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北投,不一樣的日式溫泉鄉

2021-01-17 飛飛攝彩

  臺灣四大溫泉地之一的,臺北陽明山腳下的北投區,是一個有著濃濃日式懷舊風格裡的溫泉鄉,如若穿著和服逛北投泡溫泉,又該是怎樣的一種旅遊體驗呢。

  【地熱谷】

  位於北投公園後方的「地熱谷」是北投溫泉區內極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地熱谷溫泉清澈見底,藍綠色的溫泉水溫度約在90到100攝氏度。它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長年繚繞十丈左右的硫磺煙霧,被譽為「礦泉玉霧」,曾是北投石的重要產地,為日據時代臺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此地有溫泉,浴之氣爽然;蕩胸忘俗慮,酣夢傲神仙。身淨如無物,心澄別有天;松濤應一醉,風詠邁前賢。」這首「北投雜詠」是日治時代的詩人洪以南所做,既描述了北投景色風光的美,也表達了對臺北北投溫泉的深深喜愛之情。

  北投地熱谷內的溪石,被學術界證實含有珍貴稀有的放射性元素「鐳」,並被正式命名為「北投石」。這是地球上四千多種礦石中,唯一以地名為名的礦石。目前全球只有北投地區及日本玉川找得到「北投石」的芳蹤,日本政府更將北投石視為國寶。

  【北投溫泉博物館】

  始於日治時期的溫泉館,當時只供日本達官貴人洗浴。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建築本身是以前的一個公共溫泉浴場,建於1913年,在當時是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曾吸引過日本皇太子和孫中山來此泡湯。博物館的建築採用的是日式木結構,但外觀卻更像一座英式鄉間別墅,沉穩的紅色磚牆與黑色的瓦與綠蔭相稱,如今,這裡不但是歷史的珍貴記憶,更深刻凝聚著北投居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

  在二樓走廊上可以眺望北投谷地和北投公園的景色。如果你來到這裡也可以體會一下,當時的人們在這裡泡完溫泉談笑風生的愜意之感。

  博物館佔地約700坪,背靠青山,曲徑通幽,花木扶疏,造型新穎別致 。1997年,在熱心人士的積極奔走下,被定為臺灣三級文物古蹟並改建為北投溫泉博物館。

  我們身後的建築就是【北投圖書館】

  溫泉博物館旁邊的北投圖書館,這是一座環保理念的圖書館,有特殊的木造外型設計、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等環保設計,是臺灣第一座採用最高9項指標的綠建築設備的圖書館,並被Flavorwire.com選為全球最美的25家公立圖書館之一。

  於一個午後,和可愛的臺灣小閨蜜散步遊走在此,走累了就坐著凹著幾個造型,嘻嘻哈哈的一下午,也是別樣愉悅舒心。

  從北投溪的源頭「地熱谷」,北投溫泉的源泉走起,順流而走,沿著溪流有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園(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的別墅)、少帥張學良曾經的住所、臺灣民族文化展覽館等。景點與景點之間相距不遠,步行即可到達哦。所以看看照片,大家都是走著走著,談笑之中既健康了身體,又逛遍了好的風景。

  北投溪的風景蜿蜒貫穿整個北投,一路走過的沿途景色,也是清新秀麗。與北投溫泉文化,和豐富的植物巧妙融合。林中有溪、溪中有林,簡直爽快!

  沿途景致更迭,到處可見的「北投石」,想想它目前全球只有北投地區及日本玉川找得到「北投石」的芳蹤,日本政府更將北投石視為國寶。是不是更覺得珍貴了呢。

  由於新北投溫泉位於大屯山系下熱泉所在位置不同,因此擁有不同的泉質與色澤,大約有白磺、青磺、鐵磺三種:白磺水色呈白、屬弱酸性,青磺酸性較強、腐蝕力高,鐵磺則因含鐵,水色呈淡紅褐色,據傳均有治關節炎、筋肉酸痛、慢性皮膚炎等療效。所以對於我這樣長期在外行走,膝蓋有所拉傷的來說這裡,簡直就是我的菜。

