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會考「疫情作文」嗎?回溯「非典」和「汶川地震」那年就知道了!

2020-12-18 騰訊網

高考是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係國家人才選拔,關係社會公平,關係廣大學生和家庭切身利益,備受公眾關注。

在疫情發生之後,網絡上就有很多關於今年高考會不會考到「疫情」的猜想搜索,尤其是針對公眾所關心的高考大題——作文,不少媒體整理出的高考疫情作文素材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那麼,今年的高考到底會不會考「疫情作文」呢?學生又該如何備考呢?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高考安排及相關工作回答記者提問,其中提到對今年高考的命題工作有何考慮時回答:「2020年高考命題將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著力加強關鍵能力考查,並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複習備考的實際情況,在保持命題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引導中學遵循教育規律,發展素質教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回顧03年和08年高考作文

2003年非典

2002年底非典開始肆虐中國,到2003年八月份最後一個非典疑似病人康復,註定這一年的高考也顯得與以往不同,我們高考生測著體溫進考場,完成了生命中最硬核的一場考試。

【全國卷·材料作文】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沒有如考前許多人推測的那樣以非典為寫作題,而是一則寓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

【北京卷·命題作文】

無論在個人經歷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令人難忘的轉折。對此,你一定會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請以「轉折」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分)

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大地震造成了慘重的損失。

【全國卷·材料作文】汶川地震在五月發生,高考六月進行,很多人感覺從時間上來看根本不可能進入高考作文題目,可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汶川地震赫然出現在當年全國一卷高考作文題目裡!

【北京卷·命題作文】

學生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在課堂上,老師拿了一個玻璃杯,裡面放了一個大石頭,差不多和杯子一樣大,老師問大家:杯子滿了嗎?一個學生回答:沒滿,還可以放沙子。 待學生放完沙子,老師又問:滿了嗎?全班同學回答滿了,有一個男孩卻回答沒有滿,還可以放水。老師笑了,接著把沙子和石頭倒出來,杯子是空的。這回老師是往杯子裡放沙子和水,然後問大家,杯子滿了嗎?如果要放石頭進去,該怎麼放?男孩就把杯子裡的沙子和水倒出來,先把石頭放進去。

綜合以上兩年試卷作文題目,結合曆年高考作文出題規律,可知:

1. 高考從來不迴避社會熱點、民生問題;

2. 高考題不會輕易讓我們押中,常會出乎人們的意料;

3. 高考作文題目引導考生向善向美向真,引領精神輿論。

今年的高考作文要如何備考

再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要高考了。雖然說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但是面臨中高考的考生和家長依然會焦慮一個問題,高考的試題,尤其是作文題,會涉及到「抗疫」的話題嗎?該如何去準備?

我們看一下北京市朝陽區教研中心高中語文教研員、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何鬱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資深語文教師於曉冰給出分析和備考建議——

何鬱北京市朝陽區教研中心高中語文教研員、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

如果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應該體現此次疫情,那麼應該怎麼寫?本文不談具體寫法——技法問題大家已經談得很多了,而是重點談幾個原則:

合理引導,重在鼓舞士氣。

毫無疑問,此次疫情,我們損失慘重:許多人家破人亡,生不能撫慰,死不能送行;全國春運中斷,大小企業幾乎停擺……疫情防控初期暴露出一些管理上的問題,令人擔憂;網絡上信息過載,真假難辨,令人恐慌;奸商坐地起價,發「國難財」,令人憤怒……但同時要看到,防疫抗疫過程中湧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人和事,這是中華民族堅韌精神又一次發揚光大的體現,是這場戰役的主旋律。比如逆行出徵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的警察、社區幹部、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不懼風險伸出援手的普通菜農、企業老闆……他們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有膽有識、可歌可泣的動人樂章。他們並不陌生,就在我們身邊,值得我們重新認識。高三學生應該好好收集這些故事,寫在作文中。

