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艦總噸位130萬噸!中國海軍未來5年有大發展:等於5支法國海軍

2020-12-11 迷彩虎視頻

文\世界

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一直都是軍迷們所關注的焦點話題,過去我們曾經創下了一年下水一支法國海軍,連續多年蟬聯世界海軍年度造艦總噸位排行榜冠軍的輝煌。而在創造了這些曾經的輝煌以後,我們也需要展望未來,為中國海軍長遠的下一步發展做好規劃。一份在網絡上流傳出的中國海軍未來5年總造艦噸位表單就引發了關注,在這份表單當中,總計130萬噸的新艦總噸位可以說是最大的亮點,約等於5支法國海軍絕不是空談。

在這份建造清單的最前列,首先便是滿排8萬噸的新型航母2艘,總計16萬噸。按照目前躺在上海江南造船廠船臺上的新航母已經進入分段合攏階段,預計明年就可大體成型、完整露面的情況來看,在2021年到2025年之間再建一艘新航母應當問題不大。中國有這個能力當然也有這個建造速度,滿排8萬噸、搭載電磁彈射器的新型航母,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常規動力航母的極限,相較於只建一艘、近似於積累建造經驗的山東號航母來說,性能強勁的新航母極有可能會建造第二艘乃至於是第三艘,確保中國海軍在過度至核動力航母之前擁有強大的實力。

再接下來便是合計5艘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單艘滿載排水量3.6萬噸,5艘總計便是18萬噸。075型兩棲攻擊艦目前已經下水2艘,根據在這2艘075上得到過實際論證的建造速度來看,1年建成1艘075是完全可行、可信的。前不久傳出了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開始吊裝艦島的消息,這可以更進一步地佐證這一足稱驚人的建造速度。在這之後還有8艘071型船塢登陸艦的建造計劃,按照071單艘滿排1.8萬噸的噸位來計算,8艘071的滿排總噸位即是14.4萬噸。

在為航母以及大型遠洋艦隊的綜合保障方面,更多的大型遠洋補給艦必然是必不可少。2艘901型和6艘903型的總建造數量可以很好地補充這一點,二者的建造總噸位分別是9.6萬噸以及13.8萬噸。再往後即是第二批改進型055驅逐艦的建造計劃,與首批055一樣總計建造數量仍為8艘,8艘1.2萬噸滿排的055總和噸位即是9.6萬噸。當然,較之055要有所不如,但性能依舊位居世界前列的052D驅逐艦同樣有建造計劃,23艘052D的總建造噸位達到16.1萬噸。

