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灣、新盤錦、中國夢」原創網文獲獎作品選登

2020-12-20 網易財經

編者按

今年8月至10月,市委宣傳部、市網管局、中國聯通盤錦分公司、市文聯、市作協、盤錦日報社、盤錦廣播電視臺、遼東灣新區黨群工作部聯合舉辦了聯通杯「遼東灣、新盤錦、中國夢」原創網文大賽活動。大賽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共收到參賽作品325篇。

經專家組評審,最後評出一等獎三篇、二等獎五篇、三等獎十篇、優秀獎二十篇。在38篇獲獎作品中,盤錦日報社共有8人獲得各獎項,集中展示了新聞工作者在關注遼東灣、宣傳遼東灣中的創新與擔當。盤錦日報社通過建新聞工作站和全體編採人員到遼東灣新區走基層等多種形式深入遼東灣新區,報導遼東灣新區,對全市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戰略和新區開發建設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並把自己感受落諸筆端。本刊將分兩期刊登本報員工的獲獎作品。

(一等獎)家住遼東灣

我出生的地方,是地圖上一個小小的點,就是說了,也沒有幾個人知道。

我記得家附近有一座小石橋,叫紅濱橋,當然不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倒是爺爺參考了橋名,為我取了諧音的名字。這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啊,是扇啪嘰的地方,是彈玻璃球的地方,是摔泥娃娃的地方,是在河裡洗了澡不敢回家,怕大人在胳膊上刮出道兒然後揮舞笤帚的地方……門前是遼河,河對岸就是營口市,雖然也能欣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但是在秋末河水將凍未凍,或者春初河冰將融未融之時,卻是最難熬也最危險的時候。也有僥倖踏冰過河的,卻傳來落水身亡的噩耗,三叔還救過一個冒險過河的人(也算走運),得過一張政府頒發的獎狀。每天,只有一趟7點15分發往溝幫子的客車,經常有旅客把孩子從窗口塞進去,因為坐不上就得等明天。1988年,我在營口市一所中專讀二年級,春天開學了,爸爸騎自行車送我,提前5分鐘到車站,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客車司機卻更早發動了客車,拋給我們一個模糊的背影。我讓爸爸坐在後座,拼命騎車追趕,一口氣追出去10幾裡地,還只是看見客車的背影,只好放棄。我有生以來曠課一天!不禁淚水漣漣。爸爸仰天長嘆,要是河上架一座大橋就好了!

我的家鄉遼濱現在更名叫遼東灣新區了,就是不介紹,您可能也從報紙、電視臺上了解了一些。如今,爸爸在院子裡栽種了很多倭瓜、茄子和大蔥,一抬頭就看見遼河大橋划過雲層的優美的弧線。2008年9月28日,遼河大橋通車的日子,爸爸像孩子一樣樂呵呵趕到那裡看剪彩。回來,媽媽問他,「你看見什麼了?」「看大人小孩過橋啊」「這有什麼好看的啊」,爸爸長舒了一口氣,「再不會有孩子上學不趕趟了!不但有大橋,家門口就是公共汽車站,這30路啊又穩當又快,向海大道是真寬喲!」媽媽也笑了。大橋、大道、大海、大開發,還有最廣闊的胸襟,應該是遼東灣新區最鮮明的標誌吧。

爸爸可能不知道,遼東灣新區作為沿海經濟帶上重要的節點,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國家級技術開發區。遼東灣新區正投資百億元建設深水不凍港,這裡是東三省乃至蒙東最近的出海口……但是爸爸知道,雄偉壯觀的紅海灘體育中心建起來了,剛剛還在這裡舉辦了十二運的兩項比賽;很多大學啊、高中啊、大醫院也都過來了,叫什麼名字來著?我一一作答,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省實驗中學遼濱分校、盛京醫院盤錦分院。「新建了一個江南風情園,好像蘇杭的園林啊?這不是一腳塞北一腳江南嗎?」,爸爸哈哈大笑。媽媽說,「你這個走法,估計是喝多了。」聽著爸媽開心的對話,我也陶醉在莫名的幸福中了。

曾經,我的家鄉默默無聞,就像一片死寂的荒灘,聽著潮起潮落,任時光蹉跎老去,蘆花也笑人早生華髮。如今,是開放開發的的大潮席捲了400多平方公裡遼東灣的每一寸土地,到處是機器的轟鳴,到處是創業者的足跡。這裡是夢想出發的地方。

