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的新航母怎麼樣了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近日,有俄羅斯媒體刊登署名謝爾蓋·伊先科的分析文章,建議俄向中國購買航母,「如果自造航母,我們將落在世界造艦工業後面,因為俄新航母上不會有耗能巨大的電磁彈射裝置。如果沒有彈射裝置,航母就無法配備重型遠程預警機。」「或許俄羅斯真的應該購買中國航母?如果放得下面子,是不是該開始與北京討價還價了呢?」

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航母作為「大國重器」,俄羅斯不是因為面子問題拉不下臉向中國採購,而是作為大國,俄羅斯不會輕言放棄航母,它會把自主建造大型軍艦,尤其是航母的技術和工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從1960年開始,俄(蘇)海軍有近60年設計、建造和使用航母的歷史經驗。蘇聯海軍建造了4艘基輔級航母(1143型)、兩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1143.5型)。目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海軍唯一一艘在役航母,與我海軍遼寧艦為姊妹艦。該航母從1991年開始服役,已接近退役期限。近年來,俄海軍建造新航母的呼聲不斷,先後披露了多個新航母建造計劃。

俄羅斯的航母計劃

蘇聯解體後,俄國內對是否要繼續擁有航母爭論不休。2000年,普京總統上臺,海軍和航母建設工作開始得到重視。普京指出,「沒有強大的海軍,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國家。」2001年,普京批准了《俄聯邦2020年海洋學說》和《俄聯邦海軍未來10年發展規劃》。這兩個文件指出,俄海軍到2025年要擁有300~320艘現代化戰鬥艦艇,其中包括6艘航母。

2003年6月,俄海軍在第一屆聖彼得堡國際海事防務展上展出了一個中型直升機航母模型,它以「基輔」級航母為原型設計,但整體外形,特別是甲板以上部分比前者要簡潔得多,上層建築與「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相似。這可能是俄海軍20世紀初建造新航母的最初設想。

2006年,普京總統要求俄海軍著手研討、論證新航母的研製計劃。俄海軍後來披露的新航母技術指標和參數是:艦長超過300米,可搭載艦載機40架,艦員編制2000人,艦上裝備防禦性武器,防空系統最大射程為150公裡,總體造價30億~35億美元。

兩年後,俄羅斯又提出了《建造海上航母綜合體的聯邦專項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認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航母都將繼續充當強大海軍集群的核心,是保證俄羅斯在世界大洋所有區域獲取軍事優勢和進行政治施壓的主要工具。為了確保戰時完成任務和平時做好作戰準備,俄海軍最理想的狀態是擁有3~4個航母突擊群,其中1個航母突擊群固定在對俄較為重要的海域執行作戰任務,1~2個航母突擊群執行戰備任務或在基地駐泊,1個航母突擊群在工廠維修保養。」

「海上航母綜合體」建造計劃包括作戰系統和保障系統兩大部分。作戰部分包含航母(綜合體的主體)及其艦載機群(航母的主要武器);保障部分包含航母駐泊點的岸上基礎設施和艦載航空兵的地面訓練體系。

這個計劃將俄新建航母排水量定在7萬噸左右,動力裝置為純核動力或核動力與燃氣動力組合兩種解決方案。俄方認為,建造航母綜合體最大的技術風險可能在艦載預警機和引導機上,因為俄國內還沒有類似產品的研製。

《計劃》完成的期限是2011~2025年,分技術設計、施工設計、開工建造、各種驗收、生產接裝艦載機和航空武器等5個階段完成,每個階段約3年時間。俄國防部是《計劃》的國家訂貨總協調人,俄羅斯工貿部和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是計劃的國家訂貨方。

但無奈的是,由於資金短缺、人才流失和技術儲備不足,俄海軍建造新航母的計劃一再推遲。俄羅斯「航母來了」,近年來逐漸成了國際社會嘲弄俄海軍的一個笑話。

2018年2月25日,俄國際文傳電訊社又傳來消息:俄羅斯正在為其海軍制定新的「風暴」核動力航母建造計劃。

「風暴」航母計劃不只是願景

2017年7月20日,俄總統普京籤署了俄國防部制定的《2030海軍發展計劃》。該計劃指出,為全面建設均衡發展、綜合實力強大的海軍,俄羅斯計劃建造新航母,其性能要優於美英等強國海軍航母,用途也要比它們的更廣泛,不僅能搭載飛機、直升機,還能裝備反艦飛彈和強大的防空系統,在海戰中擁有強大的自我防護能力。

