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元在美國能買啥車?看完後,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我發現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精緻了,為了方便旅行,很多家庭選擇直接購買家用車作為手段,很多第一次買車的家庭都把10萬元作為車的預算,如果買10萬輛車的話就足夠了,但是高品質的車不太好選擇,如果買合資車的話,只能買最受歡迎的車型的最低配置,買國產車的話,國內的車會晚點出發,質量會不好,車身硬體性能趕不上合資車,所以買車的時候很矛盾。
在美國,消費者可以用同樣的預算買什麼樣的車?很多網友看了之後回答說「不比一下就不會受傷」,在美國這個價格的車設計豐富多樣,首先10萬元左右可以換成1.5萬美元,在美國可以選擇很多車,現代的伊拉特不僅外形美觀,而且升級後內部空間也很大,車身整體造型非常精緻,車的質量也很好,在美國可以用1.5萬日元買到,在我國價格至少是一倍。
在美國買車也是不錯的選擇,雪佛蘭是美國本土的車,和其他國家的車相比,不需要運輸費和稅金,所以價格很便宜,雪佛蘭TracCool是雪佛蘭入門級SUV之一,這輛車的外觀非常有美國的氛圍,綜合配置也很完善,耗油量也很高,100公裡的綜合能量小於8L,作為美國品牌的SUV,這個耗油量數據相當多,價格也差不多1.5萬日元。
最後推薦的是豐田和馬自達開發的,我們都知道馬自達在動力總成控制方面最好,豐田擅長節省空間和能源,所以這輛車幾乎繼承了兩個品牌的所有優點,這不僅是鋁輪轂,還配備了自動剎車系統,對於買車的司機來說,這是優先順序。
二手車的話選擇範圍更大,美國的二手車市場比較發達,1.5萬美元就能買到質量好的二手車,例如奔馳C230(跑58000英裡)和奧迪A4(跑66000公裡)等,這個價格在中國是無法想像的,但在美國卻很常見。
有些人認為,如果美國買車便宜的話,可以在美國買了之後寄到國內,但是,實際上在國外買車的話,需要支付運輸費、各種稅金等,加上這些費用,足夠在國內買好車了,所以,沒有必要這樣做,進口車壞了的話,必須進口必要的零件,這個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