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航運企業向臺造船龍頭送上大訂單 總價逾1.8億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大陸航運企業向臺造船龍頭送上大訂單 總價逾1.8億

2013年04月03日 07:5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大陸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日與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在臺北籤約,將訂造8艘(包含選擇權)1800TEU貨櫃貨輪,訂單總價超過1.8億美元。

  這8艘貨輪單價2300萬美元,船長172米,寬27.6米,滿載排水量3萬噸,一次可運載1800個標準箱。為了滿足當前節能減排的趨勢,新船除搭載節能裝置,還將安裝新研發的節能劍型船首,可有效降低油耗並提高航速。

  海豐國際董事局主席楊紹鵬表示,此次向臺船購船隻是兩家公司合作的起點,相信今後雙方還將有更多合作機會。他表示,兩岸同文同種,生活習慣接近,而且臺船造船技術先進,品質不比日韓企業差,性價比很好,兩家公司合作「何樂而不為」。

  據介紹,海豐是兩岸「三通」後首家獲準進入臺灣的大陸海運公司,目前在臺業務發展良好,每年在兩岸間運輸超過8萬個標準箱。

  臺船公司表示,目前全球各地船廠普遍缺單,臺船公司能在逆境中獲得大陸海豐集團青睞,實屬不易,相信此次合作將為兩家公司帶來「雙贏」。

  據臺船工程師介紹,這8艘船將在臺船基隆工廠製造,預計於2014年9月交付首艘,最後一艘將於2016年交付。

  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大陸海豐集團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海豐集團是大陸最大的民營貨櫃貨運公司,旗下目前擁有60多艘貨輪,在亞洲地區經營著52條航線,2012年運輸量達170多萬標準箱。(記者陳君 陳斌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看了臺灣造船業,再看大陸每年造船完工量,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在70年代蔣經國主政時期,臺灣發起「十項建設」運動,耗資2.1億美元的高雄造船廠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年造船能力達150萬載重噸,曾造出兩艘44.5萬噸級的油船「伯曼奮進」號和「羅馬企業」號。這種巨型油輪長378.4米,寬68米,是全球油輪中的第三大型油輪,也是中國造船史上建造的最大噸位的船舶。臺灣造船工業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高雄和北部的基隆。
  • 訂單排到3年後!低迷了10多年的造船行業 突現積極信號!發生了什麼...
    今年1到10月份,新接訂單1980萬載重噸,佔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56.6%,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上所佔的比重正在明顯上升。  船廠增產不增利  自主研發轉型升級謀突破  雖然不少船企近期訂單有所增加,但相比前兩年的訂單量還是下降了不少。記者了解到,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造船行業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全行業虧損成為了基本常態。
  • 中國船舶業3大指標連續3年全球第一 訂單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佔全球市場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國造船完工453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7%;承接新船訂單698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42%;手持船舶訂單1.31億載重噸,同比增長22.5%。按載重噸計,三大指標佔世界市場份額分別為41.4%、47.9%和45.9%,皆居世界第一。
  • 交通部:希望臺灣儘快向大陸航運企業開放市場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記者陳斌華 茆雷磊)交通部水運司司長兼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宋德星30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臺灣有關方面能夠順應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要求,儘快向大陸航運企業開放市場,允許大陸的相關企業到臺灣投資。
  • 國內四大航運巨頭合併為兩家 全球航運聯盟被動洗牌重劃地盤
    整個行業在歷經近8年的低谷後,出現了大規模的洗牌重組,這次洗牌不僅波及到航運公司還波及到了有著「兄弟企業」之稱的造船企業。從今年1月份開始,國內先後有中遠、中海兩大航運巨頭合併重組;同時,中外運長航集團整體併入招商局集團,至此,國內四大航運巨頭合併為兩家。
  • 專家解讀:哪些美國公司或因對臺軍售被大陸制裁
    中國外交部向美方提出抗議,並宣布中方可能會採取制裁美國對臺售武企業等反制措施。此次對臺軍售清單中的武器都涉及哪些美國公司,又有哪些企業可能會進入中國制裁名單呢?  性能不及解放軍現役裝備  從美國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的公告來看,這次軍售主要以美軍二手武器和已售臺武器的配件及彈藥為主。2艘美國海軍退役的「佩裡」級護衛艦,價值1.9億美元。
  • 受惠大陸復工復產 臺科技公司訂單「大塞車」
    受惠大陸復工復產 臺科技公司訂單「大塞車」   臺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臺灣企業外銷訂單金額為40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大幅優於預期,尤其是電子產品、信息通信產品和基本金屬表現突出,記者調查發現,臺灣3月外銷訂單不減反增,主要是受惠於大陸生產線陸續復工。
  • 同樣是9億!韓國瑜廈門搶訂單 蔡英文島外大撒幣
