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在冬季,正所謂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手夠不到的地方都是他鄉。早晚襲來的陣陣寒意讓人不願出門。除了宅在家裡避寒,是時候泡個溫泉暖身解壓了。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臺北的泡湯勝地——北投溫泉區,感受這裡的泡湯文化。
登上前往新北投的溫泉列車,五顏六色的彩繪裝潢讓人眼前一亮,車廂內的液晶電視循環播放著北投的自然風光,讓人還未到便已感受到溫泉之鄉的魅力。下了捷運,便看到大街小巷林立著各類溫泉旅店及溫泉餐廳的招牌。沿著中山路的山坡走到盡頭,便來到了地熱谷公園,綠色的溫泉池上氤氳著水汽,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夢似幻,有礦泉玉霧的美譽。
據了解,地熱谷溫泉是臺灣早期的八勝十二景之一。泉水清澈,溫度約在90℃至100℃,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也是早年遊客煮食和遊樂的所在地。如今的溫泉旅店會將泉水從山上引入店中,讓遊客們自製各類溫泉美食。
【同期】現場記者
記者現在是在臺北市新北投,這三個雞蛋一會兒就要放到這個溫泉水裡面去煮了。這個溫泉水是來自上面的地熱谷流下來的溫泉,現在就隨著我的鏡頭把它(蓋子)打開。
十分鐘的溫泉煮蛋,大家看到它其實有一半已經是熟了的,是俗稱的溏心蛋。也希望大家如果以後有機會來的話可以感受一下這裡的溫泉煮蛋。
【解說】來到北投,如果想在古蹟裡泡湯,就必須要去擁有百年歷史的瀧乃湯溫泉浴室,也是當地最早的平民溫泉。據傳早期的入浴費只需要3分錢日幣,又有「三仙境」之稱。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瀧乃湯溫泉浴室幾經易手,自上世紀50年代,被當地的林氏家族承租後收購,歷經三代人的經營,將這個原本只開放給軍人的療養之地變為大眾湯屋。
【同期】北投瀧乃湯溫泉浴室經營業者 林佳慧
直到我們(經營)才從男湯擴建到女湯,到湯屋做了一個整理變成大眾使用的一個過程。我們家是比較平價的,以前就像是隔壁的一個澡堂。我們的老湯客他們基本上有把這邊當作類似像咖啡廳的另外一種社交場合。可以在裡面大家聊聊天,相約好然後組織湯友會。在裡面交流大家彼此的情誼,而不只是泡湯。
【解說】據了解,北投早在清朝就因採硫磺而聞名,日據時期變成溫泉公共浴場。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溫泉旅館大量建立,鼎盛時期曾有70多間溫泉旅館經營。目前北投的溫泉旅館、飯店、會館大部分集中於中山路、光明路沿線以及北投公園地熱谷附近,總計約有40餘家。
據業者介紹,目前臺灣經濟景氣不好,溫泉生意有明顯下滑趨勢。對此,北投的溫泉業者也在定期開會,商討解決方案。
【同期】北投瀧乃湯溫泉浴室經營業者 林佳慧
就我目前所知,像我們為了明年的夏季才剛討論過,也許可以聯合大家力量變成共食共浴的一個想法。你住那邊你可以泡這個區域所有湯的一個專案,甚至是共食。大家會團結力量來做一個整體的促銷。
劉軒廷 臺北市報導
責任編輯:【盧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