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爬山嗎?」
最近這句話已經成為社交聊天中的一句暗號,來源於今年夏天的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
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同時,《隱秘的角落》憑藉優越的口碑成為今年夏天第一部「全民安利」的網劇。截至目前,《隱秘的角落》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超過23萬的網友參與了打分,超過1萬的觀眾點讚了「你知道我有多久沒看到這樣的國產劇了嗎」這條評論。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隱秘的角落》的火爆出圈也讓懸疑短劇市場備受關注。相比往年暑期檔耽改劇、甜寵劇亦或是古裝劇的激烈廝殺,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劇集市場一直相對冷靜,而《隱秘的角落》的火爆不僅改善了這一狀況,更是引發了幾大視頻平臺間國產懸疑劇的較量。
據統計,在三大視頻平臺2020年片單中,有超30部懸疑劇集正在「路上」。其中,隨著暑期檔的即將來臨,愛奇藝和優酷不約而同地開始了對懸疑內容的進一步布局和開發,分別推出「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正面battle。被寄予厚望的懸疑劇能否引爆今年暑期檔?愛奇藝和優酷「狹路相逢」誰又能扳回一局?
01
豆瓣評分高達9分
《隱秘的角落》成懸疑劇新標杆
上線不到一周,《隱秘的角落》已鎖定今年的爆款劇之一。其中對複雜人性的揭示,衝突反轉的劇情,讓大量觀眾磕到欲罷不能。
目前,這部12集的網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超過23萬的觀眾進行了打分,認為這部劇是一星和二星的觀眾總和僅不到數量樣本的百分之一。
根據藝恩智庫數據,截至6月23日晚,《隱秘的角落》累計彈幕量達到2.35萬,累計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1.2億,累計微博熱搜數量為11次。
播映劇中,《隱秘的角落》熱度第一,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為《三叉戟》和《怪你過分美麗》。雖然具體的播放量不會公示,但數據顯示,《隱秘的角落》贏在了用戶的好評度,無論是媒體熱度、用戶熱度還是好評度,《隱秘的角落》都登上了同時段首位。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從觀眾年齡段看,《隱秘的角落》比較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根據云合數據,該劇的受眾平均年齡為26歲左右。
資料顯示,《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懸疑小說家紫金陳的《壞小孩》,講述了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他們的冒險也由此展開。撲朔迷離的案情,將幾個家庭裹挾其中,帶向不可預知的未來。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陳創作的「推理之王」系列,除了《壞小孩》,還有《無證之罪》《長夜難明》,他在推理圈中頗有名氣,被讀者冠有「中國版東野圭吾」的稱號。
總製片人何俊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形容:「劇本過硬,全員演技在線,再到上百個工種、每一個環節彼此匹配,總共2年多時間裡,釀出了一種質感。」
雖然是一部網劇,但是《隱秘的角落》細節值得考究,有抓人的海報,真實的布景,電影拍攝的質感;情節上則處處埋著伏筆,擁有大量隱喻;主創陣容也是相當實力派,不僅有秦昊及05後新星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還有演技派張頌文、劉琳、蘆芳生、李夢等,柏林影帝王景春也是首次出演網劇,還有影視界的前輩韓三平擔任監製。
以秦昊為例,《隱秘的角落》播出後,他的商業價值和流量價值都大漲,其中商業價值日環比增加7.97個百分點,流量價值日環比增加17.82個百分點。《隱秘的角落》《無證之罪》《推拿》等多部劇之後,他已經被貼上實力派、演技派的標籤,藝人出圈率突破90%。
02
三大視頻平臺押寶超30部
懸疑劇能否引爆疫情下的暑期檔?
