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難了,可父母還是不滿意」中國式孝順「綁架」了多少子女

2020-10-03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什麼是「孝順」?盡心奉養父母,順從他們的意志。

什麼是「中國式孝順」?父母說的都是對的,子女不得忤逆;父母年邁後,子女無條件回報。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把「孝」看得極為重要,因為父母對子女有養育之恩,那麼對晚輩孝順長輩是理所應當。隨著時間的流逝,往往這樣的觀念,會束縛住子女的生活。

活在中國式孝順觀念下,35歲的兒子感嘆「我這麼難了,可父母還是不滿意」

今年35歲的王先生,就活在「中國式孝順」深深的枷鎖之下,父母無盡頭的要求,都讓他喘不過氣來。

王先生的父母,如今年歲已大,面對耕種農活也無能為力,當了一輩子農民所以沒退休工資。雖然王先生還有一個遠在國外定居的弟弟,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日常看護和開銷都由王先生一人承擔。

父親每年都要去醫院住幾個月調理身體,王先生由於工作,不可能日日守在床前,母親總是抱怨「小兒子遠在國外,身邊唯一的兒子也不在病床前盡孝」。

小兒子一年到頭給父母的陪伴和錢都少之又少,父母還時不時給點補貼,卻總嫌棄每月都給生活費的王先生「摳門」。

王先生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對父母的孝順義務,而且只有多而無不及,周圍的鄰居都誇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孝子」,可是在父母眼裡,不論自己怎麼做,他們都覺得還不夠。

對於王先生來說,肩上的責任不光要贍養父母,同時還要顧著自己的小家庭,孩子需要花錢和陪伴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有時候他就搞不明白「我這麼難了,已經喘不過氣,可為什麼父母還是不滿意」。

隨著父母年歲越來越大,變得越發不可理喻了,倒不是求父母也給多少補貼,怎麼自己付出了這麼多,怎麼一點理解都沒有呢?

「中國式孝順」算不算道德綁架?父母的過度依賴,讓下一代喘不過氣

國外的孩子成人之後,孩子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父母也不會對子女有過度的依賴,而在中國,不少人到了中年還要和父母住在同一屋簷下。

反觀中國家庭的教育觀念,從孩子剛有意識開始,「百善孝為先」和「養兒防老」等這些觀念,就深深印在中國孩子的腦海中。

父母一直強調,要對父母百依百順,孩子一旦表現出任何不順從或者忤逆行為,就會被冠上「不孝」的標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是一種道德綁架。

人老之後,年紀越大就越感到親情的珍貴,需要子孫的付出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才顯得人生不是那麼孤寂無依。對子女產生依賴感其實無可厚非,要是老人過度依賴子女,反而讓下一代喘不過氣,雙方生活都受累。

「孝順」其實是子女和父母互相成就的,切勿養成「愚孝」

1.老人:對子女多一些「體諒」

孝順不是父母要求,子女就能實現的,對於中國現在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來說,要求子女全身心地孝順和傾其所有地回報,其實是不現實的。

父母當年撫養子女的時候,也並不能事事盡心,可能年少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讓他終生難以走出那道「坎」。況且,子女不可能整天圍著老人轉,他們公司有亟待解決的工作,家裡還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很多父母所希望的「孝順」,就是孩子事事順應,有事隨叫隨到,但凡說一個「不」字,那就是不孝順的表現。廣大父母在有這樣想法的同時,希望大家能站在子女的角度上考慮一下,給他們多一點體諒。

2.子女:對老人要正確「孝之」

如今養育老人並不比養個孩子省錢,從吃穿用度到醫療保障方面,子女也想給父母最好的條件,回報養育之恩。不過,這些能否成為現實,又或者只是美好的奢望,就要看子女的經濟能力和孝心了。

有時候,對於父母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子女一味地順從未必是好事,反而讓有些「無德」父母得寸進尺,進一步壓榨子女。這是一種「愚孝」的表現,子女不是打心底裡的孝順,父母也從不滿足。

