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者,獲取每日最新h'l'w'd't
導讀:如果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怎麼辦?業內人士為我們指點迷津。依照《繼承法》,沒有人身性質的網絡遺產,比如網絡理財、餘額寶以及作品版權等,應當可以繼承。而電子郵箱、微信、微博社交、遊戲帳號等網絡資產,因為具有人身性質的網絡遺產都是私密性的,屬於用戶的隱私,不可以繼承。
文| 網際網路老白兔來源| 網際網路老白兔(ID:itlaobaitu )
關於這個問題,或許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越來越虛擬化的社交,給我們帶來的困境——如何處置留在社交媒體上的數字遺產?
死後如何處理社交帳號
其實我覺得財產類的應該準許傳給下一代,服務類的可以不由其他人繼承。畢竟服務類的東西又不是皇帝一樣世襲罔替的東西。而且免費的社交帳號,其實是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的運營成本。如果世襲罔替,久而久之,維持這些免費的帳號,就會成為平臺很大的負擔。
社交帳號也是一種數字財產
但是大數據發展至今,很難說個人數據不具有財產價值了,比如那種粉絲過億的微博大V的帳號應該是很有價值的吧?
社交帳號最好可以繼承
我覺得關於涉及隱私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帳號如果準許給親朋好友繼承,首先要尊重帳號本人生前的意見;二是要有相關規定來保護個人帳號權益;另外不管是誰繼承了帳號,也要承擔相應可能出現的責任!
我不希望自己的號碼被註銷
作為還活著的我來說,還不忙思考死後。我得給我未來的孩子,申請個9位數的QQ,沒別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至於我自己的社交帳號,誰都別動,當年發的那些沙雕信息決不能被兒孫看到。把這個沙雕號碼密碼寫紙上燒給我,我下輩子還要用呢!只希望Ai技術可以快速發展,在我不在的日子裡,可以以我的口吻,繼續更新信息。
在情感上來說,可能更多的用戶希望自己死後,帳戶可以不註銷。畢竟裡邊的一切,都是我們存在的痕跡(版權聲明:本文為版權文章,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發布到任何平臺。)
有什麼想說的記得評論哦!