這裡是產生遼東灣速度的地方,這裡是產生奇蹟書寫傳奇的地方。如果真可以選擇,我寧願做一株紅色的鹼蓬草,默默注視著遼東灣每一天的滄海桑田。大美無言,大愛無聲。我可以控制手中的筆,我卻無法控制我奔流的血液和飛迸的熱淚,我知道只有奮鬥者才有理由分享你的榮耀,我可以衝出去打一片天下,卻終生都無法走出你期待的目光和溫暖的懷抱。如果說遼東灣,你的夢就是盤錦的夢,那麼盤錦的夢何嘗不是中國夢的一個小小分子呢?遼東灣的崛起不正是中國崛起的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嗎?

家住遼東灣,夢在不斷伸延……史洪斌

(一等獎)兩代攝影人 一個「中國夢」

在過去的2012年,「夢」被評為「2012中國年度漢字」。這一年裡,很多人的夢想實現了,還有不少人的夢想在生長。那麼,什麼是中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每個人的夢想都不盡相同,而我與我的父親卻有著一個同樣的「中國夢」!

父親是盤錦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盤錦日報社高級記者。自1971年拜中國著名攝影家、原遼美編審、高級記者張甸為師,正式從事專業攝影工作,1984年成立盤錦市被調到盤錦日報社任攝影記者,至今已41個年頭。41年來,他用小小的鏡頭記錄了盤錦這座典型的因油而建、緣油而興的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一代代盤錦人的夢想,而他自己的夢想,就是希望能見證這些被記錄下來的夢想成為現實。因為父親,從小我就對攝影有著別樣的情懷,循著父親的足跡,我也踏進了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的大門,1997年,畢業後的我進入盤錦日報工作,從那時起,我也有了我自己的小小夢想,那就是用小小的鏡頭記錄我深愛的這座城市發生的一切變化,記錄這裡的人們人生的每一個細節!十六年間,我背著心愛的照相機,一直執著而堅定地行走在家鄉的每一寸土地上,用鏡頭記錄著家鄉的變化和百姓的生活,今天,我的一張張照片也再次證明了攝影對時間的穿透力——依然非常有力量,因為我將追夢的過程定格為了永恆!當2005年盤錦轉身向海,邁出從遼河時代走向海洋時代的嶄新步伐的時候,當2007年盤錦市被國務院確定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市的時候,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時刻,我和父親的夢想緊緊融合到了一起,我們要用照片記錄盤錦「海之夢」開始的地方——遼東灣新區的發展,用照片描繪絢爛、生動的「向海圖」,用照片記錄當下為實現盤錦夢、中國夢的「追夢人」 在追夢道路上的點點滴滴。

據說,7是一個很特別的數字。一個人7年之後,就會變成一個和7年之前的他完全不同的那個人。一個禮拜是7天。上帝創造世界,正是用了7天。7,也許就是一個輪迴,一個新生,一個新舊交替,一個更替,一個歷史的可能。盤錦遼東灣新區正是經過7年的開發建設,從10平方公裡起步,不斷擴容到545平方公裡的規劃面積,初步形成了港區、產業區、水城三區聯動的發展格局,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示範區,遼寧重要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一步一步從渤海岸畔的一個小漁村一路升級成為「國字號」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和父親的照片也串聯起遼東灣新區發展的每一步,為世人勾勒出我們的家鄉——盤錦,向海發展全面轉型的嶄新道路,我們的「盤錦夢」也隨著盤錦的快速發展定格在了我們的每一張照片中!

