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節是怎麼來的?

2021-02-19 賽氪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

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每年的教師節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師重教成為了一種美德。泱泱中華尊師重教的傳統久矣,從某種角度講,中國的教師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在中國古代,教師一直是備受尊重的職業,漢武帝便是一位尊師有禮的賢君。據《通鑑·漢紀三十九》載,有一天,漢武帝到東郡巡視,順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時的老師,「丙辰,帝東巡,幸東郡,引及門生並郡縣掾史並會庭中。帝先備弟子之儀,使講《尚書》一篇,然後修君臣之禮。」之後, 就這一個小小的舉動,便使得天下大化。尊師重教,孝親友善,的風俗隨即瀰漫開去。蝴蝶效應,使得後漢前期,「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物價超便宜),牛羊被野。」由此可見,老師一職,由傳道授業到改政移風,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好在中國社會歷來對師者都極為敬重,自古以來就有「教師節」,只是日期不同於現代。除此之外,古代教師又在哪些方面和今天有所不同呢?

古代教師節在哪天?和誰有關?——古代教師節還休假呢!

古代的教師節和孔子有莫大的關係。在漢、晉時期,每到孔子誕辰日(農曆8月27日),皇帝就會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還會請教師們吃飯,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日休假、會餐等福利待遇了。

唐宋時代,每到這一天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並且,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會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到了清代,孔子誕辰祭典的規模和範圍愈加宏大,成績最為卓著的教師在這天會被授予八品職銜,提升為院長、監院、掌教、館師等。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古代就有「博士」、「教授」——教師的稱呼多著呢!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或傳授學術的人,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後來,人們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其實,除了「老師」之外,古代對教師的稱呼還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那麼,有些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稱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樣的意思嗎?

【博士】

如今的博士通常指的是擁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人。然而在古代,早有博士一詞。博士在古代是個官名。秦漢時期,博士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為「文學博士」等。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師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鹹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子祭酒、博士傳授儒家經學。此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子監中都設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助教等。

古代「教師」從業也得通過考試——宋代教師考試難著呢!

在西漢以前,教師多是推薦,並不需要從業考試。但到東漢時期,中國出現了教師「資格考試」——要想成為太學博士,得通過太常主持的考試(有點類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試)。而且,教師個人的教學經歷和年齡都有相應的規定,要求曾教過學生50名以上,年齡不小於50歲。  

隋唐時期,中國形成了完備的官學制度。官學,相當於今天的公辦學校,既有小學,也有大學;既有綜合性學校,也有專科學校。當然,教學管理和要求也更規範更嚴格了,對教師從業資格和教學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辦法。其中,授課數量是考核定級的重要標準之一。 

宋代是民辦學校開始興起和繁榮的時代,私立書院流行,但朝廷對官學同樣抓得很緊,要當上「公辦教師」同樣得考試。宋熙寧八年(公元1076年)實施的「教官試」制度,大概是中國教育史上最難通過的教育主管和教師資格考試。由於考試過嚴,全國州、縣的教授數量明顯減少。

孔子向老子問禮——典故孔夫子也曾虛心求學!

社會上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但是很少知道老子是個怎樣的人,更不太知道孔子向老子問過禮!

那麼孔子眼中的老子又是怎樣的呢?孔子三十多歲後,在社會上已經有些影響了,但是他很謙虛好學。當時老子名聲很大,孔子決定去拜見老子,向他請教禮的問題。於是孔子一路上想像老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風塵僕僕地從魯國山東曲阜來到周王都。今天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座牌坊,內有古碑,上面寫著「孔子入周問禮處」。自然是後人建造的。孔子向老子問禮一事,也各有各的說法。

傳說那天老子剛洗了頭髮,正在晾頭髮。古人的頭髮是不許剪斷的,因為這是爹媽給的,一輩子不能剪斷,否則就是不孝,所以男人的頭髮跟女人一樣長,而且要比現代女性的長髮長得多,這晾頭髮也是一件挺麻煩的事情。孔子一踏進門就被眼前的情景弄傻了,只看見老子披著長長的散發,迎風而立,微微抬頭,雙目似閉又似開著,面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樹葉飄過,不動聲色;風吹拂臉,聲色不動;啊,就像一株枯樹挺立在那兒!年輕的孔子自己也經常洗頭髮,也經常晾發,但是他不是這個樣子,也不會這個樣子。他也從來沒有看到過別人這樣子晾發的,所以孔子傻了眼!孔子心裡打了個問號:這就是當代最有名望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老子?怎麼會這個樣子啊,像個枯木?不過孔子很有禮貌,不打擾老子,而是先退了下去,靜靜等待著。

