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不只是用鏡子來整理衣冠,它還有別的用途

2020-12-13 鬢邊韶華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現在我們每天都會照鏡子,主要是調整自己的妝容與儀表,很多人好奇在沒有玻璃鏡的古代,人們總不能讓自己蓬頭垢面吧?美麗的女子如何才能欣賞到自己的花容月貌?最原始的方法是利用水,就是用水的倒影來觀察自己的容貌,這種被人們稱為「水鏡」。直到銅鏡的出現,人們才能隨心所欲地照鏡子。

十二美人圖裘裝對鏡

銅鏡最早出現於殷商時期,一般這種鏡子,一面是光滑的鏡子,另一面鑄刻花紋。因為銅鏡就是用來照出自己面容的,所以也稱為「鏡鑑」。到了戰國時,銅鏡盛行,製作手藝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又薄又巧。漢代時,製作又更精美了,花紋不再是幾何圖形了,慢慢有了鳥獸、人物的出現。

東漢中期時,出現了浮雕的畫像鏡,堪稱一絕。唐代,制鏡藝術極其講究,創造了八稜、菱花、海棠花等豐富的式樣,富麗堂皇。

唐代銅鏡在造型上突破了以往,圖案的呈現除了傳統的瑞獸、鳥獸、紋飾外,還增添了海獸葡萄紋,以及現實生活的打馬球紋等。唐朝銅鏡的紋飾也突破了以前的規範。銅鏡的構圖在表現手法上,清新明朗,流暢華麗,令人感嘆的是高浮雕技法,更是柔美自然。

跟現在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在西漢年間,人們就開始用銅鏡作為男女愛情的信物,取「心心相映」之美意。如果在生前互相贈送,死後埋入墓中,表示「生死不渝」。 鏡雖然很早就有,秦朝就有鏡子了,但是秦鏡現在很難見到。因為秦朝很短,差量也有限,並且,鏡子作為陪葬的風氣也不比後朝,所以現在出土的最早的鏡大多是漢朝的產物。

漢鏡的製作非常精巧,裡面嵌鑲珠寶,尚方的御鏡非常多,我們看到的出土古鏡,澤漆光明、花紋明麗。漢朝的銅鏡都有銘文,基本是吉祥語句,如大富貴、大吉祥等。

鏡的名稱也很豐富:日月鏡、十二生辰鏡、闢邪鏡、神人鏡等,很多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這麼多朝代也只有唐代時有透光鏡,鏡子背面的字迎著太陽或燈光時,都可以映射於牆壁之上,清晰可見。

古代不僅有銅鏡,鏡子的材質也是你想像不到的,古代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用黑曜石、金、銀、水晶等,也製成了各種鏡子。出名的是,秦朝時製造了金鏡,漢代時產出了鐵鏡,晉朝有銀華鏡,宋元產出了有柄可執的鏡,一直至明清之際才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玻璃鏡,但是由於很昂貴,很多人用不起。

中國最早的玻璃鏡是由傳教士從歐洲帶來的。清朝之初,由於玻璃鏡清晰度高,造價低廉,迅速在宮廷和民間傳播開來,穿衣鏡是乾隆後期王妃貴人的日常用品。

今天我們離不開鏡子,玻璃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便利了。很多人在家裡都放置了超大的鏡子,特別是女生,如果沒有鏡子,該如何化妝?如何補妝?所以,只能說,鏡子,我們天天見。

