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小肚子一松又一緊,就是氣沉丹田嗎?

2020-12-24 戴姐說唱歌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只要心情平靜,呼吸很自然,誰也不注意怎樣呼氣與吸氣的,呼吸氣息很自然,但只要一唱歌,呼吸就不自然了。往往先要主動吸一大口氣,這樣做反倒適得其反,氣息淺,嗓子緊聲音不好聽。

其實呼和吸是被動行為,例如手風琴的風箱,拉開風箱氣就進去了,再往裡一推氣又出去了。這說明氣不是吸進去呼出來的,而是被壓進去和壓出來的,這種現象是物理大氣壓的原理,弄明白了這個道理,歌唱的呼和吸的技術就好掌握了。

歌唱中呼吸技巧有四個要領:

1,吸氣,控制流動,換氣。吸氣,主張吸氣時用下降橫膈膜、放鬆與膨脹下腹(小肚子的方法),而不是用主動抬胸擴張胸腔的辦法吸氣。具體方法:把嘴張開,小肚子一松一鼓就是「氣沉丹田」了。這個原理是,小肚子一松一鼓時橫膈膜是下降狀態,胸腔底部呈現擴張趨勢,所以氣吸的深。這種吸氣方法又快又深,這是主動擴張胸腔底部使氣息被動壓進去的結果

2,控制,吸了氣馬上就唱,呼出的流量要加以控制(細水長流),如不控制器就很快用光了。唱延長音和高音就會不夠用。歌唱發聲時,只是主動地用擴張胸部的方法來控制氣息是不夠的,一定要配合腰部,腰部一定也要有膨脹感,這裡有一種巧妙的方法,就是在心理上,主動想著 貼 著 咽 壁 吸 著 唱,張嘴一唱,氣進了嗓子眼兒的底下,腰部立刻出現輕微的有彈性的膨脹感,下腹與臀部輕輕提著點。唱歌時要找到腹部之間上下的對抗力,實際上吸著唱是一種想像的錯覺,和打哈欠很接近。他能省力地把氣息控制住,這就是在主動想著吸著唱的同時,氣息便被動裡得到了控制。

3,流動,如果我們把吸著唱的感覺搞過了,氣不流動聲音就僵了,最好再唱的時候主動想著吸中有呼,呼中有吸,這種又吸又呼的感覺就能一舉兩得。既能很好的控制氣息,又能使氣息暢通,聲音流動起來。這種被動的效果就是在主動想一下時就產生了。(這些都是很微妙的感覺,細心體會)

4,換氣,唱歌時,如果氣換不好,歌就一定唱不好,所以,唱歌曲每一句,我們都要找好氣口,什麼地方換氣心中要有數。換氣時不要去想換氣,而是到了氣口處,暫時緩勁兒、休息,腰部輕輕一緩勁兒,氣就進來了。例如你數「1 2 3 4 5 6 7 8」每數一個數,腰部緩一緩勁兒,氣兒就進來了,根本用不著主動換氣,氣就被動地換好了。這和唱歌換氣的感覺完全一致。氣要在腰上換,要掌握一個快。

