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航母丟醜後再出硬招,把北約輕視腔調一掃而光

2020-12-22 高峰觀察


向地中海部署的俄羅斯海軍航母再通過英吉利海峽時大冒黑煙,遭到了美歐媒體的一致嘲笑。就連俄羅斯國內也認為這種現象在這個時候出現,也是相當丟醜和令俄羅斯海軍尷尬的。俄羅斯軍方中將自嘲稱,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冒黑煙是刻意的戰略威懾舉動。不過俄航母的動力系統水平擺在那裡辯解也是多餘,而且航母艦隊部署地中海的戰略意義絲毫不受影響。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相比美歐的現代航母,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確已經老舊和落後,再加上此次部署行動搭載的艦載戰鬥機有相當有限,所以北約有理由輕視它。然而有限的力量在於如何充分的發揮,相信北約在地中海周邊擁有力量的國家,誰也不敢在面對俄海軍航母艦隊時強舉妄動。這就是大國威懾的刀鋒所在。

有英國媒體分析稱,俄羅斯海軍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從服役至今都沒有參與過實戰,而且在歷次的戰略巡航部署任務中經常出現故障和事故,而且每次任務都要跟隨拖船以備不時之需。這極大的削弱了該航母的戰略威懾信譽。相比先進的美軍航母,比拼航母力量顯然不是俄羅斯海軍的強項。所以俄羅斯此次遠程機動部署應該還有另外的拿手裝備。


10月30日消息,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稱,英國皇家艦隊發現了兩艘阿庫拉級核潛艇和一艘基洛級636型柴電常規潛艇,這三艘潛艇從位於摩爾曼斯克的基地出發駛向北大西洋,現已加入以"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巡洋艦為首的艦隊。俄羅斯海軍在北方艦隊部署有七艘三種型號第三代攻擊核潛艇,這型潛艇也是印度海軍目前租借的型號。

2013年三月,俄海軍公布正在升級阿庫拉級核潛艇的消息,當時第一艘「阿庫拉」級核潛艇正在俄羅斯北部的茲多奇卡船廠進行現代化升級,升級計劃工期為兩年。升級包括安裝增強型的電子產品和技術來提高潛艇的隱形能力。升級後的阿庫拉級核潛艇將具備非常低的聲波信號,可以攜帶多達12枚Granit潛射巡航飛彈,該飛彈的射程為3000公裡,可搭載200kt的核彈頭。


俄海軍636型潛艇具有更先進的隱身技術和更大的打擊範圍,適合在較淺海域作戰,主要用於執行反艦和反潛作戰任務,具備攻擊陸地、水面和水下目標的能力。該型潛艇載有艇員52人,水下航速20節,自持力45天,可裝備18枚魚雷和8枚巡航飛彈。該型潛艇在第一階段的俄軍反恐作戰中,成功發射口徑巡航飛彈對敘利亞境內敵對目標發動了精確的遠程打擊。

