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早在唐朝時期,韓愈就已經告訴我們:人,生存在萬物、自然界當中,本就擁有著最先進的知識和智慧,可總是因為不信心而深陷於「光怪陸離的迷惑」當中,無法自拔。
古人之言,何足珍貴,正可以解決我們下面的一些疑惑。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人們自我意識和民族認同感的加強,逐漸出現了一些關於民族和血統的爭議。
比如最近就有人爭論關於現代漢族人血統是否純正的問題。
有網友在網上發表言論,聲稱純種漢人往往都擁有有幾個共同的特徵,比如小腳趾上會出現兩瓣甲等等。
那這種關於血統的判斷方法究竟是真實的還是在故意製造話題?
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事情真假吧。
兩瓣甲言論的來源
近期,關於漢族人血統論的話題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有網友聲稱只有純種漢人血統的人小腳趾上才會出現兩瓣甲,而其他沒有這個特徵的漢族人都是與其他民族混血的後代。
為了配合這個說法,還有專門的故事。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剛結束亂世,榮登大統,歷經戰火瀰漫、亂世折磨的中原地區迫切地需要休養生息。
但是連年的戰亂造成了嚴重的人口銳減問題,沒有人就沒有生產力,就不能守家顧國,於是機智的明朝皇帝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發出敕令,要求當時人口數量最多的山西遷出部分人口來補缺其他地廣人稀的省份。
但是這裡的遷民並不是我們認知當中的舉家遷徙,而是一戶人家中遷出幾個人,甚至還有一個專門遷移的制度,
這個詔令對於具有故土情懷的山西人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分別那天,婦幼、老翁都聚集在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下,他們無不垂淚、哭聲震天。
這時候明朝官兵為了安慰這些依依不捨的百姓,就說可以在人們的小腳趾上砍一刀,做個記號,方便以後子孫後代憑藉著這個趾甲分瓣的特徵能夠返鄉並認祖歸宗。
後來「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的說法就在山西當地乃至中原地區流傳起來。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就是黃河流域,而山西洪洞縣正好屬於黃河流域,因此明朝時期山西洪洞縣人是最原始的漢族人。
所以網友認為只要是小腳趾呈現兩瓣甲的中國人就是當初從山西遷出者的後裔,從而判斷他們擁有著純正的漢族血統。
當然這只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說故事,並不能作為血統論的證據。
那這次血統論的爭議,我們又能得出什麼信息呢?
血統論的漏洞
首先用刀砍小腳趾屬於物理方法導致的小腳趾呈現兩瓣甲,並不能遺傳給後代,所以這個傳說故事不能當真,更不能作為判斷血統純正的依據。
其次關於小腳趾兩瓣甲,在醫學上也有相關的說法。
小腳趾復趾,又稱為復甲,屬於常染色體的顯性性狀,在醫學上是很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也是腳趾畸形的表現。
形成瓣狀甲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基因,這種畸形現象男女都有可能遺傳,而且不是出生就有,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的過程中出現,小腳趾被擠壓也會出現瓣狀甲。
而科學表明,瓣狀甲的出現還可能與飲食有關。
復旦大學也有關於這方面的調查,根據史料記載,早在五千年前華夏民族就有瓣狀甲這種生理特徵了。
所以瓣狀甲真的要歸於哪個民族的特有的特徵還真難以分辨。
當然,關於漢族人血統論也是一種謬論。
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經歷過無數次的民族融合、遷徙和民族通婚往來,所以現在的中國人已經無法分辨自己的真實血統了,又何來純正血統一說。
而且對於現如今的中國來說,「民族」這一詞彙已然成為了文化概念而不是普通的生理概念。
所以只要是對中華文化有強烈認同感以及文化自信的中國人就是一家人。
身處中國文化圈的中國人就是最純正的中國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