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德國關係較好
作為北約最大的假想敵,俄羅斯一直是北約成員國嚴防死守的對象,美國、英國、法國這三個北約內部的擁核國家也把大部分核飛彈瞄準了俄羅斯,只要時機合適,美、英、法等主要北約成員國就將發起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徹底掃除俄羅斯的勢力。而就在近日,歐洲經濟領頭羊德國內部傳出了讓俄羅斯成為北約成員國的聲音,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德國召開的第六屆"波茨坦青年論壇"上,來自基民黨的德國議員克裡斯蒂安·施密特提議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克裡斯蒂安·施密特認為此舉有利於保障歐洲的安全。基民黨正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在的政黨,來自基民黨的議員希望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德國對北約和俄羅斯的真實態度。
美國試圖撤走在德國的美軍
出於多方面的因素,對於北約,德國的態度並不是十分積極。一方面,作為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與法國組成了歐洲雙核,德法一直試圖整合歐洲,以經濟和政治手段實現歐洲的統一,統一後的歐洲將擁有不輸於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足以成為攪動世界風雲的重要力量。統一的歐洲當然需要軍事力量,在德國看來,這支軍事力量是歐洲國家主導的歐洲軍,而不是美國主導的北約。就德國的國家戰略而言,儘管北約在歐洲安全事務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冷戰期間抵禦了來自蘇聯的威脅,但隨著蘇聯的解體,歐洲應當具備更多的獨立性,不能隨著美國的指揮棒起舞。另一方面,隨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德國與美國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追求單邊主義的美國要求德國支出更多的軍費,並強迫德國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北溪-2號"項目,為了逼迫德國就範,美國甚至揚言撤走部署在德國境內的近萬美軍。這樣的要求損害了德國的國家利益,已經引起了德國的強烈不滿。
北約軍事力量主要為美國服務
如果說德國對美國主導的北約的好感度在不斷下降,那麼德國對俄羅斯的好感度正在不斷上升。作為美俄對抗的前線,德國的安全利益與俄羅斯息息相關,加之德國工業發達、資源匱乏,與資源豐富的俄羅斯保持良好的關係能讓德國獲取更多的利益。早在冷戰時期,在絕大多數北約國家視蘇聯為仇敵的背景下,身處北約陣營的聯邦德國就在不斷緩和、發展與蘇聯的關係。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遠不如蘇聯對歐洲的威脅,德國更有底氣與俄羅斯展開合作。
德國領土直面俄羅斯勢力範圍
對俄羅斯而言,加入敵視本國的北約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能為俄羅斯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利益。早在葉爾欽時期,俄羅斯就曾向美國表露心跡,希望能夠加入北約,但美國並未答應;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後,先後三次釋放了希望加入北約的信號,同樣沒有被美國接受。實際上,葉爾欽和普京在加入北約這件事上存在著較大的區別,葉爾欽時期的俄羅斯加入北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融入西方社會,而普京時期的俄羅斯加入北約的目的是化解和歐洲國家之間的對抗局面,進而使俄羅斯被歐洲國家所接受,然後主導歐洲。除此之外,在加入北約後,俄羅斯還能獲得該組織的否決權,在北約共同一致的原則下,只要美國提出了不利於俄羅斯的提案,俄羅斯就能動用否決權,讓提案無法變成實際行動,進而從內部破壞北約、消除北約對俄羅斯的威脅。
北約總部
綜上所述,如果德國真的有意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且能讓俄羅斯順利進入北約,俄羅斯答應的概率很大,只不過,這種理想狀況幾乎不可能出現,主導北約的美國會動用否決權等手段阻攔俄羅斯加入北約。北約是一個為了對抗蘇聯而創建的組織,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依然是美國的主要對手,像擊垮蘇聯那樣擊垮俄羅斯是北約的最高目標,除非俄羅斯被肢解為一個個無法反抗美國的小國,否則美國不可能主動解散北約。至於讓俄羅斯加入北約,那也必須是無害化的俄羅斯,現在的俄羅斯不符合這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