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俄羅斯化:烏克蘭正式引入北約軍銜,北約軍銜體系到底是啥?

2021-01-10 體感天下

近期,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德烈·塔蘭籤署命令,正式將北約軍銜引入到烏克蘭武裝部隊之中。那麼,北約軍銜體系到底是什麼呢?與烏克蘭現有軍銜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總體上講,北約軍銜有自己的代碼(NATO Code),從低到高分別是OF1至OF10,對應的軍銜名稱分別是少尉和中尉(同為OF1)、上尉、少校、中校、上校、準將、少將、中將、上將、元帥(五星上將)。OF10級別的元帥或五星上將是戰時的軍銜,在平時如果沒有極特殊情況一般不會授予。

在軍官軍銜序列中,北約還設置有OF(D)的分類,代表的是等待委任中的軍官訓練生。軍校學員(Student Officer)的軍銜,北約各國也有不同的標誌。當然,一些北約國家為這2種預備軍官都設置軍銜標誌,也有一些北約國家只設置其中一種。

北約將士兵軍銜稱為「其他軍銜」, 從低到高分別是OR1至OR9,對應的軍銜名稱分別是新兵、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北約國家(即使是12個創始國),對軍官和士兵軍銜的命名也各有不同,很多國家不同的軍種也設置不同的士兵軍銜,很難把所有國家的軍銜都統一對應起來。烏克蘭要想與北約統一,其實難度也很大。

北約軍銜體系還設有準尉軍銜(Warrant officers),比如美軍的準尉軍銜從低到高分別是WO1至WO5,上圖是美軍陸、空、海軍的五級準尉軍銜(美國空軍已經取消準尉軍銜)。但是,很多北約國家並沒有設置準尉軍銜,有的國家將準尉劃為士官的行列,比如英國陸軍的WO1軍銜代碼是OR-9。

現在,烏克蘭表示本國軍人的軍銜必須與北約標準保持一致,難度其實並不大,完全能夠一致起來的,只要設置OF1至OF10的十種軍官軍銜和OR1至OR9的九種士兵軍銜即可。下面,我們看一下烏克蘭歷史上的幾種軍銜的具體名稱和標誌,研究一下如何與北約軍銜統一。

烏克蘭在蘇聯解體之後設置的軍銜體系基本上與俄軍相似,都是繼承了前蘇聯紅軍的軍銜體系,將官軍銜為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如果要與北約軍銜統一,那麼只能是設置準將軍銜,取消大將軍銜。

校官軍銜分別是少校、中校和上校,與北約軍銜完全一致,沒有再改的必要。

尉官軍銜分別是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如果要與北約軍銜統一,那麼只能是取消大尉軍銜。

烏克蘭和軍士和準尉軍銜分別是下士、中士、上士、軍士長、一級準尉、二級準尉,兵的軍銜為列兵和上等兵,與北約軍銜很好對應,將軍士長以上調整為三個級別的軍士長其實就可以了。

其實,烏克蘭在2016年之後已經開始使用新式軍銜,至今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主要變化是用菱形標誌取代的五角星代表級別,與克羅埃西亞的軍銜很相似,總體上看還是便於烏克蘭國人或是外國軍迷辨認的。

國防部長使用的大將軍銜,使用了交叉權杖的標誌,有一些英軍的風格,與波蘭軍銜的也非常相似。

本文分析認為,烏克蘭此次正式宣布引入北約軍銜體系,對於烏軍的建設影響不大,畢竟不是大規模引進北約武器裝備,此舉最大的意義,或許就是進一步落實去俄羅斯化的戰略(或者說是去蘇聯化)。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由於克裡米亞問題早已交惡,在軍事上已經是勢不兩立,其實已經無需在國家恩怨上再添加新的註腳。不過,此番烏軍把軍銜與俄軍區分開來,倒也能使兩國決裂得更徹底一些,便於把前蘇聯時代的兄弟國家恩情一筆勾銷。

