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孩 玩了兩年樂高之後 結果......

2021-02-17 Jessica多主意

之前我寫了《五種語言啟蒙之外 我還想他有能力成為科學家》,講科學啟蒙。其實在認識李娟娟老師之前,我們也一早開始小孩的樂高啟蒙了。

兒子他爸是樂高發燒友,但大人自己玩樂高,跟啟蒙小孩是兩碼事。於是,我也了解一下別人是怎樣啟蒙小孩樂高的。看了一些文章、親子樂高視頻等,發現大家似乎不單把樂高當玩具,還把它當教具:教小孩認顏色、比大小、數數、找規律.

原來,那些用心的家長,希望小孩在玩的時候,也能不知不覺地培養小孩各方面的能力

或許,我也可以試試。

於是,我找到了香港教育局對資優生的特徵描述。說不定小孩在玩樂高的同時,也可以培養一下「資優」特徵。

資優生特徵按其天賦各有不同,大體來說是:思考敏捷、記憶或閱讀能力高強、高理解力、思想比同齡兒童較成熟、對解決問題方面有另類興趣、辦事的速度快、能用較少資源處理大量素材、對問題探究方面比同輩更廣泛和深入、表演欲特強、較主動表達自我或自己的意見和多言好動。

哇哇,好抽象!有沒有一個與樂高相關的遊戲,可以幫助小孩形成一些資優生的特徵呢?

我的方法是:用樂高來編故事

第一年(12-24個月大)

編故事

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表演欲、語言表達能力

Lucas剛滿一歲,爸爸第一次給他示範了如何把兩塊樂高磚拼在一起。試了兩個多月,小孩才能第一次自己把兩塊大磚拼在一起。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特意引導他為自己的作品編故事。剛開始是我們幫他編,後來就是他自己邊拼邊自言自語。

這車是Lucas第一次自主拼的樂高作品及媽媽第一次為他的作品編故事。(他當時還不太會講話,拼好了就拿給媽媽看。)

接著,他就拼得越來越高。

這時,我要發揮想像力的時候到了。先給小孩100%的肯定,然後帶著他開始想像、編故事。比如,這種堆高高可以編這樣的故事:火箭升空、觀光塔、又可以變成路燈、工地的吊車等。一不小心弄倒了,小孩快哭了。馬上又編成另外的故事:火車、龍舟、蛇、龍等。

有時,小孩的作品,我會幫忙改動一下,再編另外一個故事

比如,他手上拿著這個作品,我先表揚他弄了一個字母T。他很開心,馬上又給我再弄了一個T。接著,我幫他把T改變一點,馬上又變成了7。他更開心。

大童外遊回家可以借寫作文、畫畫來回味快樂的時光。但連句子都還不懂說的一歲多小小孩怎樣回味愉快的旅程呢?我們也還是藉助樂高。小孩拼了坐車作品,我馬上意識到小孩想跟我交流了。於是,我就一邊擺弄這個樂高作品,一邊講當天發生的事

第二年(24-36個月大)

講結構 、原理,從亂拼過渡到有主題的設計

培養觀察力、閱讀、思考、抽象化、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孩兩歲開始,也就是玩了一年之後。他的作品開始複雜了。我們也買了更多樂高, 故事也可以講更久了。

他爸爸也是在這時候開始跟他講「原理」了。所謂講「原理」就是把現實生活抽象化。讓他更留意細節,培養觀察力。

有了「原理」,Lucas很快就可以把一輛車加上機翼,變成飛機✈

有些物品的特徵面小孩不一定能觀察到,大人就可以出手了。

比如,有一次Lucas想弄一些很大型的東西,但弄不下去了。我就提建議:你在給媽媽弄一個吉他🎸嗎?然後給他看一個真實的吉他,指著實物,問「這個地方在你的作品上有嗎?你指給媽媽看」,沒有的話就讓他自己加上去。就這樣來回好幾次,他就慢慢地把吉他的型態做出來。

但這樣弄出來的作品不結實。這時就等爸爸下班回來「加固」了。積極發揮爸爸在樂高啟蒙中的作用。

Lucas與爸爸在戶外玩作品「手動搖控車」中的車時,剛好有飛機飛過,爸爸說「車怎麼變飛機的?」兒子馬上就換了一塊磚的位置變成了飛機✈。後來又再換了一下,就變成直升飛機了。