在唱法上,呼吸和共鳴、吐字、發音都有著直接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氣沉丹田詳解
    一、 什麼叫氣沉丹田?  郝少如先生說過:「以意引氣達於腹部,不使上浮,謂之氣沉丹田。」形意拳家馬禮堂先生說:「清升濁降,氣歸臍下。吸氣時會陰輕輕用意上提,氣升於頂,呼氣時放鬆,氣沉臍下丹田之內。」太極拳名家郝家俊說:「胸中空洞洞,肚裡沉甸甸。」以筆者愚見,氣沉丹田不是別的,乃是採用膈肌上下運動為主的腹式呼吸,並使之與拳式之蓄、發、開、合相結合。
  • 氣沉丹田,而用丹田之力!
    那天,我們一起吃飯,此人問我:老師,丹田在哪裡,丹田怎麼發聲?你們唱歌都是用丹田發聲嗎? 我問了情況,不禁啞然失笑。我說,按照道家的說法,丹田分三個,分別是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位於兩眉之間,中丹田位於心窩,下丹田位於臍下三寸。這本身是一個概念化的東西,具體怎麼用丹田的力和氣,本身就有點玄幻的意思。
  • 把結果當成方法來練,「氣沉丹田」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文/戚海軍很多練內家拳的人,會把「氣沉丹田」真當一回事。原因很簡單,你看哪個拳論著述或者武俠秘笈中沒有「氣沉丹田」這四個字。我曾告訴我身邊不少人練功的時候不要去管氣沉丹田,自自然呼吸就OK了,但是他們就是不相信。他們寧願相信這個世界有偉大的神功,也不會相信道理就那麼簡單。這個道理就是道法自然。關於「氣沉丹田」這四個字,要做深層次的認知,首先必須搞清楚三個概念,什麼是氣?丹田在哪裡?
  • 氣沉丹田學不會?因為你不懂丹田到底是什麼
    ■文|謝明很多同學問我,謝老師氣沉丹田該怎麼練?氣沉丹田好難啊,氣息該怎麼引導到丹田?,產生的感受也不一樣,所以非常容易迷惑很多同學,導致練習的階段和練習的丹田位置並不匹配簡單說,人體有三個丹田,分別是上丹田 在頭部 中丹田 在胸部 下丹田在腹部,我們大部分同學說的氣沉丹田,指的都是氣沉下丹田,也就是腹部位置的丹田,只有真正具備肩胯脊椎基礎的同學才會逐漸體驗到中丹田和上丹田的感受,而再往深入一點去探索,其實人體是一個大丹田,上中下三部丹田只是人體大丹田的三個核心位置
  • 什麼是氣沉丹田?和你想的不太一樣,小說裡的武術也不全是虛構的
    我們十分熟悉的一種小說中的武功就是「降龍十八掌」,這套武術功法在金庸的很多小說中都有出場,比如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等,在寫「降龍十八掌」第一招的時候,就有「身形速退,氣沉丹田,弓步龍行,雙掌下拍」的描述。
  • 內家拳的「氣、氣感」「氣沉丹田」「氣貫四稍」是什麼?又如何做到...
    而丹田是內氣之府,練拳者必先培養氣血緊於丹田,丹田氣足,然後引之內達於臟腑,油然見於面而為神,發於四肢而為力。」闡明了「氣」是人體生物場中的一種能量流,是生命現象的根源。「氣」是人的體能,源儲於丹田,經達於臟腑,終出於四肢,又含有補氣、聚氣、運氣、氣貫四梢之意。 人的發力是能量的轉化和輸出,能量來源於食物和自身儲備,通過血液對肌體的營養供給而產生運動能力。
  • 丹田在哪裡?如何正確運用丹田氣歌唱?
    用丹田氣唱歌,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式。那丹田在哪裡呢?丹田位於我們的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的地方。所謂用「丹田氣」唱歌就是以丹田為著力的支點去發聲。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請先看完下面簡單的訓練方法:
  • 太極拳初習者做不到「氣沉丹田」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種
    ,初習者往往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氣沉丹田」,不明白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了「氣沉丹田」,其實就這方面的問題編者就曾發文談過多次,今應眾多太極拳愛好的一再邀請,編者再次談以下自己的看法。」,要求初習者行拳時「松靜自然」,「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也就是說在行拳時既不能象練習外家拳那樣努氣,也不能象練習外家那樣使力,舉手投足,一招一式輕靈活潑自然,純以意行,周身之氣才能自然而然由「松靜」之法沉於丹田。
  • 河北防霧霾操走紅 氣沉丹田動作提升抗霧霾能力?(圖)
    河北防霧霾操走紅 氣沉丹田動作提升抗霧霾能力?(圖) 圖為孩子在教室認真地「練功」。河北防霧霾操走紅 氣沉丹田動作提升抗霧霾能力?(圖)  河北防霧霾操走紅 氣沉丹田動作提升抗霧霾能力?(圖)新華網石家莊12月12日電(記者白林 張碩)在空氣品質較差的石家莊市,由於霧霾天氣時小學生不能正常在戶外運動,這個市一小學創編了一套「防霧霾」室內武術健身操。這一做法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 正確運用丹田氣歌唱,聲音才會更有穿透力!
