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決定不了成績,學習態度才是關鍵,好的學習態度該怎麼培養

2020-12-17 胡航懂家居

家長們在孩子考試成績出來之後都陷入了無限的焦慮之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我家孩子明明很聰明,可是為什麼學習總是這麼差,學習總要我督促,要我追著他。即使這樣,最好的學習成績也是不如人意。

這樣的疑慮很多家長都有,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智商和成績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其實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就是學習態度

據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能得到一份工作,85%取決於他的態度,而只有15%取決於他的智力水平和業務知識。

其實很多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成績的差異反映在他們的學習態度上。有的孩子會在父母的催促或壓力下學習,但學習效率很低,因為他們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只能被動地應付差事,愚弄家長,與老師打交道,缺乏主觀能動性,被動應對,所以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會自然提高。

這非常好理解,一個態度不端正的人,根本不會認真的去做事,他只會消極地去對待,遇到困難選擇退縮。這樣的學習態度是不可能會好的。那麼,好的學習態度該怎麼養出來呢?

一、家長改變對孩子的態度

「你作業做了嗎?」

「這麼晚了還不寫作業,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你為啥總得讓我催啊,能不能自覺點?」

這是很多家長每天的口頭禪,這裡建議以後不要有了。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就懂了,如果經常有人用這樣不信任和審判的口氣跟我們說話。我們的孩子肯定會反駁家長,這樣的結果就又是一場更加猛烈地批判了。

所以我們在提醒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不要橫眉冷豎的態度。當你發現孩子沒有寫作業的時候:可以先問問孩子今天的作業量如何,打算什麼時間寫作業。,有時候孩子可能有自己的計劃,他不希望自己的計劃被人打亂,在父母的逼迫下寫作業,會讓他覺得很不舒服,認為自己沒有被尊重,被父母控制了。

你對孩子態度的轉變,是孩子發生質的飛躍的開始。

二、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

龍應臺曾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陌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與尊嚴,給你快樂。

這段話寫得非常透徹,但是孩子看了根本不懂這其中的道理,但是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來讓他明白讀書的意義。

有一天,家裡的洗衣機突然打不開。我趕緊去找說明書研究一下。我兒子也跑過去看。我把手冊遞給孩子。孩子看了一會兒,對我說:「媽媽,上面寫了什麼?我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我告訴他這是讀書的好處。其他人生產了先進的產品,我們可以把它們買回家。但是,除了說明書之外,沒有人會上門指導你如何使用它們。我們應該學會自己使用它們。你為什麼不明白這本書的內容?因為你讀的書太少了。

生活中的一個小例子可以直接向孩子們展示深刻的道理,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材料。

孩子們只知道每天早出晚歸的讀書好辛苦,有的孩子認為讀書是為了父母,有的孩子知道讀書為了自己,有的認為讀書只是為了考試,也就說孩子根本沒有清楚的認知到讀書的真正意義。

三、讓學習成為一種興趣

如何知道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很簡單,當孩子讀書的時候東張西望。做作業的時一會挖屁股、一會扣嘴巴。要不就是坐在椅子上搖擺不定……

更別說孩子了,即使我們對待不感興趣的事情時,也很難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因此,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孩子們背誦三字經和古詩詞時,他們可以把裡面的故事講給他們聽,而不是讓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讀下去。總之,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學習會給他帶來樂趣。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東西。

只有孩子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並讓他成為一種習慣。這樣他對任何事情都會養成一絲不苟的,這對他日後的工作和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不懂教的家長,小編建議你看看《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從小學生的心理髮育特點、所學的文化知識特點、學習習慣養成、學習能力培養等方面,用凝練的文字講述生動的故事。總結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相應具體的家教建議,相信在閱讀完《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之後,父母和孩子都能夠輕鬆地擺脫小學階段的困惑,真正地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除此之外,還分6個年級,講解了每個年級孩子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父母需要如何引導教育,是中國父母家庭教育必備書籍。

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小學是孩子能否成才的黃金時期,家長把握好了,就能改寫孩子的一生!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劉稱蓮老師《陪孩子》系列的第一部,後面還有《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這套書,劉老師將愛的教育陪伴得淋漓盡致,她對孩子的睿智愛深深打動了我。讀了以後,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有兩本書。厚的一本是給孩子看的,例外一本薄的是給孩子看的。對孩子教育充滿疑惑的家長建議好好看看,這本書將會為你答疑解惑的!

