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錢學森,想必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我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兩彈元勳,被譽為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當然了,相比於他的這些成就,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他那濃濃的愛國情懷。早年間,錢學森曾留學美國,並在此獲得博士學位,年僅28歲的他,就已經是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了。
而在當時,他如果繼續待在美國,那麼年薪百萬,甚至是千萬美金都不成問題,但他卻毅然決然要回祖國參加建設。這種無私的愛國情懷,這種作為炎黃子孫的民族擔當,不禁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你知道嗎,錢學森還有一個堂弟,跟他一樣也是一位優秀的空氣動力學家,後來還是美國波音公司的高級工程顧問,可惜他當時並沒有回國。
錢學森的這位堂弟名叫錢學渠,1914年出生於杭州,比錢學森小三歲。1936年,錢學渠赴美求學,跟堂哥錢學森一樣,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當時,由於兄弟倆都在同一所名校同一個系,因此被傳為美談。
1949年,錢學森曾勸說他回到祖國,但由於各種原因,錢學渠並沒有回去,而是加入了美國籍。錢學森回國後,他們兄弟倆就很少聯絡了。也許正如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說的那樣:「從此兩人就天各一方,各為其主了。」
錢學渠在榮獲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後,就一直在美國從事航空研究,後來還成為了美國波音公司的高級顧問。
而錢學渠的兒子「錢永健」也就出生於美國,擁有美國國籍。
錢永健在童年時期就表現出了驚人的科學天賦!
由於小時候患有哮喘,因此錢永健不能像其他同齡小朋友一樣外出玩耍,為此,他經常花費數小時在地下實驗室中做化學實驗。而實驗過程中產生的鮮豔色彩讓他十分著迷!
在錢永健十六歲的時候,他就憑藉一個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的調查項目,在美國全國性獎項「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中榮獲一等獎。要知道,這個獎項在美國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譽為是「少年諾貝爾獎」。
1972年,僅弱冠之年的錢永健就成功獲得了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學士學位。此時的他,可謂是「春風得意」!
然而這還沒完!在2008年的時候,56歲的錢永健以「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成為該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之一。
而也正是因為從小接受美國教育,錢永健也沒把自己當作中國人,因此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不過雖然事實如此,但他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只是中國對於他來說不是他的故鄉。
或許,我們惋惜錢學森和堂弟錢學渠做出的不同決定,對其產生的結果也挺讓人惋惜的,但既成事實,難以改變!雖然我們都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能回國做貢獻,但總歸「人各有志」,無法強求。
但我也始終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繁榮富強,旅居海外的諸多人才也必然會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效力!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