最後登場的便是各型號的護衛艦和輔助艦艇,新型的057護衛艦和054A護衛艦建造數量分別為10艘和20艘,5萬噸與8萬噸總噸位合計即為13萬噸。2艘新型醫療船的總噸位為1萬,再加上預期之內的096型戰略核潛艇和095型攻擊核潛艇,二者預期合計總建造噸位也會達到20萬噸。以上這些所有提及的艦艇總噸位相加已經達到130萬噸,這等同於5支現役總噸位28萬噸的法國海軍。至於這份建造清單到底能否實現,這還需要點時間讓我們一起去共同見證。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2020年服役32艘軍艦,總噸位約14萬噸,超過全球總和1/3
    2021年開始,就代表了2020年已經過去。然後,就又來到了喜聞樂見的總結環節,而今天我們要盤點的,則是中國海軍在2020年的成績,作為2020年的「下餃子」大戶,中國海軍在2020年又服役了多少新戰艦呢?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落魄的貴族——法國海軍,PANG航母為了體面,依舊使用核動力
    早在1900年之前,法國就已經認識到了,曾經太陽王的榮耀已經不屬於法蘭西,法國已經無緣世界霸權了,因此法國海軍發展日趨保守,時至今日法蘭西海軍最為驕傲的就是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但是法國只有一艘航母,一旦戴高樂出問題法國海軍就只剩下灰頭土臉了,因此進入千禧年以來,法國一直在鼓搗新航母計劃,時至今日馬克龍宣布PANG航母將於2038年接替戴高樂。差強人意的戴高樂,但是戴高樂就是法國海軍的體面!
  • 噸位達到7.5萬噸,馬克龍宣布「XXL碼」法國新航母將在2038年接替...
    馬克龍8日到訪法馬通集團時宣布,未來新建的法國航空母艦將和「戴高樂」號一樣使用核動力,並在2038年接替「戴高樂」號航母。《20分鐘報》稱,核能仍然是法國戰略自主權的基石。燃油推進器的成本雖然更低,但是選擇核動力是因為這可以讓法國在核技術、核工業等領域保持長期性的競爭力和優勢。
  • 法國新航母7.5萬噸,搭載30架艦載機,超越英國航母成為歐洲新標杆
    新航母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12月8日正式公布,其計劃採用核動力推進技術,新航母全長將達300米,甲板全寬80米,水線為40米,排水量達7.5萬噸,可載30架戰鬥機,各項指標均超過「戴高樂號」航母。新航母將能夠容納2000名水手,並且法國計劃2025年底架設建造工地,2038年新航母投入使用,以替代現役航母「戴高樂」號,也有其相關的配套艦載機,使用最新研發的機型NGF/SCAF型艦載機,用來替代曾經在陣風艦載機,也同時準備取代歐洲的颱風,以及大黃蜂,計劃2025年首飛,2040年艦載完畢並且服役,成為與航母配套的系列工程,具體性能不得而知,可見法國重振昔日雄風的野心,未來有望成為歐洲第一大海軍
  • 法國也配威脅中國?中國一年造艦噸位超過一個法國海軍,怎麼比?
    據環球時報12月7日報導,多方消息已經證實,法國在2021年5月會與美日兩國在日本境內的一個無人小島上展開一場海陸聯合軍事演習。法國海軍參謀長範迪爾表示,法軍要展示法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並傳遞法日合作的信號……這次(軍演)這個信息是發給中國的。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17艘艦,扛線50年,逼退2萬噸大船!中國海軍首次大驅計劃
    ▲雙聯130mm炮,很熟悉的造型這兩種用來試手的軍艦都是千噸級的小船,技術水平停留在40年代,只能看守海岸,出不了遠洋。要向大洋進軍,就得有更大更猛的驅逐艦。在1959年,中國海軍提出了新一代飛彈驅逐艦研製計劃,而且部分關鍵設備的研製已經開始,如蒸汽動力裝置、雙管130艦炮、高強度鋼等。
  • 海軍強國展現實力,7艘萬噸大驅接連下水,張召忠一席話讓人放心
    圖為055驅逐艦下水儀式在不久前,一個海軍強國展現實力,7艘萬噸大驅接連下水,這個國家就是中國,自055驅逐艦首艦下水後的這段時間裡,陸續有更多的055下水,而就在幾天前,第7艘055也成功下水,在7艘萬噸大驅接連下水後,美軍徹底坐不住了,因為055驅逐艦擁有比阿利伯克級更強大的性能,那麼055到底有多先進呢?
  • 二戰時期德國海軍驅逐艦,驅逐艦巡洋化大噸位強火力,二戰炮驅的...
    德國Z系列驅逐的開啟 一戰之後的為限制德國海軍發展,在《凡爾賽合約中》除了對德國的大型水面艦艇做出限制外,噸位較小的驅逐艦也有限制,其中就有禁止德國建造排水量超過800噸的雷擊艦(也就是驅逐艦)。
  • 洪澤湖艦在青島光榮退役 正式告別海軍戰鬥艦艇序列
    9月6日上午,青島某軍港碼頭,被譽為「中華補給第一艦」的人民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隆重舉行退役儀式,正式告別海軍戰鬥艦艇序列。1979年9月6日,作為當時海軍噸位最大的艦艇之一,人民海軍第一代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在大連紅旗造船廠下水,從此開啟了38年劈波斬浪、挺進深藍的徵程。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對馬海戰」中日本的「敷島」級前無畏艦兩種不同口徑的主炮彈道、射速、彈著點都是不同的,在緊張的戰鬥中往往就會忽略這些影響射擊精度的關鍵因素從而導致主炮命中率會有所降低。英國看到這種情況之後決心發展一種大口徑主炮統一的戰艦,大口徑主炮用於進攻,小口徑副炮用於自衛,1906年「無畏」號的出現標誌著新時代的開始。
