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明年將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蔡英文鼓譟讓英國支持臺灣參會

2020-12-10 海峽導報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接見「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宣稱「能期盼未來能持續加強臺英在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明年英國將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聯合國氣候大會」),她希望英國能支持臺灣參加明年的大會。

唐凱琳2016年底來臺就職,近期將離任。蔡英文在接見時稱,這4年來,雙方在不同產業建立更多正式交流機制,包括臺英智慧城市論壇、能源對話及農業對話,11月剛召開臺英經貿對話會議。唐凱琳促成不少雙邊高層互訪,讓雙方交流更加直接暢通。她感謝英國在今年6月支持臺灣成功參與「全球疫苗聯盟」(GAVI)高峰會,也期待雙方能一起克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

蔡英文還鼓譟稱,明年英國將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個月,臺英曾經就相關議題,召開會議交換意見。她希望英國能支持臺灣參加明年的大會,讓雙方在能源轉型上持續加強合作。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2次締約方會議曾於2016年11月在摩洛哥舉行,當時臺媒報導稱,臺灣不是聯合國一員,無法出席正式大會,但仍組團「蹭會」,宣稱「爭取各國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會議,為因應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對於相關議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表示,在中國臺灣地區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上,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即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其他國家在此問題上說三道四。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英國明年主辦氣候公約大會,蔡英文仍不死心:盼英國支持臺灣參加
    @銳看臺灣報導 蔡英文今天會見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唐凱琳,期盼未來能持續加強臺英在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明年英國將主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蔡英文仍不死心希望英國能支持臺灣參加明年的大會,讓雙方在能源轉型上持續加強合作。
  • 蔡英文向英國求助,外交部有言在先,同日解放軍有行動
    尋求參加世界衛生大會遭遇重大挫折後,臺灣民進黨當局還不死心,又打起了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主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11月在英國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決定延期至明年11月舉行。儘管還有近一年時間,臺當局迫不及待的向英國求助,希望後者支持臺灣地區參會。
  • 蔡英文另尋「靠山」?英國成首選
    據媒體報導,蔡英文在12月1日接待了「英國在臺辦事處」代表,並且表示希望在未來能夠加強臺灣與英國在相關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希望明年由英國主辦的大會邀請臺灣參加。蔡英文還不斷的鼓吹稱臺灣和英國的貿易關係非常穩定而且持續升溫。在2019年,臺灣與英國的貿易總額達到了71億英鎊,臺灣成為了英國在亞太地區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而在上個月臺灣和英國展開了經貿對話會議,在未來將會鞏固雙方的投資貿易。
  • 蔡英文又憋了個壞招,這次還把主意打到英國頭上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然而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拓展臺灣所謂的「國際空間」,多次提出非分要求,還妄想加入國際組織。對此,國臺辦曾明確表示,臺灣地區要參與國際組織,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
  • 英國在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召開前夕制定宏偉的新氣候目標
    這一目標緊跟首相設立的英國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即在創造並支持多達25萬個綠色清潔就業崗位的同時消除英國導致氣候變化的因素。首相鮑裡斯·詹森於今日(12月4日,星期五)宣布了新的減排目標:與1990年水平相比,到2030年底英國將至少減少68%的溫室氣體排放。
  • 作為今年東道主,英國建議延遲一年召開聯合國氣候大會
    《聯合早報》5月27日消息,鑑於新冠肺炎大流行形勢依然複雜多變,原定今年年底舉行的新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預計將延期召開。《紐約時報》報導,本次大會的東道國英國周二(26日)提議將談判日期推遲至明年11月舉行。
  • 想借疫情「以臺灣之名參加世衛大會」?蔡英文真是想多了
    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下屬的只有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參加的國際組織。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臺灣當然沒有資格參加。在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代,因為有「九二共識」,大陸對臺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活動作出了「合情合理的安排」。也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臺灣當局是可以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民進黨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當然也就收不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邀請函了。
  • 為求一張「國際門票」,蔡英文找上英國
    但是,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都不承認「九二共識」,還在臺灣島內縱容「臺獨」分子的錯誤行徑,讓他們肆無忌憚的發表「涉獨」言論,嚴重損害了兩岸間本來十分融洽的關係,也讓臺灣自絕於國際交流的大舞臺。近日,為了一張「國際門票」,蔡英文就找上了英國。
  •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沒談攏,意味著什麼?|聯合國|中國生態環境部|...