相關焦點

  • 她是四大醜女之首,卻製造了古代的第一面鏡子
    說起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相信大家肯定如數家珍:西施、貂蟬、楊玉環、王昭君。但若問中國古代四大醜女,很多人不一定會知道,她們是嫫母、鍾離春(鍾無豔原型)、孟光、阮氏女。此外,歷史上其他比較出名的醜女還有齊愍王之妻宿瘤,諸葛亮之妻黃月英,西晉醜皇后賈南風,東施效顰的東施。
  • 漱口水不只是給口腔用的,它還有這不為人知的9種用途!
    漱口水不只是給口腔用的,它還有這不為人知的9種用途!漱口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保護口腔必備的物品。然而,漱口水的用途除了用於口腔衛生保健外還有更廣的範圍。漱口水中的主要成分是雙氧水和酒精,具有消毒和清洗的能力。
  • 古代侍妾為何卑微?除了被玩弄,還有三種用途,其中一種太不人道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婦女解放運動卻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在古代,很多婦女稍有不慎,其一生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裡,比如淪為侍妾。 所謂侍妾,其實就是主人的玩物,當然,侍妾除了主人的玩物以外,還會存在三種其他用途,其中一種是最為不人道的。那麼,具體是哪三種用途?又如何不人道呢?
  • 洗臉盆和鏡子的血緣關係(古代的鏡子怎麼做的)
    我們現在用的玻璃鏡子,是從明清年代才有的,那麼在這以前,古人用什麼照鏡子呢?一般人都會說,當然是銅鏡。那麼,鏡子和臉盆又怎麼扯得上關係呢?這就要繼續往前推,追溯到銅鏡發明以前。而後來的鏡子,也被叫做「鑑」,就是因為它代替了臉盆的附屬作用。就這樣,鏡子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照面飾容必不可少的用具,流行了幾千年。中國最早的鏡子是在殷商時代產生的,是用銅鑄造而成的銅鏡。
  • 古時的扇子不僅僅有納涼的作用,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用途
    現在的扇子其實並不多見了,因為有電扇和空調了,所以漸漸的扇子似乎已經離開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用扇子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可能就是偶爾的出門散步的老年人會帶著扇子吧,以前的時候用扇子的人還是很多的,人們都喜歡拿一把蒲扇,一揚就是一陣很清爽的風,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扇子不僅只有納涼這一個用途,
  • 揭秘:酒店床尾的凳子有什麼用途?為何古代叫「春凳」
    揭秘:酒店床尾的凳子有什麼用途?為何古代叫「春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住過情侶酒店呢?去過情侶酒店的你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情侶酒店床尾都有一個凳子呢?或許你會疑惑酒店床位的這個凳子有什麼用途?難道僅僅是為了裝飾一下嗎?或者是留著放東西或者給人坐的?
  • 寶髻松松挽就:從金瓶梅中的髮髻,來聊一下明代的「衣冠文化」
    今天,我們就從《金瓶梅》的「髮髻」著手,管窺一番明朝的「衣冠文化」。髮髻掀起了中國女性的「頭頂革命」首先,在管窺「衣冠文化」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一下「髮髻」的概念。「髮髻」其實就是將頭髮歸攏在一起,於頭頂、頭側或腦後盤成的各種結(玠),是一種長發女性才有的髮型。它既是「衣冠制度」的一部分,又是「俊美妝容」的一部分。
  • 美人也曾明媚過:古代女子的化妝盒裡都藏著什麼?
    她的面前是一面圓形的銅鏡,銅鏡的邊上,還散落著形色不一的盒子,裡面裝滿了女子梳妝時所用的器具。古代女子的生活,或許沒有宮殿與帷幄,卻少不了一方裝納胭脂粉黛的「妝奩」,在花樹香徑的閣樓中,她們「晨起對鏡奩,曉妝點絳唇」,迎接新的一天。
  • 汽車前面的後視鏡有什麼用呢?只是用來當普通鏡子的嗎?
    汽車前面的後視鏡有什麼用呢?只是用來當普通鏡子的嗎?在平常的駕駛過程之中,很多經驗老到駕駛員都會憑藉車內的後視鏡以及車旁的兩個後視鏡來判斷自己行車的情況,從而來拿好行車的距離。這是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司機都用兩旁的後視鏡居多,而在車內的中央後視鏡他們就會覺得沒有什麼用。最多就是一塊家用的鏡子,給自己照照樣子,沒別的用途了。那麼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你就真是孤陋寡聞了。下面那個你說說這塊鏡子的正確用法是什麼。
  • 原來現代用的鏡子,是由古代一名叫嫫母的人發現的
