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又不美麗,玉雕昆蟲能有何樂趣?

2020-12-25 如玉人生

在河南博物館的展品中,有一顆水靈靈、還沾著泥土的大蘿蔔,當然不是凡品,而是象牙雕的清代文物,而更讓人讚嘆的是蘿蔔上還雕著一隻栩栩如生的蟈蟈,做工之精細足以亂真,極富田野情趣。看官們有的覺得「鬼斧神工」,有的卻覺得「暴殄天物」,為何古人會用珍稀的材質來雕刻這小小昆蟲呢?

清代 | 象牙蘿蔔

其實昆蟲一直是中國玉石雕刻的重要題材之一,但它們並不比體型龐大的動物或滿身羽毛的飛鳥更好雕刻,因為體型更小、活動更靈巧、細微之處特別多,所以也更難抓取昆蟲的形態和行動特點,不僅考驗工,也考驗料,試想用玉石雕出昆蟲的觸鬚、小細腿得是多麼艱難和脆弱。成語中有一個常用來自謙的詞叫「雕蟲小技」,但其實能雕出細節分明的小小昆蟲,哪裡還能說是「小技」?

當代玉雕作品 | 馮鈐《墨玉大帥鳴歌鎮紙》

當代玉雕作品 | 範棟強《青玉蝴蝶粉盒四件套》

昆蟲既不如大型動物健美,也不如飛鳥遊魚可愛,那為什麼還會被選中雕琢在美玉奇石上呢?首先昆蟲也並非全然醜陋,比如五顏六色的蝴蝶;其次藝術化的處理和設計,也使得昆蟲沒有那麼「面目可憎」,比如漢代的「漢八刀」玉蟬,純以斧劈刀切一樣的線條勾勒出了一個蟬形,而捨去諸多細節,既得蟬的神韻,又有人工的藝術美,也就能為更多人接受和欣賞。

當代玉雕作品 | 如玉人生《和田玉青玉玉蟬》

當代玉雕作品 | 如玉人生《和田玉黃玉一鳴驚人吊墜》

而且昆蟲雕不雕、怎麼雕、雕多大,有時候還要看昆蟲在一整件作品裡扮演的是什麼「角色」。最常見的就是玉雕白菜上的昆蟲,很明顯白菜是主體,昆蟲是點綴。因為有時候孤立地寫動態或靜態,往往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了昆蟲做點綴的白菜,從整個觀感上來講,給人的感受要更豐富,你看著那奮力在菜葉上吸吮汁液的昆蟲,莫名的就會感覺到眼前這顆白菜不僅「真」,而且「新鮮」,這就是動靜結合帶來的視覺效果。

還有就是有些昆蟲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意義,比如中國特有的蟬文化、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傳說、甲蟲寓意著「富甲天下」等等;再一個就是源於民間娛樂活動,鬥蛐蛐、養蟈蟈、抓螞蚱、粘知了、撲蝴蝶,這些與昆蟲有關的趣味活動從古至今都一直存在,70後、80後,甚至少數90後依然有過這些樂趣。

當代玉雕作品 | 楊光《碧玉禪語杯》

當代玉雕作品 | 胡錫濤《和田玉籽料官上加官掛件》

「忽覺吾身似蟲小,相嬉忘了在人間」,有時我們眼中看的不是玉雕的昆蟲,而是昆蟲身處的曠野。我們以小見大,透過美玉奇石、蟲聲鳥鳴,通過想像去感受生命與自然,或是賞玩其中的野趣,或是追憶遠去的年華,或是為玉雕師的工藝所折服,小小昆蟲帶來的樂趣,盡在不言之中......

