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考點
第一章 教育學概述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及研究任務
1、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2、教育學的任務在於揭示教育的規律,探討教育的價值指向。
二、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教育學的萌芽
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我國的《學記》。 在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m.f.Quintilianus,約35約100年)撰寫的《論演說家的培養》,該書比《學記》晚了三百多年。
(二)獨立形態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寫出了《大教學論》。
1693年,代表人物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話》。
1762年,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出版了他的小說體教育名著《愛彌兒》,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
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赫爾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學》。
(三)19世紀以來教育學的發展
1、教育學流派
斯賓塞
實證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是:第一,運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知識的價值問題,認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識最有價值,其次則是間接保全自己的知識,其他的知識價值次第下降;第二,強調生理學、衛生學、數學、機械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實用學科的重要,特別重視體育,反對古典語言和文學的教育;第三,主張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反對形式主義的教學。
實證主義教育學重視實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19世紀大工業生產對教育的要求,具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
(2)實用主義教育學
杜威和克伯屈
實用教育學的基本觀點是: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連續不斷的改組或改造;第二,學校即社會,第三,從做中學,重視兒童的獨立探索和經驗;第四,以兒童為中心組織學校生活。
(3)實驗教育學
梅伊曼和拉伊
實驗教育學的基本觀點是:第一,反對概念化的教育學;第二,主張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運用於教育研究;第三,教育的基本原則是活動和表現,每個活動單元都有三個過程,即刺激---聯想---反應;第四,倡導採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兒童的生活和學習。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