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一定要做的兩件事,一件是品嘗臺灣的美食,一件就是去泡溫泉。臺灣人也形象地稱之為「泡湯」認為泡湯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臺灣幾乎是溫泉遍地,山地裡,平原上,海岸畔,差不多每一個縣市都有溫泉。據說,在臺灣,溫泉年代大多已有一兩萬年之久,最年輕的溫泉也有幾千年。那麼,臺灣有名的溫泉都在裡?大家公認的「四大溫泉」有北投溫泉、臺北市的陽明山溫泉、臺南縣的關子嶺溫泉、位於恆春半島上屏東縣的四重溪溫泉。其中,北投是臺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
北投原為凱達格蘭北投社人聚居之地,因大屯山上終年雲霧繚繞,神秘莫測,硫磺味四處飄散,充滿著神秘感,因此被凱達格蘭人為「 PATA UW」,意思是女巫之地。北投溫泉是因為大屯火山群的火山運動所造成的,屬於不可飲用的青磺泉,對於皮膚病、關節炎、風溼、肌肉酸痛等深具療效,而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開設了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後,也開始盛名遠播,重視沐浴文化的日本人深信溫泉具有養生和復健的功效,因此也將泡溫泉當作日常生活的休閒。
北投所存留的日式溫泉澡堂中,最古老的一個是瀧乃湯,它也是僅存的日式「純泡湯」澡堂,不提供餐食和住宿。它的建築外形和浴池都是石造的,自然純樸,瀰漫著強烈的庶民與懷舊風格。日據時期,人浴費只收三分錢,因此瀧乃湯俗稱「三仙間」,外號至今猶存,是歷史的見證。
地熱谷是硫氣及溫泉的天然出口,當地人稱之為「磺水頭」它是北投所有溫泉中,唯一供民眾休憩使用的場所。地熱谷常年蒸氣繚繞,蔚為奇觀。其水溫高達90攝氏度,早期有許多遊客利用溫泉煮蛋,一邊觀賞硫氣。這裡也被稱做「地獄谷」或「鬼谷」,後因「地獄谷」名稱不雅,近年才改稱「地熱谷」
如果你以為北投只有溫泉最著名,那就大錯特錯了,這裡的景觀更為人所熟知,受人青睞。其中北投溫泉博物館就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懷舊之地。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溫泉浴池,當年曾經是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今日看來,仍有幾分的氣派與宏偉,幾乎就是一個遊泳池的大小。
浴池四周是一個個拱形的牆,散發著羅馬公共澡堂的風味。遙想當年,在溫泉浴池中盡情舒展,沿著木階梯到二樓的榻榻米坐著吹風,有時候山嵐會悄悄地溜進來一起共樂,不管有沒有歌舞的演出,那都是一種愜意、一種閒適。現在,只能在文獻中找到相關文字,或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凝想。
北投公園也是泡完熱氣騰騰的溫泉之後必定要去散步的地方,曲徑環繞,亭榭小橋點綴其間,布景玲瓏,引人入勝。公園北隅山中有一條微呈黃色的小瀑布,有趣的是這條深布竟是溫熱的,所以被稱為「北投溫瀑」
無論是酷暑難耐的夏天,還是嚴寒難忍的冬天,只要來到北投,泡上一次溫泉,便能舒緩身心的疲憊。泡一泡,走一走,吃一吃,才不枉來此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