果然如此,當老子會見孔子,和他談論時,孔子好像被老子帶到了一個神奇的智慧大海的邊上,看到了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智慧的廣闊的波浪,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哲理的濤聲。

孔子很真誠地又很直率地問老子:「先生,是我眼花了呢,還是真的,剛才先生的形體就同枯木一樣,好像超脫了一切!」老子微微一笑,講出了一番深刻的哲理。原來老子利用晾頭髮的時候,完全進入了一個寂靜的、虛無的、深邃的奇妙世界。他脫離了滾滾紅塵的眼前世界,進入時間的隧道,遨遊到萬物本來開始的地方,即事物的生機活潑的原生態中去了。他到他自己心目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道」的地方去了。孔子奇怪地問道:「這種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老子神秘地一笑說:「達到這種境界是最高層次的審美,是最高層次的快樂,能夠體味到這些的就是最高境界的人了!」孔子的心靈被震動了,老子的形象在他心目中變得無比高大,無比智慧,無比光輝!

據說孔子見完老子回去以後,幾天沒有講話。學生們說,這一下壞了,咱們的夫子怎麼變傻了?其實孔子不是變傻了,而是在深入到一層又一層的內裡去反思了。孔子從而變得眼界更開闊,思想更博大,智慧更豐富了!後來學生要孔子談談對老子的訪談感想,孔子深深感嘆地說:「真了不起啊,老子是人中之龍啊!而我只好像是甕罐中的一隻小小的飛蟲啊!」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求學路上,尊師是最難的,卻也是最重要的。教師節來臨,祝所有辛勤工作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相關焦點