  【溫泉 湯花作】

  逛北投走走停停,來到一家湯花作家,在這個臺北陽明山腳下的北投區,大屯山系下熱泉擁有的,不同的泉質:有白磺、青磺、鐵磺三種,而湯花正是其精華的所在,自己也想著帶上一些精華的湯花產品,給家人給閨蜜們分享。

  自己動手做了彩虹瓶,繫上紅紅喜慶的繩子;壓蓋了湯花皂,每一塊都用牛皮信封封好,親手蓋上北投的郵戳;簡直都是滿滿的愛有木有呀。

  晚上入住在【北投熱海溫泉大飯店】

  離市中心僅5 km的路程,離機場也僅有46 km的路程,酒店氣氛閒適安逸,而且離市區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公園, 新北投站等景點僅數步之遙,非常方便。酒店負一也有溫泉,店內溫泉為硫磺泉略呈白色,可以舒筋活絡美容皮膚。

  酒店有溫泉面膜贈送,房間內的空調, 無線上網(都是免費), 免費瓶裝水, 茶與咖啡衝泡設備, 吹風機。。。24小時客房服務, 停車場, 客房服務,旨在為客人提供最大的舒適度。

  入住的酒店三樓,大客廳內裝修溫馨,充滿著熱海歷史與現代的結合,簡潔大氣的線條也讓人感到很舒適。

房間的大床房與衛生間通透的玻璃造型相結合,其實還是比較有中式的特色。

  衛生間內的瓷磚花樣很多,現代感十足。遊客在房間內就可以享用地熱的溫泉,簡直舒適

  住溫泉酒店吃的滿客屋拉麵,離酒店不遠卻十分的有名,經常需要排隊才能吃到特色的溫泉蛋和溫泉豆腐哦。

  溫泉蛋屬於半熟蛋質,蛋白將蛋黃剛剛好的包裹住,控制得恰到好處,多一分嫌熟少一分太生,蘸著甜甜的醬油加芥末,冰冰涼涼,入口時軟軟細嫩,有些許清甜的感覺,確實很好吃哦。