    那個時候,在各個部落都有一個不好的風氣,當時的人都十分喜歡漂亮的女子。還有更嚴重的情況是,要是某人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得到漂亮的女子,那麼他們就會實施搶奪。那時,黃帝認為要是這樣下去的話怎麼團結起來。僅僅因為一個女子互相爭吵是非常具有破壞和諧的,黃帝想找到一個解決方案。就是黃帝決定在他娶妻子時要選擇一個不美麗的女子。
  • 古代女子陪嫁的「春凳」有何用途?老祖宗可真會享受
    古代女子陪嫁的「春凳」有何用途?老祖宗可真會享受古人的智慧沒的說,在當時那種環境下,還能發明出各式各樣實用的新鮮玩意真的是令人讚嘆,《齊民要術》一書中,記述了很多實用便捷的工具。春凳就是古人為提供便利所發明的一種生活工具。
  • 古代女子來大姨媽時,竟還有這麼多規矩,她們是怎麼處理的?
    那麼在古代,衛生巾尚未出現的年代,古代的女子是怎麼處理的呢?這種事情,在古代屬於見不得光的事情,史書上大概是不怎麼會記載的,今人也只能根據一些考古發現和民間流傳,再加上腦補,去推測古人怎麼處理大姨媽的。值得一提的是,古時候女子如果來姨媽,有許多的規矩的。
  • 【文物中的歷史】始於衣冠之禮的古代衣架
    原標題:【文物中的歷史】始於衣冠之禮的古代衣架  程思理  一件家具的形成,開始一定是出於實用的需求,但人們很快就賦予了它禮儀上的、美學上的種種元素。我國自古以來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布帛可衣」不僅是民生之本,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更是對服飾有嚴苛的要求,並有詳細的規定,等級森嚴。
  • 照日菱花出,古代的鏡子到底有多美?
    初衣解詩,在古代,凡鏡子必稱菱花。尤其是唐代的多瓣形的鏡子,我在想為什麼不叫蓮花呢?因為那花瓣的形狀和蓮花更為相似。其實這種多瓣的鏡子,裝飾效果倒是挺好的,只是看起來太繁複,但人們同時也把圓形的鏡子叫做菱花鏡。
  • 保溫杯不好用別扔了,還有別的用途,省了不少錢
    保溫杯不好用別扔了,還有別的用途,省了不少錢現在很多人都會自備保溫杯,一來是為了環保,二來是為了隨時隨地都能喝到熱水。尤其是孩子,基本都是人手一壺,走到哪帶到哪。現在的保溫杯大多都是不鏽鋼材質,基本上是摔不壞的,但是時間一久保溫性可能會受到影響。不能保溫的保溫杯留著幹嘛,一般人都會扔了買新的。但其實這樣的杯子還有許多其他的用處,很多地方都用得著,一起來了解下吧。1、放筷子一般的保溫杯都是長筒型的,看到這桶裝的容器大家想到了什麼呢?
  • 正衣冠的鏡子還能「懲惡揚善」?古代銅鏡傳說中的勸鑑功能咋回事
    中國的銅鏡絕大部分是圓形的,因為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是圓形的,所以鏡子也要體現出這種觀念,而鏡背上雕刻的龍、鳳、走獸、花卉等圖案,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由於冶金技術的粗糙、磨製效果的不良,製造出的銅鏡往往會把人們的面孔照得扭曲古怪,跟「本來面目」形成巨大的差異,加之古人的光學知識不甚完備,便對銅鏡產生了某種畏懼感和靈異感,甚至覺得它可能就是妖怪的化身。
  •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我國常見傳統禮儀總述中
    我華夏自古以來就被尊為禮儀之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比別的民族更注重講長幼有序,男女有別。華夏最高級別的禮服中,男子上衣下裳,取意上法先王古制;女子衣連裳,寓意德貴專一。男子禮服中的「冕服」就是其中的一種具體體現。
  • 古代床尾為何要放個凳子?古代人稱床尾凳子為「春凳」用途奇妙
    古代床尾為何要放個凳子?古代叫凳子稱為「春凳」用途奇妙,在我國古代有傳承下來一些比較奇特的文化習慣直到現在,我們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有些傳統只有一些特定職業的人才會知道,比如說,有些開酒店的人就懂得有春凳這一傳統。
  • 真相是「衣冠制度,悉通乎中國」
    李氏朝鮮初期的貴族女子服飾樣式與我們今天所見的傳統韓服並不一樣,基本和當時中國漢族女子的襦裙制是相同的,襦為短上衣、款式為交領,右衽,白絹護領,蝴蝶袖,左右開裙。不同的是漢人則在襦上用白絹袖緣,狹袖口,李氏朝鮮初期女子仍內穿著本民族的白色裡衣,因此寬袖口、袖管較短,中後期開始慢慢改制,也改成了蝴蝶袖式樣,被稱為唐衣,一直到今天傳統女性韓服仍用蝴蝶袖式樣。
  • 「文物中的歷史」始於衣冠之禮的古代衣架
    【文物中的歷史】始於衣冠之禮的古代衣架清早期 黃花梨龍紋衣架《韓熙載夜宴圖》中,圍子床後面的布簾旁,露出雙層黑漆衣架的形狀,上搭紅袍。早期的衣架。莫高窟第85窟,晚唐【楞伽經變之淨衣喻】。程思理一件家具的形成,開始一定是出於實用的需求,但人們很快就賦予了它禮儀上的、美學上的種種元素。我國自古以來素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