俄羅斯在《2030海軍發展計劃》框架內向外界公布的「風暴」23000型新航母,由俄羅斯克雷洛夫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設計。排水量可達10萬噸,長約330米,寬40米,最大航速30節,吃水11米,為核動力和燃氣動力混合搭配,可攜帶各種用途的飛機和直升機90架。此外,它還設計安裝電磁彈射器,以縮短艦載機起飛距離。俄海軍推出的這一款航母性能直衝美國最新建造的「福特」號超級航母,後者搭載的艦載機只有75~80架。

俄羅斯計劃2030年前將「風暴」23000型航母交付海軍使用。據估計,新航母造價約3500億盧布(折合56億美元),但實際很可能要花費兩倍甚至更多資金。

新航母建造計劃披露後,各方反應不一。俄戰略形勢研究中心專家波諾馬連科認為,俄羅斯海軍實力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落實《2030海軍發展計劃》中的目標,包括航母目標沒有問題。2017年8月,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鮑裡索夫在「軍隊-2017」國際論壇上表示,俄海軍新型航母建造工程計劃於2025年啟動,這已被寫入新的國家軍備建設計劃草案。

然而,也有人對這些構想能否實現持懷疑態度。2017年6月,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報導稱,美俄兩國的一些分析家認為,俄新型航母造價高昂,在俄軍方現在還沒有敲定的情況下,新航母計劃可能只是「願景」。專家們估計,新航母的建造時間至少需要8年,即使能夠如期開始建造,可能也要在2030年後才能加入俄羅斯海軍。

建造新航母的經費應該沒問題

從2001年普京總統批准《俄聯邦海軍未來10年發展規劃》到現在,俄多次提出自己的航母發展設想,均未能如期落實計劃。但筆者認為,俄方三番五次公開自己新航母發展計劃,並層層加碼,推出性能更為優越、用途更為廣泛的航母設計,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他們建造新航母的長遠決心,以及追求「一步到位」、建造世界領先水平航母的強烈願望。從各方面情況分析,俄建成新航母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樂觀估計,2030年或稍晚幾年,俄羅斯海軍有望擁有一艘新航母。

俄羅斯擁有4.3萬公里海上邊境線,從它所面臨的地緣政治形勢和追求的海洋利益觀分析,俄羅斯必須建設和發展一支強大、均衡的海軍力量,其中包括航母力量。唯有這樣,才能實現其「近海防禦、遠海作戰、遠洋存在」的海軍總體戰略。

俄在技術層面建造新航母的問題並不大。蘇聯解體後,原有的航母建造基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留在烏克蘭境內,但航母的總體設計單位在俄羅斯,雖然人才流失嚴重,但當年的技術骨幹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加上蘇聯當年研製並開始建造「烏克揚諾夫」號核動力航母的全部資料被俄羅斯接收,因此在此基礎上設計核動力航母並不是很困難。此外,俄海軍核動力潛艇的建造從沒有停止,且都是批量生產。俄民用核動力破冰船一直在使用,新一代核動力破冰船已開工建造多艘。所以,在最為重要的動力系統方面,俄羅斯海軍不會被難倒。

2016年~2017年敘利亞戰爭期間,俄海軍有史以來首次使用航母參加戰鬥行動。此次「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因技術狀態差,曾遭到西方國家的嘲笑,但行動依然展現了航母在執行作戰任務方面的高超作戰效能。

行動期間,負責戰鬥值班任務的俄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從航母上共完成了420次戰鬥飛行,摧毀了恐怖分子在敘利亞的1200多個據點。同時,航母還發射巡航飛彈對敘利亞境內的目標實施了打擊。航母在敘利亞戰爭期間的實戰效果,再一次堅定了俄軍方建造新航母的決心,尤其是在美國目前對俄加緊實施軍事打壓的現實條件下,俄建造新航母的願望顯得更為迫切。