讓我們隨著照片走進我們的濱海新盤錦——在全國60多個資源型枯竭城市當中,盤錦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由此,140萬盤錦人共同築起了建設濱海新盤錦的「盤錦夢」!遼東灣新區是盤錦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建設濱海新盤錦的最前沿,也是最具優勢的區域,更是承載我們140萬盤錦人「再造一個新盤錦」的夢想和希望的地方!如今,盤錦正由魚米之鄉、石油化工城向一座崛起於溼地之上具有田園風光的現代濱海新城華麗轉身。「加裡曼丹號」成品油輪在遼東灣成功下水;全長62.4公裡的向海大道全程通車「;盤錦海港正式通航;中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P-300自升式鑽井平臺成功下水」;盤錦疏港鐵路全線開通;紅海灘體育中心成功承辦十二運女足、男排項目;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喜迎首批學生——盤錦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排名全省前列;同時構建了終身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險、基本衛生服務、住房供應、社會救助、社會養老服務「七大體系」,實現了城鄉低保、新農合、新農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險五個「全覆蓋」。逐步實現城鄉之間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社會保障、教育、基本醫療衛生、公共文化等要素流通的一體化,城鄉差距顯著縮小。引進和建設了一大批重大項目,形成了產業大發展、快發展的強勁勢頭。照片中最為亮麗的是黑色的石油、紅色的海灘、綠色的葦蕩、藍色的海洋、青色的河蟹、金色的稻穀、白色的海鳥,七大資源交織出「七彩盤錦」,遼東灣新區這個承載著全市人民夢想的地方,兼具蔚藍海洋、蘆葦溼地和田園風光獨有魅力的區域擁有著驕人的發展優勢。濱海新盤錦在鑄就「盤錦夢」、「中國夢」的道路上,不僅注重經濟騰飛,更注重保護好生態,溼地如畫、碧水藍天、空氣清新的新型城鄉形態,將讓盤錦人早日實現「於溼地濱海新城中享受田園風光」的美好願景。

正是領導者的決策加上高水平的規劃,為我們搭建了實現夢想的平臺,鋪就了追逐夢想的道路,今天的盤錦,發展機遇前所未有,外界關注前所未有,活力動力前所未有。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盤錦正走出一條符合地方實際、具有典型特色的轉型之路,一個充滿活力和吸引力,全面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濱海新城日漸呈現在世人面前,全市人民對盤錦的發展充滿信心,實現這個「盤錦夢」需要我們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我和我的父親將用「政治家的頭腦」和「藝術家的手法」,以「瞬間定格」的方式,真正把「盤錦夢」、「中國夢」落實到照片中、版面上,這是我和父親共同的「中國夢」!

父親用41年的時間記錄了一座城市從嬰兒到青壯年的歷程,而我用16年的時間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成長為一名成熟幹練的首席記者,加入到了眾多攝影人的夢想之地——中國攝影家協會,我和父親用勤奮和汗水豐富著自己的新聞夢想,更傳播著更多人的中國夢想。這些年,我和父親幾乎參與了盤錦城市發展中所有重大節點與進程中的新聞報導,用照片見證了盤錦發展的「城市夢」。因此,我和父親更加堅信自己選擇的正確——新聞記者這個職業:「因為這座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溼地之都,必將不斷帶給我和父親更多的驚喜」。終有一天,我們能見證這些被記錄下來的夢想成為現實。中國夢,是由千千萬萬個人的夢匯成,而身為記者的我們,便是千千萬萬個「中國夢」的記錄者。

今日的盤錦,正在大踏步前進,奔向藍色的海洋。我們140萬盤錦人民也將攜手在向海發展、全面轉型的大道上闊步前進,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具實力、活力和競爭力的濱海新盤錦而奮鬥,140萬盤錦人民真實而美麗的「盤錦夢」、「中國夢」的畫卷正在徐徐開啟!劉楊

(二等獎)愛我新盤錦,共揚青春夢想之帆

一支筆,一個本兒,一臺相機,這就是我的全部家當,是的,我是一名黨的新聞工作者。真是幸運,身處這樣一個火熱的時代。真是榮幸,能為這個時代鼓與呼。關注百姓憂樂,密切黨群血肉聯繫,這就是我的神聖職責。這,也正是我的「中國夢」。

為了追逐夢想, 遼河晚報的全體成員一直在做著共同的努力,讓晚報成為市民快樂閱讀的工具,成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如今,晚報5歲了,它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大家面前,以完美的姿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美麗的蛻變。蛻變的背後,有著我們每一位記者、編輯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著城市的一處處變化,為新盤錦的每一次發展鼓與呼,為這家鄉的每一個變化感到榮幸和自豪!在我們心中,為遼東灣的發展、為新盤錦的建設貢獻力量就是我們的「中國夢」!我們認為,實現「中國夢」就是要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忘我工作,勇於擔當,有了這些「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每當我看到遼東灣那張漂亮的風箏圖形時,自豪感就會從心中油然而生,在這片沉睡了百年的土地上,如今,智慧的盤錦人,正用汗水、拼搏、努力打造著一個具體生動、五彩斑斕的「盤錦夢」。2005年12月5日,經盤錦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組建盤錦遼濱沿海經濟區。從2006年至2010年,經濟區從最初規劃的10平方公裡擴展到545平方公裡,充分顯示了其具有的發展潛力。2010年10月7日,遼濱沿海經濟區被遼寧省政府正式批准為「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驗區」。