相關焦點

  • 「昆蟲機器人」有何用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體型越來越小,也越來越輕量化,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模仿昆蟲的微型機器人,這些「昆蟲機器人」有何作用?昆蟲機器人是基於複雜機構學、運動學、動力學、昆蟲步態、控制、神經網絡、多生命體系統等的研究,其應用領域有太空探險、科學探險、排雷、教學科研平臺、博物館展示、娛樂等。
  • 玉石昆蟲掛件可不是隨便戴的 玉石雕刻昆蟲的寓意你知道嗎?
    中國的玉雕文化歷史悠久,題材非常豐富多樣,其中色彩多樣、情趣生動的昆蟲就是其中之一。玉雕中的昆蟲有蟬、螳螂、蟈蟈,甲蟲、蝸牛、蜻蜓、蝴蝶等。這些昆蟲有自己的含義,因其不同的特點和魅力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些昆蟲作為主角或點綴,與動物、植物甚至文字結合,形成各種吉祥美好的含義,是中國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蟬蟬是玉雕中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據研究,蟬形玉器最早出現在紅山文化中。蟬是古人推崇的一種昆蟲,被視為高貴潔淨的象徵。除此之外,蟬的生命形態也賦予了它復活重生的神秘色彩。
  • Y星人兒歌《昆蟲王國》NO.4上線輕鬆培養孩子對昆蟲審美樂趣
    Y星人兒歌 美麗的七星瓢蟲,勤勞的小蜜蜂,會唱歌的小知了,有點調皮的小蒼蠅各式各樣的小昆蟲總是能抓住孩子們喜歡探索的眼睛和那顆永遠保持熱情的好奇心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昆蟲,花螳螂被認為是最美麗的昆蟲
    如果你想在地球上遇到另外一種生命體系,那麼動物王國的昆蟲類別就是你觀察的最好選擇。科幻文學和電影中的許多外星人都有類似昆蟲的外表,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已超過90萬種,科學家估計還有數百萬種未發現。昆蟲約佔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的80%。在某個非常真實的意義上,這個星球屬於他們。
  • 歡迎來到昆蟲的世界——《MOVE圖鑑 昆蟲》
    ,話說人家的家族還有著「金龜子家族」赫赫名號;蟑螂不再是人見人誅的「小強」,它們竟然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蜚蠊」;另有一些放高溫屁的耶屁步甲;能鑽進人眼裡的「繞眼蠅」……總而言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以往認知裡,噁心的蟲子其實也可以很美麗,只不過我們可能沒有機會見到它們美麗的一面,畢竟,人類的昆蟲,就像螞蟻不懂人類的飼養,人類不懂螞蟻的語言一樣,互相都不夠了解。
  • 雅安昆蟲與讀者的美麗邂逅
    正因為不在昆蟲攝影界的主流圈中,因此他完全不受那種虛化環境的唯美主義和昆蟲標本主義的拍攝方法的影響,用的是「土八路遊擊隊」的方法(手機、靠近、再靠近),目標是昆蟲世界的生命、故事、情感、戲劇性,要捕捉的是昆蟲界的叢林法則、正義倫理和基於本能的社會性情感。  盧躍剛還說,「我的一位藝術史家朋友將這種拍攝命名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 《昆蟲森林》:結合昆蟲知識和視覺遊戲的創意繪本
    》《昆蟲寶寶》三冊。繪本裡,男孩小砂和住在昆蟲森林裡大鍬甲阿鍬是好朋友。在阿鍬的引領下,小砂走進了多彩多姿的昆蟲世界。  《摔跤比賽》夏季令昆蟲森林生機勃勃,阿鍬和獨角仙展開了甲蟲之王爭霸戰。小砂來到了森林,逛廟會,挑戰了西瓜蟲和泥壺蜂舉辦的保齡球賽,結果大獲全勝。獎品是什麼呢?  《遊泳比賽》將筆觸探向更多的水生昆蟲。驍勇的肉食性昆蟲龍蝨和大田鱉,會帶給孩子前所未有的新奇感。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殊不知,馬陸很溫和,人畜無害,你完全可以讓它緩慢地爬在孩子的胳膊上,而忍住不尖叫。我們因為不了解,所以有很多錯誤的既定印象和恐懼,當然更沒辦法教育孩子認知和保護它們。不僅有昆蟲、蜘蛛和蜈蚣等大家族的生動知識,更更更與眾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為什麼這麼說呢?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日本昆蟲物語
    ,還有昆蟲科普,就不能不提日本。有人說,日本人之所以有昆蟲情結,是因為他們很早就有了生態意識;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們喜好一切精美細緻的事物。這些都有可能吧。但無論如何,日本人對昆蟲的熱愛是毫無疑問的。而這種熱愛一旦與繪本結合,就產生了日本繪本中一個很特殊的門類——昆蟲繪本,或者說昆蟲圖鑑。在日本繪本界,昆蟲繪本的傳統非常悠久。它的開創者是出生於上世紀初的熊田千佳慕。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不過我們都知道,給孩子買書,量不在多在於精。 今天,小編就為看著各類「雙十二書單」,不知從何下手的家長們介紹一套寶藏科普繪本——《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昆蟲記》原著篇幅很長,孩子讀起來相當有難度。所以在各大網站上一搜索,就有無數改編版的《昆蟲記》,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在小編查閱數套、反覆對比後,便確定《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一定是小讀者們最好的選擇。
