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王信:全球產業鏈將更趨區域化,亞洲人民幣使用量或上升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當今世界,企業正面臨上升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地緣政治風險的雙重壓力,加之新冠疫情早前導致產業鏈中斷,為此企業愈發需要謀求更有韌性的供應鏈,這意味著全球供應鏈將更加多元化和區域化,亞洲則是重要一環。未來,中國在亞洲產業鏈裡的地位會進一步凸顯,人民幣的使用量和地位也有望提升。

7月3日晚,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財經研究院/一財全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共同舉辦了題為「亞洲和中國經濟展望,新冠疫情下的經濟復甦」研討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全球的產業鏈會有區域化的趨勢,未來可能更加突出形成歐洲、亞洲和北美產業鏈區域的情形。「亞洲經濟相對復甦更快,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疫情後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經濟一體化程度也在進一步發展。未來亞洲地區產業鏈可能更加緊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在亞洲產業鏈中的地位可能進一步凸顯。」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化亞洲經貿合作也尤為重要。「例如,在中日韓之間我們需要積極、理性地推進自貿區談判,強化中日韓在相對高端價值鏈裡的合作。同時,中國也需要進一步強化和東協、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也可積極探索、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同時也可積極考慮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有關利弊。」王信建議。

他還提及,日本是亞洲區域產業鏈重要的參與者和最重要的亞洲國家之一,」在很多重要的全球化問題以及多邊主義問題上,比如WTO改革、氣候變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日本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亞洲一體化的發展,包括人民幣的使用等。」

各界認為,比起過去的遠程跨區域貿易,未來區域內貿易量可能顯著增長。例如,企業建立自給自足的區域供應鏈,服務亞洲市場。也正因如此,還引申出當前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貿易結算貨幣本地化。過去人們習慣用美元作為貿易結算貨幣(invoicing currency),但問題在於,如果中國和亞洲國家進行貿易,為什麼還要用美元?有觀點認為,其實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和亞洲本地貨幣。尤其是今年3月時的「美元荒」導致市場巨震,貿易結算貨幣的本地化可以避免將企業等暴露在風險之下。

「可以預想人民幣在亞洲地區的使用可能會進一步上升。過去一些年,隨著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也隨著中國經濟地位上升,亞洲越來越多的貨幣跟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王信表示。

今年3月的「美元荒」實則再次凸顯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元的霸權地位反而進一步強化。因此,早在2008年各界就討論過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而如今建立多元貨幣體系的緊迫性因疫情而進一步突出。