 【聯繫作者】

  @紅粉飛飛521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商用,轉載。

  約稿,約拍聯繫QQ:274688682

  工作聯繫微信:yhl850221

  公共微信號: 飛飛攝彩

  公眾微信號:y274688682


相關焦點

  • 日式溫泉小鎮,還有張學良被關押的少帥禪園,就在臺灣北投!
    北投地處陽明山腳下的溫泉鄉,具有濃厚的日式風格。這個鎮是臺灣的四大溫泉鎮之一。除溫泉外,北投還設有文化博物館,如溫泉博物館和北投公共圖書館,北投公共圖書館也被稱為日式溫泉小鎮,還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就在臺灣北投!。北投和陽明山可以遊覽2天1夜。溫泉可以有情懷?
  • 秋遊臺北溫泉之旅 漫步北投溫泉鄉
    原標題:秋遊臺北溫泉之旅 漫步北投溫泉鄉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消息 據臺灣奇摩旅遊網報導,北投溫泉博物館堪稱北投當地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建築,外觀為歐式別墅的設計風格,並以彩繪玻璃窗及紅磚牆點綴,可見當年的華麗風情,日據時代日本皇太子也曾親臨此地。
  • 去臺灣北投享受一晚溫泉鄉de情調
    隨著時光變遷,北投也歷經興衰,現今北投仍是溫泉鄉,有些日治時代的建築風格文化被保存下來,除了可以細細參觀特別的建築風格,全臺第一的綠建筑北投圖書館,更被選全美最美圖書館之一  在北投溫泉區,瀧乃湯的歷史,也是不容小噓,早在日治時期,明治時代,公元1907年就設立的瀧乃湯,是當時最早的平民溫泉,在公元1923年昭和天皇裕仁(好像是當時皇太子),來北投時還來瀧乃湯拜訪,還設有小的紀念碑,現在北投地區最古老的溫泉浴室
  • 臺灣北投溫泉文化 港客最愛
    北投文物館李莎莉解說。(中評社 鄒麗泳攝)  據香港中評社臺北報導 臺北市北投區被選為臺灣十大觀光小城,北投是臺北市知名的溫泉鄉,行義路的溫泉餐廳林立,還有新北投捷運站附近的溫泉店,除了溫泉之外,北投的博物館林立,至少10多家博物館。北投文物館館長李莎莉戲稱,北投是「風化區」,就是「風景宜人的文化區」。
  • 臺灣泡湯:北投溫泉鄉 撥動懷舊的弦
    對老臺北人來說,北投是冬天一定要去朝聖的地方。冬天不去北投走走,享受一下原住民的「女巫之泉」,就不算是真正的臺北人。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部落居住的地方,而北投(Pataauw)在凱達格蘭語代表女巫的住所。清初,漢人前來開墾,稱Pataauw為北投(八投、八頭)。因此當地原住民都把北投溫泉稱為「女巫之泉」。
  •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北投作為臺北市的溫泉之鄉,猶如一股清流,總能帶給人繁華之後的安寧,他緊鄰臺北市區,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捕獲了眾多人的芳心。整個新北投一帶是臺北傳統的溫泉鄉,有著非常小清新的日式風格。北投溫泉博物館,其前身是1913年興建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是典型的日據時期產物。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發現了北投地區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便加以開採運用,打造成一個體現日本溫泉文化的享樂之所,成為了日本殖民者在臺北笙歌歡娛、縱情享樂的地方。在此背景下斥資興建的北投溫泉浴場,是當時整個東亞面積最大、設施最豪華的溫泉浴場,設有溫泉浴池、休憩室、餐廳、娛樂室等。
  • 北投溫泉鄉 撥動懷舊的弦
    對老臺北人來說,北投是冬天一定要去朝聖的地方。冬天不去北投走走,享受一下原住民的「女巫之泉」,就不算是真正的臺北人。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部落居住的地方,而北投(Pataauw)在凱達格蘭語代表女巫的住所。
  • 北投溫泉:庶民桃花源
    和臺灣大多數公園一樣,這裡罕見五彩的鮮花,卻多有參天古木,在初秋清冽的陽光下,延展著層層疊疊的綠意。沿著蜿蜒的石徑走沒幾步,一座色調深沉典雅、造型現代的木製建築便映入眼帘。這就是傳說中臺灣「最美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了。北投圖書館的名氣不僅來自於它的美,也因為它的環保:作為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有著太陽能發電、綠化屋頂、回收雨水等節能設計。
  • 臺灣風情:北投,帶你去體驗風光秀麗的溫泉之鄉
