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不羞恥!不逃避!你訴說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看它的態度

2020-08-28 C媽育上娃

我們都知道,兒童發展時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時期。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的心靈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所以,兒童教育是人類發展重要的一個問題。——蒙臺梭利

兒童早期性教育的啟蒙至關重要

4月16日,明星媽媽馬伊琍在微博連發兩條動態,一條是「關於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問題」,一條是向粉絲們推薦「關於幼兒性教育的繪本」。

在「關於孩子早期性教育啟蒙問題」的微博發文中,她也是呼籲司法加大力度嚴懲兒童性犯罪以及學校應加強青春期性教育的同時,還需要加強父母對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

馬伊琍:自信的媽媽

發文中,馬伊琍還分享了對女兒愛馬的性教育啟蒙趣事:

「愛馬第一次認真問我這個問題是7歲。作為過來人,我太知道那個『爸爸拿出一顆精子,媽媽拿出一顆卵子,放在一起就變成了你』的說法,在現代極具批判思維的孩子面前,根本就說不通!」

「必須原原本本告訴孩子們孕育是怎麼回事,當孩子問你性器官和懷孕過程的時候,請記得,你訴說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看待這件事的態度。」

最後,馬伊琍也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們,在孩子的早期性教育啟蒙中,一定要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真實的答案,她強調:

「只有在父母這裡得到滿意的無須質疑的答案後,孩子才不會背地裡尋根探底。」

「你若是吞吞吐吐表示出半點羞恥感,孩子就會覺得這是個難以啟齒的秘密,偷偷摸摸去尋求強大的網絡。」

「從父母嘴裡得到真實答案,才是最好的教育。」

她的這篇「關於孩子早期性教育啟蒙」的微博發文很快就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在評論區紛紛吐槽,都在為自家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而煩惱不已。

其中有一位網友的留言真的能引起我們家長的深思:

「每次碰到在性教育方面家長一筆帶過,我真的氣不過,認真和孩子解釋,家長還覺得我這個老師有毛病。」

看了這個網友的評論,我也是哭笑不得,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其實,這也恰好從側面反映出了我們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不僅缺失了,還很忌諱跟孩子討論這個話題,估計真的是「難以啟齒」。

看來,明星媽媽也好,普通媽媽也罷,都清楚的明白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是至關重要的,只是不知如何去給孩子進行啟蒙而已。

馬伊琍:自信的媽媽

兒童早期性教育如何啟蒙

在馬伊琍的第二條微博發文中,她轉發了帳號為「新浪愛問醫生」的一條「關於幼兒性教育的繪本」的微博,該條微博中推薦了9本適合父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繪本,並強調「這一課,別缺失!」

看來,馬伊琍作為一名媽媽,不僅成功做到了對女兒早期性教育的啟蒙,還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問題,看到好的早期性教育啟蒙書籍就迫不及待的分享了出來,並推薦給廣大家長朋友們。最後,她更是強調:

「性教育,需要從早開始!不羞恥!不逃避!」

馬伊琍的這一句話很快又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紛紛給予點讚,都表示認可:

「每個家長都應該面對的事。」

「跟大人有一定關係,特別是父母正確價值觀。」

「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們有正確的認識。這一課是至關重要的。」

在微博中,馬伊琍也是大方分享了她家孩子關於早期性教育啟蒙的書籍:

「我家孩子的第一本啟蒙書是《小威向前衝》,完美解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讀完後孩子們說,原來我們都是那個第一名啊,大家開心笑作一團。」

看完了馬伊琍的微博,大家都很是羨慕她和孩子這樣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可一想到自家「熊孩子」馬上也要到「早期性教育啟蒙」階段了,就頭疼不已。

畢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何況,市面上關於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書籍種類繁多,內容也是參差不齊,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家孩子。

另外,孩子也不可能自個把書看完了就算是成功啟蒙了,這其中還是需要我們父母去引導孩子融會貫通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兒童早期性教育如何啟蒙

適合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啟蒙方式才是最好的

一提到兒童早期性教育,估計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不是遮遮掩掩就是羞答答地顧左右而言他,總之就是「難於啟齒」。