    用丹田氣唱歌,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式。那丹田在哪裡呢?丹田位於我們的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的地方。所謂用「丹田氣」唱歌就是以丹田為著力的支點去發聲。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請先看完下面簡單的訓練方法:
  • 萬行解惑:怎麼修煉才能氣沉丹田
    意守丹田怎麼修?東華禪:首發心 重修證 滿行願萬行大和尚答疑解惑「觀照」就是把你的意念放在一個地方。就是為了集中思想。思想一集中,體內的能量就集中,不容易外漏。例如你的意念放在頭頂,身體的能量自然會由下而上升到頭頂。如果你把意念放在下丹田,能量就跑到下丹田。道家修丹田,下丹田修100天就不能再修了,要挪到中丹田;中丹田修100天,再挪到上丹田;上丹田修100天,就破殼(頭頂)出去了!
  • 丹田呼吸法
    就是這麼深情一聞,您已經做了一次標準的「丹田呼吸」。 丹田的位置即俗稱的「下丹田區域」,位於肚臍神闕穴下四指幅的氣海穴與再下四指幅的關元穴之間,古書記載丹田係「位於腹中,低於臍下一寸三分左右,在臍與脊之間,與臍近、脊遠,約三與七之比。」丹田的形狀「不過若一氣囊耳,如氣不沉丹田,則囊扁而不開」,所以充滿氣的丹田區域,又似灌飽氣的氣柱、似車輪的內胎,可承受外力的振盪或敲擊。
  • 七天即可形成丹田氣團護體健身的丹田混元功
    丹田混元功練法1.預備自然坐式、頭身自然端正伸直,松肩含胸,口眼微閉,頭頂百會與會陰成一垂直線,鼻尖、臍和丹田應在一條直線上、身體略向前傾。雙掌併攏臺十於胸前,舌抵上腸,自然呼吸,松而不懈、2.當合到約2公分後時,兩手向兩側拉開,來回練習、動作越慢越好、好似手中抱著球、松之怕飛掉、過緊又怕擠破碎。呼吸一定要做到深,勻、細、長。兩手在開合時繼續體會兩手間這個氣團的感覺,並感到兩手用很大力量也拉不開,3.
  • 聽了20年的「氣沉丹田」今天才明白什麼意思
    她就是君君(薄荷ID:71138155)。瓜子臉,柳葉眉,長髮披肩小兔牙,顯然又是一位美女。君君最厲害的可不是素顏,而是用丹田氣唱歌發生。今天下午直播間裡,君君為大家演唱了一首又一首的甜蜜情歌,粉絲要求主播休息一會,雖然很想聽,但是也要注意嗓子,主播君君大方地表示:「我是丹田派歌手,不費嗓子的」,而後主播為大家展示了用嗓子發聲和丹田發聲的區別,一個清亮高昂,個醇厚流暢。
  • 歌唱「六字訣」,助你唱功更上一層樓!
    也就是要用全腔體混聲共鳴歌唱,改變單腔體平直喊叫的弊病。「上下都打開」是指從腦後、頭頂、眉心(額竇)口腔、咽腔、喉下腔、胸腔等,都處於積極的開放狀態,這比只要求打開喉嚨對歌唱更有利。「聲在管中行」指從腦後經頭頂向下直至丹田,形成一個管道,發出的所有的聲音,都必須在這個管道中運行,不可從口腔洩出。
  • 歌唱怎樣充分利用丹田之力和鼻腔共鳴
    歌唱時想充分利用上丹田之力,就練習元音」咦!和喻!」音練習,至於其他的橫隔膜下壓或其他一些要領你先不要多想,人體是一個整體,它會自動調節的,想的多會適得其反。蒼桑歌手刀郎這兩個音都是閉口舌尖音,你用上學時學「a,O,e,i,u」的自然口型唱上行下行音階,注意吸完氣後體會口型,舌尖頂住下牙根,腹部丹田之力,和鼻腔共鳴,這兩個音能讓你充分體會這幾點感覺非常明顯
  • 萬行開示:影響我們一生的丹田氣與精氣神
    今天我就講一講身體的精、氣、神與修道的關係。先講念佛珠的來歷與念珠的作用,因為有點關係。據說,文殊菩薩在無量劫以前做教主度眾生的時候,遇到了「一闡提」。何為「一闡提」?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極難發心、極難度化、極難成佛的人。
  • 探究健身氣功為什麼重視丹田(一)
    本文通過喚醒丹田是築基功夫、喚醒丹田是快速通道、喚醒丹田是要旨要訣的健身氣功理法實踐,闡述丹田的重要性,旨在重視喚醒丹田,更好地發揮健身氣功的健身益壽功效。一、喚醒丹田是築基功夫不練氣功的人是根本不能感知丹田真氣的。
  • 氣自動的到了上丹田,是怎麼回事?
    作者:了空居士問:打坐之後下丹田的氣很熱很足,可能過了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之後,感覺這個氣啊就會到了中丹田,然後就經這個心到這個喉從喉就直接上到腦子裡面,那整個腦子就是溫熱的,然後它自然地這麼熱一會兒,這個氣慢慢地在體內又自動地就像水一樣地流到這個下丹田
  • 【一二•九活動】|制研藝碩生醫聯隊——心向藍天,氣沉丹田
    我記得剛開始排練的時候,聲音的效果還停留在同學們的個人藝術的交織狀態,有些散亂,隨著排練的深入,在老師的指引下,我們慢慢懂得用丹田之氣來駕馭我們的歌聲,讓聲音在我們的胸腔和頭腔中迴蕩,使得我們的演唱漸漸能迸發出氣勢和力量。而分聲部、試音、選歌這些看似簡單的準備工作背後實則是指導老師經過多方面綜合優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