在發現三艘潛艇加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隊之後,北約輕視的腔調被一掃而光了。北約領導層對此事件表示擔憂,認為俄潛艇或對敘利亞境內目標實施打擊。更重要的是,北約很清楚俄羅斯海軍此次出狠招動用阿庫拉級核潛艇,顯然並不是參與反恐作戰那麼簡單的任務。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宣布對敘利亞動手,美國航母開進地中海,俄羅斯腹背受敵?
    雖然土耳其方面強調,無意和敘利亞境內的俄軍發生衝突,但是安卡拉方面對敘利亞發起「春天之盾」軍事打擊行動,實際上已經是把俄羅斯架在火上烤了。要知道俄羅斯就是敘利亞政府軍最大的支持者,而且俄羅斯在敘利亞也有駐軍,還有兩個軍事基地。土耳其宣布動手,這給普京出了個大難題,如果俄羅斯不支持敘利亞政府軍,則敘利亞政府軍必敗;而俄羅斯插手的話,就很可能擦槍走火。
  • 北約挑釁俄羅斯,俄羅斯:考慮回應
    俄羅斯最近在怒斥漫畫事件中賺足了眼球,一轉身北約也正將矛頭指向俄,態度是虛與委蛇。北約一方面示好俄羅斯,說要與俄羅斯建立夥伴關係,但另一方面又歪曲事實,宣揚俄羅斯拒絕這些方案。近日,北約就以一系列動作再三挑戰俄羅斯的底線,宣稱"俄羅斯是其第一威脅",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領域籌划進攻武器針對俄羅斯進行"核攻擊"軍演。
  • 俄羅斯:我要和北約一起軍演了!北約:別瞎說我沒有
    消息一出,人們都覺得匪夷所思,之前雙方還曾在國際上「大吵大鬧」,甚至在軍事上對抗頻繁,互不示弱,結果現在卻要把戰艦派到一起互相合作。來自官方的「回應」事情的發展也是十分有意思,北約發言人倫傑斯庫在10日直接駁斥俄方說:「北約沒有與俄羅斯舉行聯合演習的計劃。
  • 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丨北約和俄羅斯黑海戰略對峙,美高官對華唱起...
    話題一:北約和俄羅斯黑海戰略對峙是否愈演愈烈新聞背景:由烏克蘭和美國主導的「海上微風-2020」多國聯合軍演7月20日在烏克蘭南部黑海海域舉行。據烏克蘭國防部網站消息,受新冠疫情影響,此次聯合軍演時間縮短為一周,至7月26日結束。
  • 俄羅斯海軍的新航母怎麼樣了
    目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母,與我海軍遼寧艦為姊妹艦。該航母從1991年開始服役,已接近退役期限。近年來,俄海軍建造新航母的呼聲不斷,先後披露了多個新航母建造計劃。俄羅斯的航母計劃蘇聯解體後,俄國內對是否要繼續擁有航母爭論不休。
  • 俄本土豎起7根天線,引發北約密切關注,B-52再想來得掂量一下了
    近年來美俄之間的博弈已經越發明顯,在美國聯合北約各國的軍事壓制下,作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也不會輕易的低頭,反而用更加強硬的軍事行動來展現與美國、北約對峙到底的決心。而就在近日,美國把目標對準了中東,並針對伊朗展開了重重的軍事壓制活動,派遣林肯號航母進入波斯灣,並派遣B-52轟炸機進駐中東,而就在美軍在中東橫行霸道之際,俄羅斯也有所行動了。據俄媒5月9日報導,近日,俄本土豎起了7根大型的「天線」,頓時引起了北約以及遠在大洋一邊的美國的注意,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密切的偵查與討論,最後得知這是俄軍新部署的「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綜合作戰系統。
  • 埃爾多安硬剛美國?找俄羅斯談聯合量產S400,俄:你眼光不錯
    真別說,美國家裡一亂,在美國高壓之下的美國盟友們近期可真是又忙的熱火朝天的,這邊默克爾在德國痛斥美國架空總統"不合理",這邊土耳其直接趁著美國權利真空期想俄羅斯拋出一筆價值不菲的訂單。根本上土耳其當時就沒想要買S400,就是想要借著S400給出的超低優惠價來要挾一下美國和歐洲軍火商的報價。沒想到的是,美國方面就是要死了不講價,他也不相信土耳其真的能想不開去買俄羅斯的飛彈。至於歐洲那邊根本就是個陪跑的,報價是不可能改的,如果改了那讓已經購買的國家怎麼辦?還有就是搶了美國的生意,那還能給你"好果子吃"?
  • 去俄羅斯化:烏克蘭正式引入北約軍銜,北約軍銜體系到底是啥?
    近期,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德烈·塔蘭籤署命令,正式將北約軍銜引入到烏克蘭武裝部隊之中。那麼,北約軍銜體系到底是什麼呢?與烏克蘭現有軍銜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軍校學員(Student Officer)的軍銜,北約各國也有不同的標誌。當然,一些北約國家為這2種預備軍官都設置軍銜標誌,也有一些北約國家只設置其中一種。北約將士兵軍銜稱為「其他軍銜」, 從低到高分別是OR1至OR9,對應的軍銜名稱分別是新兵、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 俄羅斯打造有史以來最強大軍艦,北約只能幹著急
    冷戰結束後,曾經盛極一時的蘇聯宣告解體,北約成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整體實力最強的軍事同盟組織,而且還有繼續擴張的趨勢。而這兩大勢力集團的衝突並沒有因為蘇聯的解體而消散。圖為北約軍此後,蘇聯和北約的對抗演變成了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
  • 北約船艦再次進入黑海 俄羅斯全程跟蹤
    據俄羅斯塔斯社消息,隸屬於俄羅斯國防部的俄羅斯國防控制中心報導,黑海艦隊部隊正在跟蹤北約一個掃雷艇小組在黑海的行動。聲明指出,黑海艦隊的部隊和能力已經開始跟蹤北約常設掃雷小組的行動,該小組由希臘海軍的浮動補給基地「阿利亞克蒙」號(旗艦)、西班牙海軍的「坦布雷」號掃雷艦和義大利海軍的「蓋塔」號於2020年7月7日進入黑海。上一次,俄羅斯武裝部隊在6月17日跟蹤北約在黑海的活動,當時美國「波特」號飛彈驅逐艦進入黑海。
  • 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希臘,為何與俄羅斯越走越近?