建造新航母,資金是個大問題。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017年全球軍費報告顯示,俄羅斯2017年的軍費開支是663億美元,而建造航母及其配套設施可能需要上百億美元。考慮到建造航母屬於俄聯邦專項計劃,不會僅靠軍費開支,且預算跨好幾個年頭分別實施,在目前俄羅斯經濟狀況趨於穩定和逐漸向好發展的大背景下,研製、設計、建造新航母的經費應該能夠得到保障。

蘇聯時期,海軍的全部航母都在黑海造船廠建造。蘇聯解體後,黑海造船廠留在了烏克蘭。2014年4月,克裡米亞事件之後,俄烏關係全面惡化,俄羅斯在建造新航母方面肯定不能指望獲得烏克蘭的幫助。目前,最有條件建造新航母的地點只有俄境內的北德文斯克北方造船廠了。2006年起,該廠開始建造10萬噸級船塢,可供建造新航母使用。設計中的該船塢體積達58.8萬立方米,同時該廠還安裝了1500噸的龍門吊。所以說,俄建造新航母的工廠基礎設施應該沒有大問題。至於建造大型艦船需要熟練工人問題,從2004年開始,俄為印度改造「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時,已經訓練出大批技術熟練的工人,因此,北德文斯克成了俄羅斯人眼中的「未來航母城」。

2017年9月,俄政府負責軍工生產的副總理羅戈津在參觀俄遠東「紅星」造船廠時說,俄未來也可能會在遠東的「紅星」造船廠建造新航母。不過,俄遠東地區的基礎工業和交通設施落後,熟練技術人員欠缺,並且遠離俄經濟、政治、科研中心,現階段俄最有可能建造新航母的地點仍是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廠。

(作者單位:海軍研究院)

