖南江華,1979年2月17日對越反擊戰打響後,他隨41軍123師368團特務連赴越參戰,此時離他參軍入伍僅僅過去了52天。

2月17日當天,唐立忠的班負責攻打八姑嶺西側的無名高地,第一次上戰場,轟隆的炮聲讓很多人心裡還是很緊張的,對於新兵來說,總要有個適應過程。但是唐立忠卻顯得很興奮,躍躍欲試,摩拳擦掌要跟越軍幹上一仗。

部隊剛剛到達無名高地,就被越軍構築的3處暗堡火力點給擋住了,這3個碉堡相互支援,齊齊向外吐著火舌。首仗就是場硬仗,越軍碉堡構築巧妙,又有機槍防守,火力太猛,上去的幾名戰士都先後負傷或犧牲。

「班長,我去炸掉他!」

唐立忠站了出來。班長叮囑後,他抱著炸藥包和手榴彈,就開始往碉堡爬去。爬到一處彈坑,越軍的火力實在太猛,壓得唐立忠無法抬頭,這時,他從身上拿出3枚手榴彈全部拉開,一起投向了越軍碉堡,在爆炸激起的濃煙中,唐立忠迅速起身,趁著煙幕一溜煙的功夫,向前跑了十來米臥倒。

此時,叢林中突然出現一名越軍朝他射擊,唐立忠眼疾手快,順勢一個打滾,躲過了越軍的射擊,滾到一處彈坑中,隨即掏出一枚手榴彈扔向這名越軍,越軍被斃。

唐立忠離越軍的第1個暗堡已經不遠了,他抱著炸藥包爬了過去,將炸藥包塞進碉堡,碉堡瞬間被炸塌。緊接著,他又和趕來的戰友配合,順利炸毀了第2個暗堡。

第3個暗堡處在地勢最高的位置,火力更加猛。唐立忠正準備向前爬時,越軍投來一枚手榴彈,扔到了他身旁一米處,唐立忠又是一個翻滾,躲到了一棵樹後面,化險為夷。身上帶來的手榴彈已經用完了,唐立忠從越軍身上撿了幾顆手榴彈,又開始準備著向第3個暗堡衝去。

唐立忠拉響手榴彈不斷的往敵暗堡處扔,先後扔了8顆,騰起的灰塵擋住了越軍的視線,唐立忠抓住時機,飛快的衝到碉堡邊上。他拉響炸藥包,正準備往越軍碉堡裡塞,可導火索因為受潮無法引爆,只能作罷。這時候,上來了一名戰友,抱著炸藥包準備去炸暗堡,唐立忠知道這是極其危險的事,把炸藥包搶了過來,自己上。

不過這一次又沒成功,暗堡由於太堅固,只被炸塌了一部分,裡面的越軍仍在向外開火。緊接著又一名抱著炸藥包的戰友往上衝來,唐立忠又把這位戰友的炸藥包接力了過來,自己冒著危險衝了上去。這次,唐立忠吸取前兩次的教訓,拉響導火索後,導火索剩下還有5釐米時,才塞進碉堡裡,這一次終於將越軍這個暗堡炸掉了。

