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是一種很普通的廉價家常菜。洋蔥肉質柔嫩,汁多辣味淡,品質很好,既適合生吃,又適合烹飪。洋蔥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不僅富含鉀、維生素C、葉酸、鋅、硒和纖維質等營養物質,還有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這兩種特殊的營養物質,使洋蔥具有了很多其它蔬菜不可替代的健康功效,所以有很多人開始種植洋蔥。那麼到底怎麼種才能達到高產呢?
一、品種的選擇
洋蔥有黃皮品種紅皮品種和白皮品種等。不同的品種適應性不同,產量也不盡相同,如山東地區常栽培的黃皮圓蔥,產量高達6000–8000公斤,而有的品種卻畝產僅2000–2500公斤左右。
二、播種期的確定
洋蔥有嚴格的季節性,一般是以秋播夏收為主,即秋季露地育苗,冬前定植,幼苗在露地條件下越冬,第二年春季生長,夏季蔥頭充分膨大後收穫。也有早春育苗,春季定植,夏季收穫。洋蔥秋季育苗,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播種幼苗過大,第二年先期抽薹率高,播種過晚,幼苗太小,越冬能力差,且生長期縮短,蔥頭不能充分膨大,產量低。
三、種子處理
為保證洋蔥種子的發芽率,播種前最好進行發芽試驗,以確定播種量,然後將蔥种放入冷水中浸泡12小時,在20–22℃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衝洗一次,當有種子露白時必須及時播種,否則會影響播種。
四、苗期管理
洋蔥幼苗開始出土時,可在每天下午逐漸揭去覆蓋物,使洋蔥幼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使幼苗失水萎蔫。採用溼播法育苗地,在齊苗前不必澆水。用幹播法育苗的,則要在子葉伸直前澆一次水,子葉伸直時再澆一遍水,第二片真葉長出後可隨水畝追尿素10公斤。期間注意除去弱苗,雜草。
五、定植
洋蔥因品種不同,地區不同,定植時間也不相同。春季定植的地區,儘量早栽,可延長生長期,對增加產量有很大的好處。定植前要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洋蔥是淺根系作物,一定要整得細緻,否則土壤板結,通氣不良,會造成洋蔥植株葉片的提早萎蔫。
六、施肥澆水
春季定植的洋蔥在緩苗後,冬前定植的在返青後追第一次肥,為以後地上部分的旺盛生長打下基礎。地膜覆蓋的可結合澆水畝施磷酸二銨15公斤加硫酸鉀10公斤。當蔥頭開始膨大時,開始用催頭肥,不可過多追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冬前定植的洋蔥,要在越冬前澆足凍水,春季澆足返青水,返青水不要過早也不可過晚。當洋蔥頭開始膨大時,要控水蹲苗,經過10天左右的蹲苗後,一般每隔5天左右澆一次水,促進蔥頭的膨大。
七、中耕培土
洋蔥不進行地膜覆蓋的,要在蹲苗前進行中耕培土,植株封壟後,停止中耕。
八、防止早期抽薹
洋蔥抽薹嚴重影響產量,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止發生早期抽薹。方法就是,選擇具有3–4片真葉,株高30釐米左右的苗定植。第二是選好播種期,秋季過早播種,發生先期抽薹的機率大,過晚個體小,產量低。第三是正確進行肥水管理,冬前澆水不宜過多,苗期不可過分控水。
總之,洋蔥要想獲得高產,須從播種開始進行精細管理,選擇合適的播種期,苗好一半產,生長期注意肥水管理,防治好病蟲害,高產不成問題。所以種洋蔥的小夥伴記住了,這些管理得慢慢來,別想一步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