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小腳趾甲是兩瓣的?
時間:2017-09-11 23:2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小腳趾甲是兩瓣的? 腳趾兩瓣,又叫跰趾或者復甲,在醫學上稱作瓣狀甲或小腳趾復形,實際上瓣狀甲是一個常染色體顯性性狀,而其確實是漢族人群的一個特徵,但普遍認為,其並不能作為一個族群的特定標誌。因為並不是只有漢族人才會有復甲,也並
原標題: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小腳趾甲是兩瓣的?
腳趾兩瓣,又叫「跰趾」或者「復甲」,在醫學上稱作瓣狀甲或小腳趾復形,實際上瓣狀甲是一個常染色體顯性性狀,而其確實是漢族人群的一個特徵,但普遍認為,其並不能作為一個族群的特定標誌。因為並不是只有漢族人才會有復甲,也並不是漢族人都是復甲。小腳趾復甲形態,在東亞地區普遍存在,只是在漢族人中出現頻率 罷了。
據研究,小腳趾復趾形態可能是早期華夏先民因為不穿鞋子勞動,經常摩擦導致基因突變產生,後期由於沒有功能障礙和自然選擇性,所以一直保留至今。也可能是融入漢族的某個少數民族的特徵。
2005年,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邊建超、研究生郝衛國等人曾經對此做過考察和研究,發現從山陝經豫蘇浙到贛閩,瓣狀甲的分布呈遞減趨勢。這表明,瓣狀甲的分布在一定區域裡,的確與山西移民有關。而調查的七個省份晉、陝、豫、蘇、浙、贛、閩的瓣狀甲頻率分別為79.17%、79.51%、63.74%、62.45%、62.54%、36.29%和37.80%,最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瓣狀甲頻率以山西為起點向東南方向呈遞減趨勢。(該段資料摘自百度)
上述遞減的趨勢大致與歷史上的移民路線吻合,也就是說,復甲可能就是北方漢族帶過來的遺傳特徵。書童倒覺得,雖然不能排除 的懷疑,但這種復甲的基因很可能就是北方漢族特有的。
漢族人能夠融合其他少數民族,文化是一部分,關鍵還是人數多,比如在南北朝時期北方漢人人數銳減,鮮卑人大舉進入中原,就有不少被鮮卑化的漢人。如果是少數民族融入的基因,要讓整個族群的復甲達到快八成的這個比例,那還是少數民族融入嗎?分明是漢人被融入啊!
而且復甲分布最多的山西、陝西、河南地區,從古至今一直是華夏文明的核心地區,這些地區的復甲比例 ,甚至將近8成,而復甲分布趨勢也可以證明是從這裡遷徙出去的話,那麼是漢人的可能性更高。
當然,如果硬要說是少數民族融入的基因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這個是顯性遺傳基因,而且從山西遷徙出去的漢人很可能早些時候就已經融合過其他少數民族了,反正上下五千年,漢人無時不刻不在幹融合其他少數民族的事。
答主我還是更傾向於相信這種基因是華夏先民遺傳下來的,各位怎麼看?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