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絲,是飛蠅製作中最常用到的一種材料,它大多被用來製作昆蟲的觸角、翅膀、四肢等。起初,我在網絡上購買專用的亮絲。隨著我的DIY作品的增多,亮絲的用量也成倍增加,網絡上出售的亮絲不僅價格貴,而且數量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反覆觀察周圍可以用來做亮絲的材料,終於找到了一種一舉兩得的方法,即用普通裝飾用的綢帶線代替亮絲。
飛蠅釣法的精髓主要體現在毛鉤上,毛鉤變化莫測的綁制效果、模仿落水昆蟲的完美形狀是飛釣大師們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個好的毛鉤需要經過調整、總結、試釣、改良等多個步驟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毛鉤選材的適用性、毛鉤綁制的技術要領以及精妙的操竿技巧等都時刻考驗著飛釣愛好者。
對於飛釣者來說,餌盒裡永遠缺少一個完美的毛鉤,因此製作一款讓自己滿意的毛鉤成為飛釣者不懈的追求。飛蠅DIY也因此成為當下飛釣圈中最熱門的話題,人人摩拳擦掌,飛蠅的款式也是百花齊放。精美的鳥羽、色彩鮮豔且色差較大的獸毛(如狗狗、綿羊、公雞、貓咪等小動物),都是DIY飛蠅擬餌綁制材料的首選。在飛蠅DIY選材的道路上,都成為飛釣手們最看好的原材料產地。
我從玩臺釣到路亞再到飛釣,在追逐作釣意境的同時也開始注重自我價值在釣魚過程中的體現,於是自己動手DIY飛蠅餌。一撮綁餌獸毛、鳥羽、鉛頭加上合適的綁線、亮絲,就構成了一個飛蠅餌。亮絲,是飛蠅毛鉤綁制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材料,因其顏色、材質多樣而被廣泛應用。在沉水型、浮水型或其他特殊形式的毛鉤上都可以看到亮絲的身影。浮水型,通常是指成蟲,如喜蛛、蜉蝣、蒼蠅、蚊子等在水面停留漂浮的狀態;沉水型,指的是昆蟲的成蟲、幼蟲、蛹蟲、若蟲等各個階段的形態,沉水型又可細分為懸浮、飾帶、上浮、沉底型等幾大類。
為模仿出昆蟲不同時期的形態特徵,需要合理利用如亮絲等既有裝飾性、又有顯見性的材料來表達毛鉤的設計思想。一位前輩曾說過:若想玩好飛蠅,你可以不是拋竿高手,只要成為昆蟲專家就可以了!」個人認為,無論應用哪種材質,所要實現的只有兩個作用:一種是模擬,一種是增加可見性。
1.模擬。通過材質間不同屬性的組合搭配來重現水生昆蟲不同時期的形態、動作,以提高毛鉤的逼真程度,從而達到誘魚上鉤的作用。雖然盡善盡美的毛鉤會增加釣獲的機率,也會帶來一種視覺享受,但希望廣大釣友不要捨本逐末,過分追求毛鉤的視覺效果,而忽略了自然界中昆蟲的真正形態。以乾式毛鉤為例,在潺潺的溪水或是明暗反差較大的山水環境中,只要與魚兒平時捕捉的昆蟲有七分相似,魚兒就會本能地發動攻擊。因此,如何讓毛鉤適應不同的區域、環境、對象魚種,才是飛蠅玩家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2.增加可見性。若想讓水中的魚兒及時發現毛鉤並發動攻擊,釣手就要換位思考,以魚兒在水中的角度去看待毛鉤掠過水麵時的視覺效果。色澤厚重的毛鉤,如黑、藍、青色的毛鉤,可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線,遮擋強光,在晴天、水質清澈的溪流中使用就極易引起魚兒的注意,但若在鉤體上綁入一些亮絲、金屬亮線等材料,反而會提高魚兒的警惕性;在沉入水中的溼式毛鉤中加入亮絲或金屬絲,在陰天作釣時效果很好,當毛鉤緩慢沉入水下,平時看起來閃亮的毛鉤會形成漫反射,吸引水中的魚兒的注意力。因此,是否在毛鉤中加入亮絲需要結合水域、對象魚種的習性及氣象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不可一概而論。
亮絲,是飛蠅製作中最常用到的一種材料,它多被用來製作昆蟲的觸角、翅膀、四肢等。起初,我在網絡上購買專用的亮絲。隨著我的DIY作品的增多,亮絲的用量也成倍增加,網絡上出售的亮絲不僅價格貴,而且數量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反覆觀察周圍可以用來做亮絲的材料,終於找到了一種一舉兩得的方法,即用普通裝飾用的綢帶線代替亮絲。
綢帶的顏色多樣,價格相比亮絲便宜,而且數量多,20元錢能買十幾卷綢帶,各大禮品批發市場或網絡上均有售。DIY飛蠅所需的綢帶一般選擇2釐米寬、質量好一些的,因為這樣的綢帶拆下來的線質量比較好。
綢帶是由一根長絲緯線和若干單絲經線編織而成的,雖然編制稠密,但拆線的過程並不複雜,如果大家拆過毛衣的話,那麼拆絲帶就不難了,拆絲線比拆毛衣還簡單。我們用剪子整齊地剪下絲帶的一端,找到橫向紡織的緯線頭,輕輕拉幾下,整根的長絲緯線就被拆下來了。由於編織時經緯線交錯壓著,所以拆下了的經線自然、整齊地彎曲,就是我們要用的亮絲。餘下的緯線則可以纏到線軸上留做飛蠅綁線之用,用多少拆多少,基本不會浪費,一舉兩得!
這種自製亮絲因吃水重、容易鬆散,入水後呈現出的狀態比較自然,多用於製作溼式毛鉤。若想將其用於乾式毛鉤,可以在綁制好的亮絲上塗抹少量的無味油性物質或者蠟,以解決吃水重、容易鬆散的問題。
用綢帶線替代亮絲也是材料短缺時的另一種美好選擇。有了綢帶,我們就可以繼續開工了,在報帳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媳婦們的冷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