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發布的一段40秒延時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

2020-12-16 北青網

近日,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發布的一段40秒延時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火了。

越往後看越熟悉?沒錯!就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每日郵報》配發文章介紹稱,這段讓人著迷的視頻由數百張衛星圖像製作而成,展示了中國首都郊區新建的大興機場如何在3年半內「成型」。

該視頻由波蘭空間規劃師卡米爾·奧諾斯科製作,有兩個組成部分,拍攝了2015年9月至2019年2月整個機場及其六翼航站樓的建設過程。

我們習以為常的中國速度,讓規劃師卡米爾·奧諾斯科感到非常震撼:「這個機場建築令人驚嘆,因為它展示了人類可以完成多麼偉大的工作。」

他補充說:「地面景觀的變化非常迅速,且相當壯觀。這個機場建築確實很美,從衛星離地的最高處甚至可以捕捉到它的畫面。」

卡米爾·奧諾斯科向《每日郵報》介紹了這段延時視頻是如何拍攝完成的。

這些衛星圖像是從距離地面786公裡(488英裡)的軌道上拍攝的,它們來自歐盟地球觀測和監測項目「哥白尼」的資料庫。

「哥白尼」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項目收集並分析了七顆全面運行的衛星的數據,這些衛星監控著全球的表面。

其中一顆名為Sentinel-2(哨兵2號)的衛星,能夠以5天為一個周期對整個地球的完整影像進行捕捉,解析度可達10米。

因此,它可以用來拍攝延時攝影,看起來非常漂亮。

為什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會成為選擇目標?

卡米爾·奧諾斯科說,機場建設為延時攝影拍攝的實現提供了絕佳機會。因為通常機場建設都非常龐大,不管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佔地面積。大興機場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場,成為了「選擇的目標」。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年客運量遠期目標將達到1億人次,或將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與美國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並駕齊驅。

它還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之一,這座巨大的機場佔地47平方公裡,相當於33個倫敦海德公園或4/5個紐約曼哈頓的面積。

三年半就能建成如此宏大的機場?其實在延時視頻發布之前,BBC就發出過這樣的感嘆:「看到這些,你真的會被這座機場的規模驚呆,也會為建造速度之快而感慨。中國聘請了世界一流的建築師和工程師,還有數千名工人。短短幾年時間就建成了今天的地步。」

有外國網友感嘆:光是討論在倫敦再建跑道,英國就能花幾十年。

當然「中國速度」並不局限於機場建設,一起回憶這些年刷屏海外社交媒體的中國速度吧!

龍巖火車站:僅8小時就完成鐵路站大改造

8個半小時,510分鐘,一夜之間完成龍巖火車站新老站房之間的線路轉場大施工!

下面這組比電影大片還震撼的場景正是轉場大施工的現場畫面。

2018年1月19日傍晚,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1500餘名工作人員迅速投入施工,南(平)三(明)龍(巖)鐵路福建龍巖站改造開始,經過8個多小時同場作業,20日凌晨3點站改順利完成。

南三龍鐵路,北起合福鐵路南平北站,經沙縣、三明、永安、漳平,南至贛龍鐵路龍巖站,正線長246.55公裡。

「此次龍巖站站改施工(投入大型)路用列車7臺,挖掘機23臺。分了7個工作面同步推進施工。」中鐵四局八分公司項目部常務副經理詹道松介紹。

近9小時鏖戰,龍巖站改造施工告捷。

此次施工完成後,將為2018年年底南三龍鐵路全線通車奠定基礎。南三龍鐵路建成後,將與京福、向莆、龍廈等線一起,成為「長三角」經海峽西岸經濟區聯繫「珠三角」的重要輔助通道。

北京三元橋整體換梁工程,43小時拔地而起

早在2015年,北京三元橋整體換梁工程就震驚了全世界網友,短短73秒延時攝影視頻,一座橋從無到有拔地而起。

三元橋位於北京市最繁忙路段之一,服役了30餘年。2015年底進行大型維修時,從工程啟動更換主梁到結束僅用了43個小時。

重達1600噸的舊梁中跨由馱梁車分兩幅依次移走,1300餘噸的新梁精確就位。由於使用了全新的「千噸級馱運架一體機」,多個工作面和工種協同工作,整個過程僅僅花了43個小時:從周五晚上11點開始拆舊橋,到周日晚上6點置換新橋結束。

舊梁就地切割拆除。

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貨」——千噸級託運機神馱一號、神馱二號,迅速將新橋梁一口氣「端」過來。

架上鋪好就能用了。

路面鋪設完畢並恢復通車。

長沙「小天城」,19天建57層

「小天城」位於湖南長沙。大樓樓高200多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包括3.6公裡的步行街、19個10米高的大廳,可容納4000人的工作場所及800戶住宅。

地鐵:紐約7年修3公裡,武漢建了地鐵系統

紐約市地鐵第二大道線通車,這條地鐵線路花了80多年時間和45億美元才興建完成。早在2011年,美國《紐約時報》就曾在其頭版文章報導,預計將用7年時間建成這條3.2公裡的路段。

而同樣的時間裡,位於中國中部人口達900萬的武漢市計劃建成一個全新的地鐵系統,該地鐵的總長度將近225公裡。

這,就是中國速度!