如今,盤錦這座行走在轉型路上的資源型城市,既擁有一片海洋的蔚藍,又坐擁聞名遐邇的廣袤溼地,這種自然天成的海洋基因與獨特的溼地文明,催生了「濱海新盤錦」的恢宏暢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向南開闢的遼東灣新區的發展作為盤錦「海之夢」開始的地方,作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再造一個新盤錦」的希望承載地。領導者的決策加上高水平的規劃,描繪出了一幅絢爛、生動的「向海圖」。

建設濱海新盤錦,這是140萬盤錦人的「盤錦夢」。遼東灣新區是盤錦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建設濱海新盤錦的最前沿,也是最具優勢的區域,更是一張等待我們繪就宏偉理想的藍圖。集世界之智,舉全市之力建設的遼東灣新區依託沿海發展的優勢,以區域視角謀劃城市發展,積極參與區域合作與分工,建設和確立了遼中南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隨著城市南進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提升,盤錦的整體形象迎來脫胎換骨的大變樣,正由魚米之鄉、石油化工城向一座崛起於溼地之上具有田園風光的現代濱海新城華麗轉身。

為了實現這個「盤錦夢」英勇的遼東灣人忘我的工作著、奉獻著……

2007年參與盤錦港榮興港區建設的趙春旭,他親眼見證了盤錦港的發展壯大。在建設初期,他負責項目審批、招投標和物資採購。一個5萬噸級泊位的審批需要準備大量的材料,包括環保、土地、岸線、安全等二十多本專項報告。每項材料都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核,如果不符合標準,就要拿回來一遍遍修改。為此,他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好幾次我去採訪他,他都在辦公桌上累的睡著了……港口建設的有些設備需要從國外進口,周期較長。為了把設備早日配齊,他常年在外,回家看看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兒。正是他的努力付出,使得榮興港區從打下第一根樁到投入生產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創造了令人稱奇的建設速度。

紅海灘體育中心項目部工程部部長李振東,2011年4月初到遼東灣新區時他面對的是這樣的困境:海邊風沙大,鹽鹼荒灘上泥巴裹足,生活枯燥單調。為了打好工程的第一根樁,他帶著工友們24小時輪流作業,蹲在泥沙地上反覆研究施工工藝。遇到颱風威脅,他20多天堅守在工地,後半夜才睡,天沒亮就爬起來看天氣預報,準備抗洪搶險措施。他的住地周圍沒有浴池和任何放鬆娛樂的配套設施,工作生活極為不便,這對當時僅26歲年輕氣盛的李振東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兩年寒來暑往 、760個日夜的堅守,換來了如今的紅海灘體育中心傲然矗立!

是的,一個億噸大港和一個氣派的體育中心正是一個地區升級、一個城市升級形象的縮影版。盤錦乘著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國家戰略東風,如今,已經站在了可以發揮綜合優勢的新起點上。從大發展格局上看,遼東灣的開發和開放改變了遼寧乃至東北對外開放的格局,改變了盤錦的發展道路,確定了盤錦的產業形態,架構了盤錦的城市形態。遼東灣新區的崛起,將誕生遼寧的一個新的增長機遇,成為「十二五」乃至「十三五」遼寧經濟的重要的支撐和牽引。

回顧每一個追夢的腳步,您怎能不感動?2005年12月5日,創業者在遼東灣這片亙古荒灘上挖出了第一鍬帶著殘雪的土,開啟了一場荒原創業;2007年5月16日,「加裡曼丹」號油輪在遼東灣成功下水,成為全省實施沿海開發開放戰略後,沿海新建園區最先產出的大型成品;2010年9月28日,盤錦新港開港通航,結束盤錦有海無港的歷史,打通了面向世界的海上大通道;2013年1月17日,遼東灣新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旗幟、向海發展的引擎、接軌世界的平臺。

人們常說想像的翅膀可以任意翱翔,有時想像的腳步卻跟不上奇蹟發生的速度。遼東灣新區三年出規模,嶄露頭角;五年成新城,氣宇軒昂;七年樹形象,氣勢如虹。在遼東灣新區開發建設的七年時間裡,我們見證了它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不為任何定勢所困,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進化;在遼東灣新區的發展步伐裡,我們探尋到了沿海開發建設的規律性道路,我們找到了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夢想照亮現實,現實助力夢想。我們新聞人要和全市人民一起努力,努力合拍,堅守崗位,愛崗敬業,用自己小小的夢想為「新盤錦」的大夢助力!