點擊下方領取吧!↓↓↓

相關焦點

  • 學習態度,決定一切成績
    就憑這樣的學習態度,怎麼可能取得好成績呢?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曾經的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米盧蒂諾維奇說過的一句著名的話,他被稱為神奇的教練,就是他帶領中國隊進入日韓世界盃,這是中國隊迄今為止唯一一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
  • 學霸揭秘:成績好不是靠智商高,而是靠學習態度好和學習習慣好
    學霸揭秘:成績好不是靠智商高,而是靠學習態度好和學習習慣好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渣」和「學霸」這兩個詞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而學霸作為尖子生的代名詞,自然是全身充滿了主角光環,但學渣作為差生的代名詞,難免會被作為負面教材,例如:你可別跟某家的學渣天天在一起玩,要多和學霸交朋友。
  • 讀書學習:態度決定效率
    讀書學習:態度決定效率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由此聯繫到我們的孩子的學習進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這樣的規律:凡是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學習效率非常高的,而那些學習效率高的學生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正確且明確的學習態度呢?
  •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成績差,家長該怎麼辦?
    我們能發現,在一個班級裡一個學習好的學生他的性格和各方面都會有很好的態度,也能夠理性地對待許多事情,而我們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培養目標也是這樣的。但大多時候我們會感覺很吃力,不知道怎麼教導孩子。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活躍的孩子儘管很調皮搗蛋,但在想像力和創造力上特別活躍,在思考問題上也有異於常人的想法,但對於學習就是無論怎樣都提不起興趣。如果這些孩子把這種跳躍的思想轉移到學習課內知識上,他們會比冷靜的孩子更為出色,但無論是老師孩子家長,經常無法很好地幫助這些孩子改正學習態度,學好課內知識。
  • 學習成績主要取決於學習態度還是學習習慣?
    要求孩子學習態度端正是扯淡,要求孩子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是誤人子弟。「 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這是老師們掛在嘴邊的話。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學生,也被老師掛在嘴邊的這兩句話給洗腦了。連老師們自己,也讓這兩句話給醉了。 所以,一旦學習成績不好,或者不理想,就拿「態度」和「習慣」這兩個倒黴蛋出氣。
  • 學習,當從學習態度說起
    假期補課該有沒有好的師資推薦推薦?     不可否認,假期可能真是孩子在學習上彎道超車的好時機,趁著假期,把之前學習的短板補齊,或者提前預習功課,期待下學期能遙遙領先,多麼好的想法!不過真正被這句話觸動並付諸實際行動的往往是爹媽們,各種伺機而動,找老師、挑補習班、買習題集、各種計劃與憧憬……可孩子們大多不感冒,他們想的多是辛苦了一個學期,怎能不好好休息一番?
  • 如何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很多家長在為孩子的學習著急,但是更多家長關注點是孩子考試得了多少分,作業完成的怎樣,這些結果性的問題。其實,恰恰把學習的規律弄反了!學習的規律是:學習態度決定了學習過程;學習過程決定了學習結果。學習態度是學與不學的問題,學習過程是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而學習結果只是學習過程的必然產物。
  • 孩子,成績差不要緊,學習態度不對才是最大的問題
    但由於這樣的情況,所以成績肯定是不太好的,因為基礎打得不夠紮實。 我跟這個孩子也單獨聊過,她並不是那種不愛學習的孩子,她著急也想提高成績,只是因為落下太多,一直上不去而很喪氣,而且她還是非常想上普高的。因為她的這個態度,我在沒見到她之前就很有信心,我認為只要自己想要,成績上去是早晚的事。
  • 學霸經驗:可以幫助提高考試成績的四種學習態度
    難道他們真的智商都異於常人嗎?很多時候你學完了一門課後,想著就是怎麼玩樂休息和放鬆了。這也許就是學霸和學渣的差別吧。因為你已經把學習當成任務和負擔來看待,所以學完一門課後你會想著怎麼放鬆自己。可是學霸級別的人物可不是這麼看待學習的。學霸會把學習本身就看成一種娛樂方式。如果硬要選擇一種休息方式,那麼就是轉換交替文理課程來學習。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心態,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升學率是家長心中考慮就讀的最重要指標,成績高等於學校好,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實則不然,好學生因為在乎成績給自己的壓力會更大,反而是最不快樂的一群人。通常看到成績而哭的,都是原本想要考一百分但只考了九十五分的學霸,他們不是矯情在落淚,只是把成績視為了生活的全部。昨天,看到網上報導,四川招生辦,一女生看到自己的分數後號啕大哭,旁觀者覺得有必要安慰一下這位「不幸」的考生。一問才知,她考了691分。
  •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辦
    最近接到一些朋友的電話,問孩子學習態度差,學習態度不端正,該怎麼辦?應該怎麼教育和矯正。
  • 學習態度也很重要
