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度白丁:美國職業寫手編撰的段子侵蝕著中國人的自信心

2020-12-18 海疆在線

微博截圖:

原文:

美國組織職業寫手日夜編撰著成千上萬的文章和段子,通過美資背景控制的這些網絡平臺以及精心打造的導師、偶像和大V在中國社會廣泛傳播。每一段篇文章看似「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文章集中起來看,就會發現它們日夜侵蝕著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請你對照一下,是否看過類似的段子?

文化冷戰第一招:滅偶像

例如:《笑噴了,數學帝分析雷鋒同志揀糞》《拆穿西點軍校學雷鋒的謊言》《新華網自爆雷鋒照片大多為補拍》《「完美軍人」歐陽海是怎樣塑造出來的?》《經不起推敲的邱少雲》《焦裕祿的事跡是兩個人拼湊起來的》《「英雄戰士」劉學保的騙局》《草原小姐妹遇險和被救的真相》…每天這些讀起來妙筆橫生,讓人捧腹不已但是卻帶有明顯抹黑、造謠和侮辱性的段子都在摧毀我們的偶像。

文化冷戰第二招:換祖宗

譬如:《一個印度工程師所寫: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中國人在德國吃飯被訓斥》等等等等,在這些編造的虛假段子和文章裡,向中國人日夜勸學、勸儉、勸善、勸勉的對象,全部都變成了外國人…這樣的文章在論壇、微博、微信鋪天蓋地,每天都數以億計地被人閱讀者,深信著,精彩不容錯過。中華文明祖先崇拜的牌坊就這樣被悄然偷換成了外國人的塑像。

文化冷戰第三招:滅自尊

他們編造或誇張炮製出《中國式過馬路》《中國人丟人丟到國外去了》《中國人是世界上少數沒有信仰的可怕國家之一》《中國人有10大不可思議》《中國:不遵守規則的世界》等等虛假文章或以點概面的誇張新聞全面的醜化和詆毀中國人,全面美化外國的人。

這些段子甚至連《知音》《讀者》這樣的傳統媒體上上也比比皆是。

這種針對一個民族的整體抹黑,在歷史上只有希特勒對猶太人幹過,而今天美國人也正通過網絡如法炮製。

文化冷戰第四招:反智識

從《高鐵乘務員因輻射流產》的謠言到《全球變暖,北極冰川融化》的騙局,再到《中國霧霾的元兇是煤炭裡的放射性物質》、《PX項目被環保人士稱之為斷子絕孫工程》《斷子絕孫核電站》等等。

從廈門PX工廠到昆明PX項目,從鉬銅冶煉到啟東造紙,從高鐵受阻到江門核燃料棒項目被擱置,這些反智文章和段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事實上,這些企業都是低汙染的產業升級項目,中國的這些項目被打斷之後,同樣生產這些產品的新加坡、日本、韓國當即聯手對中國實行出口漲價政策。)

文化冷戰第五招:唱衰你

像這種《中國國情最新數據讓人震驚》,《中國不敢公開的大數據》、《中國即將崩潰》等文章比比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章從經濟、政治、產業結構、國情數據等方方面面來論證中國不久之後就要崩潰的文章。這些造謠文章用虛假數據極近誇張扭曲之能,在微博微信和人人網這樣的學生網站以及各大論壇瘋狂傳播。

而寫下這些文章的人,同樣也得到了微博微信的大力推薦和包裝打造,經常出現在網站首頁,各類高端論壇,向全社會傳播一種滅世氛圍和沉船學說。

文化冷戰第六招:亡其史

在他們的傾力推動下,韓戰被描述成了炮灰腦殘戰爭,解放戰爭被描述成了共產黨竊取勝利果實。

他們還編造說「那些幫助共產黨打江山的英雄則被拋棄淪為了乞丐」,「洋人是解放中國的天使」,甚至「連內蒙古丟失都是因為共產黨和蘇聯的秘密契約所造成的」。欲亡其國,先亡其史,試問在這種長年累月的歷史虛無化攻擊下,中國還剩下多少民心?