責任編輯:鄭立文(EN054)

相關焦點

  • 谷歌眼鏡發布推廣視頻 個人預購需在社交媒體申請
    在視頻中,一位正在玩蛇的佩戴者通過谷歌眼鏡與一個小孩在進行視頻聊天。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20日的報導,搜尋引擎巨頭谷歌公司近日發布了一個關於「谷歌眼鏡」的視頻廣告,廣告中,佩戴者可以通過谷歌眼鏡完成導航、拍照和回復電郵的操作,功能可謂相當強大,不過谷歌並未公布該眼鏡的銷售日期及價格。
  • 海外過年標配!BBC、《每日郵報》等國際媒體都選Ta
    國際媒體的春節建議  Virgin Media Television  英國第二大付費電視  「正值中國春節——一個在中國可以大吃大喝的節日。如今中國菜已在全球名聲大噪,那麼中國葡萄酒呢?  Daily Mail (《每日郵報》)  全球訪問量第二大的報紙網站  當地時間2月2日,英國《每日郵報》發表文章——《我們的酒評家為中國春節挑選了幾款最好的葡萄酒》,被國際大咖推薦的5款葡萄酒中,兩款來自中國,分別是張裕第九代解百納及張裕摩塞爾赤霞珠乾白葡萄酒。
  • 美國女性新聞網站Bustle宣布收購《每日郵報》旗下新聞平臺Elite...
    )】4月18日報導 (編譯:葉展盛)近日,美國女性新聞網站Bustle宣布收購新聞平臺Elite Daily。先前,Elite Daily曾被英國媒體《每日郵報》收購,以滿足後者獲取千禧一代用戶的需求。但2016年年末,Elite Daily的用戶保留率和營收增長並不樂觀,損失遠超預期。這筆交易給《每日郵報》帶來了3100萬美元的損失。
  • 《人民日報》「聯姻」英國《每日郵報》:發出中國聲音
    《人民日報》和英國《每日郵報》展開合作了。 在外界看來,《人民日報》是有著近70年歷史的中共中央機關報,而《每日郵報》給人的印象是立場傾向保守的英國小報, 兩者之間似乎並不能構成合作關係。但其實英國《每日郵報》的網絡版郵報在線已經悄然與中國主流媒體《人民日報》展開合作長達一年多,《人民日報》每周與郵報在線互相交換約40篇報導內容。
  • 《華盛頓郵報》轉型資訊短視頻戰略
    這些動作,也讓傳統媒體按耐不住,擁有強大報導資源的他們,這一次不應再輸在起跑線上。《華盛頓郵報》是視頻報導轉型的先行者。近日,其視頻主管Micah Gelman宣布了最新視頻戰略:放棄電視新聞風格,主打視頻報導。視頻報導重新出發?
  • 人民網9種外語講好兩會故事 海外社交媒體傳播中國好聲音
    9種外語協同發布 直播引發全新關注 今年兩會,人民網9個外文語種對兩會開幕會、閉幕會、全體會、新聞發布會、記者會等在PC端、手機端、社交媒體進行同步播報。人大開幕會當天,9個外文語種在第一時間推出中外對照的政府工作報告「乾貨」版,在各語種微信平臺、海外社交媒體帳號等發布後,引發海外關注。
  • 《每日郵報》:張裕葡萄酒進入英國Tesco
    近日,《參考消息》轉載了英國《每日郵報》對張裕葡萄酒在英銷售的新聞報導,文章寫道,中國正在開發本國的醇厚葡萄酒,此舉將令法國人不寒而慄。此前,英國《每日郵報》(TheDailyMail)就發表題為《中國開始向英國出口葡萄酒》的報導,文章稱,繼張裕解百納幹紅早前已進入Sainsbury’s銷售之後,全球第三大超市集團Tesco(樂購)也開始銷售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2015年份摩塞爾傳奇赤霞珠幹紅,這也是唯一一款在TESCO銷售的中國葡萄酒。
  • 社交網站驚現「水桶虐嬰」視頻令人髮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4日報導,近日,社交網站「臉譜」上驚現虐待嬰兒視頻,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視頻中,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被一名女子拽著兩隻胳膊浸入一桶水中,隨後又被提出水桶。
  •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無線手機充電器問世
    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導 英國媒體稱,最關鍵的時刻手機沒電令人頭痛不已。然而更糟糕的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你還得隨身攜帶一個笨重的備用電池,它的體積可能是你那輕薄手機的兩倍。不過,新加坡的一名發明者研製出一款信用卡大小的設備,可以讓使用者在行進中給手機無線充電。
  • 英國《每日郵報》發布了一組圖集,稱中國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度之一
    旅行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做一枚「不靠譜」青年,我享受著旅途上的每一刻,我是旅途姐兒,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中國是地球上幅員最遼闊的國家之一,《每日郵報》網站旅遊頻道近日發布了一組圖集,中國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度之一,這些照片讓人領略到難以想像的極致美景,說起我們國家美麗的景色