客觀評價,重在辯證思考。

首先,要樹立正確認識疫情的態度。認識疫情,不是要一味寫好人好事、唱讚歌,也不要整天唉聲嘆氣,而是要學會合理、合情、合法地去看待問題,科學地分析問題,理性看待進與退、得與失。其次,要學會「反過來想想」。凡事都有兩面性,當我們論述一面之道理時,應該想一想:如果別人不同意我的意見,反駁我,那麼我的觀點還站得住腳嗎?多反問自己,會讓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加合理,也有助於梳理作文思路,避免陷入思維或邏輯陷阱。最後,辯證思考時,應該積極表達情懷。好的文章,不管是議論文還是抒情散文,總是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該分析時就條分縷析、客觀辯證,該抒情時就且歌且泣、以情動人。一味分析,文字難免枯燥乏味;一味抒情,又可能缺乏思想深度。如何把握這個度,取決於我們的寫作內容和目的。

多讀多寫,重在積累感悟。感情的抒寫,認識的明確,事件和人物的生動性,都跟積累有關,因此我們平時要多讀多寫多積累,思考便深含在其中。最近,我們困在家中,無法外出觀察社會,但看新聞、讀報紙、瀏覽朋友圈都很方便,一樣可以獲取大量信息和材料。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寫作同樣如此,特殊時期,也要做個有心人。不妨準備一個小本子,將疫情防控期間看到、聽到的人和事分門別類記錄下來,最好還能與某些作文話題聯繫起來,引發一些思考。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再讀一些書,深化認識、豐富情感、完善表達,就能更上一層樓。

練習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調適的過程、一個錘鍊思考品質的過程。這在疫情防控期間尤其重要。作為高三學生,不妨更加陽光一些,視野開闊一些,每天適當鍛鍊身體,有助於調節身心。疫情猶如一面鏡子,人格的高尚與卑下,心胸的開闊與狹小,意志的堅定與鬆懈,認識的深刻與淺薄,生活的充實與無趣,可能都會在你的作文中得到展現。好好生活,認真讀書,強健其體魄,善良其人性,正直其人格,高尚其靈魂——這是做人的正道,也是作文的正道,高考作文也不例外。

於曉冰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資深語文教師

無論是中考命題也好,還是高考命題也罷,作文命題都有「欲拒還迎」的色彩。一方面要有意識地躲著,不和政治大事靠得太緊密,以免語文試卷變成政治試卷;另一方面,又要有意識地迎著,要能清晰明確地體現語文學科強大的價值觀引領作用。

這可不是近年才有的情形,只不過是近年來這種色彩更濃烈罷了。比如,2003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題為「喝彩」,生活中能喝彩得場合,可喝彩得人很多。要不要為抗擊非典的「逆行者」喝彩?這就與當年的大事很自然地聯繫起來了。

想知道作文題是不是和抗疫有關,本質上是投機取巧心理在作祟,希望能夠提前有所準備。但試想一下,如果作文題真的與疫情有關,大家都提前做了各種準備,甚至是「宿構」,那你的優勢又在哪裡呢?

作文本質上是兩個方面能力的考查,一曰認識,一曰表達。兩者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很大提高,都需要日積月累之功。尤其是前者,更需要如此,沒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積累,就不可能有認識的深入。沒有認識的更深入,你就很難在考試作文中脫穎而出。

高考考生,在埋頭於各種練習,各種試卷時,也要經常抬起頭來,看看窗外的世界,讀一些經典的書籍。明代思想家顧憲成有一副大家熟知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千萬不能兩耳不問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甚至連「聖賢書」也不讀,一頭扎在卷子堆中拔不出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今年的高考作文是否會涉及到疫情?我的答案是:會不會涉及到不在於命題人,而在於你自己。要多讀、多思、多寫,然後才可能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來,才可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漁船」。