自從我們的孩子成為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後,他們很神奇的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他們人生的第一個靈魂拷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當孩子開口發問的時候,就意味著孩子已經進入到接受性知識的年齡了。但要根據孩子的具體年齡做出不同的回應,父母不能教得太多。

在回答孩子關於性的問題時,儘管沒有理由不坦白地回答,但是回答不需要變成一個產科的課程。回答可以簡短,一句話,或兩句話,不要長篇大論。

兒童早期性教育如何啟蒙

那麼,我們要如何跟小孩子說呢?又要怎麼說才能讓小小孩子聽懂呢?又有什麼樣的方法才是孩子能接受的呢?

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童書推廣人張丹丹在直播中大力推薦的這套《寶貝,別害怕》繪本,就可以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們,在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啟蒙的時候,不用再羞答答地「難以啟齒」啦。

《寶貝,別害怕》從女童角度出發,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女童保護第一課」。繪本共7冊,分別為《我從哪裡來》、《我是男孩 她是女孩》、《我會勇敢說「不」》、《別碰!這是我的隱私》、《快走,遠離這些危險》、《我不會保守壞人的秘密》、《爸爸媽媽永遠愛我》。

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童書推廣人張丹丹大力推薦:女童保護第一課《寶貝,別害怕》共7冊

《寶貝,別害怕》以「普及、提高女童防範意識」為宗旨,致力於保護兒童,遠離性侵害,填補國內空白。繪本內容分別從生命誕生、性別區別入手,讓孩子閱讀完後可以達到以下三點目標:

(1)讓女童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學會愛護和尊重自己的身體。

(2)讓女童認識什麼是性侵害,哪些行為屬於性侵害行為,掌握防護性侵的方式和方法。

(3)讓女童知道遭遇性侵的應對方法和後續處置方法。

遭遇性侵對孩子和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一輩子無法擺脫的陰影,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性侵害對其身體尤其是心理的傷害,幾乎伴隨一生。

《別碰!這是我的隱私》

據美國國家失蹤及受虐兒童中心(NCMEC)統計:美國有1/5的女孩和1/10的男孩在18歲以前遭受過性侵害。

在國內,由於人們受幾千年文化思想的影響,導致兒童防性侵教育現狀形勢甚是嚴峻,超四成兒童對隱私部位概念認識不清、近六成不知性教育或似懂非懂。

從官方數據來看,性侵案件中女童為受害人的佔絕大多數,所以以保護女童為切入點的兒童教育勢在必行。

事實上,兒童遭遇性侵犯的機率並不比碰到交通事故低,所以性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同等重要!

《寶貝,別害怕》:適合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寶貝,別害怕》更是為每一個家有女寶的家庭敲響警鐘、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總比補救好得多。希望每一個女孩子都能健康成長,每一個女寶的家長都能將「女童保護」提上日程,時刻提醒自己與孩子——自我保護。

《寶貝,別害怕》不光是兒童需要了解、熟知,家長更應該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教育孩子的同時,為自己時刻提醒。

以你我之初心,呵護女孩之童心。女童保護第一課,就選《寶貝,別害怕》!

我是,家有兩寶,曾是高校的一名計算機老師,目前全職在家,和兩神獸鬥智鬥勇中。您的點讚和關注是激勵我創作的原動力,感謝您的閱讀!

