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握了應急自救知識後,小記者們分為A、B、C三組進行輪流實戰演練,不少家長也加入到學習的隊伍中。
A組小記者先體驗心肺復甦。「右手疊放於左手手背,十指交叉,將掌根部置於兩乳頭中心位置,手臂伸直,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壓,連續按壓30下……」小記者們在曹文的指導下,輪流對模擬人進行心肺復甦。曹文還告訴孩子和家長,心肺復甦並不複雜,只要多加練習,就能很快掌握按壓的位置、按壓的力度和深度。
B組小記者學習如何打繩結。原來,在發生火災時,如果樓層不高,想從窗臺逃生,但是又沒有足夠長的繩子,可以用結實的繩子、被單或者窗簾打結連接起來。根據不同用途戶外繩結打法很多,有平結、漁人結、水手扣等。小記者們學得熱火朝天,家長們也躍躍欲試,拿著繩子請教老師更多複雜的結繩打法。
「當吃果凍或者糖果時被噎住,你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喝水拼命咽下去」,「拍打背部」小記者們七嘴八舌。「錯!這種方式不僅不起作用,還會將異物更加深入呼吸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背後抱住受害者,一手握拳,向上用力衝擊其腹部,反覆實施,直至吐出為止。這兩種方法叫做『海姆立克急救法』。」曹文向C組小記者介紹了被噎住時正確的急救方式。在一旁的家長們則現場就抱起孩子做起了演示。
此外為了讓孩子和家長遇到危險時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曹文還講解了在遇到踩踏事件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並現場模擬擁擠和摔倒時的情景,指導小記者和家長及時作出正確反應。
「寒假裡,孩子獨處和外出的機會多了,遇到危險的機率也比平時高。今天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光是小記者,就連我們家長也學會了很多知識。特別是打繩結、海姆立克急救法,在野外如何求救等都是非常實用的,希望這樣的活動以後可以多舉辦,可以走進校園,讓更多的孩子學會應急自救知識。」赤壁路小學小記者徐琰楓的家長說。 見習記者 何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