文化冷戰第七招:汙政府

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有專門的人從事定點抹黑。從「人造假雞蛋」到「打針西瓜」,從「生蛆橘子」到「國產奶粉」,從「房價」到「醫療」從「土壤」到「空氣」無一例外遭到了有組織的虛假信息全面醜化和誇大扭曲。

比如對國產奶粉進行了無止境的圍攻和推薦,篇篇都有上千萬的閱讀量。而就洋奶粉發生的肉毒桿菌事件,我們在整個微博反覆搜索,卻只找到了幾條訪問量幾乎為零的文章。

實際上西方食品和藥品安全問題百出,僅歐洲就曾出現數千個沒有胳膊的「海豹兒」,美國政府規定使用廋肉精是合法的,狂牛症是禁止檢測的!美國是激素使用最泛濫的國家,紐約的人均壽命更是低於北京和上海,而且美國的呼吸道疾病人口是中國的4倍,每11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有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但中國網民現在大多不知道這些,誤以為國外是天堂,中國是地獄。

文化冷戰第八招:散鴉片

神話美國體制、醜化中國體制,以達到引發暴亂和和平演變的目的。《駱家輝坐經濟艙是體制勝利》《小布希自己打傘說明什麼?》《美國為什麼沒有腐敗?》《克裡給中國官員上了一堂震撼教育》《柯林頓不拿公家一支筆》等文章和橋段比比皆是。

西方社會和西方官員被包裝成了一個沒有貪腐、親民聖潔、害怕百姓、簡樸奉公的形象,進而得出結論「只要中國全盤接收美國的改造」,就能將中國社會改造成他們所描繪的樣子。而現在最大的阻礙牆就是中國共產黨,因此必須要推到這堵牆。

這十幾年來網絡每天都這樣這樣地教育著我們的年輕人,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對中國的體制、對中國共產黨、對官員和社會如此地不信任了,精彩不容錯過。(中國當然有腐敗的官員需要我們集體監督和處理,但是美國絕非桃花源,實際上,駱家輝常年包機泡妞,柯林頓家族極端腐敗,歐巴馬全家度假一次開銷數千萬等等在美國並非新聞。可是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正有人長期刻意美化美國官員「偉光正」的形象,並歸咎於「體制」,圖謀以此激發網民的情緒。)

美國的文化白螞蟻戰略非常可怕。如果要是有人懷疑美國存在系統的文化侵蝕戰略,那他絕對是一個白痴。因為這一點連美國人自己都不否認。成千上萬的精心打造的橋段,幽默風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但是它們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可怕的精神毒品。

一個人、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有人不停地、系統地指責、批評、唱衰,這是很能摧毀自信的一種心理戰。美國推動的這種毒品,正在摧毀中國人的國家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政治自信,甚至個人互信。

最為可怕的是,這種毒品,迎合了中國社會的精英階層對這個國家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讓他們最先上癮、上癮最深,欲罷不能,甚至習慣於用這樣的口吻說話,用這樣的視角思考,用這樣的方式參與新的創作,於是這樣的段子越來越多,越來越俏皮,越來越本土化。

如果我們都聽之任之,當我們國家的全面自信被這些段子蛀空,就可能重演前蘇聯的悲劇。一夜之間,一個龐大的國家聯盟土崩瓦解,為什麼?真正的原因是,人民對蘇共、對蘇維埃、對政府已經失去了信任。在有人精心挑撥中國人民與黨和政府的關係時,呼籲有更多人站出來,發出聲音。

我們有不足、有缺點,有問題,確實需要改良、改進、改革,但不能在失去尊嚴、失去自信、失去團結、失去核心領導力量的情況下來做這些工作。中國人,不要再罵中國、罵祖先、罵聖賢、罵自己了。趕快找回自信,團結起來,奮發前進!