在遼東灣新區開發建設的七年時間裡,我們見證了它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不為任何定勢所困,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進化;在遼東灣新區的發展步伐裡,我們探尋到了沿海開發建設的規律性道路,我們找到了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盤錦即將走過三十年,遼東灣新區將在這座城市而立之年的新起點上,承載起「再造一個新盤錦」的光榮與夢想,開啟一段嶄新的歷程。我們作為新聞人,將繼續戰鬥在一線,懷著向海發展的高度自信和自覺,記錄盤錦「新海洋」時代的華美樂章。

看!如今我們正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海河交融」的魅力景觀,將引領著遼東灣新區成為一座夢幻水城。就讓我們用智慧和創造投身向海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建設出宜居生態、現代文明的城市,以此激勵和鼓舞全市人民,以此證明「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的戰略決策是不可逆轉的宏偉藍圖,最終實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盤錦夢」。 袁英

(三等獎)原點 圓夢

這只是一個女孩的簡單經歷,卻足以令人窺見城市的腳步。

說它簡單,是因為故事的主角曉曼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孩,一個土生土長的遼東灣人。腳踩著新區的寬闊馬路,投身於建設家鄉的熱潮,曉曼的心裡漾起了驕傲之情。

曉曼出生的時候,新區這片土地還只是一個小漁村。「閉塞」,曾經是這裡最真實的寫照。曉曼說,在她的記憶中,這裡曾經只有一條兩車道的路,能走、能跑「板的」,僅此而已。如果誰生了病或是要購置一些大件東西,想要走出這個談不上有交通的地方,就需要擺渡。坐著船,搖搖晃晃地去往二界溝或是營口市。

緩緩的河水,佔據了這個女孩出行記憶中的大部分。好好念書、離開這個閉塞的地方,曾給予她不竭的動力。直至她考上大學,前往瀋陽讀書,她始終未曾想過當初的那個小漁村會成為她事業的落腳點。

2005年12月,遼東灣新區成立。遼東灣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華麗轉身之後,曾經的小漁村變成了一座現代濱海城市,所有遼東灣人的「城市夢」化為現實。而受益於這一切變化的,並不只是和曉曼一樣的遼東灣人,還有百萬盤錦人。

夢想照進現實。曉曼不再是那個夢想著離開的女孩,她要回到那片屬於她的土地,回到她成長的土地上見證新區的成長。2010年,大學畢業後,曉曼回來了,成為新區的一名上班族,每日坐著公交車往返於單位與新入住的高樓之間。

如今的遼東灣新區,找不到半點兒從前的模樣。你看,到處高樓林立,見不到了鹽鹼地的荒涼;兩車道被八車道取代,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寬闊平坦的大馬路上跑啥都順溜;廠礦企業進駐,爸爸再也不用打漁了,在企業打工,收入高,有保障……曉曼滔滔不絕地細數著生活的變化。

新區的每一處變化、點點滴滴的成長,都被她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幸福的感情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她不是愛炫耀的姑娘,可說起家鄉變化之時,卻總是難以抑制內心的那份驕傲之情。

曉曼只是遼東灣人、盤錦人中的普通一員。她的經歷,說起來很簡單。但細細品味,曉曼的人生軌跡與盤錦日新月異的發展不無關係,這也是我當初為之動容的原因。

正如曉曼所告訴我的那樣,所有人都應該相信,在遼東灣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百萬盤錦市民會體驗到大都市的繁華,會折服於水城的魅力。李媛媛