「這個問題(一國貨幣主導全球)也許在今天變得更凸顯,在民粹主義、經濟民族主義興起的情況下,美國的內構傾向似乎變得更加明顯,這對於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王信認為,目前各界都忙於應對疫情,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討論並不多,「但至少在我看來,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變得更加迫切,但是相關的動力和能力似乎在下降。」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國際化的機會窗口
    從下圖來看,全球價值鏈生產區域化趨勢明顯,因為隨著生產鏈條不斷被拉長,產業鏈受地緣政治、意外衝擊等因素造成斷裂的風險加劇,因此大大增加了「中心國家+周邊發展中國家」這一未來全球產業鏈發展新模式的可能。從疫情影響來看,中國產業鏈的抗衝擊能力很強,而產業鏈的強大,使得中國可以騰出手來為亞洲乃至全球其他國家施以援手,一方面體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擔當,另一方面也讓眾多國家對中國的信心與好感度上升。
  • 招商永隆銀行:人民幣周三上升,央行將中間價設定為七個月的最高
    招商永隆銀行:人民幣周三上升,央行將中間價設定為七個月的最高 文/Cherry2020-08-20 16:02:49人民幣周三上升,央行將中間價設定為七個月的最高,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抑制了人民幣的上漲潛力。市場開盤前,人行確定價報每美元6.9168。在以6.9168開盤後,在岸人民幣午盤時報6.9215,稍為比上日收盤價高。離岸人民幣在上漲見五月高位後略微走弱,午盤時報6.9148。
  • 央行政策研究: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雙向"破7"習以為常
    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由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推動人民幣金融資產定價和交易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以人民幣全球交易市場的發展壯大,驅動能源資源、貿易投資以及各類生產要素的內外循環流動。
  • 2018年人民幣匯率怎麼看?
    2018年人民幣匯率將在(6.45,6.95)的區間內波動,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逆周期因子加大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其次,國內外匯市場供求更趨平衡
  • 有支付寶為什麼還要央行數字貨幣?亞洲各國也都投身這一「時代的...
    這一領域自比特幣問世12年以來迅速躋身金融科技業最耀眼的新星之一,如今全球各國的金融機構幾乎都已經斷定,數字貨幣勢在必行。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全球80%的央行都在積極探索如何應用央行數字貨幣。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世界最主要的央行近期內紛紛表態,在領頭的數字人民幣之後,很可能會陸續出現官方發布的數字美元、數字歐元和數字英鎊。
  • 大國大信-人民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07年中國的出口依賴程度從98年的18%上升到了38%,就業人數超過8000萬人。美國經濟減速將導致美國進口需求下降,次貸危機影響到歐洲乃至全球,也降低了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全球股市主要指數都出現了 20%以上的降幅,我國 A 股市場以超過 70%的跌幅名列前茅。
  • 細說數字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會衝擊SWIFT系統嗎?
    數字人民幣的討論風暴,從貨幣本身延申到了結算支付。有觀點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改變未來的貿易結算方式, SWIFT系統終將被數字貨幣取代。SWIFT(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是一個國際銀行間收付信息電文標準制定及其傳遞與轉換的會員制專業合作組織,它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收付電訊傳送與交換處理體系,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收付清算體系的基礎設施(信息通道),不加入SWIFT,就很難開展國際收付清算業務。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會衝擊SWIFT系統?
  • 美元恐陷入困境之中人民幣將脫穎而出?
    其指出,美元恐正處於麻煩之中,其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恐遭受挑戰,美元恐承壓貶值。美國經濟學家對美元繼續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感到自滿,因為美元在全球央行總儲備中佔40%,在外匯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在所有外匯交易中約有85%涉及美元。全球債務的很大一部分是美元,約佔40%。為什麼美元是全球貨幣?
  • 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Toa n c u co...
    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 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Toa n c u a co h n 70 ng n ha ng trung ng
  • 全球產業鏈重構下的危與機——產業鏈轉移的可能路徑
    疫情的衝擊展示了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的脆弱性。現有的全球分工,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基於經濟效率原則的採購與運輸物流體系,一旦關鍵環節斷裂將面臨巨大風險。疫情後,全球化的布局將出現調整,由跨國企業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可能在未來若干年中發生規模縮減、範圍縮小和形式的變化。基於不同產業重要性和供需等特點,具體可能有四個方向的變化。
  • 人民幣匯率破「7」!央行發聲:「7」不是年齡也不是堤壩
    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跌破7元整數關口!央行盤中發聲,稱人民幣資產的估值仍然偏低,穩定性相應更強,中國有望成為全球資金的「窪地」。人民銀行有經驗、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 邢自強:「十四五」雙循環的雙支柱——人民幣國際化和產業鏈升級
    2020年,邢自強研究的兩條主線是中國產業鏈優勢和人民幣資產國際化。過去數年的貿易摩擦,疊加今年的全球疫情衝擊,導致這兩個問題堪稱本年最受關注的話題,而他率先在一眾觀點中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貢獻了一份又一份論據紮實、邏輯縝密的研究報告。
  •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人民幣在非洲火了,英國人也喜歡用
    現在中國的經濟一邊科技創新發展新經濟新消費,一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在多領域實現持續增長,並將在世界經濟權力舞臺上佔據領先位置,比如,此時,包括德國、英國、比利時、法國、日本等超過60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已將人民幣納入官方外匯儲備。
  • 金道環球投資:央行意外匯改致人民幣暴跌 市場眾說紛紜
    金道環球投資:央行意外匯改致人民幣暴跌 市場眾說紛紜 文/Cherry2015-08-12 16:57:33來源:FX168財經網 8月11號收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
  • 人民幣國際化有新動作
    張帆 攝(新華社發)新加坡金管局擬為當地銀行提供多達250億元人民幣資金、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銅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上市、25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在香港成功發行……近期,人民幣國際化接連傳來新消息。對此,相關人士指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呈現人民幣跨境支付顯著增加、投融資功能日益深化、儲備貨幣功能穩步推進以及企業對人民幣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等趨勢,未來人民幣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 數字人民幣試點提速 產業鏈機會持續顯現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城市、應用場景等未來將進一步擴展和豐富,更多機構將參與到整體的生態體系建設中。中長期來看,數字人民幣未來落地或對銀行IT系統、支付機構、終端受理環境等產生影響,相關產業鏈環節也將受益。場景應用將進一步豐富伴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有序開展,更多相關行業和企業浮出水面。
  • 人民幣外匯儲備全球佔比升至1.84%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穩步提高_深度...
    截至第二季度,全球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規模升至6.55萬億美元,但佔比從上季度的62.5%降至62.3%,為連續第六個季度下降。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規模最大的儲備貨幣。當季日元儲備規模增至5225.9億美元,佔比從上季度的4.82%升至4.97%。歐元儲備規模增至2.13萬億美元,佔比從上季度的20.4%降至20.3%。
  •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有進展,美國人或將用人民幣買中國貨
    也就是說,俄羅斯正在尋求用人民幣等非美元貨幣資產對衝美債等美元資產。全球多個石油國增加人民幣使用概率是欲打破石油美元在過去數十年的桎梏,那麼,一些石油進口國突然向美元說不,對人民幣依存度不斷上升,又可以說明人民幣正在全球去美元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深圳再迎央行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
    繼蘇州之後,央行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下一站花落何處,一直是業內熱議的焦點。近日,央行數字人民幣試點的第三站正式「官宣」,再次回到深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前兩次測試相比,本輪測試在紅包總金額、支付方式等方面有所差異。業內人士看來,數字人民幣試點再次選擇深圳,是為了更多領域的試點做準備,也有利於團隊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
  • 人民幣歷史性變革真要來了?央行剛剛發聲!萬億市場或引爆,臉書連夜放大招!
    4月17日晚間,央行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數字貨幣概念股連日掀起資本市場的高潮,分析指出,這將重構支付生態,引爆萬億規模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