相比往年暑期檔耽改劇、甜寵劇亦或是古裝劇的激烈廝殺,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劇集市場一直相對冷靜,古裝大劇缺席,雖不乏IP改編劇,但都不溫不火,鮮少出圈。但如今,《隱秘的角落》的火爆改善了這一現狀,不僅為疫情之下的劇集市場帶來久違的熱鬧,更是拉開了幾大視頻平臺間國產懸疑劇的較量。
2020年,愛奇藝和優酷不約而同地開始了對懸疑內容的進一步布局和開發。據不完全統計,根據三大頭部視頻平臺此前公布的2020年片單,今年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家共有超30部懸疑類劇集,其中騰訊視頻帶有懸疑類標籤的劇集5部,優酷14部,愛奇藝15部。
從數量上來看,愛奇藝2020年懸疑儲備最多,佔據了2020年愛奇藝片單大頭。這些懸疑劇大多以12集體量為主,短小精湛,節奏緊湊。並且愛奇藝將這些懸疑劇打包,上線「愛奇藝「迷霧劇場」欄目。
目前來看,在《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之後,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還包括待播的《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非常目擊》等。如果這些懸疑劇集若能延續《隱秘角落》的熱度和口碑,那愛奇藝無疑在這場懸疑劇battle中佔據了先機。
不過,和愛奇藝「迷霧劇場」不相上下的則是優酷推出的「懸疑劇場」。在優酷6月初公布的懸疑片單中,包含了《冰雨火》《失蹤人口》《迴廊亭》《白色月光》《重啟之極海聽雷》《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迷霧追蹤》等14部劇集,這些劇集主要集中在12集~24集之間。其中,《失蹤人口》已於6月3日開播。
相比愛奇藝和優酷在懸疑劇集上的你追我趕,在騰訊視頻2020年眾多片單中,帶有懸疑標籤的劇集僅5部,包括《龍嶺迷窟》《摩天大樓》《愛思小姐探案集》等。除了《龍嶺迷窟》已開播,其餘均待播。
《白夜追兇》劇照(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事實上,從《法醫秦明》《河神》《白夜追兇》引發全民追劇後,懸疑題材成了網劇中熱門的爆款。據藝恩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期間,懸疑網劇在懸疑劇市場中的佔比從21%增長至71%。而2019年在播網絡劇播映指數TOP20網劇類型中,古裝、愛情、懸疑、喜劇、鄉村五大類型是頭部最重要的供給類型,其中懸疑類佔比20%,懸疑成為近年來產出爆款網劇的重點類型。
2017年,優酷曾憑藉《白夜追兇》打了漂亮的一仗,愛奇藝則通過《無證之罪》完成了懸疑劇的探索。隨後,雙方在懸疑類型劇集上均有不同的探索和嘗試,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方法論。如今,再次在懸疑劇市場爭奪上「狹路相逢」,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
03
自製劇爭相火爆
影視行業重塑內容生態
在《隱秘的角落》之前,愛奇藝重磅打造的迷霧劇場已經因《十日遊戲》獲得了不小的熱度,但還遠沒達到破圈程度。
不過從近幾年也不難看出,愛奇藝對於自製劇十分看重。
2019年,在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曾表示:「版權採購成本快速上升,這是過去七八年時間行業『嚴重的方向性錯誤』。」
近年,視頻網站競爭加劇,版權採購成本快速上升,導致了行業虧損加重,與此同時,卻沒有辦法靠採購版權來獲得長久的競爭優勢。
IP曾是網際網路公司進入影視行業的敲門磚之一。2014年,各大平臺一方面通過「補貼」大打票價戰,迅速佔據影視行業中具有話語權的在線票務市場;另一方面,它們大量搶購內容版權。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IP版權價值一番再翻,最瘋狂的時候,一年暴漲30倍。
近幾年熱播的影視劇,幾乎被「IP熱」承包。2015年,全年30部IP類電影貢獻票房約80億元,2015年中國市場共產生IP相關收購42起;2016年《花千骨》《琅琊榜》《盜墓筆記》等IP大劇受到狂熱追逐之後,「IP熱」越來越火。
遺憾的是,各大平臺持重金項目上線後,效果卻不如預期。
2019年,包括優酷在內的阿里大文娛、愛奇藝、騰訊視頻分別虧損了132.7億元、92.6億元和30億元,而愛奇藝的股價也一直呈低迷態勢。
據統計,2018年三大平臺自製劇佔比首次超越了版權劇。2019年,三大平臺自製劇總佔比更是達到了65%。
而今年以來,幾大平臺更是在自製劇之上開始加碼劇場模式。在劇場模式之下,合作方和用戶能夠實現更近距離的溝通,平臺的自製實力也能夠順勢孵化出相應廠牌。同時,垂直化的分區內容,在運營、宣傳乃至定製傳播上都能夠實現更精準的觸達。對於視頻網站的變現和營收來說,這一步不可謂不重要。
天價版權下,影視行業或靠自製劇迎來內容生態重塑。
部分內容引自:第一財經、鋅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