另外,子女孝順贍養父母天經地義,但顧及自己和父母這個家的同時,別忘了自己還有個小家,不要因為對一個家庭的付出,從而忽視了另一個家庭的需要。

各位,關於「中國式孝順」們有什麼見解嗎?你們身邊有什麼關於「孝順」的真實案例呢?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扶弟魔」坑完丈夫坑女兒,「綁架式」孝順,讓子女有苦難言!
    最近,弟弟想買一輛車,但王大姐一時拿不出這麼多的錢,就把主意打到了女兒身上。女兒一直看不慣媽媽的做法就說:「你長期幫舅舅,讓我們一家人受苦不說,為什麼還要「綁架」我?他自己有兒有女,難道不能給他買嗎?坑完我爸不說現在又來坑我嗎?」王大姐想不到女兒會不同意,就生氣的說:「你幫你舅舅是理所應當的,我就這麼一個弟弟,你不幫你舅舅買車,你就是不孝順!」
  • 「廢物式養老」正在流行,以孝順為名綁架父母,子女卻不以為意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什麼是孝順,有人說,孝順是「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現在很多子女孝順父母的方式卻讓老人覺得不能接受,或者說有苦說不出。
  • 父母對子女的依賴正在拖垮孩子,中國式「孝順」正在綁架下一代
    無獨有偶,另一則新聞中一個年輕人選擇把自己的腎轉移給患了絕症的母親,當被問起為什麼願意捨棄自己寶貴器官的時候,他說:「我的命是媽媽給的,我少了一個腎不要緊,可媽媽少了一個腎就會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孝順父母是他們自願的、發自內心的,不需要誰來約束他們,但有時候父母不必要的依賴使得他們大傷腦筋
  • 「廢物式」養老,正在架空無數中國老人,年輕子女卻自以為孝順
    父母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尊重長輩,孝順父母。很多人也確實這樣做了,對長輩恭恭敬敬,也從沒有要求長輩做些什麼。有些子女認為對老人孝順,就是讓老人無事一身輕。但是這樣子的養老方式,真的是老人們所喜歡的嗎?
  • 中國式的孝順,算是一種道德綁架嗎?
    孝順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人人都會碰到,別忙著往「道德綁架」上扯,啃老的反面案例也不少,我們還是回到現實,先說個真事。這種事情,我們能譴責老人的子女嗎?他們常年在外打工也不容易,每個月都寄錢回家,也會跟老人通電話。有人會問,既然這樣,老人就不能跟子女一起生活嗎?說的輕巧,你去問問老人,有幾個願意跟子女一起去城市生活的?他們不習慣。我想,出現這種情況的絕非個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孝順鑑定」綁架了父母的良知
    」綁架了父母的良知 2007年07月02日 14:09 來源:齊魯晚報
  • 父母明明有錢,還找我要生活費,所謂的中國式「孝順」壓垮了多少...
    見字如面,時間讓你和我遇見,而這裡的文章讓你決定是否留下。成年子女每個月應該給爸媽多少錢養老算是孝順?如果自己平時工資就不高,如何讓父母理解自己的難處?小敏今年29歲,是一名公司的普通白領,結婚三年,和老公有一個女兒,家庭月收入除去房貸車貸,以及女兒的日常開銷基本沒什麼結餘。
  • 「圈養型養老」綁架多少中國老人,子女自認孝順,老人卻鬱鬱寡歡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為了避免這種遺憾的發生,子女都想在自己有能力之後儘儘孝心。但是,兒女眼中的孝順似乎不是老人想要的孝順。王大爺今年七十歲了,生有一兒一女,子女都還算孝順。兩個子女都想讓他搬過去跟他們一起住,安享晚年。
  • 「你不孝順我,我就算白養你了!」父母別用孝順來「綁架」孩子
    說起孝順,這是中華的優秀傳承,可不少家長總是拿這個優秀的品質來做一些功利性比較強的事情。不管是80,還是90後,總會聽到這樣一句熟悉的話,「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要是不孝順我,我就算白養你了。」很多父母在說這句話或者類似這句話的時候,或許沒有想太多,其實本意是好的,可實際上這是處於道德制高點上對孩子的綁架。
  • 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連平常的孝順都做不到,被親情綁架的孝順
    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連平常的孝順都做不到,被親情綁架的孝順(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愛是自願的,不求回報的,不計成本的,如果不是這樣的,那一切都是虛偽的,騙人的。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看起來也很不錯,順應自然合情合理。如果不養老人,你就說逆子不孝順。在中國傳統的認知理念裡,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於是,孝順沒有道理可講。無論長輩是怎樣的,哪怕他特別出格,甚至不喜歡你,從小偏心不重視你。
  • 不要再說是孝順、父母,家庭綁架了你,限制了你