相關焦點

  • 烏克蘭軍隊將按照北約標準更改軍銜 加速加入北約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1月6日報導,烏克蘭國防部新聞處稱,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德烈·塔朗已經籤署了一項命令,根據這項命令烏克蘭軍隊將引入北約軍銜代碼列表。烏克蘭國防部新聞處援引塔朗的話稱:「這項決定呼籲把蘇聯式升職管理系統更改為能被烏克蘭主要軍隊接受的現代管理系統。
  • 烏克蘭軍隊更改軍銜,妄圖加速加入北約組織,甘願搭上反俄戰車
    烏克蘭和俄羅斯原本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不過這兩個兄弟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就逐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俄羅斯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衣缽,包括眾多的軍隊和管理體系,如今蘇-27戰鬥機仍然是烏克蘭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在軍隊的模式上,烏克蘭也是長期繼承了蘇聯的傳統。
  • 北約建德國指揮中心,可在烏克蘭演習!
    隨著北約和烏克蘭之間的關係越來越不開心,中東和歐洲都沒有取得與北約優勢實力匹配的成果,德國聯邦國防軍將在科隆—波恩地區設立新的北約軍事指揮中心。北約對外稱這一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快速調動部隊和軍事物資,但事實上這個指揮中心建成之後,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德國對俄羅斯的曖昧態度。同時這一指揮中心並沒有被納入北約統一的指揮體系,這樣一來他就不受北約統一規則約束,可以以德國的名義在北約之外的國家進行聯合軍演。比如,烏克蘭。
  • 烏克蘭國防軍仍設元帥軍銜,沿用蘇聯體系,三軍都有準將和大尉
    烏克蘭軍銜體系於1992年3月根據《軍事職責與軍事服役法》設立,基本上沿用了前蘇聯的軍銜體系。另外,烏克蘭武裝力量使用2套軍銜樣式,地面部隊、航空部隊使用一套,烏克蘭海軍使用一套樣式。同樣是在1992年,烏克蘭宣布奉行無核、中立、不結盟政策,開始進行大規模裁軍,並在俄羅斯、美國的幫助下銷毀了大量核武器,成為了熱愛和平的無核國家。
  • 北約又有新動作?欲形成對俄網絡作戰優勢,烏克蘭扮演關鍵角色
    撰文丨南喬編輯丨餘青宇根據人民網報導,近期北約欲形成對俄羅斯的網絡作戰優勢,而烏克蘭將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北約幫助烏克蘭實則另有他圖不難看出,北約並不會輕易幫助烏克蘭,此次的"援助行動"或許存在一些其他目的:即北約方面希望通過烏克蘭來形成對俄羅斯網絡作戰的優勢。北約方面也是希望通過幫助烏克蘭在網絡方面提升實力,同時培養一批"精通俄語"的親西方勢力。
  • 俄羅斯:我要和北約一起軍演了!北約:別瞎說我沒有
    圖為「聯合海軍」前日,俄羅斯興致勃勃地表示,俄海軍艦隊10年來將首次與美英等北約國家在巴基斯坦海岸附近共同參加海軍演習。來自官方的「回應」事情的發展也是十分有意思,北約發言人倫傑斯庫在10日直接駁斥俄方說:「北約沒有與俄羅斯舉行聯合演習的計劃。由於俄羅斯從烏克蘭兼併克裡米亞,我們早在2014年就與俄方凍結了實質性合作」。
  • 又一個烏克蘭,反俄女總統上臺:俄羅斯撤出駐軍,北約接管
    因為克裡米亞問題,烏克蘭和俄羅斯拔刀相向,而結果則是,俄羅斯將黑海明珠合併,而且為了給克裡米亞建立一個戰略緩和地帶,在俄羅斯大力支持下,烏東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號稱獨立建國,脫離烏克蘭統治,甚至要求合併加入俄羅斯。現在的這一幕,也在摩爾多瓦重演。
  • 北約「小弟」撕破臉!烏克蘭揚言攻下匈牙利首都?
    >烏克蘭與匈牙利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首先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之間的問題,就是當時著名的「克裡米亞事件」,俄羅斯利用克裡米亞地區大量的「俄羅斯族」人厭惡當地政府的情緒,成功煽動了克裡米亞地區發動了「公投」,公投一結束,早已部署在邊境的俄羅斯軍隊立刻佔領的克裡米亞,烏克蘭與北約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就失去了一塊巨大的國土,至此之後,政府開始走向極端,完全的倒向西方,與附近的國家引發各種形式矛盾。
  • 北約各國在聯合國與俄羅斯針鋒相對!中國亮明立場,俄終於放心了
    對於整個北約勢力對俄方的群起而攻之,中國對俄國的聲援很有必要。2020年的克裡米亞公決,已經不再是一場簡簡單單的公決,而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各國企圖攪動烏克蘭與俄方關係,藉機將俄羅斯捲入戰火的邪惡手段。對於俄方在克裡米亞問題上的爭端,就如同中印在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一樣,屬於通過雙邊不斷交流才能和平解決的事端。
  • 大批戰機入駐克裡米亞,俄羅斯援軍抵達 北約:損失7萬人也打不贏
    烏克蘭方面認為烏克蘭、北約軍隊會損失7萬人,但最終可以獲得收復克裡米亞半島的勝利!顯然這種說法估計會令烏克蘭國內「沸騰」一段時間,「鼓舞」了一下烏克蘭軍隊本來處於低落的士氣。面對著烏克蘭的說法,北約內部方面都不信!因為沒有證據顯示哪個北約大國、強國,甘願冒著和俄羅斯全面開戰的風險,去和俄羅斯開始進行全面的軍事衝突,甚至戰爭。
