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母乳餵養嬰兒佔比不到半數,中消協建議優化產假制度

2020-12-20 界面新聞

中國消費者協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嬰兒純母乳餵養的佔比不到一半,「產假短或工作忙」是造成母乳餵養偏低的首要因素。

這份《2018年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調查報告》源於中消協於2018年11至12月組織開展的針對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的監督調查活動。調查集中在26至45歲之間的女性消費者,寶寶月齡集中在0至12個月,共取得有效樣本6102個。

調查結果顯示,與十年前相比,純母乳餵養比例有所下降。2018年,49.05%嬰兒母親會選擇母乳餵養,2007年這一比例為52.4%。

此外,相比於2007年度有關調查指標,2018年度調查數據表明,嬰兒母親對於母乳及母乳餵養優勢認同度有所降低,其中認為「營養好」的觀點下降約15個百分點。中消協表示,調查結果值得引起關注,因為母乳及母乳餵養優點眾多這一點已被相關科學研究成果證實。

對於母乳餵養偏低的原因,《2018年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調查報告》顯示,「產假短或工作忙」是造成母乳餵養偏低的主要原因(56.6%),其次則是「母乳不足」(49.83%)。報告表示,女性工作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母乳餵養時間不充分成為廣大嬰兒母親的擔憂。

此外,報告顯示,相比於十年前,認為配方奶粉「方便簡單、營養豐富」的母親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還有大量女性更為關注自身體型而選用母乳代用品,這兩部分女性受促銷行為影響的可能性較大。

對此結論,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5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整體偏低,母乳代用品促銷等因素容易對母乳餵養的選擇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基於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對全國1萬多名1歲以下兒童母親進行問卷調查發布的報告顯示,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9.2%,大城市這一數據高於農村地區和中小城市。調查還顯示,新生兒在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吸吮母親乳房的比例為11.3%,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母乳代用品指以嬰兒為對象的嬰兒配方食品,以及在市場上以嬰兒為對象銷售的適宜於部分或全部替代母乳的其他乳及乳製品、食品和飲料,包括瓶飼輔助食品、奶瓶和奶嘴。育嬰專家指出,新生兒一旦接觸和使用母乳代用品,特別是嬰兒奶粉、奶嘴後,拒絕母乳餵養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不利於推廣母乳餵養。

中消協表示,從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我國在規範母乳代用品銷售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嬰兒母親母乳餵養意識良好,但同時我國嬰兒純母乳餵養率仍然保持較低水平,全社會保護、支持和促進母乳餵養氛圍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對此,中消協建議應進一步優化產休假制度。目前我國職業女性所能安排的母乳餵養時間一般不會超過4個月,與相關國際組織推薦的6個月純母乳餵養標準存在差距。中消協呼籲進一步優化產休假制度,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可以探索實行彈性工作制,加強對母乳餵養的制度支持和職工情感關懷,為保護、支持和促進母乳餵養提供更多現實支持。

值得提及的是,國家衛健委曾於2018年5月發布《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及到2020年,覆蓋城鄉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具體包括0至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以上。同月發布的《母嬰安全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完善自助服務設備,提供便民服務設施,在兒科和兒童保健門診設立母乳餵養室。