    孝順一直是被傳訟為一種美德,這是幾千年來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也是千百年來先人們用血的帶代價換來的真理。有很多王朝都是以「孝」治國,人家能一統天下,想必也不是無能之人,人家為什麼不覺得是道德的綁架?說到道德綁架什麼叫中國式?「中國式」,才是道德綁架。中國才有的東西,事物?
  • 「新型孝順」正強勢襲來,多數兒女苦不堪言,父母卻認為理所當然
    可父母的積蓄都在養育孩子的時候花的差不多了,老年本來就沒有收入,早晚是要花光的,為了讓寵愛的孩子生活順遂,父母就會將念頭打到被忽視的孩子身上,讓他來幫助自己養孩子。 這種情況多數出現於重男輕女的家庭中,以「你就當孝順我了」為理由,強迫女兒出錢幫助兄弟,在女兒反抗後還給女兒打上不孝的標籤。
  • 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情感綁架」,想起來真是可悲!
    在生活中,大家有沒有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把最好的都留給你,你就得聽我的話,不聽話就是不孝順」「我把你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受了多少罪,你怎麼能這樣對我」「為了你,為了這個家,我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你怎麼能對不起我」
  • 「我出嫁了,沒責任孝順父母了」這是我聽過最無恥的道德綁架
    小喬被氣笑了:你自己的媽媽,生孩子坐月子帶孩子,你媽前後幫你幾年,住院了你自己都不回來看望一下照顧一下,怎麼好意思責問我?沒想到小姑子說:「我出嫁了,孝順父母不是我的責任了,就是兒子媳婦的責任,我只需要照顧好公婆就好。你不去伺候我媽就是你不對,你怎麼這麼沒良心這麼缺德啊?怎麼能讓我哥請假照顧老人?」而因為這個事情,婆婆公公也意見很大:我們照顧女兒是應該的,那是我們生的,你不應該在這個事情上挑理。
  • 「百善孝為先」,但父母養育孩子,不能用孝順來「道德綁架」孩子
    在我國孝順是一種傳統美德,但是我們身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用「孝順」來道德綁架我們的孩子。孝順本身沒有錯,但是子女也是一個獨立、有自己思想的人,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子女按照我們的要求、模板來成長、生活。 仿佛只有無條件地服從才能配得上我們的養育之恩,也只有百依百順也能當得上孝順兩個字。
  • 「捆綁式啃老」蔚然成風,「我答應給她養老,還有啥不滿意的?」
    父母幫帶娃從來都不是責任和義務,幫不幫忙子女都該好好盡孝給老人養老。「捆綁式啃老」在這種思維下應運而生。「我都答應給她養老了,她還有啥不滿意的!」前兩天帶娃回老家辦事,順便走了走親戚,在大姨家住了兩天。結果這兩天沒聽到別的,就聽著大姨跟我抱怨三姨家的弟弟了。我媽姐妹三個,她排老二。
  • 幾種「新型孝順」正流行,父母引以為傲,被捆綁的子女卻有苦難說
    它往往打著愛的名義,捆綁子女使其有苦難說。而父母卻引以為傲,認為是自己教得好才讓孩子這麼「有孝心」。而那些不易讓人察覺的「新型孝順」到底有哪些表現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用辛苦綁架孩子很多家長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將來好孝順我。」殊不知,被這句話灌輸大的孩子,心裡都有一種罪惡感。
  • 中國式父母的強盜邏輯
    這幾年沸沸揚揚的原生家庭問題,說到底仍然是父母的問題。因此,有人用童年滋養一生,而有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能或隱或顯的找到父母的影子。那種「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個門」的同類氣場,不是說說的。有時候,它可以強大到,讓你瞠目結舌。但是有一點,中國式父母往往具有兩種顯著特徵:其一是無私奉獻到,讓孩子覺得惶恐,甚至窒息。
  • 「內耗式孝順」正在興起,老人甘之如飴,子女卻有苦難言
    都說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可是現代家庭的關係卻呈現出「內耗式孝順」,兒女常常有苦說不出,老人卻心安理得,甚至甘之如飴。曾經在一部電視劇中看到過,母親由於受到父輩的影響,認為自己有責任照顧弟弟妹妹,所以當她生下子女,也把這種想法傳了下去,要求哥哥姐姐必須照顧弟妹,特別是大孩子過得好的時候,要拿錢接濟兄妹和家裡。
  • 「孝順」在中國是不是一種道德綁架?
    個人認為:孝是道德,順是綁架。孝和順是可以分開的,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何謂孝」?「孝」本身是個美好的詞語,在我看來,父母用愛將孩子養育成人,孩子以愛反哺父母,這就是如今的「孝」。 「何謂順」?順從,尊重父母的意願。針對「順」,我覺得可以翻譯成「理」。與父母、與家庭講「理」,道理在誰那裡,誰就應該得到支持。而不是一味地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