    在臺灣一定要做的兩件事,一件是品嘗臺灣的美食,一件就是去泡溫泉。臺灣人也形象地稱之為「泡湯」認為泡湯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臺灣幾乎是溫泉遍地,山地裡,平原上,海岸畔,差不多每一個縣市都有溫泉。
  • 【秋遊臺灣】躲在城市角落的北投溫泉
  • 去臺北一定要去北投,在那享受一晚溫泉鄉情調
    隨著時光變遷,北投也歷經興衰,現今北投仍是溫泉鄉,有些日治時代的建築風格文化被保存下來,除了可以細細參觀特別的建築風格,全臺第一的綠建筑北投圖書館,更被選全美最美圖書館之一在北投溫泉區,瀧乃湯的歷史,也是不容小噓,早在日治時期,明治時代,公元1907年就設立的瀧乃湯,是當時最早的平民溫泉,在公元1923年昭和天皇裕仁(好像是當時皇太子),來北投時還來瀧乃湯拜訪,還設有小的紀念碑
  • 走讀北投,感受日據時代的人文風情
    溫泉鄉和陽明山,是北投區極有特色的兩個地方。交通很方便,從臺北市買一張票,坐上一輛捷運,新北投站下車就到了。 從日據時代便頗具盛名的北投溫泉,夏日遊客不多,不知冬天是怎樣的場景。手裡拿著一張《走讀北投溫泉地圖》,走走停停。北投,是適合閒逛的。
  • 臺灣北投開發史
    西班牙人、荷蘭人佔據北臺之時,聽說此地產金,奇想淘金致富,荷蘭人便曾派三人一組的探險隊到北投山區找尋金礦,最後黃金夢雖然失落了,但是卻找到可以助長軍力的火藥原料——硫磺,只是「紅毛番」未及開採,就讓鄭成功給逐出臺灣了。
  • 【趣臺灣】北投生活美學
    北投有溫泉之鄉的美名,早在清朝就因採硫磺而聞名,日據時代,日本人加以規劃、開發,名噪一時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就是當時的代表。壯麗的西方式建築、寬闊的浴場,說明了北投溫泉的繁華。從臺灣市區來北投十分方便,搭乘捷運淡水線至明德站、石牌站、唭哩岸站、北投站、新北投站、復興崗站、忠義站到關渡站都是北投區的範圍,沿線旅遊景點有北投溫泉博物館、地熱谷、北投公園、關渡美術館、琉園水晶博物館、陽明山國家公園等等。
  • 北投不僅只有地熱谷
    位於臺灣北投區新北投公園旁的地熱谷,是一個硫氣及溫泉的出口,昔稱「地獄谷」。地熱谷泉溫頗高且水量大,硫磺氣由地下噴出,瀰漫的蒸氣讓人什麼都看不到。硫磺煙霧的景色擁有「礦泉玉霧」的美稱。地熱谷早年是遊客煮食和遊樂的所在地,但因水溫過高不僅容易發生燙傷意外,更會造成溫泉水質的汙染,所以現在這裡用護欄圍了起來,成了一個觀賞景區。
  • 北投溫泉
    北投溫泉源頭為林泉內裡和湖山裡,日據時期發現即在地熱谷一帶。北投溫泉在日人的思鄉情懷中,快速發展為政商酬酢遊樂的溫柔鄉,撇開昔日風華,北投幾乎與色情畫上等號。    依範圍大小,有廣義及狹義兩種說法:    廣義的北投溫泉,泛指臺灣北部紗帽山、大屯火山群、七星山火山巖層間、金山斷層等地,沿磺溪谷地分布之溫泉,包括地熱谷溫泉、硫磺谷溫泉、頂北投溫泉、雙重溪溫泉(行義路溫泉區)和龍鳳谷溫泉等。狹義的北投溫泉,為多數人印象中的北投溫泉,是指地熱谷溫泉,亦即新北投車站附近的溫泉區,本文以此為記。
  • 北投熱海:地熱谷、博物館、唯美圖書館哪個你愛?
    北投位於臺北市最北方,它是全臺灣面積第十二大的區,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在此。 北投區的名字是因為早期巴賽族認為地熱谷是女巫施法才會冒煙,所以就用巴賽語裡的女巫,與北投的臺語發音很像,所以命名為「 北投 」。
  • 北投女巫溫泉小旅行
    北投區位於臺北市的最北端,是臺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其溫泉位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四大溫泉之首。來到臺灣,不妨感受一下頂級溫泉的魅力。   從前的北投,是凱達格蘭族人的聚居地。「北投」(Patauw)在凱達格蘭族人的語言中,就是「女巫」的意思。據說早年來到這裡的凱達格蘭族人,看到處處白煙瀰漫,誤以為是女巫的住所,便把這裡叫做「北投」。清朝之後,大量漢人前來北投開墾,與當地的原住民通婚,以至於今天純正的凱達格蘭族幾乎絕跡。   北投的溫泉資源,一直到日本人來到臺灣之後才真正被發掘。
  • 老霍帶你遊臺北:北投溫泉濫觴(圖)
    臺語片「溫泉鄉的吉他」就在新北投取景。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北投溪主要源頭為地熱谷,流經五個「瀧」,「瀧」就是小瀑布,最後注入磺港溪。座落新北投光明路的「瀧乃湯」,就是「天狗庵旅舍」的前身,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第一家溫泉旅社。   現今「北投」,昔日為平埔族「北投社」居住的地方。
  • 冬日,一起去北投泡溫泉吧!
    北投溫泉位於臺北市北投區,依範圍大小,有廣義及狹義兩種說法:廣義的北投溫泉,泛指臺灣北部紗帽山、大屯火山群、七星山火山巖層間、金山斷層等地,沿磺溪谷地分布之溫泉,包括地熱谷溫泉、硫磺谷溫泉、頂北投溫泉、雙重溪溫泉(行義路溫泉區)和龍鳳谷溫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