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權威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近日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情緒狀況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中國受訪者的「積極情緒體驗指數」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並且,中國還是「全球負面經歷最少」的國家之一。
一直以來,讓自己快樂都是中國人骨子裡自帶的種族天賦。
清晨五六點鐘,我們會用狂炫酷拽的廣場舞步來擁抱新一天的太陽。
在北方四季如春的寒夜和南方大雪紛飛的豔陽裡嗑著瓜子打著麻將。
走到哪兒、種到哪兒的開心農場是我們的精神家園,火鍋一服燒烤兩頓是我們的治鬱良方。
都說2020年很難,但我們卻始終能讓自己保持微笑,依舊是這條街上最快樂的仔。
2020年的開局實在是太「南」了。
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會全身心地抗拒放假這件事。
如果說忙碌了一整年後迎來的春節假期,是讓你稍作休息之後更好地開啟下一年。
那麼一個無限續費的春節假期,就是把你直接按在地上摩擦,並且完全不給你起來的機會。
當放假成了一種折磨,被困在家裡好幾個月的人們,按理說也應該集體抑鬱了。
被放假逼瘋的中國人們,紛紛把難熬的日子過成了段子。
原本計劃好的各種旅遊行程全都慘遭拉閘,但至少你還能選擇自己的親子遊路線是從床上到廁所,還是從廚房到沙發。
躺累了,可以欣賞欣賞王者峽谷的風景,也可以享受享受全家唯一指定下樓扔垃圾的尊貴待遇。
只要心中步履不停,在躺的各位就都是驢友。
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也沒有放棄這個集體修煉成中華小當家的機會。
閉門苦心鑽研的同時還不忘在線隔空切磋,憑藉自己的實力賦予每道菜全新的定義。
儘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在黑暗料理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但做人呢,最要緊的就是開心啦。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啊?
工作黨們率先開啟了新一年的奮鬥。雖然人不在工位,但馬桶茶几縫紉機,萬物皆可辦公桌。
視頻會議的時候只需要做到上身精緻,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仍然可以盡享毛褲棉拖的溫暖。
相比之下,學生黨們直接寒假接軌暑假,上半年的所有法定節假日全都自動合體,一假更比一假長。
雖然該上的網課還是得上,但上課的姿勢更加多樣化了,坐躺站趴,換個角度學習更快樂。
史上第一屆雲畢業生,線上答辯,線上複試,線上求職,感覺自己過得像個AI。
該走的程序一個都不能少,畢業照拍不了,用PS大法也能撮合出一場天南海北的相見。
疫情的突如其來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隔著網線接收快樂的信號,用自己的方式來釋放快樂的能量。
疫情隔離使得人們網上衝浪的大大增加,廣大網友更是加緊輸出,瘋狂造梗。
「企鵝肉」指的不是一種珍稀動物的皮下脂肪,而是不解風情的鋼鐵直男。
「套娃」也不再是中俄兩國人民的友好象徵,而是複讀機的三維時空形式。
有些梗的源頭一時間讓人難以追尋,但這絲毫不影響你在彈幕裡用它進行瘋狂刷屏:「你品你細品」、「他急了他急了」、「房子塌了」……
一個「啊這」,包含了出乎意料的驚訝,無話可說的尷尬,以及帶著一絲絲錯愕的俏皮。
它是聊天時不知道如何回復對方的「糊弄學」萬金油,也是旁觀看戲卻突然被拉入戰局時的不破戰甲。
這些火遍全網的流行梗仿佛一個接頭暗號,只有互相對上了,才有權限展開進一步的對話。
「我哭了」,「我知道,你裝的」。
確認過眼神,你我都是老衝浪人。
網上衝浪的樂趣不僅限於互相拋梗和接梗的快樂,還有更多令人沉浸其中的花樣玩法。
「人類迷惑行為bot」、「千禧bot」、「直男發言bot」、「魯迅bot」……
各種讓你意想不到的樹洞正在晝夜不分地高速運轉,我家大門常打開,接受各路網友投稿。
輾轉反側夜深人靜的時刻,在「失戀bot」的聊天框寫下自己的故事,配上深夜專屬的BGM,網友們頓時能與在感情中受傷沉淪的你同呼吸共命運。
結束了一天的加班之後,躺在沙發上點開「小奶狗bot」,原地收穫一大批溢出屏幕的可愛毛茸茸,讓人瞬間忘卻生活中成堆的煩心事。
有這麼一批《甄嬛傳》十級學者,他們對劇中那些膾炙人口的臺詞爛熟於心,手機裡保存著最經典的表情包,憑藉一己之力,開闢出一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甄學」。
前不久的美國大選中,川普慘敗。甄學家們惋惜之餘雖遲但到:「究竟是錯付了!」、「先帝未曾廢后,本宮依舊是皇后!」、「這白宮不容本宮放肆,本宮也放肆多回了!」。
泰國王妃恢復王室頭銜,他們激情打字:「鈕鈷祿·詩妮娜,回宮!」
對他們來說,凡事不甄學,臣妾做不到啊!
這些看了令人緊張到腳趾抓地的場景即使真實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不可能以這種自取滅亡的方式來進行應對。但是圍觀了全過程的我們表示,皮一下,很開心。
《咬文嚼字》雜誌社每年年底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流行語。與往年相比,2020年度評選的大部分候選項都來源於網絡上常見的衝浪用語。
「打工人」、「帶節奏」、「一起爬山嗎」、「凡爾賽文學」、「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要是不知道這些瘋狂刷屏的網絡熱梗,那可真是枉為新時代的衝浪人。
在所有候選項中,「Duck不必」一舉成為有力的競爭者,名列前位。
「Duck不必」是成語「大可不必」的諧音形式。
當你想買一杯最普通的波霸奶茶,卻被告知前面還有幾十單要等1個多小時的時候,你可以霸氣地飛過去一個白眼,輕飄飄地扔下一句「Duck不必」,然後瀟灑地一甩頭髮轉身離開。
雖然2019年蛋總義正言辭地指責,濫用諧音梗是要扣錢的,但2020年的國仔依然憑藉「這個仔是不是超載」和「少年老程」的破諧音梗,勇奪脫口秀大會的亞軍。
從脫口秀的舞臺,到網友的激情創作,諧音梗屢遭嫌棄,卻仍舊熱度不減。
這個世界已經被諧音梗統治了。
就連防疫文案都沒逃過諧音梗的魔爪:一心移疫,疫不容辭,疫呼百應……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成語文化有多源遠流長,留給諧音梗大放異彩的空間就有多廣闊。
更絕的是@南京發布 每日疫情通報的海報,向我們完美詮釋了什麼是「諧」的極致。
連續15天無新增,用凡凡的高清大圖配上「無疫煩」的標語;連續22天0新增,用阿聯的一聲大吼「疫漸斂」來鼓舞人心。
還有「樓疫消」、「諸症停」、「零一輪」等被輪番拉出來在線營業。
看到了嗎,諧音梗,這sense如你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