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就讀於北京朝陽區的某蒙特梭利雙語幼兒園,這所幼兒園隸屬於某遍布北京、上海、青島等城市的國際教育集團。上學期,妮妮的媽媽為給孩子提前佔位子,預繳納了2020年春季學期的學費共計8萬多元。此次疫情爆發,開園遲遲沒有消息,許多家長都坐不住了,紛紛打聽退學費的事。
作為幼兒園家委會的代表,妮妮的媽媽同其他家長代表一起,開始與幼兒園協商退費事宜。
4月5日,家長們收到了署名為「某教育集團主席」的回信,在信中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返回幼兒園後將每天增加1小時的在園學習時間,且在每周六及數家增加課程,未返園期間以網課形式進行,並沒有提及退費事宜。
這封回信得到了許多家長的反感,妮妮媽媽覺得「園方根本沒理會我們的退費訴求。」
經再次協商後,此教育集團在4月17日向家委會成員公布了運營收支情況,稱目前部分款項還拖欠著供應商。大意就是說,園方沒有錢能退給家長。並給出了「畢業班學生退費30%至40%,下學期不在該園就讀的學生退費50%,繼續就讀的學生不退費,下學期學費可享5%的折扣優惠」的退款方案。
就此種退款方案,家長們一片譁然。作為家委會成員,妮妮媽媽收到了不少家長的疑問,「孩子也沒上幼兒園,怎麼運營費用也要算到我們頭上?」家長開始聯絡維權。
最終,此教育集團又給出了第二版退費方案。方案要求退費的家長需籤署《解除入學協議合同書》,自籤訂之日至本學期結束期間的學費及全部餐費、校車費等在30個工作日內退還,選擇繼續留校的家長本學期學費的40%自然順延。
依據此退費方案,家長們只能拿到5月——7月10日的退費,最多也只能退回不足40%的費用,而本學期2月至4月的學費無法退回。這讓家長無法理解,有家長提出疑問,此教育集團給出的回覆是「我們根據《入園協議》安排了全部資源,包括但不限於教師、教具等,您的孩子雖然尚未入園,但我們為所有的孩子配備了所有資源」。
對於這樣的說法和退費方案,家長們憤怒不已,妮妮的媽媽也覺得失望,她記得當初是跑了許多家幼兒園斟酌比對才選擇了這所幼兒園。「我們是認可它的教學模式和環境的,但在停課期間,園方的『拖字訣』和退費方案都讓人難以接受」。
截止目前,持續了近一個月的退費「拉鋸戰」仍沒有結束。在幼兒園的退費維權群裡,許多的家長還在尋求新的解決路徑。
答案是一定應該的。但此時要求退費絕不是明智之舉,延期消費或許才是對孩子、對學校、對家長更好的選擇。
幼兒園處在復學的最後一環,家長們在焦慮、苦惱的同時,各個幼兒園也在承受著沉重的打擊,所有的幼兒園要失去半年的收入,這樣的打擊對於每個幼兒園來說都是沉重的。家長們如此時群起要求退費,對於幼兒園無異於釜底抽薪、雪上加霜,甚至會導致幼兒園破產關閉。因此,越是此時,越需家長理解園方困難,在此時迫使園方拿出巨額的資金來為幼兒退費是不現實的。
疫情總會過去,孩子總要重返校園,學費總還有消費的機會。其實在很多的民辦幼兒園都有學費順延的計費依據,即學生因特殊事由長期請假,學費可順延至下學期。對於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此方法也非常適用。
將學費延期消費,順延至下學期,既緩解了幼兒園暫時的資金壓力,使得幼兒園有機會復甦喘息;又保證了孩子在復學時可以回到熟悉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孩子復學後的情緒穩定;熟悉的學校、老師,可以讓家長更放心把孩子交給老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當然,對於那些即將在7月畢業的孩子,幼兒園有責任將未消費部分退還給家長,但也要根據複課情況、依據各園實際情況,在複課後由園方和家長共同討論解決。
法理無外乎人情,家長作為消費者,確實有維護自己合法利益的權利。但家長同時也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合作者、受益者,當幼兒園遇到困難與挑戰之時,釜底抽薪、雪上加霜的行為也斷不可取。希望和妮妮媽媽一樣,焦慮於「退學費」維權的家長們,能站在彼此的角度,互相理解、積極協商,為孩子的快樂復學做好準備、種下希望。
我是,80後寶媽 、家庭教育講師、心理諮詢師、國學文化研習人、百花園中育花人,與你一起關注育兒、情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