(原標題:「遼東灣、新盤錦、中國夢」原創網文獲獎作品選登)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盤錦遼東灣新區 致力打造對外開放新窗口
    現代物流報記者 王萍 通訊員 陳志起盤錦遼東灣新區,原遼濱沿海經濟區,位於盤錦市最南部,遼東灣東北部,大遼河入海口右岸,南與東北第二大港口城市營口市隔河相望,傍河臨海、靠港接城,規劃面積306平方公裡,下轄3個街道(榮興、二界溝、榮濱)和1個鎮(田莊臺鎮),是盤錦市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 總投資6億美元項目落戶盤錦遼東灣新區
    原標題:總投資6億美元項目落戶遼東灣新區 1月17日,臺灣長春企業集團投資6億美元興建的鋰電池銅箔項目在盤錦遼東灣新區舉行開工儀式,這是長春企業集團繼2011年在盤錦投資建設我省最大臺資項目——盤錦石化產業基地後,發展布局的又一次重大拓展。
  • 盤錦遼東灣新區打造營商軟環境服務新樣板
    近年來,盤錦市委、市政府以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為抓手,全力提升政務環境、改善金融環境、完善政策環境、規範市場環境,讓「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新官理舊帳」等市場主體的殷切期盼變成現實。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紛紛布局盤錦,用項目和資金投下「信任票」,為盤錦高質量發展贏得先機和主動權。
  • 「唱響海南」全國徵集優秀原創歌曲獲獎作品選登
    原標題:「唱響海南」全國徵集優秀原創歌曲獲獎作品選登   去年8月,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聯合發起「唱響海南」全國徵集優秀原創歌曲評選活動,邀請全國詞曲家以海南優美自然風光、絢爛歷史文化、獨特民族風情和輝煌建設成就等為題材作詞譜曲。
  • 盤錦遼東灣新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安全第一課」開講啦
    為切實做好校園消防安全工作,提升廣大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在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遼東灣新區消防救援大隊開展「消防安全第一課」宣傳教育活動,為廣大師生獻上新學期的「消防禮」。9月8日,遼東灣新區消防救援大隊深入
  • 中國夢·小康路丨首屆「工行杯」浙江省書畫大賽作品選登(7)
    中國夢
  • 盛京醫院遼東灣分院正式開診
    記者高剛劉永安報導12月29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東灣分院正式開診,進一步完善了遼東灣新區的城市功能,也使盛京醫院的優良醫療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盤錦、營口兩市將直接受益,並將輻射遼南、遼西地區5座城市2000多萬人口。
  • 西方元素+東方寫法 海外原創網文新潮流
    西方元素+東方寫法 海外原創網文新潮流 2020年11月17日 09:28   來源:解放日報
  • 「中國夢我的夢」微徵文獲獎作品揭曉
    福州新聞網(微博)訊2014年1月福州市委宣傳部,福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聯合舉辦了「中國夢•我的夢」微徵文、微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日前,通過專家評審,微徵文作品獲獎者名單已經確定,65件作品上榜。記者從評審組委會了解到,微徵文活動歷時兩個月,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次,共收到網友作品700餘件。部分參賽作品還引起網友廣泛轉發和熱議。經組委會專家評審團評審,共有65件作品脫穎而出。其中,一等獎5件,二等獎10件,三等獎20件,網絡人氣獎30件。他們的中國夢,絢爛多彩。
  • ...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視察遼東灣新區項目建設情況 - 遼寧省...
    、主任楊權帶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集體視察遼東灣新區項目建設情況。  楊權一行先後來到長春化工(盤錦)有限公司年產1.8萬噸鋰電池銅箔項目、盤錦信匯新材料有限公司丁基橡膠裝置技術改造項目、寶來利安德巴賽爾石化有限公司一期石化項目和遼寧寶來新材料有限公司60萬噸/年ABS及其配套裝置項目現場,深入生產車間、成品車間及企業中控室,實地就項目建設進展、企業運行情況進行視察,並召開匯報會,聽取遼東灣新區有關工作情況和全市項目建設情況匯報。
  • 【網絡媒體遼寧行】解碼盤錦城市轉型:從70%到88%
    盤錦大窪區的鄉間民宿遼東灣新區整體規劃圖遼東灣新區盤錦港  東北新聞網訊 (記者 王海濤) 2007年,盤錦被國家確定為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2013年,盤錦遼東灣新區晉升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曾經盤錦嚴重依賴油氣採掘業,油氣採掘業佔全市經濟比重曾多年高達70%以上,佔全市工業比重一度超過90%,2015年,非油氣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達到了88%,六大接續替代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比重達到70%以上。  近日,記者跟隨遼寧省內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盤錦,探訪從從70%到88%的奧秘,解碼盤錦城市轉型。  9月11日,第二屆盤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鳴槍起跑。