網友評論:

@高山流水流:十分有理,必須學而知之。 

@義勇軍衝鋒陷陣:我也來試試:這就是文化戰,思想戰,宣傳戰!對這種潛移默化式的軟刀子更需要提高警惕!什麼是「和平演變」?這就是「和平演變」!什麼是「顏色革命」?這就是「顏色革命」!僅僅依靠普通愛國網民去批駁是遠遠不夠的,相關宣傳部門應該擔起責任主動出擊,更不能漠然處之!

原文連結:http://weibo.com/2431672030/EpQrSCGwR

相關焦點

  • 境外職業寫手編撰各種文章,日夜侵蝕中國的自信心
    美國組織職業寫手日夜編撰著成千上萬的文章和段子,通過美資背景控制的網絡平臺以及精心打造的導師、偶像和大V在中國社會廣泛傳播。
  • 當美國總統的「影子寫手」是種怎樣的體驗?
    最近,歐巴馬四次記者答謝晚宴的段子手主筆大衛·李特接受採訪的一段視頻流出。視頻中,他稱白宮有一個強大的寫手團隊。其實,白宮裡確實有一個專門為總統寫演講稿的寫手團隊。這個團隊通常由10人左右的「段子手」組成,分別負責外交、國內、突發等事務,由首席撰稿人領導。那麼,在白宮裡當段子手是種怎樣的體驗?
  • 如何培養「網絡寫手」
    一方面,他要繼續聯繫一些業界精英擔任授課教師,另一方面,要為教材以及開課的其他事宜作準備。由於該專業被放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大類中,具體專業名字並不會在省教育廳製作的招生指南中出現,所以,王勇一度擔心這個專業不會迅速吸引到考生。但是,他的擔心被證明是多餘的。王勇告訴澎湃新聞:「往年,我們院漢語言文學的第一志願錄取率僅為25%左右。
  • 從建築工人到職業寫手 美國「假新聞教父」的崛起與衰落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周逸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吳碩】美國總統川普對美國媒體的抨擊使「假新聞」成為熱詞。在社交媒體上,真正的「假新聞」生產實際存在著一條完整的「國際產業鏈」。此前媒體曾曝光,在距美國上萬公裡外的巴爾幹半島,存在著專門生產虛假政治信息的「新聞村」。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導,這些信息的主要來源正是美國本土一位被奉為「假新聞教父」的人物。
  • 中國人充滿自信心和自豪感
    暑假期間,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引用該國智庫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自2010
  • 朱安配魯迅,如白丁配鴻儒,悲劇一開始便已註定
    白丁不是不能做朋友,很多白丁都是淳樸可愛,不會爾虞我詐那一套,當你有困難時,他們不知道掂量是否有利可圖就向你抻出布滿老繭的友誼之手,所以我對白丁並無偏見。但是,說到性靈的交匯融合,惺惺相惜,卻不是白丁可以領略的境界。
  • 武漢白領網上兼職網絡寫手:日碼萬字 月入過萬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汪杭  急需一個文案,不知如何下筆,找網絡寫手即刻就能解決;在網上看到一段搞笑的配音段子,一定是哪位網絡配音員的佳作……隨著網絡世界的飛速發展,新生活、新圈子、新商機層出不窮。
  • 白丁白話丨白丁,是如何與「智庫」扯在一起的?
    白丁,讓學習更好地發生。白丁,泛指平民,也代表「文盲,不識字的人」。白丁與智庫原本八竿子打不著,但二者卻神奇的結合了,作為一個服務學習的平臺,更是一步一步在塑起一個品牌。白丁和智庫的結緣,還要從五年前的中國教育智庫網和中國教育智庫聯盟說起。
  • 美博客寫手掙錢不要命 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
    隨著網絡社會的發展,在美國產生了一批職業博客寫手。他們在家中寫作,報酬根據工作量確定,生產工具是簡單的電腦和網絡。他們的上班時間完全不固定,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隨時都需要進行調整。
  • 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 美博客寫手紛紛過勞死
    一位博客寫手正在認真工作     隨著網絡社會的發展,在美國產生了一批職業博客寫手。他們在家中寫作,報酬根據工作量確定,生產工具是簡單的電腦和網絡。他們的上班時間完全不固定,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隨時都需要進行調整。
  • 創意流水線:網絡寫手與資本博弈-虎嗅網
    男性作者佔到56.6%,女性作者佔比43.4%;這一創作群體的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其中90後的作者達到50.6%;17.3%的網文作者生活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以及以下的作者比例分別為23.3%、21.4%、38.1%。