玩樂高還可以培養孩子看說明書、守規矩,兒子爸爸有一些二三十年前的「古董」樂高(如上圖),非常珍惜。小孩要玩,可以。但是在玩的時候要100%守規矩。小孩一有破壞性行為,馬上停止使用權。

學會守規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保護「古董」,爸爸的說明書也只能讓小孩看複印版。

教小孩子守規矩不但不用擔心破壞他們的創造力,反而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在基本能守規矩之後,Lucas就可以旁觀爸爸拼小顆粒樂高了。(爸爸的樂高像中藥那樣分類的。)

現在剛進入第三年 開始見到玩樂高兩年後的成果了

成果一:樂於思考

一天晚上,兒子坐在一個小板上自己玩,突然問:「為什麼我不能自己把自己提起來?」

我說:「你想想辦法吧。

於是,他試了原地跳躍,但小板沒有動,不算自己提自己。

後來,他想到辦法了。把腳伸出來放在外面,這樣就可以自己把自己提起來了。

「為何不能自己把自己提起來?」是一個很經典的物理問題。當晚,我在科學啟蒙群中求救,物理老師群主這樣說:「改變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外力。對於小朋友而言,自己提自己是屬於內力。」(好簡潔易懂的答案!但我沒有告訴小孩,我希望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小孩自己找到的答案是把腳伸出來,也是藉助外力的一種。

成果二 :給他一個難題,他會給我一個解決方案

大廈著火了,只有一個消防員,怎樣辦?