  • 深度解讀,社交巨無霸Facebook如何塑造了美國媒體生態系統
    如果你重新定義媒體,其媒體屬性已顯而易見。社交媒體與新聞機構的界限日漸模糊,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向移動端和社交媒體遷移。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的研究,美國大約有44%的成年人習慣在Facebook上閱讀新聞。數字出版分析公司Parse.ly的數據顯示,2015年5月-6月,新聞網站的外部流量(referral traffic)40%都來源於Facebook,已經超過谷歌的搜索。
  • 英國首相拍攝Vlog 泡茶方式讓人驚呆(圖)
    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11月13日電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日前拍攝了一段Vlog視頻。圖源:每日郵報從英媒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詹森先將茶包袋拿出來放入杯中加水,隨後直接加入了牛奶,並未將茶包提前取出。根據英國泡茶習慣,一般是放茶包加水,再將茶包取出後加奶和糖。
  • 外媒:維基百科封殺英國《每日郵報》稱其"不可靠"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導 外媒稱,維基百科網的編輯們把英國《每日郵報》歸入"基本不可靠消息來源",除非特殊情況,在編輯維基百科英文條目時禁止引用。據BBC中文網2月10日報導,負責這個百科網站運營的慈善機構維基媒體基金會宣布了這個非同尋常的決定。
  • 英國每日郵報:中國盲人的燈塔,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
    (原標題:英國每日郵報:中國盲人的燈塔,網際網路時代的弄潮兒) 就像貝多芬在變成聾人之後創作出最傑出的作品一樣
  • 伊萬卡穿紀梵希禮服拍了一段宣傳視頻,卻被比作可怕的女巫
    而且伊萬卡在前往會場前還拍了一段宣傳視頻,不過立即就遭到各界的嘲諷,甚至被比作可怕的女巫。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5日報導,4日晚上的國情諮文演講上,民主黨的女性清一色穿著白色的服裝出席。
  • 最性感的數學老師生活照曝光 45秒視頻引網友瘋狂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2日報導,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數學都是一門讓人頭疼的學科,但是如果你的數學老師是一個大美女呢?近日,來自白俄羅斯明斯克的「世界上最性感數學老師」Oksana Neveselaya走紅網絡,在社交網站上擁有超過17萬粉絲。  一名學生拍下了這位美女老師上課時的視頻並且傳上網絡,立刻引起瘋狂轉發。
  • 這6家英國媒體跟著臉書爸爸怎樣玩直播?
    儘管目前還看不到明確的變現路徑,Facebook還是靠著強大的號召力將多家實力媒體收入麾下,成為其優質內容供應商,就連大洋彼岸的當紅英國媒體也不例外。根據數據分析公司SocialBakers發布的報告,英國排名最前的100家媒體僅6月份就發布了533部直播視頻,比上個月增加了72%(5月份發布了310部)。
  • 對社交媒體上癮?或許源於基因
    據新華社電對社交媒體上癮?不一定全是你的自控力問題。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基因也可能要負一部分責任。    研究人員對比了4250對16歲同卵或異卵雙胞胎的上網習慣,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百分百相同,異卵雙胞胎的基因有50%相同。
  • 每日郵報:英國夫妻交流漸少 三分之二更享受獨自上網
    40%的調查對象承認,因為上班太累,下班回家後不願意再耗費精力做飯,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希望能有精力做飯。三分之二的調查對象說,相比與伴侶在家共同做飯、吃飯,他們更享受用這些時間獨自上社交網站,發微博。五分之一調查對象承認,每天晚上邊看電視邊吃飯,而不是坐在餐桌前專心吃飯。
  • 抹黑中國無底線 起底西方媒體三大套路
    套路一:煽風點火帶節奏英國小報《每日郵報》頭版近日刊登了一篇所謂重磅消息稱:中國經濟體量是英國的5倍,還以華為「威脅」英國安全,但政府每年拿出7100萬英鎊向中國提供無償經濟援助。一時間,這條「獨家」消息被英國右翼媒體和政客大量轉發,煽動民眾對中國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