  • 公務員與寫手,全職與兼職,新人寫手應該如何取捨
    就憑你那三年前在一個職高讀書的,什麼大專畢業也不用說了,公務員招考的門檻你都夠不著,在這裡嘰嘰歪歪的裝公務員鄙視寫手?你配?——————好了,不說他了,我說一下這次的節奏。公務員(或者索性說一個正常上班的職業),和做寫手,哪個好,相信是很多讀者心裡也在糾結的問題。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白丁是啥,你知道嗎?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句話唐·劉禹錫《陋室銘》,意思是意為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交往的沒有目不識丁、知識淺薄的人。形容陋室不陋,來訪者高風亮節。然而這句話之中的「白丁」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 2017年社會藍皮書:微信公號寫手是熱門職業、上海「新階層」收入高
    2017年社會藍皮書:微信公號寫手是熱門職業、上海「新階層」收入高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2月22日 14:31 A-A+ △資料圖  藍皮書同時顯示,2011-2015屆畢業生就業與專業相關度有小幅上升,由64%提高到66%。
  • 孫誠:產教融合如何落地生根丨白丁會客廳
    「白丁會客廳,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是中國教育智庫網傾心打造的高端視頻訪談欄目,是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主題空間。1月15日下午,中國教科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員孫誠做客白丁會客廳,圍繞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暢談產教融合話題。
  • 錢學森侄子56歲獲得諾貝爾獎,採訪時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說起錢學森,想必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我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兩彈元勳,被譽為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當然了,相比於他的這些成就,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他那濃濃的愛國情懷。
  • 「平面國」上演侵蝕秀
    平原地區發生的侵蝕在全世界侵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這顆星球一半以上的不凍地帶存在0.6度或更小的斜角,這裡的水流倦怠無力地流淌著,不過一項新研究發現,世界侵蝕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這裡悄然上演。 通過分析從全世界數千採集點得到的河流沉積物,以及估算同位素鈹10的濃度——通常宇宙射線衝擊地球表面或附近巖石會產生這種同位素,研究人員評估了這些流域的受侵蝕程度。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詩豪劉禹錫的負氣調侃
    有朋友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一句有什麼特別之處?這一句名言出自「詩豪」劉禹錫的小駢文《陋室銘》,但就這個句子來說,本身並沒有多麼奇特,只是說一個人的朋友圈子層次問題。這是古代自視清高的文人的一種表白,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摘除。
  • 武漢白領兼職網絡寫手月入過萬 稱每天寫字寫到吐
    原標題:武漢白領網上兼職每天寫字寫到吐 圖文:網絡寫手日碼萬字月入過萬導讀:白天是辦公室的白領,晚上就加入網絡寫手的大軍,賺取第二份工資。「寫風」說自己「代寫過留學生英文作業,也編過網絡小說。」
  • 海外寫手「逐夢」新職業:中國網絡文學推動全球多元文化交流
    目前,已有10餘萬海外寫手創作逾16萬部作品,海外網絡文學粉絲數量逾3千萬。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說,中國網絡文學正在向海外拓展,吸引越來越多如傑克一般的外國年輕人投身網絡寫作這個「新職業」。作為中國網絡文學直接吸引和服務海外受眾的門戶網站,起點國際是這群海外寫手們「造夢」「追夢」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