相關焦點

  • 今年中高考會考「疫情作文」嗎?回溯「非典」和「汶川地震」那年就...
    高考是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係國家人才選拔,關係社會公平,關係廣大學生和家庭切身利益,備受公眾關注。 在疫情發生之後,網絡上就有很多關於今年中高考會不會考到「疫情」的猜想搜索,尤其是針對公眾所關心的中高考大題——作文,不少媒體整理出的中高考疫情作文素材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 今年高考會考「疫情作文」嗎?回溯「非典」和「汶川地震」那年就...
    高考是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係國家人才選拔,關係社會公平,關係廣大學生和家庭切身利益,備受公眾關注。在疫情發生之後,網絡上就有很多關於今年高考會不會考到「疫情」的猜想搜索,尤其是針對公眾所關心的高考大題——作文,不少媒體整理出的高考疫情作文素材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那麼,今年的高考到底會不會考「疫情作文」呢?學生又該如何備考呢?
  • 2020年的高考作文會考疫情嗎?考察形式會有哪些?
    因此有人將目前高考全國卷作文命題的趨勢概括為三貼近原則:貼近時代、貼近時政、貼近高中生實際。那麼,2020年的高考作文會考疫情嗎?畢竟疫情就是今年最重要的了。對此,好多人都在猜測。那麼,我們這裡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情況。第一,考疫情符合三貼近原則。
  • 今年高考作文題如果是「疫情」,你怎麼寫?
    17年來,高考時間首次調整,上一次高考時間調整,是在發生「非典」的2003年。廣大高考考生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另一個疑問又在很多人心裡升起:高考作文會不會與疫情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說,2020 年的高考作文也不應該繞開新冠肺炎疫情這個話題。」「目前高考共有8套試卷,其中上海卷和江蘇卷的歷年作文題目以本地人文之美為特色,其他6套試卷的作文題與現實關聯度極高,以疫情為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高途課堂高中語文名師閆姬說。「疫情這個題目確實太熱門了,據我所知很多教研機構都在研究如何圍繞疫情命題,不久前深圳一次統考就出了關於疫情的作文題。」
  • 當初陪我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貓,回喵星了……|汶川地震12周年祭
    汶川地震12周年祭⑴今天焦了嗎:記得地震後我跑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著急打電話給他,確認他的安全,像瘋了一樣不停的打,等我找到他的時候看到他在和朋友談笑風生,問他貓在哪也只回了就不知道⑸ybybh:那天在家睡覺,突然被彈起來了...知道肯定是大地震跑不掉了,因為住5樓,然後和媽媽抱著三隻狗子躲在廚房的小角落裡無能為力,聽著牆裡鋼筋斷裂的聲音,看著客廳牆磚飛濺。那時候真的以為活不了了。
  • 永不褪色的記憶|我和汶川大地震
    永不褪色的記憶---我和汶川大地震廖毅文時光如水,逝者如斯。回望過往,已是光影流年。汶川,就是這樣一個因為大地震而令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每當回溯,除了一份無言的沉重和牽掛,更有一份無聲的感動和力量。我曾經在《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撰文《映秀小姑娘,你現在好嗎?》尋找過你,可一直沒有你的下落。在安縣桑棗鎮,那位不顧餘震的危險,把從自家倒塌的房屋廢墟裡挖出捨不得吃的糧食和泡菜,拿來慰問救災解放軍的古稀老大爺,您的身體還好嗎?您的小孫子是否找到?家裡的住房是否已修繕一新?
  • 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斷臂女孩」李欣雨,今年高考怎麼樣?
    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可能前一秒還過著正常的生活,下一秒就會發生意外。最刻骨銘心的應該就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當時這則消息牽動著全國上心所有人的心,人們本來過著平靜的生活,卻因為一場地震打破了這樣的平靜。
  • 汶川地震12年後,你還好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還記得汶川地震時媒體的一句話:一個能出動十萬軍隊救援的國家,一個總理2個小時就趕到災區的國家,一個因民眾爭相獻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
  • 甘肅隴南甘南地震災區普通高中夏季會考實行免考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新華網蘭州6月3日電(記者連振祥)甘肅省教育廳6月3日決定,甘肅省隴南甘南地震災區2008年普通高中夏季會考實行免考。   由於隴南、甘南兩市(州)受地震災害影響嚴重,甘肅省政府已決定兩市州延期舉行高考。
  • 2020年高考英語作文預測一:汶川地震
    2020年高考英語作文預測一:汶川地震 高考微信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 高考語文,2020年的高考作文,疫情會怎麼考?
