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從哪裡來?」
這幾乎是每位家長可能都會遇到的問題,當遇到孩子這樣問的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
是說「從垃圾桶裡撿來的」還是說「等你長大就會知道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父母在遇到這類問題時總是有些欲言又止,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
兒童性教育是個敏感而又不可迴避的話題,它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與發展安全,不可掉以輕心。
而馬伊琍作為明星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
她曾經在自己的公眾平臺上寫到:現在的孩子極具批判性思維,爸爸有一顆精子媽媽有一顆卵子,它們有一天遇到了一起,然後變成了你。這樣的說法在孩子面前根本行不通,因為孩子永遠充滿著好奇心,他們的腦袋裡有無數個為什麼。
「我們必須從孩子0歲起,就給予他性方面的關懷與照料。」這是「中國兒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在《善解童貞》一書中提倡的兒童性教育原則。
馬伊琍也提到要把孕育過程中的問題,以正確的態度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才是最好的性教育啟蒙。她的觀點與胡萍老師的觀點是相吻合的。
胡萍老師在書中說到,根據調查顯示僅有9.49%的父母認為自己完全能夠勝任孩子的性教育, 9.67%的父母認為自己幾乎無法勝任孩子的性教育。此外,38.4%的父母認為自己沒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知識儲備,38.22%的父母不知道如何開口對孩子談性,62.52%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把握與孩子談性的度。
告訴孩子真相,讓孩子了解生命來源真相,讓身為父母的你洞悉孩子的心語,這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才會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而且孩子在面對可能潛在的危險時,也能馬上覺察從來採取措施保護自己。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待這件事的態度。
我們在給孩子性啟蒙教育的時候,只有自己有足夠醫學、人類學,還有藝術等方面的知識時,才能跟孩子溝通時,做到自然面對才能很好地引導孩子。
所以孩子的性教育安全應該從小開始貫穿到他的成長過程中。
1、親子之間特別是異性親子,父母應該學會保持必要的界限感
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不少父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小時候經常給孩子穿開襠褲;
長輩隨意開玩笑逗弄孩子的身體器官;
異性親子間舉止過分親密。
上廁所、洗澡、換衣服在孩子前面不避嫌。
這些行為都是會對孩子的性別教育產生不好的影響,我們應該學會在孩子面前保持必要的界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主要的老師。孩子的性別教育問題,首先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
我們不用對孩子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只需要在平時的生活日常中,潛移默化地引導。讓孩子知道身體的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不能讓任何人觸碰也不能暴露在別人面前。當然也包括教會他不能對其他人有這些不禮貌的行為。
2、利用繪本來進行性別安全教育
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強調用圖畫來講故事,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書本,幾乎受到所有的小朋友喜歡。
對於低齡兒童的性教育安全問題,馬伊琍覺得繪本應該是最好的方式。她家孩子的第一本啟蒙書是《小威向前衝》,她認為這本繪本完美解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當她給孩子們讀完後,孩子們都說,原來我們都是那個第一名啊,大家開心笑作一團。原本令家長難以開口的教育問題,輕鬆地融入到了繪本裡,讓孩子更加地容易接受並理解。
當孩子問到「媽媽我是從哪裡來」時,你是怎麼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