    12月15日,在西班牙馬德裡,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閉幕。新華社/法新結果雖不盡如人意,與會各方仍表達了爭取明年獲得進展的積極意願。留待明年繼續討論馬德裡大會是《巴黎協定》全面實施前一次重要會議,主要解決協定實施細則遺留問題,會議期間討論了2020年前盤點、適應、氣候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等議題。大會原定13日閉幕,因各方分歧嚴重,延後40多個小時。儘管經過艱苦談判,到大會閉幕時,各方仍無法就《巴黎協定》第六條實施細則達成共識。
  • 英國氣候變化特使:巴黎氣候大會不會重蹈覆轍
    英國氣候變化特使:巴黎氣候大會不會重蹈覆轍 2015-11-25 10:24:00 來源:
  • 澳大利亞在「五眼盟友」英國主辦的峰會上被「禁言」 前總理:傑出...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據《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 聯合國、英國和法國主辦的「氣候雄心峰會」將於12日以視頻方式召開。然而,由於近年來澳大利亞在氣候承諾上表現不佳,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參加該會議的澳總理莫裡森沒有獲得發言機會,而他上周還向國會承諾,將代表澳政府在會上「糾正誤解」。
  • 蔡英文轉戰聯合國大會 聲稱「不再保守」
    6月13日,巴拿馬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斷絕與臺灣當局一切官方「外交關係」。臺媒稱,蔡英文當局轉戰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提案將「不再保守」,不排除會有動作。
  • 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今日閉幕 三個關鍵詞解讀大會亮點
    央廣網波恩11月17日消息(記者楊富江 楊春陽 劉志軍)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波恩舉行,今天(17日)是大會的最後一天。作為當今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本次大會商討的氣候與環境話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波恩為何會被選為大會的舉辦城市?
  • 聯合國氣候大會會場,中國成焦點,一組數據亮出,美國該臉紅了
    據環球時報12月5日報導,12月2日當天,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開幕,來自全球196個國家的近3萬名代表齊聚馬德裡,並圍繞當前的環境問題和《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做了詳細的探討。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此次大會上備受世界關注。為了向世界展示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所做的努力,中國的代表團設立了「中國角」展區,向世界亮出了我們的「成績單」。據悉在12天左右的時間裡,「中國角」展區將將舉辦25場邊會活動,介紹中國在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推動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實踐與經驗。
  • 臺獨再炒入聯 叫囂蔡英文應寫信給聯合國
    圖為去年的聯合國大會資料圖(來源:臺媒)海外網9月8日電 臺灣所謂「入聯宣傳團」今天(8日)再赴美,叫囂要「入聯」。「宣達團團長」蔡明憲稱,蔡當局作得不夠,做得太少,希望蔡英文能夠寫信給聯合國秘書長,大聲講出「入聯」願望。
  • 「臺獨」再炒「入聯」 稱蔡英文應寫信給聯合國
    圖為去年的聯合國大會資料圖(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9月8日電 臺灣所謂「入聯宣傳團」今天(8日)再赴美,叫囂要「入聯」。「宣達團團長」蔡明憲稱,蔡當局作得不夠,做得太少,希望蔡英文能夠寫信給聯合國秘書長,大聲講出「入聯」願望。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對於「入聯」一事,蔡明憲稱,雖然蔡當局有做,但是做得不夠、做得太少。蔡明憲稱,希望蔡英文能寫信給聯合國秘書長,或是由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寫信給「邦交國」或「非邦交國」請他們支持。蔡明憲叫囂,稱只要提案,美國和日本會幫忙講話。
  • 聯合國大會開幕,蔡英文卻做了件不該做的事,島內民眾怒批怒懟
    當地時間周二下午,第75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總部開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開幕式上表示,今年是聯合國非同尋常的一年。為有效抗擊新冠疫情,聯合國應通過強化衛生系統、支持開發和公平分配醫療資源和疫苗等手段,更好地應對疫情直接影響。
  • 蔡英文在美國將見聯合國「五常」代表?真相竟是如此
    據臺「中央社」報導,11日在紐約的行程中,蔡英文將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代表會面,並強調這具有「重大意義」。等等,與誰會面?「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代表?據臺「中央社」7月11日報導,「過境」紐約首日行程,「熟悉外交人士」表示,美東時間11日,蔡英文將出席與「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的歡迎酒會,這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首次在紐約與「友邦」聯合國常任代表會見,會見地點在「駐紐約辦事處」。「中央社」報導中多次提及這個「聯合國常任代表」「友邦」,字裡行間抑制不住沾沾自喜。
  • 中國代表團積極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氣候變化對話...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推遲至2021年舉行。為展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進展,促進各方溝通交流,進而為COP26成功舉辦奠定基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公約》)秘書處於11月23日至12月4日組織召開了70餘場「氣候變化對話」線上系列活動,涉及國家自主貢獻、市場機制、透明度、適應氣候變化、農業、氣候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2020年前實施和力度、全球審評等多項重要議題,是2020年底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最為重要的一次綜合性活動。
  • 美國通過「臺灣保證法」,叫囂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
    超過70位美國眾議員上周鼓譟,讓美國政府將臺灣駐美代表處從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臺當局涉外部門官員曾厚仁前天在「立法院」透露稱,更名案「進行中」;臺當局涉外部門發言人歐江安昨天說明,「進行中」的意思是「這努力是持續進行的」,臺灣將就這個案子持續和美方交換意見,不是已經在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