    興趣確實在孩子的學習上很重要,但興趣是學習的助力,不是「前提」,也就是說,喜歡的事情會更有動力去深入學習,但並不是只去學習有興趣的事。同時,興趣不完全等同於能力,能力要靠不斷的學習和練習才能慢慢累積。「學習無捷徑」,要擁有能力,是需要下苦功的。而只有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才能讓興趣轉為動力。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 如何培養孩子端正的學習態度
    進入暑假後,每個家長有大約20分鐘與班主任進行個人面談的時間,這時候老師才會拿出一個保密的信封遞給家長,裡面裝著孩子成績單。為了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日本公立小學學生的成績都是不公開,平時的小測驗成績老師不公布,也不提名道姓,孩子們卷子拿到手後馬上就在寫著成績的地方折一個三角,這樣就不用擔心被別人看到了。偶爾也有關係好的或者大大咧咧的孩子大方的暴露自己的成績。
  • 孩子智商不高,學習成績如何實現逆襲
    家長常感嘆有的孩子智商高,學習成績好,學習既輕鬆又優秀!我們不得不承認,高智商的孩子在學習上是有天然優勢的。對於普通人而言,培養優秀的學習品質對提高學習成績是有積極意義的。絕大多數人的智商都是普普通通的,那麼對於普通學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學習品質才能實現在學習上的成功逆襲呢?1.認真的學習態度,總結和掌握學習規律小學考查基礎性的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認真的學習態度,掌握每一學科的學習規律。
  • 培養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的最佳時期,到底是什麼時候?
    實際上,在孩子幼年時期,甚至是小學階段,知識的獲得都不是最關鍵最重要的目的,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才是根本。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更多是關注孩子身體的健康,或者會引導他們學拼音學漢字學算術,沒有意識到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 孩子的學習態度不好怎麼辦(一)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口味(情感)、獨家食譜(認知)和專門的手藝(行為),這三個因素決定了大多數情況下你會做出什麼菜。如果你喜歡重口味的川菜,該怎麼做好甜而不膩的蘇杭菜?所以對於不喜歡的東西是很難有好的態度。
  •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彭州高考理科狀元學習經驗分享
    我戶籍在新都區,但從小學到高中我都在彭州學習,很慶幸當初父母選擇讓我在彭州學習,特別是讓我選擇在彭州中學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在此能有幸向領導和老師匯報取得的成績,深感榮幸。  剛進入高中的時候我是班上33名,之所以能夠在這次高考中取得這樣的成績是與學校的規範管理分不開的,與彭州中學高17級的分管領導分不開的,與一班所有的科任教師分不開的。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我的班主任汪加雲老師,正是因為他的悉心指導和關心使我的學習心態在高中階段有了很大的改進。
  • 學習成績,是好還是差?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有著直接的內在的聯繫
    班級整體學習成績,是好還是差?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有著直接的內在的聯繫。換句話說,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可能不受到班主任心態的影響。心理上的歧視,必然導致言行上的歧視,而言行上的歧視,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在現實中,這種對學生不平等的歧視現象,常常存在於班級管理中。轉進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轉進一個學習差的學生,或者轉出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轉出一個學習差的學生,班主任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心態。在班主任內心深處,或者說在話語中有時也會明顯的表現出來。
  • 決定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智商、學習條件、習慣
    決定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智商、學習條件、習慣每個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細細想一想,尤其又差得很多 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最直白的,先考上一所好大學。也看到過很多身邊的例子,有非常聰明的小孩,學習成績卻爛到極點,有看似木訥的孩子,學習成績卻很好。那麼這些現象的背後,就是誰是他的父母,也就是誰在養育他,誰在影響,他是在挖掘他的智商。 比如:發掘智商的方法之一:家務。研究表明,從小會幹家務的孩子,長大以後,學習成績比不會幹家務的孩子成績好。
  • 孩子學習態度不好,怎麼辦
    ,方法教的好,核心還是他本身有學習的意願,雖然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也不好,但是他有學習的意願,在外力的作用下,學習成績比較容易提升。學習態度出現問題,學習起來就是這麼的費勁。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這位學生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習態度很不好的?二、學習態度不好的表現是什麼?1、對學習不愛學習對學習排斥、經常遲到、不愛學作業、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