  • 酷蟲王國昆蟲藝術展「空降」寶安 不出深圳帶你看萬種昆蟲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羅瑜)可以偽裝成枯葉的枯葉蝶、美麗的光明女神蝶、會用屁股「呼吸」的螳蠍蝽、「很醜但很溫柔」的馬陸……近日,由旭生美術館引進的酷蟲王國昆蟲藝術展在美術館三樓開展,現場展出的上萬種昆蟲標本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昆蟲活體,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 6大被誤解的昆蟲「美麗殺手」:獨角仙和蟻獅(1)
    6大被誤解的昆蟲「美麗殺手」:獨角仙和蟻獅(1) 自然界易被誤解的昆蟲「美麗殺手」據國外媒體報導,部分昆蟲經常被冠以「毛骨悚然」等形容之詞,暗示著它們奇特外型之下隱藏著兇殘的掠食本性。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 昆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中國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將在中國兒童中心火爆進行中,活動進程已經過半,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依然不減。  囊括了甲蟲、螳螂、螽斯、蛛形綱、蝴蝶生態及兩爬類六大科目內容,超過1000種35000隻昆蟲和標本,以及數十幅以昆蟲為主題的書法同時展出,堪稱一場昆蟲與藝術的盛會。零距離與昆蟲親密接觸  此次展會設置了眾多讓遊客尤其是孩子們與昆蟲的互動環節,有機會與上千種昆蟲親密接觸。
  • 精美微距圖像呈現昆蟲的獨特美麗和鮮豔色彩
    令人驚異的昆蟲世界呈現出鮮豔的色彩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印尼地質學家唐納德-朱薩拍攝到精美的昆蟲微距圖像,精美的野生動物照片能夠詳細揭曉昆蟲的秘密生活。  這些彩色昆蟲看上去更像是模型,當它們保持靜止不動時並不害羞,有助於朱薩能夠近距拍攝昆蟲的詳細身體結構。  今年32歲的朱薩是一位業餘攝影師,他使用微距相機拍攝了這些獨特的照片,他說:「我使用一種聚焦堆疊技術呈現照片的詳細情況,並達到所期望的聚焦深度。這些昆蟲非常寂靜和穩定,攝影效果非常成功。」
  • 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丨一冊寶書在手,不愁認不清楚昆蟲的真面目
    前幾天表妹找我推薦一本昆蟲圖鑑方面的書,看看小又有沒有什麼已經不看的這類書,我找了找還真沒有,就說乾脆給我這小外甥另買一本吧,沒想到找到了這本原版日本講談社的科普童書中文版在國內剛上市:《MOVE圖鑑 昆蟲》。
  • 上海昆蟲博物館
    該基地以原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標本館為依託,設有固定昆蟲學科普教育展示場所,有所級領導主管,有昆蟲專業工作人員從事「昆蟲學科普基地」的日常工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博物館的前身為法國神父韓伯祿(P.M.Heude)創辦的原震旦博物館(Museum Heude)昆虫部。解放後被中國科學院接管,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收藏館。
  • 世上昆蟲千萬種,為何偏愛蟬一個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中,就有玉蟬出現,到商代至戰國墓葬中,玉蟬更是常有出土,到了漢代,玉蟬的雕琢與使用更是達到鼎盛。甘肅省博物館就收藏著兩枚青玉玉蟬,一枚玉蟬出土於甘肅省靈臺縣白草坡西周墓,另一枚則是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這兩枚玉蟬正代表著兩個典型的歷史時期。 那麼,為什麼蟬這種昆蟲被古人特地雕琢成玉器,並被廣泛地應用在佩飾和殯葬中呢?
  • 夏天,感受昆蟲的色彩
    ,調整時會干擾物種,甚至因物種移動而無法拍攝,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熟悉掌握器材後方能運用自如。昆蟲的種類實在太多,也就不去查具體的學名了,一起來看照片吧!這種顏色超級漂亮的小甲蟲很多,不過也很精明,如果你不注意自己接近它的動作,幅度略大的話,它馬上就飛的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