相關焦點

  • 英國海軍勢要來東亞!新航母發生漏水現象,俄羅斯戰艦逼近家門口
    英國海軍勢要來東亞!新航母發生漏水現象,俄羅斯戰艦逼近家門口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英國以前的軍事實力確實很強,被稱之為日不落帝國。但是現在英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壓根就比不上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國家。
  • 要什麼航母?俄新武器將於年底列裝海軍,美航母真正對手現身
    在現代社會中,強化海軍是每個國家提升綜合實力的關鍵一環,尤其是航母的建造,對很多國家而言刻不容緩。航母作為海上霸主,還有一個「吞金巨獸」的別稱,顧名思義,其花費的金額是巨大的,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研製航母。
  • 英國皇家海軍宣布最新航母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由「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領頭的航母戰鬥群宣布已形成初始作戰能力(IOC),意味著它已能夠進行作戰並按計劃執行一系列的任務。英國政府的網站上出現了一條有關新航母及其護航艦艇準備就緒執行戰鬥任務的消息。新聞稿中說,這艘新航母的首次戰鬥任務應該在今年展開。
  • 冷戰結束29年,俄羅斯總算開工新航母!6年後交付但噸位令人失望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蘇聯已基本建成了一支僅次於美國海軍的全球第二大海上力量,並開始向航空母艦這一美國傳統優勢領域發起衝擊,建造並擁有了首款國產大型航母「庫茲涅佐夫」級。不過,隨著29年前蘇聯的解體與「冷戰」的結束,俄羅斯的國力一夜之間近乎跌入谷底,直至近年來才逐步略有起色,開始有餘力重新規劃屬於自己的國產航母……
  • 國產航母服役後遼寧艦可能大修,雙航母時代海軍如何「排班」?
    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海軍唯一一艘航母遼寧艦3月18日再次出海,並於20日自東海南下穿過海峽。這是遼寧艦今年第二次開展跨區訓練。2個月前,中國海軍新年開訓後,遼寧艦就南下穿越海峽,赴南海進行過訓練。為什麼美國海軍堅持不懈地嚷嚷一定要湊夠12艘核動力航母呢?因為如果是12艘,則美國海軍基本可以在一年之中保證隨時有4艘航母可以向任何有「需要」的熱點地區部署。而在美國海上戰略之中,亞太地區、印度洋/中東地區、大西洋,都屬於必須至少有1艘航母常態性部署的重點地區。要滿足這樣的要求,隨時可以出動4艘航母確實算是最低標準了。美國海軍現行航空母艦維護周期制度。
  • 俄羅斯航母為何總是黑煙滾滾?原來他們居然給鍋爐燒海水!
    俄羅斯航母「冒黑煙」成為了軍事愛好者樂此不疲的談資,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煙囪裡冒出的黑煙使得其在海洋上航行時,很遠就會被偵查飛機肉眼發現,這也留給了軍迷們一個爭議的話題,為何俄羅斯航母的黑煙如此嚴重。從俄羅斯此前發出的消息來看,這臺舊鍋爐恐怕是廢了。俄方已經為庫茲涅佐夫準備好了一臺КВГ-6М型自動化增壓型鍋爐,由俄羅斯聖彼得堡鍋爐製造特種設計局研製。這裡有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航母用鍋爐這樣的大型設備屬於封艙件,一般在航母上層甲板封閉之前就會安裝進去。
  • 中國海軍究竟曝光了什麼 「巨無霸」?滿載排水量接近中型航母
    圖為試航中的901型補給艦【思遠軍事第96期】近日,中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901型超級補給艦已經開始試航,因此,有美國白宮官員表示,901補給艦是中國為航母艦隊裝備的後勤補給艦,可以支持中國海軍執行遠洋作戰任務,因此,伴隨著中國海軍日益強大,美國海軍可能以後就不敢亂來了。
  • 當年俄羅斯差點買走瓦良格,卻為何拱手讓人,成就中國第一艘航母
    蘇聯解體時,這艘航母的建造進度停留在68%左右,而當時烏克蘭境內完工度最高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因為擁有完善的動力系統,所以很快就被俄羅斯海軍緊急轉移,剩下兩艘還在建造中的航母,一艘是已經下水但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另一艘則是船臺上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
  • 俄羅斯航母丟醜後再出硬招,把北約輕視腔調一掃而光
    向地中海部署的俄羅斯海軍航母再通過英吉利海峽時大冒黑煙,遭到了美歐媒體的一致嘲笑。就連俄羅斯國內也認為這種現象在這個時候出現,也是相當丟醜和令俄羅斯海軍尷尬的。俄羅斯軍方中將自嘲稱,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冒黑煙是刻意的戰略威懾舉動。不過俄航母的動力系統水平擺在那裡辯解也是多餘,而且航母艦隊部署地中海的戰略意義絲毫不受影響。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相比美歐的現代航母,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確已經老舊和落後,再加上此次部署行動搭載的艦載戰鬥機有相當有限,所以北約有理由輕視它。
  • 落魄的貴族——法國海軍,PANG航母為了體面,依舊使用核動力
    但是法國只有一艘航母,一旦戴高樂出問題法國海軍就只剩下灰頭土臉了,因此進入千禧年以來,法國一直在鼓搗新航母計劃,時至今日馬克龍宣布PANG航母將於2038年接替戴高樂。差強人意的戴高樂,但是戴高樂就是法國海軍的體面!
  • 俄羅斯唯一航母返廠大修,美智庫:修也沒用,讓鄰國造一艘
