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較量貫穿全球各個領域,軍事方面的博弈尤為激烈。到了上世紀80年代,蘇聯已基本建成了一支僅次於美國海軍的全球第二大海上力量,並開始向航空母艦這一美國傳統優勢領域發起衝擊,建造並擁有了首款國產大型航母「庫茲涅佐夫」級。不過,隨著29年前蘇聯的解體與「冷戰」的結束,俄羅斯的國力一夜之間近乎跌入谷底,直至近年來才逐步略有起色,開始有餘力重新規劃屬於自己的國產航母……
據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消息人士稱,俄軍方將在本月底與位於克裡米亞的「海灣」造船廠籤訂合同,委任該廠為俄海軍建造首批兩艘直升機航母,總成本接近1000億盧布。按照計劃,首艘直升機航母將在今年5月上旬開工,若一切順利,可在2026年交付俄羅斯海軍,第二艘預計於2027年交付。同時,這款直升機航母將具備使用垂直起降戰機的潛力。
平心而論,對於衰弱已久的俄羅斯海軍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要知道,冷戰結束29年來,俄海軍被迫退役了一大批蘇聯時代建造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其中相當一部分軍艦的技術狀態還很不錯,但苦於軍費不足,它們只能尚在「壯年」期間就卸甲歸田,排隊步入拆船廠。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逐步好轉,俄海軍也增添了一批千噸級的輕型艦艇,如22800型和21631型等,它們被外界稱作「小型飛彈艦」。不過,儘管俄羅斯設計師以「鬼斧神工」般的技藝,在這些不到1000噸排水量的軍艦身上整合了相控陣雷達、大口徑主炮、垂直發射系統和對陸打擊巡航飛彈,為其堆砌出了不亞於五六千噸戰艦的綜合火力。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火力再兇悍的輕型艦艇也只是近海作戰裝備,根本執行遠洋部署任務,它們暴露出俄海軍正逐步喪失遠海戰力……
所以說,一旦這兩艘航空母艦得以如期完工和交付,其將再度賦予俄羅斯海軍夢寐以求的遠洋立體戰鬥能力,有望成為未來10到15年內,俄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戰力。只不過,這種戰鬥力的提升或只表現在縱向對比中,若是橫向對比一番,或許外界大都會對這款直升機航母報以一聲失望的嘆息。
根據俄方披露,「海灣」造船廠承建的直升機航母全長220米,其中直通式飛行甲板的長度約210米,滿載排水量2萬噸左右。可搭載20架各型直升機。根據艦體基本布局不難看出,這就是一艘兩棲攻擊艦。相比起我們的075型或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俄制產品的排水量基本只有後兩者的一半,可謂相當保守。
排水量的差距帶來的是綜合作戰能力的差距,如航程、載機量、海上自給能力等。不過,考慮到冷戰結束29年來,俄羅斯從未建造過滿載排水量超過7000噸級的作戰用艦艇,能一次開建2艘2萬噸級直升機母艦,已然是「跨越式」的飛躍了,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這也足見俄政府對航母的重視,尤其是總統普京對俄羅斯航母落後一事的不甘。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倘若這款俄制直升機航母參考美國兩棲攻擊艦的「制海模式」,以垂直起降戰鬥機為主要裝備,強調對空對海作戰,那麼傳聞已久的雅克-201型隱身垂直起降戰機項目或將同步現身。雅克-201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雅克設計局研發的新一代垂直起降戰機,直到2018年才獲得俄官方認可。倘若說只有2萬噸級的直升機航母差強人意的話,那雅克-201還是值得外界期待的,因為其或將成為繼美國F-35B隱身垂直起降戰機的一大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