(爸爸媽媽們點開文中下方的商品連結,就可以把它帶回家了,現在官方活動價只需79元/套,不到一頓飯的錢,就能給孩子的安全多一重保障,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馬伊琍懷孕了,文章表明了態度
    ,連周冬雨和英語外教都能談上戀愛,還有什麼不可能?文章馬伊琍夫婦最近也被八卦了,前兩日馬伊琍一家現身越南被偶遇,由於一向身材大好的馬伊琍突然穿上了孕婦裝,被人質疑懷孕了,與周冬雨方工作人員站出來直接表明態度不同,文章用一個動作就表明了態度!
  • 孩子「性啟蒙」,馬伊琍的做法,讓網友紛紛點讚
    孩子「性啟蒙」,馬伊琍的做法,讓網友紛紛點讚孩子的好奇心是無窮無盡的,而對於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是每個孩子都好奇的問題,但我們問到這個問題時,父母給我們的是什麼答案呢?你是河水衝過來的;你是垃圾堆裡撿來的;你是充話費送的等等,現在當然知道答案了,但是當小孩聽到父母的這些答案時內心又是如何想的,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
  • 馬伊琍談性教育:父母不逃避、不羞恥,孩子才能不好奇!
    不敢想像,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該是多麼的令人痛心絕望……每次試圖想要跟身邊的人討論這個問題,對各種性侵事件焦慮不已,卻總是會被周圍的人暗諷,認為你真是杞人憂天,這種事情只是小概率事件,哪有那麼多被性侵被猥褻的事件發生?
  • 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被誤認為被盜號,網友質問:羞不羞恥?
    總之是不敢問家長、不敢問老師,更不敢去醫院諮詢醫生,因為「談性色變」是現實存在的狀況。然而,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不僅是在情竇初開的女孩子身上會出現,成年人也存在。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被網友質問羞不羞恥?前段時間,馬伊琍因在微博上轉發了一條關於「陰道啞鈴」的文章被推上熱搜,她的這一舉動,一度被網友們懷疑是不是被盜號了。
  • 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生過二胎,才知這種羞恥是對女性的傷害
    有意思的是,《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這篇文章的作者,和馬伊琍一樣,也是一個二胎媽媽,訴說了生兩個孩子後,因為羞恥感和無知該文作者為了修復盆底肌,她決定買一盒陰道啞鈴。當然,可能作者也沒想到,這篇文章會被馬伊琍含淚轉發,也沒想到馬伊琍會在轉發的評論中,描述自己當初被閨蜜推薦使用衛生棉條,使用後擺脫了潮溼、異味和側漏的麻煩,能安心睡個好覺了。
  • 你和母親的關係,決定了你對生活的態度
    而母親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實」,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得好「看孩子,先看娘」,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母親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庭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性格,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因為孩子最親近的是母親。
  • 馬伊琍科普「陰道啞鈴」,很多人感到羞恥,逃不出心裡那道門檻
    >的行為表示支持,並呼籲女性應擺脫內心的羞恥,大膽地保護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健康,特別對於生完孩子的媽媽而言,這一點特別重要,對於私密部位的保護,應該更加重視,不要等到結果最壞才來想辦法。,會發現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事例;特別當你走到醫院相應的檢查門診時,你會看到各個年齡段的女性都有,但是最多的還是產後的媽媽們,有些甚至已經快50多了,出現這個問題後無奈切掉子宮,而有些才剛生完孩子而已。
  • 「生完孩子後,我憋不住尿」!馬伊琍轉評,揭女性產後最羞恥一面
    (文|歪媽)最近馬伊琍因為轉評了一篇文章而上了熱搜,她轉評的這篇微博文章標題十分直接——《我買了一盒YD啞鈴》,內容裡也非常醒目地寫著:「生完孩子後,我憋不住尿!」馬伊琍還因為這個轉評還被很多網友懷疑是被盜號了。
  • 熊孩子掰斷14輛豪車標被家長罰跪: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態度
    ,犯錯後家長的態度和處理方式,都將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影響孩子日後的是非觀。有些時候,可能事實並非你所想的樣子,所以,我們也該給孩子解釋的權力,聽一聽孩子的說法,再來綜合做判斷,以免冤枉委屈了孩子。上來就嚴厲問責,不分青紅皂白,容易讓孩子為了避免責罰而說謊掩蓋,或乾脆&34;。
  • 智商決定不了成績,學習態度才是關鍵,好的學習態度該怎麼培養
    其實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就是學習態度。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能得到一份工作,85%取決於他的態度,而只有15%取決於他的智力水平和業務知識。這非常好理解,一個態度不端正的人,根本不會認真的去做事,他只會消極地去對待,遇到困難選擇退縮。這樣的學習態度是不可能會好的。那麼,好的學習態度該怎麼養出來呢?一、家長改變對孩子的態度「你作業做了嗎?」
