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2020-12-17 浙江在線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

一候鴻雁來賓

俗語說「大雁不過九月九」大雁在農曆九月九之前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此時,雀鳥不見了,蛤蜊多了。因貝殼的條紋與雀鳥很相似古人以為蛤蜊為雀鳥所化。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寒露節氣過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1、吃花糕

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

2、觀紅葉

 寒露節氣,北京市民有到香山賞紅葉的習俗。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緯度範圍比較大,各地的紅葉在遼闊的大地上呈現的時間是不同的。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

3、登高

 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逐漸地,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寒露登高習俗在北京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4、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5、秋釣邊

 在我國南方,寒露節氣,炎熱已退,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人們紛紛外出賞花、吃螃蟹或釣魚。因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6、飲菊花酒

 寒露節氣,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就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的到來,氣候由涼爽轉寒冷,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這時節應注意養生。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症。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紅棗花生山藥粥

原料:紅棗10枚,花生45克,山藥1段,大米100克。

做法:

  1、山藥洗淨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淨。加水適量。

  2、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然後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雞湯、澱粉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1、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姜洗淨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薑絲煸炒出香味。

2、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

寒露時節,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可增強體質。但晨練要注意躲避早霧,避免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選擇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

秋遊登高遠眺,高喊幾聲呼出胸中濁氣,不僅陶冶情操,還可以藉此拋開工作煩惱,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緩解壓力,放鬆自己,對抑制悲傷的情緒大有好處。

相關焦點

  • 話說二十四節氣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描寫寒露節氣古詩詞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秋  節氣將是寒露天,晨夕晚涼多添衣。  寒露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注意足部保暖。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 寒露節氣是什麼意思含義 2019今年寒露是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2019今年寒露節氣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10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8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氣。專家提醒說,此時節,氣候漸漸寒冷,氣溫逐日下降,公眾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寒露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每年的10月7日至9日之間是寒露節氣。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天氣常常晝暖夜涼,晴空萬裡,一派深秋的景象。
  • 【節氣養生】今日寒露
    今天4時33分,迎來寒露節氣。「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鴻雁來賓:寒露之日,「鴻雁來賓」。鴻雁白露節氣已經開始南飛了,此時是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 今日寒露,二十四節氣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今日3時55分>在清冽的月夜裡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這是今年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露珠冷寒而欲凝結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來即將迎來秋殘如血的日子
  • 詩詞中的寒露:娟娟寒露中 靜看秋意漸濃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寒露和此後的霜降,是季秋的兩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季秋」是什麼? 秋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九月。
  • 夜讀| 寒露:雖慚老圃秋容淡 且看黃花晚節香
    夜讀 | 寒露:雖慚老圃秋容淡 且看黃花晚節香 2017-10-07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露: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
    《 寒露:秋中之秋 》作者/宋英傑 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二十四節氣中,有兩個節氣是描述露水的,一個是白露,瑩瑩白露;一個是寒露,悽悽寒露。在二十四節氣起源地區,寒露時節,白天的最高氣溫開始降到22℃以下,白天也沒有夏天的感覺了。早晚的最低氣溫開始降到10℃以下,已經有了冬天的感覺了。所以寒露與白露的差別在於:白露時,白天是夏熱,早晚是秋涼。寒露時,白天是秋涼,早晚是冬寒。
  • 國際人說節氣丨今日寒露,更深露重,記得保暖添衣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今天早晨3時55分,迎來寒露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公眾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
  • 簡筆畫女孩:寒露
    2020年10月8日,廿四節氣之一寒露。「中秋國慶」放假的最後一天。到了寒露,已經步入深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草上的露水也要凝結成霜。1.寒露到,天氣日冷每個節氣都有每個節氣的特徵,寒露自然也不例外。寒露,是廿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秋天的六個節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廿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自然療養,藏在節氣裡的智慧;寒露腳不露,養足好富足
    今日寒露,是秋季第五個節令,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亦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節氣,反映著氣候變化。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那麼「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過了寒露,晝短夜長,日照減少,熱氣漸退,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早晚略感一絲絲寒意。「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在自然界中,陽氣漸弱,陰氣漸強,氣候變得寒冷,萬物因寒氣增長而逐漸蕭落。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確保生理平衡、陰陽平衡。
  • 寒露愁衣單,舊舍待新顏
    寒露(Cold Dew)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庚子年 【鼠年】丙戌月 甲申日(西曆2020年10月8日03:55:07),此時北鬥星空圖如下。
  •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白話譯文   寒露時節,金色的狗尾草在溫軟地秋風中搖曳。青色的球狀栝樓掛滿了瓜藤,就像在遙望天上悠閒的白雲。   嫩嫩的秋菠菜與秋白菜競相爭綠。扁豆和茄子比賽看誰的顏色更紫。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飲食習俗
    寒露節氣一般在公曆10月7日或8日。寒露是反映天氣現象和氣候變化的節氣。《二十四節氣解》:寒者,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寒露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大雁南飛;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
  • 記24節氣——寒露:一滴寒露身上涼 秋深露重曉寒輕
    文章 | 萍子圖片 | 來源於網絡(侵刪)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當一彎殘月,如一枚銀鉤,撩起晚秋的珠簾,寒露,便在漸濃的秋涼裡,輕輕滴落著冰清玉潤的美好。時以深秋,露以寒涼,不知不覺,我們就迎來了第十七個節氣——寒露。01寒露一到,已至深秋時節。蘆荻輕飛,蟬噤荷殘,秋天開始沉靜下來。
  • 今日寒露:這十首與寒露有關的古詩詞,快來感受沁涼寒意與詩意吧
    今日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顧名思義,是指露水更冷更寒,就快要凝結成霜了,所以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保暖添衣。古人筆下的寒露多姿多彩,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十首關於寒露的詩,感受古人文字描寫出寒露節氣的沁涼寒意。
  • 蒙特梭利二十四節氣線上小課堂|寒露
    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寒露過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天寒露重,望君珍重。
  • 寒露夜生寒,榕城迎秋涼!福建專家教您養生妙招
    寒露節氣後,寒氣漸生,福建天氣以晝暖夜涼為主,專家教您養生妙招N海都記者 陳燕燕 陳江燕「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的到來,意味著冷暖交替的時候要到了,天氣將逐漸由涼爽轉為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