結果就設計了這輛消防車。唯一的消防員坐在車內當司機,又可以同時控制水槍射水滅火。

小孩自己設計了一輛很長的車。我說:「萬一下雨了怎麼辦?」

結果,他就把前置引擎改為後置引擎,加上了下端內斜擋風玻璃和自動雨刷。

我又問他:「為何平時車的擋風玻璃下端都是向外斜的?」

他回答不了。

我不是真的要他的答案,我問他問題是要他去細心觀察和探索而已。許多問題我自己也不懂,但我可以教他怎樣尋找答案

啟蒙過程中我最大的困難是:要控制自己不能插手。有時見他試了很久拼不結實,我會控制不了自己去幫他按緊。

所以,後來他拼樂高的時候我不看了,叫他拼好了一些就拿過來給媽媽看。發現沒有我插手,他自己也學習了把樂高按緊、也不會掉。

我們選擇樂高而不是其他積木,因為樂高比較精準,比較容易做出堅固結構,去實現一些功能。

你們的樂高又是怎麼玩的呢?歡迎加我微信一起交流 jessica_wechatid

相關焦點

  • 玩了多年樂高之後的實踐推薦!樂高的好處有哪些,第一套樂高應該...
    分類遊戲我的一位朋友在兒子三歲多的時候,就開始用樂高積木讓孩子學習顏色的分類。因為樂高積木有各種形狀,有時候也會根據形狀來分類。 學習各種概念我們知道數字代表「量」的不同,但對孩子來說並不好理解,用樂高積木就簡單多了。
  • 推薦幾款適合三歲左右寶寶玩的樂高
    樂高Duplo系列是我超推薦的!3歲左右寶寶適合,顆粒比較大,可以防止孩子吞咽,也便於比較小的寶寶抓握。而且樂高可以讓隨意拼搭,充分激發他們的想像力。3歲左右的孩子一般都還不懂收納和整理,小配件比較容易丟失,所以說還是大顆粒比較香,鑑於我家大寶也還超愛玩大顆粒的樂高,目測Duplo系列玩到5歲-6歲沒問題。
  • 小孩的新遊戲-樂高挑戰
    家裡有位七歲兒子的媽媽弗裡德想出了一系列樂高挑戰遊戲,讓他的孩子可以忙好幾個小時。她表示,不僅她的孩子喜歡,許多成人透過玩樂高也可從中獲益,可以減輕壓力,透過不斷的建構積木找到平靜。以下是她提供的幾項樂高遊戲。
  • 教小孩玩機器人,樂高為何幹不過山寨者?
    孩子按照圖紙將機器人組裝好之後,通過低通藍牙受平板電腦作業系統的控制。這個系列很適合編程入門的孩子,尤其是圖形拖拽式的編程,更易讓孩子接受。2016年推出的WeDo2.0,可以使用平板電腦進行編程,界面也更友好,非常適合孩子使用。
  • 買了張106cm的樂高積木桌在家玩,好處竟然這麼多!
    文|雲朵媽媽閨女快2歲半了,有一次帶她去商場裡玩,一家樂高門店的外面放了一張樂高小桌子,裡面有一些樂高積木,閨女在樂高小桌子前面駐足不前,坐了下來津津有味地搭起了樂高積木。我當時覺得還挺吃驚的,在18個月的時候,閨女的阿姨送了一箱子樂高玩具來,但是閨女沒啥興趣,而且還亂丟,最後一箱子樂高積木就剩下幾塊了,於是我決定不給她玩這種一塊一塊的樂高積木,因為她扔的時候我們撿起來可麻煩了,沒想到現在的她竟然對樂高積木如此感興趣!小孩子的成長真得是一天一個樣子呀!你看,這不才短短的日子裡,她就會搭樂高積木了。我沒教過她,但是她玩得很帶勁,還搭的有模有樣!
  • 小孩學樂高真的有必要嗎
    因為在樂高教育機構當老師的緣故,經常會有親戚朋友來問我:小孩學樂高真的有必要嗎?一方面:很多家長會覺得樂高是玩具,怕孩子玩多了荒廢了學業。另一方面:眼看著周圍朋友的孩子都去上樂高課了,又怕自家孩子落後。可不能因為自己的眼界耽誤了孩子前途。那麼小孩學樂高真的有必要嗎?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樂高是玩具,但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樂高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大家熟知的樂高玩具,這種玩具各大玩具店、賣場都有的賣。
  • 劉昊然絕版樂高隨便拼,陳立農入行兩年手辦滿牆
    我們打滾追劇睡懶覺,他們拼樂高玩手辦一出手就是十幾萬,真是羨慕不來!劉昊然在社交媒體上已經連續兩次曬出樂高完成圖,一張是他手捧「死星」周圍還環繞倆,一張是他躺倒在地身側又排列三,一個還比一個大。首先要說明一下,劉昊然拼接的樂高基本都是絕版,其中一個就被博主命名為「終極無敵蛇皮巨貴之吃了上頓沒下頓之鈔票轉移術之買回家過年吃土流死星二號」,一個就要幾萬塊。因為在市面上很難購買,極具收藏價值,為了保持完整性,根本不會拆開拼接,劉昊然的小刀一划,價格就立馬減半,不過就算拆開之後賣二手,也要將近一萬塊。
  • 資深樂高老師Flora:小樂高裡的大奧妙 育兒經
    Po主混的「復旦MBA子女教育俱樂部」群裡剛好有位從事了8年樂高教育、也是一名五歲男孩媽媽的Flora老師,今天的「育兒經」欄目,且聽聽Flora老師帶來的分享:玩樂高的意義和如何玩樂高。而樂高教育的器材有其獨特的零配件,比如齒輪、渦輪、槓桿、NXT機器人,教育版的器材會突出教育性。其次,從孩子玩的角度來說,自己購買樂高玩具和在樂高教育機構玩樂高玩具沒有本質的區別。
  • 樂高機器人課程到底學什麼?