  • 中國海軍發展速度太快,超越日本了嗎?美:一項參數日本遙遙領先
    中國海軍發展速度很快,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中國海軍的發展究竟有多快這個問題,長久以來確實一直保持著不小的爭議的,甚至還有西方軍事專家認為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孰強孰弱,都是個不好說的問題。中國海軍首先,美國戰略與評估中心指出,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在近幾年來的世界海軍排行榜上連續蟬聯世界第一。不但在艦船種類上徹底填平了原先與美國海軍之間存在的短板差距,在新下水艦船質量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進步,擁有像055驅逐艦這樣的世界先進海軍艦艇。
  • 美國海軍真壕!新一代護衛艦艦體造價直逼055 噸位僅相當於052D
    美國海軍真壕!新一代護衛艦艦體造價直逼055 噸位僅相當於052D美國海軍周四將一份價值7.95億美元的合同授予一家造船公司,開始生產的下一代新型飛彈護衛艦。Fincantieri Marinette Marine公司(義大利芬坎提尼海洋系統)贏得了設計和建造第一艘新型飛彈護衛艦的合同。
  • 中國海軍抗戰中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戰役是哪次
    自沉43艘軍艦商輪、185條民船鹽船,築起一道水下封鎖線;擊落敵機6架、損毀日艦10餘艘,展開一場海空大作戰;掩護上海146家工廠、1.5萬噸設備、2500名工人撤離,贏得一輪時間爭奪賽。然而,這場中國海軍在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戰役,卻長期鮮為人知。今天,我們輾轉沉船要塞、烽火炮臺,去探尋和打撈那段隱於水底的記憶。
  • 二戰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哪個強?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和日本是二戰時期的兩大海軍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兩大海上力量。在二戰中,英日兩國海軍都有不俗的表現,英國海軍力壓德意海軍,日本海軍更是敢和美國掰腕子,所以人們對兩國海軍哪個更強大爭議很大。
  • 中國海軍究竟曝光了什麼 「巨無霸」?滿載排水量接近中型航母
    圖為試航中的901型補給艦【思遠軍事第96期】近日,中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901型超級補給艦已經開始試航,因此,有美國白宮官員表示,901補給艦是中國為航母艦隊裝備的後勤補給艦,可以支持中國海軍執行遠洋作戰任務,因此,伴隨著中國海軍日益強大,美國海軍可能以後就不敢亂來了。
  • 外媒:法國將新造7.5萬噸級新核動力航母 2038年入役
    法國官員說,這艘法國海軍歷史上的第11艘航母將由法國防務承包商海軍集團建造,配備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研製的新型電磁艦載機彈射系統。報導稱,這艘新型核航母長300米,排水量7.5萬噸。它將能夠搭載多達30架「陣風」艦載戰鬥機或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目前正在研發的後續新型戰機。
  • 海軍條約時代的產物,薄皮大餡的英國巡洋艦,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比如說英國有當時最大規模的海軍,其次是美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本來法國和義大利希望借著瓜分德國艦隊的機會,分一波德國公海艦隊的戰艦,奈何英美反對的同時,公海艦隊把自己的軍艦還給沉大海裡去了。 而且更為要命的是因為美國開始興建新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日本也有了連鎖反應,如果按照這一情況發展,估計世界大戰也就真的是不遠了。
  • 為什麼美國造不出比大和號更大的戰艦,美國海軍:都怪運河窄了
    在二戰前戰列艦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象徵,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各國戰列艦的噸位被限制在了35000噸以下。但隨著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失效,各國海軍紛紛展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在1936年到1938年間各國紛紛開工了超越以往噸位的超級戰艦,英國建造了喬治五世級,德國建造了俾斯麥級,法國建造了黎塞留級。英法由於對手實力不強新的戰艦噸位也就超過了4萬噸,德國則由於一戰戰敗多年沒有大型戰艦製造經驗,雖然工業實力夠強,5萬噸的俾斯麥級已經是德國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