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朋友。我是阿福,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經驗與觀察。這是我的第8篇文章。
一、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記得前幾天我寫流量的底層邏輯那篇文章時,我的觀點在流量及內容、營銷這二個是重要學習方向。未來流量的變化是優質的內容及優質的爆品,不管營銷的渠道怎麼變,這個2個是永遠不變的核心。一份好的內容可通過直播、文字、音頻、視頻等去傳播,所以你想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個二個方向得給予重視。
未來萬事萬物皆營銷。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種軟文、信息廣告、垃圾信息滿天飛,如何做出一份好的內容?寫好一篇好文?就像現在寫文,如果你只是單純地練寫作技巧,你背再多文案公式,抄再多模板,你的文案依然無法打動人;文案有沒有殺傷力,知道怎麼寫,比如何去寫重要100倍都不止,因為這是文案的內功,今天我們不妨從營銷人的角度看看文案裡的奧秘。
其實下面這段三位一體的大腦原理,是以前我學習過的一位老師總結出來的,非常的有意思:
二、認知的探秘:三位一體的大腦原理
營銷要從傳播信息,影響客戶大腦,佔領客戶認知開始,因為營銷真正的戰場在客戶的大腦中;所以,作為營銷人,必須先了解人的大腦規律,情感規律。這樣才能產生有效地傳播。
作為營銷人最根本的能力,就是通過溝通去影響目標客戶的行為,那麼你必須先洞察人性,了解人的認知模式,了解人的情感模式,了解人的行為模式。如果你不能洞察人性,總停留在學習表面的營銷技能,你的賺錢能力很難得到大的提升.對於大多數營銷人來說,可能認為人作為高級動物,行為當然受到理性支配,其實不然,人在大數狀態下,其實是受潛意識支配。這得從三位一體的大腦理論說起:
1、爬蟲腦:大腦第一階段的演化稱其為爬蟲腦。爬蟲腦演化是為了生存,因此其控制生命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打架、逃命、餵食和繁殖等功能,而不包含感情。爬蟲腦也不會從經驗中學習,而是傾向一再重複已經寫入大腦的反應。
2、哺乳腦:人體的哺乳腦,和所有哺乳類的大腦,在本質上並無二致,包含感覺和情緒,擁有玩樂的欲望,也是母性的來源。哺乳類會照顧自己後代,而爬蟲類則不會這樣做。哺乳腦也稱情緒腦,身體通過感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後,會產生情緒反應,由潛意識掌控。
3、皮質腦:第三階段演化的腦,稱為皮質腦 ,這就是我們的顯意識。皮質腦也稱理性腦,是人用來學習知識,記憶知識,判斷事物的大腦。它掌管人的顯意識。也就是我們每天產生無數想法的大腦。
當我們認識並了解了人的大腦規律之後,我們再來研究人類產生行為動機,以及行為模式,這樣就更有利於我們來操控與支配消費者行為;
1.外部刺激 :我們通過感覺器官接觸到的畫面,文字、故事、時間等刺激下之後,大腦所進入一種的特定的情緒狀態。
2.情緒反應:首先是由本能腦,情緒腦作出情緒上的反應。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物,首先是它帶給我們的感覺好不好,如果感覺不好,就沒興趣了解。如果是感覺是危險,人會本能地逃避,如果是快樂人會本能地嚮往。
3.認知:然後,大腦會本能地從記憶庫搜索相關經驗,來對接受到的信息進行認知,然後根據過去的經驗得出判斷,這就是所謂的直覺;其實直覺很多時候不準確,會讓人進入誤區。
4.推理:當這個事物跟大腦中過去的經驗不一樣時,這時候理性腦才會開始工作,進行邏輯推理。就是從經歷、知識、思維等認知中,加上掌握的線索,為了應對問題找到解決方案,推理有利的結論。
5.行動:行動就是,推理得出能夠讓自己的情感得到滿足,利益得到保證,身份得到認可的結論之後,應該採取哪些對自己有利的行動,最後身體才付諸行動;
我把這個過程總結成一張《大腦運行圖》:
外部刺激-情緒反應-搜索大腦認知-推理-行動
三、總結
所以為什麼學習營銷、寫文案要先了解大腦的運用規律呢?因為營銷是跟人打交道,而不是跟物打交道,只有自然科學才是跟物打交道。營銷最終目的是影響人的行為,所以對於了解人的大腦運行規律非常重要。潛意識透過情緒建立價值系統,而顯意識則透過理性分析經驗,建立價值系統。這句是什麼意思?比如男女談戀愛,第一眼看見對方就很心動,那麼後面發現這個人的都是優點。客戶買商品,跟男女談戀愛的心理極其類似,第一印象好,他才會去了解產品的品質;
所以我認為這才是文案裡的深層邏輯,如果能先入為地佔據客戶大腦的認知,就能提前影響他的消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