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可加關注
微信號:bainian02
心中想去的地方,總有一天腳步也能抵達
圖文:若有所思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臺北市北投區,是著名的溫泉之鄉。溫泉鄉和陽明山,是北投區極有特色的兩個地方。交通很方便,從臺北市買一張票,坐上一輛捷運,新北投站下車就到了。
從日據時代便頗具盛名的北投溫泉,夏日遊客不多,不知冬天是怎樣的場景。手裡拿著一張《走讀北投溫泉地圖》,走走停停。
北投,是適合閒逛的。
第一眼北投
北投老車站
臺北著名的陽明山公園,坐落在北投區,晚上在陽明山上的餐廳或咖啡館觀賞夜景,也是當地最浪漫的玩法之一。只可惜,浪漫是需要陪伴的,想著一個人的夜景總覺悽涼。
想著只在北投住了一夜,晚上悠哉悠哉的泡個溫泉吧,並沒有離開酒店的衝動。
北投溫泉的泉質屬硫酸鹽泉,水質呈黃白色半透明,泉水溫度約為50-90℃。走在這個安靜的溫泉鄉,有種走在日本的感覺,日據時代帶給了她獨一無二的人文風情。
那日從臺北市區到北投,入住北投熱海大飯店,是個午後,時間尚早,可以睡個午覺。打開酒店的房門,那一面紅磚牆,和裸露在外的金屬線管,復古的電話機,復古的開關,很帶感。
房間裡有一個碩大的溫泉池,純黑色。酒店樓下有個大的溫泉池,據說和日本一樣是裸泡的。想起北海道洞爺湖住過的那個酒店,屋頂的溫泉池裡,看著360度的洞爺湖風景,和一個日本女人用蹩腳的英語聊天,很多記憶被喚醒。
夜晚在熱海大飯店吃了豐盛的晚飯,有朋友,有歡笑,美酒佳餚,不知不覺時間就划過。
大概是昨夜泡了溫泉的緣故,睡的極好,一夜無夢。清晨走路去地熱谷轉轉,路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忍不住纏著丹丹幫我按幾張。看著地熱谷裡那些白色的霧靄向上升騰著,仿佛仙境一般。
這裡有一股濃濃的硫磺味,這樣的煙霧讓人十分相信這裡的溫泉肯定是真的。地熱谷不大,很快就轉完了,又走路去了梅庭。
1930年建造的梅庭,隱於溪光山色間,是日式木構架屋舍,有種瞬間穿越到京都之感。這是辛亥革命元勳「一代草聖」于右任唯一在臺的留存建築,亦是免費對外開放。除了我們,沒有別的遊客,一切都是整潔乾淨的。
走幾步便是北投溫泉博物館,免費遊覽。1913年興建,很有時代感。整體建築採用日式木結構,一踏入,仿佛又回到過去。進門的時候,需要脫鞋,然後提著鞋放置進統一的鞋架,換上拖鞋才能進入。
我看著陽光照在那些畫著白天鵝的彩繪玻璃上,有著美妙的顏色。從樓上到樓下走了幾圈,又到博物館外的草坪,那裡有一個愛心的池塘。
時光靜靜的,這不緊不慢的節奏,是我歡喜的。
在北投,最為歡喜的,還是北投圖書館,遇見突如其來的一場雨。站在圖書館旁的公園裡,看一陣雨落在池塘裡的蓮花上,幾片粉嫩的花瓣,柔軟的躺在晶瑩的露珠上。
萬千風景裡,只看見了這一朵;如這嘈雜的人世,只想把你留在心中。
臺北市立圖書館是全球最美的二十五家公立圖書館之一。這個圖書館並不大,原木色的建築。門口有醒目的標示:攝影需要申請。我也不想用相機的咔喳聲,打擾這裡的安靜,所以只是進去走走。
輕輕的走上二樓,人們小聲的說著話,書香伴著窗外的鳥語花香,有種時光停滯之感。多想在這個安靜的圖書館看書發呆半日啊,哪兒也不去。可惜旅途中,並沒有那樣奢侈的時間。好羨慕住在附近的人,有如此美好的閱讀氛圍。
一直很喜歡看書,包裡總是會帶上一本。在自己的小城開了一家小小的店,售賣我喜歡的書。只是很感嘆,如今看書的人越來越少,獨立書店很難維持生存。但還是願意去堅持,只是一種情懷。
從地熱谷到梅庭,從溫泉博物館再到北投圖書館,走讀北投。此刻回想起來,那天是如此的歡喜。
離開北投的車上,天那麼藍,心想著,要不冬季再去北投泡個溫泉?
更多臺灣遊記,點擊跳轉:
從心底到眼前|臺灣自由行之攻略篇
臺北初見|臺灣自由行之寧夏夜市
這裡曾是臺北最繁華的地兒,如今成了這模樣
喜歡就不要離開,關注旅行日誌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