  • 教師節是怎麼來的?
    教師節是個感謝教師的節日。各國du各地區節日日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為9月10日,臺灣省為9月28日。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係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 9月10日教師節,是怎麼一步一步演變來的
    今天全國每位教師都感受到全社會的祝福,那教師節怎麼來的呢?在35年前的今天,1985年9月10日北京慶祝了第一個教師節。此次慶祝是為此前後分配的中央國家機關的大學生,都要下到基層學校任教一年,被稱作「講師團」。
  • 教師節來了!怎麼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敬愛的老師們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溫暖了我們的心靈對您的教誨千年萬世也不會忘記最近,教師節怎麼表達對老師的敬意那麼,教師節怎麼表達對老師的敬意?筆者很認同網友說的一句話,教師節最好的禮物其實是對老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 尊師重道的教師節,怎麼就成了眾矢之的
    這條新聞剛看到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位家長太不地道,怎麼可以過河拆橋呢。所以,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原來代表尊師重道的教師節,怎麼就成了收禮節呢?是啊,怎麼就成了收禮節呢。記得小時候教師節,自己畫一張卡片,對老師說一聲老師節日快樂,甚至在黑板上都是給老師教師節的禮物,老師都會喜笑顏開的。如果沒說老師節日快樂,老師也不會介意,依舊該上課上課,該上班上班。教師節唯一的慶典是,下午的時候早放學,學校組織老師看一場電影。
  • 臺灣教師節是哪天?怎麼過?
    9月10日的教師節快到了,教師節禮物、教師節祝福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知道在臺灣教師節是哪天嗎?後來經歷數及考紀專家將孔子誕辰換算為陽曆應為9 月28日;故於1952年由國民政府行政院提請總統明令:孔子誕辰及教師節改為9 月28日。 臺灣如何慶祝教師節?
  • 教師節送禮怎麼看
    今天是農曆7月23日,也就是傳統的教師節,最近網上很多人都在熱議這個話題,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學生家長,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 教師節送禮真鬧心!來看看那些沒有教師節的國家怎麼過的
    媽媽:明天教師節,準備送老師什麼禮物?孩子:什麼也不送!媽媽:為什麼?孩子:我沒錢。媽媽:那就做個手工品或者畫張畫。孩子:本來打算給老師用橡皮泥捏個手工品,沒錢買材料。媽媽:你可以借媽媽的呀,完了用你的零花錢抵就就行。(孩子每天零花錢1元)孩子:我不,那我的好幾天花不上錢了。
  • 輕鬆學英語:你知道世界各地教師節都是怎麼來的(雙語)
    非常有意思,在世界範圍內,教師節並不是同一天。它是廣受國際重視的日子,跟其他的國際節日一樣,只不過是在不同的日子裡來紀念罷了。  中國――教師節是1931年由國立中央大學設立的,1932年由中華民國中心政府採用。1939年,又把教師節定位8月27日,也就是孔子的生 日。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廢除了這一規定。1985年又重新設定教師節為每年的9月10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將教師節改為孔子誕辰日。
  • 今年教師節是我國第幾個教師節_中國教師網
    今年教師節是我國第幾個教師節_中國教師網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2-10 13:4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節的由來簡寫 節日當天沒有假期
    每年的9月10日是中國教師節。教師節是我國僅有的包括護士節、記者節在內的3個行業性節日。自1931年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共有過4種不同日期和性質的教師節。   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之前,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3項目標。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承認,但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 教師節|也說說教師節送禮,送什麼、送多少、怎麼送……
    文字&攝影|流蘇 中國是禮儀之邦,向來崇尚禮尚往來。過去送禮大多出於自願,很少功利色彩,「禮輕情意重」也。如今送禮基本出於無奈,很多別有用心、祈求投桃報李,「禮重情義輕」也。送什麼、送多少、怎麼送……類似的問題,攪擾得眾多家長一個個抓耳撓腮、坐立不安。其實,造成教師節家長給老師送禮的普遍現象,既不是老師的錯,也不是家長的過,而是市井裡「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誘因下的一種極不正常現象和必然結果!由於人們信奉「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所謂成功法則,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家委會商量著怎麼慶祝教師節,班主任叫停。
    有些學校,有些班,有些家委會,有些家長卻頭疼: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家委會商量著收班費,一兩百一個學期不是錢。給班上各科任老師送一捧鮮花、送一個水果籃什麼的。如果是我們家委跟我溝通,我就會叫停,別折騰,尊師重教發自內心:「家長管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教師節禮物。」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買些小玩意送給老師。
  • 終於知道了,國外也有教師節,中國教師節的由來~~~
    太平洋電腦網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各國的教師節的情況和時間。趕快來了解下吧。世界教師節( 10月5日)  為紀念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頒《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將每年的10月5日定為世界教師節。
  • 教師節,您真的了解嗎?
    教師節到了,在這個有著尊師重道的國度裡這一天你會看到很多關於教師節的文章表達著對老師的愛和尊敬;可你真的了解教師節嗎? 教師節的設立有什麼「故事」?教師節日期的確定有怎樣的曲折經歷?從古至今人們怎麼稱呼「老師」世界上其他國家有教師節嗎?又是什麼日期呢?我國教師節的風俗習慣是是什麼?
  • 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 教師節的演變過程及習俗
    下面我們來看看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教師節的演變過程及習俗。教師節是一年之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在每年的9月10日。那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下面我們來看看吧。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2017年是第33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那麼2016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呢?
  • 教師節,取消掉怎麼樣?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教師節他是怎麼來的,然後我們才能研究怎麼弄沒它.... 近代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四個教師節,分別是6月6、8月27、5月1、9月10。教師節這東西早就有,是在距今九十年前的1931年,當時還京滬教育界人士邰爽秋、謝循初、程其保鑑於教師待遇不高,又不是鐵飯碗,提議設定每年六月六日為教師節,取名雙六名節,便於號召,就像是馬雲弄的那個618狂歡節似的。
  • 只有中國的教師節是在今天?!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嗎…
    教師節是感謝老師的一個特別的日子,這其中也可能包括了慶祝他們在某一特定領域或對整個社會做出的傑出貢獻。在中國,教師節的日期是9月10日。有一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向老師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比如贈送禮物,包括卡片和鮮花。
  • 教師節的日期改在哪天最合適?
    而9月28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將孔子生日定為教師節,可謂名正言順。此言論看似合情合理,所以立即得到一些吃瓜群眾的支持,但蒲劍以為,將教師節改為9月28日並不妥當,其緣由我們慢慢道來。 歷史上的教師節都有哪些日期?
  • 今年的教師節是怎麼了
    時間:2020年9月10日坐標:羅山縣的一所高中今天是9月10號,是我國的第36個「教師節,是我從教33年過得最清淡的一個教師節。上午上了5節課,已經12點多了,匆匆忙忙來到學校教師的小食堂。
  • 教師節,是很多普通老師的尷尬節日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的教師節是這樣過的:大多數普通教師照常上課,學校領導班子和該年度受表揚的教師一起到所在鄉鎮中心校(或教育工作站)去開表彰大會,有時也到縣教育局去開這樣的大會,順便也通報批評該年度各方面表現不好或者違紀的老師。所以,在中國的教師節,可以說是領導和少數優秀教師的歡樂節,又是少數表現不佳的老師的悲傷節,是普通教師的無存在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