    本文主要內容:從以往經驗來看(比如2008的地震),今年的高考作文,不管材料是否和疫情相關,你所準備的關於疫情的材料和主題,都一定能用得上。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人們還沒有體會到一絲跨年的喜悅,新冠肺炎就成為了最熱最痛的話題,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以及疫情所帶來的恐慌,在疫情之下奮起抗擊,成為了所有媒體最主要的話題。一時間,城市禁足,農村封路。大家都被關在家裡,先是有停課不停學,再就是開學的遙遙無期,只好採用網上的授課方式。
  • 「吳好運」躲過唐山汶川兩次地震,卻沒躲過泉州欣佳賓館坍塌?這你...
    消息稱,1958年出生的吳好運,1976年考入華北煤炭醫學院,此後相繼遇上唐山大地震、2003年爆發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都活了下來,卻因「欣佳賓館坍塌」,享年62歲。
  • 梁挺福:2020高考作文出題方向解密 考生需要知道的秘密
    今年是最難高考季,不少孩子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填報於新高考,沒有複讀機會,自主招生取消,停課多次延長,高考延期……這註定了是一個不平凡而又值得記憶的高考年。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被嚴重打亂之時,梁挺福式的《2020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如約與高三家長和考生見面。
  • 汶川地震12年後,我國防震減災取得長足進展
    2008年,汶川發生了芮氏8.0級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自2009年起,國務院將每年5月12日設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今天距離汶川地震已過了整整12年,12年間,我國的防震減災事業有什麼發展?還存在哪些不足?未來還有哪些新趨勢?
  • 非典那年,我12歲;冠狀病毒,我29歲
    2020年如期而至,今年我29歲,我在惶恐中迎來了期盼許久的2020。只是今年的2020非同尋常,是在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的風波中度過的。看著每天更新的新聞,我的心情五味雜糧,29歲的我終於也在這場病毒的風暴中體會到人生的另一種含義。時隔17年,這場冠狀病毒的風波仿佛又帶我回到了2003年的非典,那一年,我12歲。
  • 92年美女成浙江大學博導、獨立研究員,因汶川地震,她立志學醫
    而如果我告訴你,有的人在27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浙江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你相信嗎?27歲成為浙江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的確挺讓人震驚的,不僅如此,她還是浙江大學的獨立研究員,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可以獨自決定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有的網友不禁感嘆,這得是多麼牛的人物啊!
  • 2020鼠年疫情爆發,2008鼠年汶川地震,近代鼠年都發生了什麼?
    在這次疫情之後,我們不得不想到上一次的鼠年,因為12年為一個輪迴,所以過去的2008年又是一個鼠年,而那年發生的事情同樣相當痛心,那就是08年汶川地震,多少生命被無情奪走,當時還因為道路不通的緣故,失去了一些營救的有利條件,甚至動用了全世界最大的直升機參與救援,後來的一些雕塑,讓人淚流滿面,其中最感人的是一位母親將自己的孩子摟在懷裡,現場搶救人員都當場淚崩。
  • 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朋友圈說說,紀念汶川大地震心情說說
    【導讀】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朋友圈說說,紀念汶川大地震心情說說   江西人事考試網同步安徽人事考試網招聘信息: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朋友圈說說,紀念汶川大地震心情說說,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宿舍樓熄燈活動在夜空中映出了「五一二」和「CYU」字樣。深切表達了同學們在汶川5.12大地震到來之時對遇難同胞的深切悼念和對災區同胞的關愛、關懷之情。20:50:59  中國網:5月12日,為了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重慶市西南大學設立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祭奠牆。該校三千餘名同學和數十名災區大學生一起在祭奠牆上寫下祝福語,獻上了綠絲帶和白菊花,緬懷遇難同胞,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 汶川地震祭:打開塵封12年的影像
    5·12是個特別的日子,它是護士節、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5·12更為特殊,它還是汶川地震12年祭。2008年,在四川地震發生後,《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乘上幾經更改起飛時間的飛機,趕赴災區都江堰。但就在登機時,乘客被告知:乘坐的飛機被軍方徵用,改降四川綿陽為災區運送緊急搶險物資和救援人員。幾經周折,記者終於到達汶川地震災區,拍攝和記錄了那場人間災難。12年過去了!我們再次打開塵封的記憶,回看那些殘酷的歷史鏡頭,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