    華夏經緯網3月2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赴港、澳與大陸南方沿海城市拼訂單,昨(26)又從廈門搶到9.3億(新臺幣,下同)合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1日啟動「海洋民主之旅」,出訪南太「友邦」。不僅首站訪帛琉就送8噸多功能巡邏艇,近期更以「商業貸款」方式,協助索羅門群島興建運動場館,總價約超過美金2800萬,折合新臺幣正好也是9億。
  • 惠州臺博會五天吸金逾32億
    原標題:惠州臺博會五天吸金逾32億  中新社惠州9月2日電 (康孝娟 李鬱英 王玉雯)為期5天的2014惠州臺灣精品博覽會(簡稱「臺博會」)2日落下帷幕,共吸引17.6萬人參觀採購,確認貿易合同106宗,合同金額31.8億元人民幣,現場銷售金額3568萬元。
  • 航運業復甦:前9月新船訂單大增8.7% 船東抄底造船熱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日前發布最新報告稱,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船舶工業保持平穩運行,造船完工量繼續增長,新承接訂單量止跌回升,手持訂單量降幅收窄。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航運業復甦步伐的加快,船東出現新一輪的造船熱潮,越來越多的船廠接到新訂單。
  • 海豐國際(SITC)開啟瘋狂造船模式
    揚子江船業介紹到,本次新造船合同包含6+2+2艘2600TEU貨櫃新造船訂單。(最多10艘)據悉,該批2600TEU貨櫃船採用孟加拉吉大港型寬體設計,總長185.99米,船寬35.2米,吃水深度11米。擁有最新的節能直首線型S-Bow和高效扭曲舵,屬於支線箱船寬體、淺吃水,載重噸大,均箱數裝載高,綜合性能指標優越。
  • 訂單排到3年後,低迷了10多年的造船行業,突現積極信號,發生...
    每經編輯:畢陸名據央視財經4日晚間報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發文稱,根據全球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船舶工業的新接訂單量保持領先。今年前九個月,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8.3%,船廠手中的訂單也佔到全球份額的48.3%,位居全球第一。
  • 臺商大舉回臺,為何臺灣企業卻在大陸賺更多?
    美中貿易戰打了2 年,臺商紛紛回流臺灣地區設廠,但從數據看,臺灣企業2020 年出口大陸金額,以及從大陸取得的投資收益卻雙雙創下新高。為何兩者數字互相悖離?數據顯示,大陸大陸持續在狂吞臺灣供應鏈產能。2020 年臺灣出口傳來好消息,全年出口總金額為3,452.8 億美元,打破紀錄為歷年最高。
  • LNG船需求增加 韓國造船商獲益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月5日Korea JoongAng Daily報導,在環保航運需求不斷高漲的背景下,韓國造船商本周二宣布了他們新年的第一筆大宗交易。    韓國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是現代重工集團的子公司,該公司贏得了一份價值9000億韓元(8.27億美元)的合同,將建造6艘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舶。其中4艘將由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生產,2艘將由現代三湖重工(Hyundai Samho Heavy Industries)生產,預計將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交付。
  • 中國船廠再接大單:60億能造幾艘?丨航運界
    近日,航運界網獲悉,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企業MSC地中海航運將在中國滬東中華造船、江南造船和揚子江船業集團下單建造6艘價值近9億美元的23000 TEU貨櫃船。
  • 面對疫情大陸商機一枝獨秀,臺商臺企看好大陸發展
    眾多臺企也在實際中感悟感受到大陸商機的確是一枝獨秀,更加堅定了深耕大陸發展的信心。  各地臺辦今日積極採取一系列切實舉措,積極協助臺資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近期一批重大臺資項目通過遠程視頻籤約等方式,陸續落戶福建、江蘇等地,總金額逾150億元人民幣,顯示臺商臺企持續看好大陸發展前景。
  • 中國造船業市場佔比持續提升 多家船廠訂單排到3年後
    今年1到10月份,新接訂單1980萬載重噸,佔全球總新接訂單量的56.6%,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上所佔的比重正在明顯上升。船廠增產不增利 自主研發轉型升級謀突破△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雖然不少船企近期訂單有所增加,但相比前兩年的訂單量還是下降了不少。
  • 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走強,帶旺這一上遊原材料,龍頭企業爭相募資擴產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周辰)訊,據媒體近期報導,在下遊需求向好推動下,鋰電銅箔龍頭企業爭相募資擴產,產品價格已出現明顯上漲。一家鋰電銅箔龍頭企業在接受國金證券調研時表示,下半年比上半年好太多了,現在是滿產滿銷。另一家龍頭也透露,目前處滿產狀態。
  • 香港置地310.5億拿下徐匯西岸金融港地塊,刷新中國大陸土地總價記錄!
    今日徐匯區黃浦江南延伸段WS3單元xh130C、xh130D、xh130E、xh130F、xh130G街坊內xh130C-02等28個地塊,即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今日正式出讓,最終, 香港怡和集團附屬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的價格成功落槌,成功刷新中國大陸土地總價記錄!
  • 蔡英文甘當冤大頭,又向美國加購飛彈,總價約達800億新臺幣
    據臺媒報導,在「美方建議下」,臺軍又規劃向美採購配備「魚叉反艦飛彈」的「岸防巡航飛彈系統」。有臺軍消息人士稱,臺軍本來規劃以「殲敵70%」為目標採購「岸防巡航飛彈系統」,但案子上報蔡英文後,蔡英文要求須再提高,於是臺軍又加購數量,總價達到約800億新臺幣,約合187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