    3、孩子性格的培養玩樂高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孩子自己動過手、失敗過,他的忍耐力、抗挫折能力、合作能力都會強很多;通過這個過程,孩子會知道做事情不是這麼容易的,他的寬容度、包容度都會比較好。樂高積木可以在家玩,也可以去上樂高課。兩者的區別在哪呢?
  • 紐西蘭7歲娃玩樂高積木丟失一小塊,2年後發黴積木從鼻子擤出來
    據《衛報》8月16日報導,紐西蘭南部達尼爾一名男孩不慎將一塊樂高積木塞進了鼻子裡,連醫生都沒找到這塊積木,結果2年後這塊積木竟從男孩的鼻子裡掉了出來。2018年,7歲的薩米爾·安瓦爾把一小塊樂高積木塞進了自己的鼻子裡。
  • 【玩具】除了樂高,還能玩什麼積木?
  • 玩樂高還要交培訓費
    提起樂高,通常人們想到的是用各種顆粒搭建模型,飛機、坦克、火箭,只要你想得到,都能搭得出。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樂高還有一項業務遍地開花,那就是教育培訓。還有樂高組織的比賽,一度成為高考的捷徑。張莉在樂高班給今年6歲的小瑞續費了課程。
  • 能動英語:學英語就像玩樂高,輕鬆高效興趣濃
    最近筆者聽到幾個關於樂高玩具「魔力」的故事,分別來自男孩爸爸和女孩媽媽的分享,雖然兩家的寶寶年齡、個性都不同,但兩位家長的大意是說,自家孩子非常喜歡樂高,對樂高玩具的熱愛,簡直就像是著了魔。尤其是男寶,爸爸帶男寶第一次去樂高中心玩拼插玩具,男寶就在中心裡玩了7個小時;第二天還要繼續,結果又玩了7個小時,兩次都是玩到老師們要下班了,來勸說男寶回家,男寶才依依不捨地離開,而且還要求爸爸「咱們明天再去吧」,回到家還念念不忘。  如果孩子們對英語也有這麼濃厚的興趣,無論對孩子而言,還是對家長而言,豈不是一件大好事。
  • 樂高牆 樂高還可以這樣玩!新技能get√
    *Kidsfun提供專業的樂高玩具租賃,1件玩具價格玩10件玩具,讓親子陪伴簡單有趣*Kidsfun致力於甄選最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育兒文章,分享樸實而飽含智慧的成長故事*Kidsfun同時作為父母們的交流平臺
  • 三歲以下的娃只能去早教?NO!在家也能玩出新花樣
    Raby現在已經五歲了,從兩歲起我們就不間斷得在玩各類親子遊戲,雖然也不能說看到了什麼效果,但起碼是個讓母女倆都心情愉悅的過程。最近整理了一些她三歲前玩的遊戲,希望分享給大家,有空也能在家裡試試。三歲以下的娃,手部肌肉還無法很好控制,所以這個遊戲非常鍛鍊手部肌肉。
  • 樂高在中國「玩砸」了?
    然而,樂高在中國市場早期滲透,一度藉助了本土教育機構的引導,如今在品牌影響力大增之後突然收回授權,進行版權維護。有人說樂高是「過河拆橋」,也有人支持樂高規範市場管理。西覓亞是樂高教育在中國的第一家授權經銷商,而且在2016年以前一直是樂高教育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是樂高滲透中國市場的第一座中國橋。
  • 樂高得寶什麼值得買?
    大家反響很熱烈,不過對於大部分值友來說,讓小孩玩玩,開發下大腦就可以啦,所以今天張大媽給大家推薦這篇《樂高得寶什麼值得買?孩子爹的Duplo得寶系列選購娛樂心得》。非常反感寫什麼科普教程,特別是玩玩具也要玩出不同的系列(參考高達),覺得這是非常蛋疼的事情,但對樂高而言,確實是區分出年齡階段才能玩的,比如說3歲的小朋友是肯定玩不明白科技組的,13歲的小夥伴肯定沒興趣玩基礎大顆粒。
  • 樂高如何用IP打通玩教娛三大產業鏈?
    樂高積木玩具雖然是「半成品」,不同於芭比娃娃、風火輪和變形金剛這些現成的玩具,孩子只需要拿起來玩就可以!但是正是因為樂高玩具「半成品」的屬性,激發起孩子自己組裝玩具,通過自己的智慧勞動,親自建立起玩具,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更讓孩子著迷,而成品玩具購買之後直接上手,玩具形態難以發生變化,容易產生疲倦感!
  • 比樂高還好玩的LOZ積木,顏值高又平價,大人小孩都喜歡
    橙子家的毛頭果果都是積木的狂熱愛好者,所以從知名的樂高,到各種牌子的積木不知不覺就堆了好幾筐。  最近毛頭又迷上了這款LOZ俐智的迷你積木,拼搭的時候特別專注,就連我在偷拍都沒發現。原本我看著積木塊比較小,又多,挺擔心他會放棄。
  • 樂高機器人開啟小孩無限創造力!真不愧是玩具界的神話
    透過App簡單編輯程式,讓小孩自行透過創意拼裝、編碼機器人,達到玩樂中順便學習的效果!現代的小孩,人手一臺平板,除了能讓孩子上YouTube 看影片外,現在你還能透過LEGO Boost 17101 樂高機器人,結合程式設計的樂高,不只讓小孩玩的開心更能透過拼裝、程式編碼機器人,啟發他無限創造力!樂高於去年初發表全新樂高機器人系列Boost,就像是另款簡易版Mindstorms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