  • 想當烏克蘭第二?反俄女總統上臺:要求俄羅斯撤軍,北約接管
    俄羅斯作為蘇聯聯邦國家中土地面積最大、實力最強大的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之後同樣保持了其在地理區域內的軍事及政治優勢。而從蘇聯聯邦中分離出來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卻遇到了分裂危機,且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鉗制,讓問題的解決變得更為棘手。
  • 繼「回去問你爺爺」之後,俄羅斯再次嘲諷北約:不如買本歷史書
    要知道北極圈之內歷來都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俄羅斯最北端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甚至被部署到了北緯80度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上,除此之外針對北約軍事力量在北極地區愈發頻繁的活動,俄羅斯早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打造在北冰洋地區以及沿岸的防禦體系。
  • 北約船艦再次進入黑海 俄羅斯全程跟蹤
    據俄羅斯塔斯社消息,隸屬於俄羅斯國防部的俄羅斯國防控制中心報導,黑海艦隊部隊正在跟蹤北約一個掃雷艇小組在黑海的行動。聲明指出,黑海艦隊的部隊和能力已經開始跟蹤北約常設掃雷小組的行動,該小組由希臘海軍的浮動補給基地「阿利亞克蒙」號(旗艦)、西班牙海軍的「坦布雷」號掃雷艦和義大利海軍的「蓋塔」號於2020年7月7日進入黑海。上一次,俄羅斯武裝部隊在6月17日跟蹤北約在黑海的活動,當時美國「波特」號飛彈驅逐艦進入黑海。
  • 歐洲東部硝煙頓起,北約和俄羅斯早已劍拔弩張!
    根據《波茨坦協定》之有關規定,東普魯士(即柯尼斯堡所在地區)三分之二面積被劃歸給蘇聯,而另外三分之一則歸屬波蘭,其中蘇聯所屬的東普魯士自1946年7月4日正式改名為「加裡寧格勒州」,以紀念當時剛剛逝世的蘇聯主席團主席米哈伊·加裡寧,加裡寧格勒的名字一直被使用至今。
  • 北約將繼續在黑海增兵,普京在克裡米亞騎虎難下,只能繼續拼消耗
    克裡米亞「公投」入俄五周年,歐盟甚至還有土耳其,都站在了烏克蘭這一邊,稱槍口下的「公投」無效,克裡米亞是烏克蘭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烏克蘭國內也是如此看法,任何質疑這一點的,都被扣上了烏奸的大帽子。與此同時,隨著近期局勢的變化,北約也在不斷增加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 軍網網評:北約「腦死亡」背後的美歐暗戰
    蘇聯解體後,北約逐漸將戰略重心從集體防禦轉向地區安全管理,走出傳統防衛區域,面向全球開展任務。如今,雖然俄羅斯與西方怒目相向,但雙方不會重回冷戰的緊張局勢。「鬥而不破」已成雙方的主基調,北約即便有心固化軍事對峙,提升自身價值,也恢復不了冷戰時期的全球地位。「北約無用論」不僅在美國白宮盛行,在歐洲內部也大有市場。如今烏克蘭局勢微妙,英法德三巨頭經濟陷入困境,難民危機讓其政府焦頭爛額。
  • 烏克蘭國防部下令全軍必修英語接軌北約
    烏克蘭最近幾年來和北約眉來眼去,拼了老命配合北約東擴步伐,急切想要成為北約集團的一員。◎烏克蘭陸軍第58獨立機步旅士兵在北約教官指導下進行訓練根據烏克蘭國防部在其官網發布的聲明,這項舉措是烏克蘭武裝力量與北約全面接軌的必要手段。即日起,烏克蘭國防部將在烏克蘭專業國防教育系統中將英語納入必修課程,新入學的國防類院校新生將接受系統的英文教育。
  • 俄羅斯「暴徒M」戰力強大,北約同噸位無對手
    有關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以後國力不斷下降論調不時出現,加上喪失了黑海烏克蘭境內的大型造船廠和港口,很多人以為俄羅斯不再有能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加上國力盡失所以才造出這種不屑一顧的小軍艦。但實際情況不是那樣,普京大帝不是傻瓜,他懂得策略,知道手裡有什麼牌,在國際牌局中能打出適合自己實力的牌。
  • 俄軍與北約同期在黑海舉行軍事演習,俄稱正「監控」北約船艦
    俄羅斯軍隊在黑海開始了軍事演習,與此同時北約也正在此地開展聯合軍事演習。據俄新社7月5日報導,根據俄南部軍區黑海艦隊相關通訊部門消息,俄羅斯軍隊在黑海海域內開始了其原先計劃好的軍事演習,與此同時在此地北約也正在黑海西北部水域舉行其代號為「海風」(Sea Breeze)的聯合軍事演習。
  • 烏克蘭派特種部隊參加北約軍演,臨時抱佛腳突擊學習英語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防務博客」網站11月25日報導,近日,美國歐洲特種作戰司令部宣布,烏克蘭特種部隊已經在德國霍亨菲爾斯與美國陸軍第二裝甲旅匯合。 據報導,自今年9月開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多國為加強盟國與夥伴國家之間的互操作性,在德國霍恩費爾斯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代號為「Combined Resolve XIV」。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次演習還邀請了烏克蘭以及立陶宛,烏克蘭軍隊決定派出尖銳特種部隊參演,立陶宛國家志願部隊(KASP)也將參加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