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廠再接大單:60億能造幾艘?丨航運界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航運界網獲悉,全球第二大貨櫃航運企業MSC地中海航運將在中國滬東中華造船、江南造船和揚子江船業集團下單建造6艘價值近9億美元的23000 TEU貨櫃船。

據悉,此次建造的6艘貨櫃船均採用常規燃料,並配備脫硫裝置,前述三家造船企業分別接獲2艘,計劃於2023年交付。

早在今年10月,便有外媒報導,MSC地中海航運計劃訂造5至6艘23000 TEU超大型貨櫃船。彼時,業內消息人士表示,該筆訂單中,每艘貨櫃船造價在1.45至1.5億美元之間,而訂單的歸屬很有可能落於中國造船企業。

此外,地中海航運正尋求與中國金融機構合作,可能會由中國融資租賃公司作為船東訂造新船,再通過籤訂長期租約租賃給地中海航運。

談及該筆訂單,業內專家表示,去年MSC在大宇造船以每艘1.52億美元的價格,訂造5艘23000TEU貨櫃船。而在一條完整的航線上,需要10至11艘超大型貨櫃船,才能夠保證其正常運營。此次訂造的6艘同類型貨櫃船成功交付後,即可滿足一條完整航線的正常運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揚子江船業集團目前交付的最大貨櫃船是為陽明海運(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 Corp.)建造的的12600 TEU貨櫃船。隨著該筆訂單的敲定,揚子江船業集團也將躋身於「有23000 TEU貨櫃船建造經驗的造船企業」行列。

相比於揚子江船業集團,同屬於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和江南造船,在建造23000 TEU貨櫃船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今年10月,法國達飛集團(CMA CGM)「達飛皇家宮殿(CMA CGM PALAIS ROYAL )」號在滬東中華造船成功交付,該船是達飛集團在中國船舶集團訂造的9艘23000 TEU超大型雙燃料貨櫃船中的第三艘貨櫃船。