相關焦點

  • 中消協:純母乳餵養嬰兒不到半數,建議進一步優化產休假制度
    中消協:純母乳餵養嬰兒不到半數,建議進一步優化產休假制度 邱宇/中新網客戶端 2019-03-07 11:38
  • 中消協調查報告:純母乳餵養嬰兒佔比不到半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7日電(記者 邱宇) 7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嬰兒純母乳餵養的佔比不到一半,「產假短或工作忙」是造成母乳餵養偏低的首要因素。報告分析稱,嬰兒母親不準備或沒有堅持純母乳餵養嬰兒至6個月,「產假短或工作忙」「母乳不足」是造成母乳餵養偏低的主要原因。不難想像,女性工作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母乳餵養時間不充分成為廣大嬰兒母親的擔憂。
  • 中消協:我國純母乳餵養比例有所下降 「產假短或工作忙」「母乳不...
    中消協今天上午發布《2018年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大多數嬰兒母親母乳餵養意願較強,但純母乳餵養比例有所下降,近半數嬰兒母親選擇「母乳加嬰兒配方奶粉」組合餵養,認為母乳營養更好的觀點比10年前下降了15個百分點,其中,「產假短或工作忙」「母乳不足」是造成母乳餵養偏低的主要原因。
  • 我國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不到三成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5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整體偏低,母乳代用品促銷等因素容易對母乳餵養的選擇產生不利影響。世衛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堅持母乳餵養到2歲及以上。
  • 帶薪產假對母乳餵養的影響及政策建議
    (資料圖片)編者按 8月1日~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新女學周刊》特邀專家就母乳餵養現狀、影響因素及完善措施進行分析。本文作者實證分析了帶薪產假長度對城鎮女性母乳餵養的影響,發現帶薪產假對母乳餵養的持續時間有正面影響。但目前我國帶薪產假制度仍需完善,這影響了母乳餵養的質量。
  • 調查顯示:我國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不到三成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田曉航、王依然)堅持和推廣母乳餵養是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一環。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5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整體偏低,母乳代用品促銷等因素容易對母乳餵養的選擇產生不利影響。
  • 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是多少?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有什麼好處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田曉航、王依然)堅持和推廣母乳餵養是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一環。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5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整體偏低,母乳代用品促銷等因素容易對母乳餵養的選擇產生不利影響。
  • 98天產假讓純母乳餵養犯難
    此外,二孩母親能休多長時間產假、休二孩產假是否會加重就業性別歧視等也成了網友們熱切關注的話題。   近日,國家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答記者問,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或將導致女性就業難度加大,就業性別歧視可能會加重。為此,他強調稱,需積極推動調整完善生育產假和配偶陪產假制度,同時要保障女性就業權益。
  • 研究 | 疫情提高了媽媽們的母乳餵養信心?
    2.居家措施有助於提升家庭對於母乳餵養的支持水平。在家庭成員的影響層面上,受調查的哺乳期母親中過半數表示疫情期間家人相處時間增長,配偶和長輩非常支持母乳餵養並給予了足夠的幫助。受訪母親表示,信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居家措施使得母親和孩子有了更多的互動,提升了母乳餵養的幸福感,也讓家人的支持和共同撫育孩子的時間更加充裕。三建議1. 夯實家庭在母乳餵養中的基礎作用。
  • 母乳餵養在中國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母乳中所含的豐富的抗感染物質可以預防嬰兒感染消化道、呼吸道疾病,並有效減少嬰兒的死亡率。同時,母乳餵養可促進嬰兒早期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先後制定了《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因諾琴蒂宣言》、《愛嬰醫院倡議》等一系列母乳餵養國際標準和政策,倡導和推動世界各國採取有效措施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
  • 我國母乳餵養率不足三成,這些母乳益處你需要知道
    美國語言學家羅曼雅可布遜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嬰兒吃奶動作經常伴隨一種輕微的「呣呣」鼻音,是寶寶嘴裡飽含奶汁時能發出的唯一聲音,最後逐漸轉變為寶寶對媽媽的稱呼。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母乳餵養率及母乳益處再次被提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0-6個月的嬰兒應堅持純母乳餵養,並延續母乳餵養到2周歲。
  • 98天產假讓純母乳餵養犯難 二孩放開後產假該怎麼休?
    此外,二孩母親能休多長時間產假、休二孩產假是否會加重就業性別歧視等也成了網友們熱切關注的話題。  近日,國家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答記者問,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或將導致女性就業難度加大,就業性別歧視可能會加重。為此,他強調稱,需積極推動調整完善生育產假和配偶陪產假制度,同時要保障女性就業權益。
  • 98天產假讓純母乳餵養犯難 二孩放開後產假該咋休?
    此外,二孩母親能休多長時間產假、休二孩產假是否會加重就業性別歧視等也成了網友們熱切關注的話題。  近日,國家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答記者問,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或將導致女性就業難度加大,就業性別歧視可能會加重。為此,他強調稱,需積極推動調整完善生育產假和配偶陪產假制度,同時要保障女性就業權益。
  • 純母乳餵養率不足三成,為何母乳餵養知易行難?
    河南省人民醫院產房助產士王茹介紹,母乳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適合嬰兒消化吸收,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能滿足嬰兒不同時期的生理需求,4個月~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關係到嬰兒的發育。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的建議,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該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從6月齡開始應給嬰兒添加營養充足的輔食,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 中國2018年生育率為10.94‰ 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不足三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純母乳餵養即在嬰兒出生後的最初6個月只給嬰兒餵母乳,不添加任何額外食物或液體,也不添加水,可以服用維生素或礦物質和藥物滴劑或糖漿。而報告顯示,在中國有31.0%的母親在期間添加了水和果汁等液體。調查報告認為,這明顯看出中國母親對於母乳餵養的認知不足,醫療機構對於此方面的科普力度不夠。
  • 母乳餵養好,不如奶粉廣告好!純母乳餵養率不足三成,嬰幼兒奶粉一年...
    2月25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9.2%,距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提出的2020年我國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仍有一定的距離,遠低於43%的世界平均水平和37%的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母親對母乳餵養優勢認同度降低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王慶凱)中國消費者協會7日發布的《2018年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多數嬰兒母親對母乳餵養的優越性認知較好,但近些年純母乳餵養的比例有所下降。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
  • 純母乳餵養率仍偏低,官員建議限制乳企花樣翻新的營銷手段
    0-6個月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純母乳餵養,對於嬰兒的健康更為有利。而現實層面,因奶粉企業屢屢營銷手段花樣百出、社會配套支持不足(如母嬰室配備不齊全)、母乳餵養知識普及不足等因素,中國純母乳餵養率仍然偏低。2016年9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曾在7個省份的貧困農村做過一項調查。
  • 世衛組織建議: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
    過早添加輔食損害寶寶健康,世衛組織建議——6個月內應純母乳餵養□本報記者 唐志梅 本報通訊員 李紅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按照《中國兒童發展綱要》要求,0至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應達85%,而據近期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9.2%。
  • 產假後如何讓娃適應奶瓶?母乳媽媽牢記,奶瓶餵養誤區及餵養技巧
    奶瓶應該是有寶寶的家庭裡的必備品,即使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也離不開奶瓶。當媽媽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上時,孩子白天在家喝奶就完全需要用到奶瓶了。即使是當媽媽不上班,也會面臨有事要外出不能帶孩子的時候,所以說奶瓶是一個重要的保存與餵奶的工具。★ 有很多寶媽在母乳餵養使用奶瓶時,會擔心寶寶出現乳頭混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