全連最後順利拿下了無名高地,唐立忠立了首功。在這次對越反擊戰中,年僅18歲的唐立忠雖說還是個新兵,卻靠著頑強的勇氣和智慧,僅憑手榴彈和炸藥包,就先後炸毀越軍3座暗堡,還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戰後,唐立忠被授予對越反擊戰「一等功臣」、「爆破英雄」榮譽稱號。由此可見,新兵上了戰場也能創造輝煌戰績,關鍵還是一點,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戰爭說到底還是人的較量,拼的是意志,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也是解放軍歷次戰爭攻無不克的法寶。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他榮立一等功卻沒受傷,喜報到家就連父母也不相信
    對越反擊戰,他榮立一等功卻沒受傷,喜報到家就連父母也不相信近現代以來,我國曾經歷過很多戰爭,戰爭死去的同胞是每個人的心中難以癒合的疼痛。也正是因為曾經經歷過戰火,所以我們的國家也更為珍惜和平,熱愛和平。
  • 對越反擊戰,他不開一槍未殺一敵,爬行9天回國,被授予一等功
    對越反擊戰:他不開一槍未殺一敵,爬行9天回國,卻被授予一等功眾所周知,國家的領土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對於反擊戰正是我國勢必捍衛領土主權的宗旨,對於我國來說,越南不斷在南方蠶食中越邊境,不斷明目張胆進行武裝挑釁,對於種赤裸裸的地區爭霸者,嚴重威脅到了我國邊境人民的安全,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以及邊境的穩定,決定發起對越的懲戒反擊戰;戰爭必定有犧牲,也從不缺少英雄,但是在對越反擊戰中,他不開一槍未殺一敵
  • 對越反擊戰中,他孤身斃敵18人,轉業後遭惡霸威脅時,他說了這6個字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開始後,面對囂張跋扈的越軍侵略者,我軍將士奮勇出擊,對敵人進行了沉重打擊,把敵寇打得聞風喪膽。3月初,佔領諒山後,我軍遵照命令,全部撤回國內。然而,之後,不甘心失敗且窮兵黷武的敵寇,感到不服氣,繼續揮兵襲擾我邊境,與我軍展開了長達十年的衝突對峙。
  • 他3次將爆破筒塞進碉堡,都被越軍推了出來,接下來一幕驚心動魄
    楊朝芬就是在對越軍碉堡進行拔點時,一戰成名的。楊朝芬1958年出生於廣東徐聞縣一戶貧農家庭,在他小時候,雷鋒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了,楊朝芬很崇拜雷鋒,把他當做是偶像一般,自那以後,不管是上學,還是參軍,他都以雷鋒精神來要求自己。
  • 志願軍許家朋:是什麼驚人力量讓他用身體堵住槍口,犧牲時僅22歲
    抗美援朝期間,黃繼光用胸口堵住敵人的機槍,用21歲的年輕生命為部隊開闢了衝鋒的道路。殊不知,朝鮮戰場上還有另一個「黃繼光」,犧牲時年僅22歲。1931年,許家朋出生在安徽溪縣一個貧苦家庭,從小飽受地主的欺凌。
  • 對越反擊戰,他重傷不下火線,被鏡頭拍到犧牲前一幕,令人敬佩
    對越反擊戰,他重傷不肯下火線,被鏡頭拍到犧牲前一幕,令人敬佩  1986年10月,蘭州軍區在老山戰鬥當中發起了一場「藍劍-B行動」。這場行動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現場直播的戰鬥,因此也記錄下許多珍貴的戰爭真實場景。而在這場戰鬥當中,一個普通的突擊隊戰士顧金海,因為勇於獻身的精神,而成為了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 中越戰爭:他為參軍不惜割掉發炎的扁桃體,入伍三個月壯烈犧牲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這些陵園,細細閱讀墓碑上的銘文,你會驚訝地發現,其中很多烈士甚至不滿20歲,有一些人入伍還不滿三個月,比如上面這位易新俊烈士,他於1979年1月入伍,同年2月20日犧牲在反擊越軍的戰鬥中,時年19歲,入伍僅50多天。
  • 寧死不當俘虜,他拉響手雷和2個越軍同歸於盡,成戰鬥英雄
    董存瑞、黃繼光的英勇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對越反擊戰中再次湧現出了董存瑞、黃繼光式的英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對越反擊戰的戰鬥英雄李定申。1977年,21歲的李定申如願以償當入伍了,他被分到廣西42軍126師376團2營5連當戰士,在部隊裡他苦練軍事技術,射擊、刺殺、投彈他均是標兵,軍事技術過硬,他希望能當英雄。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普通人:他們沒有光輝事跡,但同樣是英雄