該系列首制船「達飛雅克·薩德」號於今年9月在滬東中華造船廠交付,第二艘「達飛香榭麗舍」號於今年10月在江南造船交付。

相關焦點

  • 美森輪船第二艘3500TEU集滾船成功交付丨航運界
    航運界網獲悉,近日美森輪船委託美國通用動力NASSCO船廠建造的3500TEU「Matsonia」輪成功交付,該船是Kanaloa級組合貨櫃滾裝船中的第二艘,也是美森輪船在2018年至2020年投入運營的4艘新船中最後一艘
  • 俄造船廠拿下408億大單,第一時間就感謝中國,下餃子模式已啟動
    圖為俄羅斯造船廠龍門吊橋近期,俄羅斯波羅的海造船廠一舉拿下了包括11艘民用運輸船的408億大單,目前下餃子模式已經啟動,這11艘萬噸艦正排隊建造,而在拿下大單之後,俄羅斯造船廠第一時間就感謝中國圖為中國造龍門吊下的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在建造現代船舶的流程中,龍門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裝備,現代大型船舶普遍採用了分段建造技術加快造船速度,只有龍門吊才能吊裝起巨大重量的艙段進行組裝
  • 造1艘伯克級驅逐艦的錢,中國能造7艘052D
    在2012年之前,雖然「伯克」級驅逐艦的造價也是一路走高,但是總體可以控制在10億美元以內,美國海軍按照此價格先後接收裝備了5個型號共62艘「伯克」級驅逐艦。但是從2012年的IIA重啟版開始,價格一路水漲船高,飆升到了18.43億美元,這大概相當於112億人民幣,足夠我們建造2艘055了。
  • MSC以1.58億美元購買6艘巴拿馬型貨櫃船丨航運界
    航運界網獲悉,地中海航運公司(MSC)預計將花費大約1.58億美元從德國Zeaborn處購買6艘7500-8500TEU貨櫃船。
  • 美軍造艦新計劃5年造82艘!美國人受到驚嚇,這是被中國刺激了?
    新的國防計劃對美國海軍的造艦做出了大規模的變更,原來計劃在2021年到2025年的五年間建造44艘軍艦,耗資1020億美元。新的造艦計劃規劃2022年到2026年的五年間,美國海軍應該建造82艘新軍艦,投入資金1470億美元。這比之前的費用增加了450億美元,軍艦增加了38艘。
  • 大幅盈利後,MSC開啟狂買模式丨航運界
    此前航運界網曾報導過,如果照此下去,MSC可能很快就會取代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在過去的幾個月中,MSC斥巨資購買二手貨船,據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根據其所購入的13艘船(從1,730TEU至8,500 TEU不等)的申報價格,和另外3艘船的市場估值,自8月以來,MSC已經向私人投資者募集了約2.6億美元。最近四個月內花費超過2.82億美元。
  • MSC欲建造超大型貨櫃船,中韓造船廠激烈競爭丨航運界
    據航運界網了解,地中海航運(MSC)曾考慮過在中國造船廠訂購一系列23,000TEU新造船。但中國造船企業將如何與國內租賃貸方合作以完成交易還有待觀察。而這一批超大型貨櫃船的訂單可能暗示著今年中國和韓國造船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態勢。
  • ONE定下6艘24000TEU超大型貨櫃船訂單丨航運界
    航運界網獲悉,近日,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與Shoei Kisen正式籤署6艘24000TEU世界最大貨櫃船的定期租船合同,船隻將由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和日本造船聯合(Japan Marine United)合作建造,計劃在2023年至2024年陸續交付
  • MSC購入6艘貨櫃船,OOCL增訂7艘!
    MSC購入6艘貨櫃船 運力緊逼馬士基 據 The Loadstar 報導,地中海航運(MSC)計劃以大約 1.58億美元的價格購入6艘貨櫃船,分別為 8200Teu的 「ER Tianping」 輪、「ER Tianshan」 輪、「ER Tokyo」
  • 又是4艘17億元!這家中國船廠的訂單簿「綠」了
    隨著裕民航運和英美資源集團首批4艘LNG動力好望角型散貨船合同的敲定,意味著外高橋(600648)造船的新船訂單簿上又增加了價值2.6億美元的雙燃料散貨船訂單。作為散運市場首份LNG動力散貨船10年期長約,這份合同也反映了散運市場對綠色航運的信心。
  • 印度船廠傳來歡呼聲,最新盾艦下水第三艘,然而第一艘還沒服役
    近年來各國都在努力發展自己的海上實力,而作為直觀的體現就是一艘艘軍艦的問世上,就拿中國海軍來說,自主研發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002號,以及首款排水量超一萬噸的055大驅,代表了中國海軍近年來的成就。據環球網4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20日,印度孟買馬扎岡船廠傳來一陣陣的歡呼聲,其中印度海軍上將蘇尼爾·蘭巴還親臨現場,以見證印度自研的最新一型飛彈驅逐艦的下水儀式,據悉此次下水的軍艦,為印度「15B」項目「維沙卡帕特南」級飛彈驅逐艦裡的三號艦,名為「英帕爾」號,是繼「15A」項目「加爾各答」級飛彈驅逐艦之後的又一款印度國產「神盾艦」,而目前「加爾各答」級首艦「
  • 馬來西亞造軍艦,6艘總預算60億,全花完一艘未建成,爛尾了?
    2015年,馬來西亞海軍同法國DCNS籤署了一份軍艦合作協議,協議內容為馬來西亞出資,法國DCNS提供技術,而後馬來西亞BNS造船廠建造六艘「追風」級護衛艦。據悉,馬來西亞要造的軍艦其實就是法國「追風」級的外貿版本,其標準排水量2700噸左右,滿載排水量達3100噸,艦上裝備有法國造SMART-S MK.2相控陣雷達,加一門博福斯57mm主炮,還有一座16管席爾瓦A35垂髮發射米卡防空飛彈。
  • 中國船廠遭巨大虧損:130億「毒訂單」被無故取消,最終負債破產
    甚至早在公元前2500年,中國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今日船的原型。而在洋務運動當中,東南沿海的幾個造船廠曾經為我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一線生機。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更是重造了造船工業體系,從七十年代末開始,造船工業開始迅速發展。而根據全球最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全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在2017年中國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領先傳統的造船業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 戰艦突破300艘!世界第一海軍又迎新艦,雞肋的瀕海艦還在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朱姆沃爾特級飛彈驅逐艦,這款滿載排水量1.45萬噸的驅逐艦到了現在被證明是思維徹底走歪了的產物,美國海軍被迫回到正常的發展思路上來,然而即使這樣,有些已經起步的艦艇還是必須硬著頭皮造完的,大不了砍訂單規模。
  • 五角大樓再出造艦計劃,10艘戰艦數千人可抵達中國家門口
    文\白山大家都知道,美國對中國虎視眈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近期,五角大樓又出的造艦計劃,更是將中美鄰近「冰點」的關係「更上一層樓」,國際形勢再度變得緊張起來。據悉,美國防部將《30年造艦計劃》再次提上了行程,其中美方計劃的造艦計劃,便是興建10艘輕型兩棲戰艦交與陸戰隊使用,妄圖將戰艦開到中國「家門口」,劍指中國南海意圖非常明顯,針對性更是不言而喻。
  • 全世界有能力建造航母的船廠屈指可數,不是哪個國家都能玩得轉的
    我曾經跟你們一樣很是納悶,過去都說我們的GDP增長速度世界第一,經濟發展世界靠前,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能有自己的航麼呢?話說這個航母不是說造就造的,得要有技術過硬的造船廠。我們都知道,遼寧號的前身是瓦良格號,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這艘航母在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建造,但是前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並沒有繼續建造的能力。
  • 南京金陵船廠承建泰坦尼克2號超級郵輪
    位於南京的金陵船廠16日稱,他們已經開始為建造「泰坦尼克二號」郵輪進行各項準備工作。這是中國首次建造世界一流的郵輪。這艘郵輪由澳大利亞藍星航運公司出資建設和營運,該公司計劃讓「泰坦尼克二號」在2016年泰坦尼克沉沒100周年之際重走當年的航線,以紀念這次和平時期歷史上傷亡最大的海難事故。
  • 狂賺10億美元!GTT成卡達大單最大贏家
    中韓兩國大單給GTT帶來超過10億美元收入卡達石油公司近日連續和中韓兩國籤署了總計116艘LNG船建造合同,其中與韓國三大船企籤署了總價值高達192億美元的100艘LNG船建造協議,與滬東中華籤署了超過200億元的16艘LNG船訂單。據悉,這116艘LNG船全部採用GTT的專利技術,而GTT對每艘使用其專利設計權的船舶收取高達5%的專利稅。
  • "中船系"重組第三波 廣船國際30億收購文衝船廠
    按照廣船國際目前約5億的總股本計算,公司按每10股配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共計可配股份數量1.48億股,其中,A股可配股數為1.01億股,H股可配股數為0.47億股。國泰君安分析師張錦燦認為,以廣船國際H股打6-7折的配股,配股價在12-14元左右,融資額約20億元。而廣船國際自稱配股資金不足部分將由上市公司自有資金支付。
  • 中國造船業市場佔比持續提升 多家船廠訂單排到3年後
    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國資小新」發文稱,根據全球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船舶工業的新接訂單量保持領先。今年前九個月,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8.3%,船廠手中的訂單也佔到全球份額的48.3%,位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