  • 遼寧盤錦將建設世界知名港口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
    中新網瀋陽5月28日電 (記者 秦逸)遼寧省盤錦市舉全市之力,全面推進遼東灣新區建設,讓新區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逐步把盤錦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港口城市和國際旅遊城市。  盤錦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孫波28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7年多的努力,遼東灣新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崛起,規劃面積由最初的30平方公裡擴增到306平方公裡,累計投資近千億元。  港口是盤錦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核心支撐,也是盤錦難得的寶貴資源,決定著盤錦的前途和命運。讓盤錦成為世界知名的港口城市,是盤錦未來發展的中心任務之一。
  • 首屆「中華情·中國夢」全國中小學生有獎徵文大賽作品選登(106)
    首屆「中華情·中國夢」全國中小學生有獎徵文大賽啟事建黨百年正青春,我為復興勇擔當。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激勵廣大中小學生堅定理想、奮發圖強、創新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貢獻,努力成長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青春青島》發起主辦首屆《中華情.中國夢》全國中小學生有獎徵文大賽,獎金總額38000元,並在活動結束後,將部分獲獎作品擇優結集出版。
  • 哪些網文最好看?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給你答案
    2017年1月10日,有著「IP奧斯卡」美譽的「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頒獎盛典」在上海證大喜瑪拉雅中心舉行,揭曉了2016年度中國最具價值的原創文學作品排名,以及年度新銳作家、年度原創最佳改編作品等十餘項大獎。麥家、蘇童、阿來、劉震雲四位傳統作家也來到現場,為網文作家助陣喝彩。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概況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位於遼寧省盤錦市遼東灣新區,是大連理工大學「一校、兩地(大連市、盤錦市)、三區(大連凌水主校區、開發區校區、盤錦校區)」辦學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大連理工大學與遼寧省盤錦市合作共建,於2012年12月30日獲得教育部批覆,並於2013年9月5日正式啟用。學校依照「統籌規劃、錯位發展、堅持標準、創新模式」的指導思想建設盤錦校區,堅持三個校區同標準、同檔次、同水平辦學。
  • 盤錦市聯合督辦組到遼東灣新區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督察...
    1月9日,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察室,市環保局組成的聯合督辦組一行到遼東灣新區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督察督辦工作,遼東灣新區管委會、新區環保局主要領導同志陪同檢查。最後,督辦組對紅旗溝、風水溝和雙井子溝3條天然潮汐水溝、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盤錦遠孚化工有限公司遼濱分公司兩家涉及危險廢物的企業進行了實地督導檢查。
  •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洪福源到盤錦考察
    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洪福源到盤錦考察 2014年09月30日 12: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30日盤錦消息 日前,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洪福源一行到遼寧盤錦考察。
  • 這些獲獎作品告訴你:什麼是深圳人的中國夢
    這些獲獎作品告訴你:什麼是深圳人的中國夢 2018年06月08日09:43  來源:深圳新聞網 「中國夢」的深圳註腳。 經過五個月的作品徵集和後期的層層篩選,2018年6月5日,「我的中國夢」正能量短視頻大賽評審會在深圳新聞網召開,組委會從徵集作品中篩選出25部作品進行評議。
  • 歡樂書客要用「宅文」形式孵化中國的二次元網文
    面對同期崛起的眾多輕小說原創網站(如輕之文庫,輕文輕小說等),陳柄燁認為歡樂書客最大的優勢在於孵化內容的本土化。歡樂書客現在的內容基礎為宅文。宅文指的是繼承中國獨特的網文框架,在其中加入大量以萌為代表的二次元爽點的新型網絡小說。輕小說風格則更接近於國漫,本質上是日本輕小說模式的本土化。
  • 「我的中國夢」兒童繪畫優秀獲獎作品巡迴展啟動
    人民網上海4月21日電(施小玲 屠知力)你知道小朋友心中的中國夢是什麼樣的嗎?是希望中國更強大, 是希望更多的綠色能出現在這片土地上,還是希望有一天能親自坐上飛船,去太空上插下一面國旗?4月21日,在東方明珠零米大廳舉行的大賽頒獎儀式上,孩子們鋪展畫卷呈現了一幅幅 「未來中國」的精彩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