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什麼是「孝順」?盡心奉養父母,順從他們的意志。
什麼是「中國式孝順」?父母說的都是對的,子女不得忤逆;父母年邁後,子女無條件回報。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把「孝」看得極為重要,因為父母對子女有養育之恩,那麼對晚輩孝順長輩是理所應當。隨著時間的流逝,往往這樣的觀念,會束縛住子女的生活。
今年35歲的王先生,就活在「中國式孝順」深深的枷鎖之下,父母無盡頭的要求,都讓他喘不過氣來。
王先生的父母,如今年歲已大,面對耕種農活也無能為力,當了一輩子農民所以沒退休工資。雖然王先生還有一個遠在國外定居的弟弟,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日常看護和開銷都由王先生一人承擔。
父親每年都要去醫院住幾個月調理身體,王先生由於工作,不可能日日守在床前,母親總是抱怨「小兒子遠在國外,身邊唯一的兒子也不在病床前盡孝」。
小兒子一年到頭給父母的陪伴和錢都少之又少,父母還時不時給點補貼,卻總嫌棄每月都給生活費的王先生「摳門」。
王先生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對父母的孝順義務,而且只有多而無不及,周圍的鄰居都誇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孝子」,可是在父母眼裡,不論自己怎麼做,他們都覺得還不夠。
對於王先生來說,肩上的責任不光要贍養父母,同時還要顧著自己的小家庭,孩子需要花錢和陪伴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有時候他就搞不明白「我這麼難了,已經喘不過氣,可為什麼父母還是不滿意」。
隨著父母年歲越來越大,變得越發不可理喻了,倒不是求父母也給多少補貼,怎麼自己付出了這麼多,怎麼一點理解都沒有呢?
國外的孩子成人之後,孩子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父母也不會對子女有過度的依賴,而在中國,不少人到了中年還要和父母住在同一屋簷下。
反觀中國家庭的教育觀念,從孩子剛有意識開始,「百善孝為先」和「養兒防老」等這些觀念,就深深印在中國孩子的腦海中。
父母一直強調,要對父母百依百順,孩子一旦表現出任何不順從或者忤逆行為,就會被冠上「不孝」的標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是一種道德綁架。
人老之後,年紀越大就越感到親情的珍貴,需要子孫的付出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才顯得人生不是那麼孤寂無依。對子女產生依賴感其實無可厚非,要是老人過度依賴子女,反而讓下一代喘不過氣,雙方生活都受累。
1.老人:對子女多一些「體諒」
孝順不是父母要求,子女就能實現的,對於中國現在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來說,要求子女全身心地孝順和傾其所有地回報,其實是不現實的。
父母當年撫養子女的時候,也並不能事事盡心,可能年少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讓他終生難以走出那道「坎」。況且,子女不可能整天圍著老人轉,他們公司有亟待解決的工作,家裡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很多父母所希望的「孝順」,就是孩子事事順應,有事隨叫隨到,但凡說一個「不」字,那就是不孝順的表現。廣大父母在有這樣想法的同時,希望大家能站在子女的角度上考慮一下,給他們多一點體諒。
2.子女:對老人要正確「孝之」
如今養育老人並不比養個孩子省錢,從吃穿用度到醫療保障方面,子女也想給父母最好的條件,回報養育之恩。不過,這些能否成為現實,又或者只是美好的奢望,就要看子女的經濟能力和孝心了。
有時候,對於父母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子女一味地順從未必是好事,反而讓有些「無德」父母得寸進尺,進一步壓榨子女。這是一種「愚孝」的表現,子女不是打心底裡的孝順,父母也從不滿足。
另外,子女孝順贍養父母天經地義,但顧及自己和父母這個家的同時,別忘了自己還有個小家,不要因為對一個家庭的付出,從而忽視了另一個家庭的需要。
各位,關於「中國式孝順」們有什麼見解嗎?你們身邊有什麼關於「孝順」的真實案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