    導語:俄羅斯唯一航母返廠大修,美智庫:修也沒用,讓鄰國造一艘聯合國五常國家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牛的5個國家,合法擁有核武器,常規軍事體系也十分健全,整體的戰鬥力讓中小型國家忌憚。除此之外,他們還具備打造航母的技術,在海上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然而其中有一個,現如今造不了航母,唯一的一艘返程大修已經很久,什麼時候能夠繼續服役還是個未知數。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
  • 俄羅斯為什麼不造航母?有該國的反面教材在前,航母也不吃香了?
    五常皆造航母,唯俄羅斯例外?航空母艦素有「海上霸主」之美稱,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航母,而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卻並非自己建造的。眾所周知,俄羅斯是蘇聯解體之後獨立出來的國家之一,它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武器,其中就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但是獨立之後的俄羅斯卻沒有重新建造任何航母,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俄羅斯不造航母的背後隱情?
  • 兩艘航母落入我國之手,為何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無緣入列我國海軍
    獲得時間與航母噸位註定了瓦良格號能夠笑到最後1995年韓國大宇造船廠從海參崴拉走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明斯克號與新羅西斯克號,在美日的壓力之下,狀態不佳的新羅西斯克號首先被拆解,當大宇造船廠計劃拆解明斯克號之時,1997年經濟危機爆發,大宇造船廠資金鍊險些斷裂,為了獲得流動資金,大宇造船廠將明斯克號出售。
  • 美海軍上將渲染中國航母將部署印度洋 專家:居心不良
    這個邏輯挺有意思,他認為中國建造的軍艦數量很多、很快,所以中國以後一定會把軍艦特別是航母部署到印度洋,這是他的基本邏輯。另外還有一個由頭,他為什麼不說給巴基斯坦聽,不說給俄羅斯聽,而說給印度聽?因為大家知道,印度對中國海軍的力量是非常敏感的。我們派護航編隊去打海盜,它就說中國海軍在印度洋部署了力量。
  • 架空:俄羅斯心中永遠的痛,韓國海軍的標誌,大韓民國號航空母艦
    利益源於大洋,風險源於大洋,對於屈居半島三面環海的韓國海軍而言,韓國海軍一直以來未曾擁有航母無疑是一件憾事。但是韓國海軍不是沒有機會擁有一艘航母,1995年對於韓國海軍而言,機會到來了!以廢鐵之名,穢土轉生之艦,淪為廢鐵的明斯克與化作韓國的基輔1991年12月25日,龐大的蘇聯轟然解體,曾經蘇聯海軍的矛隼也成為了俄羅斯海軍不可承受之重,對於俄羅斯而言4艘基輔+1艘庫茲涅佐夫每年都需要吞噬大量的經費,俄羅斯實在是吃不消了,因此俄羅斯海軍在1993年做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那就是退役基輔與明斯克,節省下來的軍費用於維持航空反艦兩開花的新戈庫三艦
  • 印軍高層公開內訌,核動力航母大而無用?海軍司令:短視必將後悔
    海軍日印軍迎來好消息?12月4日,是印度一年一度的海軍日,2019年的這一天印度海軍在孟買舉行各類活動慶祝海軍日。這個日子對於新德裡全體而言都是一個昭示野心、威懾對手的好時機。無獨有偶,《印度教徒報》網站在今年的12月4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司令說,「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入列》的報導,據稱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司令預測,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入列印度海軍。
  • 為了所謂的面子拒絕中國,如今美國同時開建雙航母,俄羅斯要涼涼
    但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雖然分得了大量軍事遺產,可是並沒有擺脫蘇聯時期的厄運,經濟逐漸落後,庫房裡堆著很多老款武器雖然可以用,但是新式武器研發費用和生產費用不足。所以俄羅斯海軍戰鬥力逐漸淪為二流水平,甚至已經到三流水平。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想要同美國爭奪世界第一寶座的國家,能夠輕言放棄嗎?當然不會,俄羅斯一直在試圖重建蘇聯海軍。
  • 美軍航母新基地靠近中國 將部署韓國濟州島(圖)
    如果將來再列裝F-35C新一代隱身艦載機,作戰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  訓練執勤休整各佔三分之一  美國現役航母分別編在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美國海軍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準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18個月,並各佔1/3時間。
  • 昔日中國海軍的「航母殺手」或將改裝成主題餐廳?
    kaidream:一百來公裡的反艦飛彈射程,怎麼被吹成航母殺手的?開個會還勝利:就剩個殼有那麼一點點用了,再改也只是形象工程。……我們的網友還是相當犀利的啊!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國的軍事迷對現代級也是恨鐵不成鋼啊!
  • 海軍雙航母同時出海,或將一舉突破協同作戰能力,未來如何應用?
    根據相關公開報導我們可以知道,前幾日,我海軍雙航母同時出海,執行相關訓練任務,為此,有很多軍迷盼望著雙航母或將一舉突破協同作戰能力,當然,這也並非不可能,畢竟兩艘航母的演習區域並不遠。我海軍雙航母目前均已出海訓練當然,目前關於雙航母編隊的說法,大部分都還屬於推測。但無論如何,我海軍已經具備組建戰鬥力強悍的雙航母編隊的能力。那麼,這種國之重器未來將如何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