    希臘是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沿岸國家,也是北約成員國。雖然希臘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十分重視發展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兩國在政治、經貿、能源、軍事、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有合作,也使希臘成為北約成員國中唯一大量裝備俄式武器的國家。
  • 中國殲10的北約代號為螢火蟲,那殲20呢?兇猛霸氣
    根據這四個原則進行命名,北約代號就基本沒有什麼錯,在北約代號的區分中,戰機是最明顯的。在中國客觀不帶感情色彩的命名方式的對比下,北約給別國武器重新起名的方式就顯得有些小人了。很多國家的武器的北約代號都大有貶低輕視之意,頻頻中槍的當屬俄羅斯,「惡棍」指的就是他們的蘇-57戰鬥機,不管你怎麼思考這個代號的意義所在,都找不到理由來為北約的小心眼開脫。
  • 德國人邀請俄羅斯加入北約,該不該答應呢?
    美國試圖撤走在德國的美軍出於多方面的因素,對於北約,德國的態度並不是十分積極。一方面,作為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與法國組成了歐洲雙核,德法一直試圖整合歐洲,以經濟和政治手段實現歐洲的統一,統一後的歐洲將擁有不輸於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足以成為攪動世界風雲的重要力量。
  • 冷戰結束29年,俄羅斯總算開工新航母!6年後交付但噸位令人失望
    按照計劃,首艘直升機航母將在今年5月上旬開工,若一切順利,可在2026年交付俄羅斯海軍,第二艘預計於2027年交付。同時,這款直升機航母將具備使用垂直起降戰機的潛力。不過,儘管俄羅斯設計師以「鬼斧神工」般的技藝,在這些不到1000噸排水量的軍艦身上整合了相控陣雷達、大口徑主炮、垂直發射系統和對陸打擊巡航飛彈,為其堆砌出了不亞於五六千噸戰艦的綜合火力。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火力再兇悍的輕型艦艇也只是近海作戰裝備,根本執行遠洋部署任務,它們暴露出俄海軍正逐步喪失遠海戰力……
  • 美英法空襲惹怒俄羅斯,剛剛,直接出手硬懟北約軟肋!
    參考消息今天引述法國媒體的報導說:俄羅斯停止向北約提供安-124重型運輸機的租賃業務。此舉被法國媒體認為是俄羅斯反對英美法三國空襲敘利亞的一個重要舉動。雖然俄羅斯和西方關係自沙皇俄國時代開始就不好,但是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多次提供重型運輸機租賃業務給北約,包括幫助運輸法國部隊和武器前往阿富汗和非洲等任務,北約歐洲盟國由於自己缺乏重型遠程運輸機,所以很多時候都租用俄羅斯的重型運輸機。
  • 德國將軍:俄羅斯是北約「最大威脅」,而中國「距離太遠」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 22日報導,德國一名將軍近日在接受採訪時似乎承認,北約仍將俄羅斯視為「最大威脅」,是因為北約實際上很難找到任何其他靠近歐洲的、可以有效應對的危險。俄羅斯RT網站報導截圖德國聯邦國防軍將軍賈裡德·森布裡茨基(Jared Sembritzki)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採訪時,再次指責俄羅斯及其「侵略性行為」造成了東歐的不穩定。需要指出的是,森布裡茨基在今年5月成為第四位美國駐歐洲與非洲陸軍跨國參謀長。
  • 疑為俄羅斯「間諜」?
    由於發現白鯨的地點離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大本營——摩爾曼斯克,只有400公裡,挪威輿論隨即開始懷疑,這是俄羅斯海軍訓練的「特殊情報員」。這個假設隨即遭到俄羅斯專家的批評,甚至認為挪威公布的畫面是捏造的。 挪威與俄羅斯擁有著近200公裡長的邊境線。
  • 北約將我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只不過,中國戰機在北約這裡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待遇,動物名稱佔了北約給中國戰鬥機取名的大頭,舉例說明,我國的殲轟-7被北約命名為比目魚,殲-10則被命名為螢火蟲。而北約對殲-10的命名過去還掀起了不小的浪花,軍迷愛好者們在這件事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認為北約組織對中國的戰機輕視態度完全暴露了出來。面對這一情況,北約又重新把殲-10命名為「火鳥」。
  • 俄羅斯為什麼不造航母?有該國的反面教材在前,航母也不吃香了?
    五常皆造航母,唯俄羅斯例外?航空母艦素有「海上霸主」之美稱,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航母,而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卻並非自己建造的。眾所周知,俄羅斯是蘇聯解體之後獨立出來的國家之一,它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武器,其中就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但是獨立之後的俄羅斯卻沒有重新建造任何航母,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俄羅斯不造航母的背後隱情?
  • 外媒:北約報告至少62次提到「中國」,但俄羅斯才是「頭號威脅」
    目前,北約只有一個完全具備應對能力的重大威脅,那就是俄羅斯。北約必須回到最基本的問題,聚焦於其東側,在那裡來自莫斯科的威脅仍然是頭號挑戰。  資料圖片:北約總部資料圖。(北約組織官網)  【延伸閱讀】外媒:北約仍將俄羅斯視為頭號威脅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外媒稱,北約的一份戰略報告稱,從長遠來看,在2030年之前,俄羅斯可能仍是北約主要的軍事威脅。  據俄新社莫斯科12月2日報導,北約戰略報告稱,俄羅斯繼續奉行強硬政策並採取侵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