    中午時分,孫家貴接到連指導員的任務:要他與副班長羅書華泅渡南溪河,將昨晚渡河部隊的兩副竹筏帶回來,全班乘竹筏渡過南溪河。。孫家貴帶領全班撤出掩體,來到一間閒置的民房後面隱蔽起來。他與羅書華脫掉外衣,迅速跑過幾十米沙灘,躍入南溪河向對岸遊去。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此人身為師長卻公然抗令,最後立下了大功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爭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們義不容辭奔赴戰場,保護周邊民眾,深入越南腹地打擊敵人,一件事都不能落下,每一個士兵都有自己的使命。狡猾的越軍無孔不入,給我軍設了大量的陷阱,還在險要的位置安插了很多狙擊手,時不時的給我軍放冷槍,給我軍造成不少傷亡。
  • 他短暫的一生:憶對越自衛反擊戰三等功臣周雲躍烈士
    整天就是開會、學習、下鄉、調研……早出晚歸,有時十幾天也見不到他,有時甚至連工資都忘了領,好象他總有幹不完的工 作,根本無暇顧及家庭,好象忘記了身邊還有一個需要他關心、照顧,需要他溫暖的兒子。長兄早年參軍在外,二哥又被親戚帶回了山東老家,偌大的房子裡經常只 剩下他孤獨一人。十三、四歲,正是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卻迷茫徬惶。
  • 年僅歲22歲英雄用胸口堵機槍的戰士
    所以把死狗綁在黃繼光身上,押他去遊街示眾,還不停地踢他。普通百姓站出來幫助黃繼光說話,他才脫身。一九五○年十月,偉大的毛主席向全國發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並要組成一隻抗美援朝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2年後的一天,黃繼光作為村裡的一員,主動報名加入志願軍。祖母鄧芳芝得知黃繼光參軍的消息,對黃繼光說:「你要是到了戰場,要聽黨的話,勇敢地殺敵。」
  • 對越反擊戰,戰士把遺言寫在綠軍裝上,字字戳心
    原本漆黑的夜晚,瞬間被點亮,不久,整個邊境線同時吹響起了解放軍衝鋒的號角,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這一天被打響。歷時一個月的對越反擊戰,英勇頑強的解放軍狠狠的教訓了忘恩負義的越南,使其永遠不敢在武裝入侵中國領土,但我軍亦付出了血的代價。
  • 對越反擊戰埋骨邊境 親人等待三十載方見墳塋
    核心提示:1979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不少將士戰死沙場,最後埋骨他鄉。在漫長的中國西南邊境線上,一座座孤獨的墳塋,年輕的將士魂歸何處,墓碑下的他們又能否等來自己的父母兄弟。
  • 戰史今日5月25日:19歲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nbsp&nbsp&nbsp&nbsp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模範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在參加解放河北隆化的戰鬥中,捨身炸敵碉堡,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 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 送別時,他摸摸兒子的頭,原來那是永別
    1979年2月16日,對越發起總攻的前一晚,陸志剛所在的42軍125師373團2營5連作為前瞻部隊,趁著夜色從友誼橋出發跨過國界進入越南境內。出發前預估越方只有二三十人的兵力駐紮在附近,前瞻部隊派出一百多號士兵應該綽綽有餘,但進入越南境內一二十公裡後才發現越方竟有一個營的兵力駐紮該地。
  • 者陰山作戰,師長廖錫龍傑作:炮火引誘越軍出洞,彈雨突降
    當然,這是連長丁克明預料之中的事,「無坐炮連嘛,自然啃硬骨頭!」 當年的一排長丁克明,1981年提拔為副連長,我在連隊當指導員時他又當了連長,老哥倆搭檔一年多。別看丁克明長得高大威猛,卻是個考慮問題極細之人。1984年收復者陰山,受領打主攻的任務後,丁克明考慮再三,還是把配屬六連攻打16號高地的任務交給了張文浩。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1979年的對越反擊戰,便是對我國將領以及軍隊實力的一次完美見證。由許世友將軍領導的我國軍隊大獲全勝直達越南首都,然而此時的許世友將軍已有74歲的高齡了,為何國家仍然派遣許世友將軍帶兵出徵呢?
  • 影院停業100多天,年僅52歲的博納影業副總裁跳樓身亡,心痛
    網上常常流行一句話,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可有時候,死亡似乎比活著更輕鬆。總有一些輕生的報導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死去的人一了百了,留下活著的人對著虛空哀痛。近日又有一則新聞躍然紙上,影院停業100多天後,年僅52歲的博納影業副總跳樓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