  • 你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你孩子大腦的結構,以及他學習的態度.
    腦科學揭示:你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你孩子大腦的結構,以及他學習的態度。作者: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的洪蘭教授孩子本來就是獨特的,父母只要懂得欣賞孩子的長處,尊重他的興趣,讓他從他的長處去發展,這個孩子就可以健康成長。改正孩子短處最好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長處。
  • 馬伊琍為「養女案」發聲,為孩子講孕育知識,父母如何開口?
    馬伊琍作為一名演員,一名公眾人物。她個人的生活經歷可以說是非常勵志的,而且她處理變故的態度可以作為很多女孩兒的表率了。馬伊琍被稱為「馬司令」,特別剛。「養女案」發生以後,馬伊琍就發聲,而且表示會持續關注。
  • 李玫瑾: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
    導讀:李玫瑾: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態度決定勝敗
    他的價格高、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但工作還是接不完。吳清吉,一個只有國小學歷、年近六十歲的藍領工人應該是職場競技場的被淘汰者,卻如此炙手可熱。他不像克魯伯能與查爾斯王子讀同樣的貴族學校,但擁有另一把更可貴的人生金鑰匙,追求一百分的工作態度。態度,改變了吳清吉的人生下半場。吳清吉與克魯伯·哈魯多,兩位年齡相仿但分住在地球兩端的人,因為態度而改變了人生。
  • 孩子性教育問題難以啟齒?馬伊琍:真實答案才不讓孩子尋根究底
    這幾乎是每位家長可能都會遇到的問題,當遇到孩子這樣問的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父母在遇到這類問題時總是有些欲言又止,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兒童性教育是個敏感而又不可迴避的話題,它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與發展安全,不可掉以輕心。而馬伊琍作為明星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
  •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一切,保持一個好的態度,變成最好的你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一切,保持一個好的態度,變成最好的你態度是衡量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的重要標準。無論做什麼事,一個人的態度十分重要。有一句名言說的是「態度決定一切」。任何事情沒有做不好,關鍵是看你的態度問題。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周末和朋友一家吃飯,她家調皮的陽陽不小心把裝著米飯和菜的碗碰翻了,撒了一地。小傢伙一下子往角落裡縮,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朋友的高聲尖叫:你這是屁股又癢了是吧?讓你好好吃飯你偏不,現在撒的哪都是,不打你就記不住!我趕緊勸住她,她氣呼呼地懲罰陽陽不能吃東西。
  • 「態度決定一切」,家長記住這幾點,幫助孩子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機率,只有想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們的前途才會一片光明。,將這兩種態度放在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肯定希望孩子能夠積極樂觀的長大。很多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看事情不要太片面,要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比如,在桌子上放一個雞蛋,從上面看和從側面、正面看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事情也是這樣,只有我們多去探索,積極思考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
  • 吳軍的《見識》你如何教育孩子挨巴掌後的態度,決定你孩子的命運
    網上一直流傳,如果你的孩子被別的小孩打了,你會教孩子怎麼辦?很多父母都說:「打回去,不能認慫,決不能吃被打的虧。」關於這個話題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對錯,教孩子打回去,是想告訴孩子,我們不打別人,但是也不能被別人打。反之,不打回去,就是認慫,害怕孩子越是認慫越被欺負,所以為了保護孩子,很多父母通常會教育孩子打回去。
  • 馬伊琍轉發「陰道啞鈴」,呼籲關注產後健康,盆底肌鍛鍊並不羞恥
    據文獻統計,大約70%的產後新媽媽會出現以下情況:輕者陰道鬆弛,性生活不滿意、陰部有下墜感、腰背酸痛,重者發生尿失禁、子宮陰道脫垂等。就在前不久,馬伊琍在某社交平臺轉發的一篇文章《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引發了一眾網友們對女性產後健康的關注,並且,馬伊琍在轉發該篇文章時,還附了長達300字的評論:看完這篇文章,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